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角度看世界

Share Button

cover180402

《瘋子的世界》

作者:高銘

出版社: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年7月

“精神病是世上最可怕的疾病,他們(精神病患者)是神憎鬼厭的,沒有人願意同情和接近他們……”我家好幾代都有親人患精神病,於是媽媽經常以此提醒我們注意身心健康,避免精神病家族史的宿命。和我最親近的一位精神病人是已故的六姨母,童年時,我和她一起寄居於外婆家……打開此書之時,想起她生前的種種,未免淒然。

本書作者沒有厭棄這群精神病患者,花了整整四年時間,通過各種渠道,如: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跟精神病患者進行近距離訪談,最後寫成了四十篇詳盡的訪談記錄。書中沒有艱澀的學術分析,沒有嚴肅的心理學理論,卻有著小說的奇情,詩歌的善感和散文的淡雅,足以讓人不能自拔地沉醉於哲學的海洋。

個人以為,全書基調上可分為三部分,分別是:世界觀的思考、情感的沉溺、正常與異常思維的反思。

其中,幾個精神病患者的世界觀令人吃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每天都很認真地蹲在草地上觀察沙石的婦女,她認為世間充滿了各種形態的生命,而很多生命形態,是我們人類所不曾認知或者沒能徹底認知的,如:螞蟻群其實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形態,就像我們人類的身體一樣,兵蟻和工蟻是我們的手腳,蟻後則似我們的大腦協調著整個身體;另外,石頭其實也是一個生命形態,只因它們移動得太慢,人類才察覺不到。其實宇宙間任何東西都是有生命的,人們到外太空探索沒發現其他類型生物,因我們只能和相類的生物溝通……讀著讀著,我固有的世界觀開始動搖,且不懂如何質疑其邏輯嚴密的論證過程。而這些“瘋子”每天堅持觀察的行為,又不免令我想起天天拿著望遠鏡看天的伽利略,和坐在蘋果樹下的牛頓。

作為文科人,筆者略欠科學觸覺,因而更喜歡“情感的沉溺”部分。精神病者一般都是想多了,鑽不出來以致成病,但某程度上,他們也是比較專情的人。無論是幻想天天與已故老伴生活的老太太,還是能以顏色辨人的小女孩,都有著一份對美好事物的執著,那種對幸福的堅持,往往是朝秦暮楚的現代人所沒有的。在俗世中,多少生於幸福家庭的人因小事而輕生,而書中那個始終活於悲情的女孩,卻記住了唯一的幸福藍色,在期待雨天的回憶中存活。

對於熱愛思辨的人,如筆者,特別喜歡感受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故迷上書中談及“角度問題”的篇章。那個“迷戀易地而處”的女孩,甘心一直被冠以“瘋子”的歧視,用心地感受世界,並斷言:“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是你瘋了。”還有那群愛上思考的專業人士、科學家、甚至精神科醫生,都心甘情願地留在“瘋子的世界”中感悟生命。很多人批評此書把哲學瘋子化,但為什麼一定要把“精神病患者”冠以悲情色彩?為什麼“瘋子”必須是個永恆的貶義詞?或許又是另一個疑惑。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合上此書之時,以上文字一直在我腦中盤旋,想起匆匆劃過我生命的故人,頓覺心平氣和,決意以此文獻給並不孤單的精神病人及其家人。

鏏而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