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的反思

Share Button

    

       搜集得的資料,對政府在規劃和制訂政策方面,特別是有關敎育、房屋、交通、醫療和社會服務的政策,尤為重要。此外,私人機構在釐定業務方針,以及硏究人員在進行各項社會和經濟硏究時,這些資料亦極為有用。

    【《人口普查簡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統計處,二○一○年】

    看到明報文章〈人口普查:先生小姐,我們不是要查你條命〉:“一個個名字一個個單位被簡約成整整齊齊的數字和交叉……那些安坐辦公室的專家指手劃腳地分析……我們抽取每個人身上最容易量化的部分……不需要記錄那個人生活得快不快樂,壓力大不大;我們只需要塡上他們的出生年月份、職業、收入、乘甚麼交通工具上班上學、六月三十日凌晨三時在不在港……一個婆婆曾以粗言拒絕受訪,大喊了句‘查你條命!’……人口普查,不是要查你條命,只是要在你身上拿一些有用的東西。”

    曾從事硏究工作的筆者不會不知道“人口普查”的意義,但讀到以上小普查員的文章,又重看了一次官方的詮釋,心情竟然久久不能平伏——到底這堆數字能眞實地反映人民生活的需求嗎?在“齊參與,人口普查;共建設,美好明天”的亮麗口號下,建設的是整體的美好明天,還是一小撮人的美好明天?

    當社會越來越講求科學化,量往往成為了一個指標,而取代了質的眞實意義,如:醫生可以因為某項指標不正常要求能吃能睡的孩子留院察看,卻沒有人跟進具體工作,整天都沒有醫生巡查和檢驗,也沒有人關心留院對病人心理和家庭所造成的壓力;學校以國際測試指標和升學比率宣稱敎學質量良好,卻沒細思學生來源、家庭族群和學校制度的影響力,然後社會把光環投放在實行 “大班學習”,難以講求敎學精細度,把學生從精英金字塔中淘汰掉的名校頭上。凡此種種情況,量化硏究成為一個追求數字的形式,數字成為支持各種“目的show”的工具。

    在此,筆者並非否定量化硏究的意義,只想反思——“人口普查”的終極成效不是一堆數字,而是操作者在數字背後所下的心思,否則,再大規模的調查也只是勞民傷財罷了。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