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可以不洗腦?

Share Button

 


這時候最熱鬧,要算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牠們的,我甚麼都沒有。

【《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中國靑年出版社,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這幾天心裏頗不平靜,腦裏總是反覆響着這句子。想起一年前,我指導學生辯論,努力說服他們 “我們不需要國民敎育”,今天卻在面書被那些反國敎育的憤靑質疑和謾駡,我不知道,到底是我被時間洗腦了,還是人們被媒體洗腦了,反正孰黑孰白,已經辨不出來。

一個戰士上戰場,在槍林彈雨下奮不顧身,那是英雄;一個人追求眞理,在以死相逼前堅持,那是烈士;一個社會議題的討論,已經得到社會上越來越多人的支持,甚至連政府都節節退讓,卻為了一個表面勝局,以傷害身體的手法表達意願,那和要得到愛人的垂憐,以“割手”博同情有何分別?雖然反國民敎育絕食團隊多為良心人士,而其追求也符合我個人的信念,但我總是無法對其壯舉動容,因為幾天下來,發覺他們眞正要反的,不是課程的本身,而是政府施政,所以,即使他們在課程執行上取得小成,一日不在政治上 “爭啖氣”,都不會死心。而政府又因威信問題漠視民意,大家僵持不下,社會接近撕裂。風波能否平息仍屬未知,但校園政治化的風潮肯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敎育上,國民敎育的確不善,但大家的過度反抗情緖,卻似乎高估了其敎育效能。其實,情感敎育從來不需要學科,幾句歌功頌德,孩子就會相信嗎?我們讀紅校的,有幾個會盲目愛國?就算敎會學校有宗敎科,信敎的學生也不多,而社會和校園天天為意識形態的問題角力,影響肯定更多,情況如同學生很容易指出官方的洗腦,卻無法拒絕媒體和同儕的洗腦一樣。

當年,我可以拒絕主任的殷殷期待 ,“我不做愛國敎件”,因為國家之愛不需要刻意塑造;今天,我懷着同樣的勇氣,吿訴我的學生 “我不會參與敎育的政治抗爭”,因為拒絕盲目愛國需要社會長久的反思和堅持,而不是政府口中的 “撤回”二字。 作為老師和家長,我衷心希望敎育能回歸本質,拒絕政治化的洗腦。

本文2012年9月7日刋於《澳門日報》新園地 "斷章寫義"專欄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