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清茶的餘溫—看老舍《茶館》後感

Share Button

記得前年峰寫過一篇書評關於村上春樹的"威士忌"(具體的書名我已經忘掉了),為了作弄他,我刻意在回應時與他唱"對台"──為什麼村上的語言會是威士忌而不是一杯平實的清茶?那種味道不是人人都品嚐得起……"事實上,在眾多當代作家中,我也挺欣賞村上的文字,每次看罷,那種餘溫都會縈迴好幾天,但我始終無法感受那種生活蘊味,當中的醇酒、名曲彷彿離我很遠。峰說"村上的作品是屬於我們八十年代成長的孩子……""我們"八十年代成長的孩子?我和峰年紀相約,怎麼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屬於"八十年代的"?看罷老舍的《茶館》,我才恍然找到答案──由高小至初中是我最醉心於閱讀的年代,而那時候看得最多的是五四年代的作品,但凡被稱為"名著"的,我都看了,雖然看了還是水過鴨背,但卻佔染了濃烈的五四氣息,同學們在看瓊瑤、岑海倫的歲月,我卻一股勁硬咽魯迅的雜文(實質也沒有看明白多少),由於言行土氣,思想古舊,不大討同學喜愛,最遺憾的是與男同學總是話不投機。所以,我的思想總是活在五四的文學中,還是脫不了國家憂患、文以載道的土氣追求。

事隔十多載,看過的早忘了,就是沒忘掉《茶館》的感覺.因為為每逢佳節,一家圍著吃飯,家父母又在桌前輪流扮演《茶館》的主角,大談國家興衰,個人辛酸,無論是親身經歷,或是耳聞目睹,都說得七情上面,很有《茶館》中的情調,只是《茶館》濃縮了舊中國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歷史變遷,而家父母說的是新中國成立後,文革前後的社會現象,在角色上,父飾演資本家臭老九之後,母則是貧下中農的安分孩子,雖然背景各異,他們還是各具戲份,各有各經歷奇異,各有各歷盡辛酸。忘不了《茶館》中"滿清苦,民國更苦……我們愛國家,誰來愛我們?"的心酸,但相比起來,還不及家父那一句來得苦澀"滿清苦,民國苦,還不及文革苦;受敵累,內戰累,還不及清算父母、互相告發、失去尊嚴累……愛國不等於要毀掉尊嚴,生命誠可貴,國家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父親一生人最大的願望就是"投奔自由",所以他不顧一切要逃到港澳,又不惜放棄辛苦經營的家業遠赴加國.回歸前的一年,我們舉家移民了,只有我一個人留澳工作,那一年,我領著學生參加慶祝活動,看著五星紅旗冉冉上升,我生平第一次感到生活的無奈和矛盾,"回歸了,澳門終於回家了!"但我的家卻因此而離散.不久後,我就以時間績分騙回一個"出入自如,象徵自由"的加國護照,從那天開始,我就覺得自己不配談什麼"愛國愛澳,憂國憂民"了.入籍儀式前的晚上,父親忽然說"我們明天舉手唱國歌時,可以唱中國國歌,反正他們聽不懂,哈哈!"父親一席話,讓我感受到一種愛的苦澀,這大概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愛吧!

看罷《茶館》已經兩星期了,心裏還是留著那麼一點的餘溫,星期天更為此與北師大學成歸來的高材生爭辯了一個下午,當中的情懷一言難盡,只有在此透透悶氣,糊言亂語.

"威士忌"與"清茶"之間我還是會選擇後者,但豬非懂得品茶之人,如果可以,我倒願常喝"蜂蜜綠茶"!無論政權如何發展,社會怎樣變遷,有什麼比人人能活在如蜜的生活中來得重要!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