我兒子是天使

Share Button

<!–[if gte mso 10]>

table.MsoNormalTable
{
font-size:12.0pt;font-family:”sans-serif”;
}

–>
<!–[if gte mso 10]>

table.MsoNormalTable
{
font-size:12.0pt;font-family:”sans-serif”;
}

–>
<!–[if gte mso 10]>

table.MsoNormalTable
{
font-size:12.0pt;font-family:”sans-serif”;
}

–>

只有你是你自己的天使,才可決定你的未來!只有你願意去做他人的天使,生命才得以豐滿!

 

    【《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作者:嚴長壽,寳瓶文化出版二○○八年五月十五日】

 

    《我兒子是惡魔》是近年讓我感受頗深的一部電影,影片中,女主角是個享樂主義旅遊家,年輕時在世界各地行樂,並出版遊記,與丈夫搭上後不愼懷孕,被逼結束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成為家庭主婦。因為不適應母親的生活,對年幼兒子表現出本能的抗拒。她曾經對着兒子喃喃自語奇雲出生前,媽媽是何等快活”,又嫌棄兒子經常啼哭,認為兒子智能不全……種種原因造成母子間的仇視和對峙,雖然後來曾盡力挽回,最終無法避免兒子成魔之果——成為殺害親人和同學的變態殺手。故事帶出了現代女性個人與社會的拉扯,以及此問題對孩子敎育的影響。

 

    隨着經濟能力的提高,近代非常重視親職敎育,社會往往期望父母其中一方,特別是母親放棄工作或犧牲生活,全力照顧孩子,一些發達國家更願意發放育兒津貼,以彌補母親放棄工作的報酬。錢的問題可以輕易塡補,但心態卻不能,因而出現片中的問題。當敎師的年頭,筆者親眼目睹很多母親為子女放棄一切,包括:朋友、愛好、學習、理想、事業等,卻仍無法敎好孩子的實例,當全職媽媽的無力,甚至比雙職工家庭更甚,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除了社會環境變得複雜,我想親子關係的影響力最大。每分每秒陪在側,不等於了解;事事親力親為,不代表關懷。全職媽媽因為生活極其單調,容易過份關注孩子的小節,使彼此出現磨擦的機會增加,而個人的犧牲又會形成“拖欠”心態,形成彼此埋怨更甚。當母親苛責形同惡魔,孩子也會在此氛圍中形成心理問題和行為偏差,惡魔就是這樣長成的。

 

    要孩子成為天使,家長不僅要犧牲,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成為天使——學習有技巧地愛,願意欣賞孩子的優點,並在接納其缺點的基礎上進行敎育。如果我們認為孩子是惡魔,他將永遠無法成為天使。作為二子之母,我會每天吿訴自己:我兒子是天使!

(本文2012年8月17日刋於&lt;澳門日報&gt;新園地)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One thought on “我兒子是天使

  1. 很久沒來了, 最近時常想起要來這裡看看妳, 碰上妳準備重新"振興"這片天地, 真巧~
    改天再來咯:)
    [版主回覆08/27/2012 23:53:57]好呀!要多來!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