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碎片

純粹客觀是形而上學的假設,可惜得不到任何證明。我能做的就是盡量忠實於我自己的體驗……本書的初稿在一些朋友中傳看過,他們的意見給了我各方面的啟發,有些接受了,有些拒絕了,無論是接受還是拒絕我都感到友誼的可貴。我想把這些意見公開,讓讀者自行判斷。

    【摘自:《末日倖存者的獨白》,作者:劉曉波,時報出版社,二○一九年九月十七日】

翻開此書的時候,我期待作者能夠像歷史老師一樣,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可是他似乎也無意成為權威,只是留下懺悔者的獨白:“儘管這本書帶有我個人的性格、局限和偏見,但我決不掩飾這一切。”閱讀後,我有一點失落,更多的是覺悟——是的,沒有人是全能全知的,包括當年十三歲的我,但我們仍然可以繼續去了解、思考,然後把這些見證留給歷史評定。

“那事對當今中國有作為嗎?”那天午飯,朋友Y問我。“沒有!”我思索良久,然後給出了這個“無情”的答案。“既然如此,見證意義何在?”與Y別後,我一直思索“何謂作為?什麼是意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部分慰安婦窮其餘生做見證,有作為嗎?如果作為等於道歉、賠償和抹走傷痛,她們大概也沒有作為,但也不能說其沒有意義,如果其記憶可以讓人正視歷史,避免悲劇重演。五四運動在當時彷彿也無所作為,但其過程有助推進新思潮,促使國人覺醒。由此觀之,所謂的“作為”,也不是一道目標為本的數學題。

多年過去了,當中的“作為”仍無法如教科書的標準答案那樣完美地呈現,卻教一個當年十三歲的孩子自此記住了愛——不單是記取仇恨,更需要和國人一起努力革新,引領民族前進的不是我驕傲我是中國人,而是那份因愛而生的自強不息與不離不棄。

博鰲亞洲家庭教育專家學術論壇成果分享 ——同一個家,同一個夢

博鰲亞洲家庭教育專家學術論壇成果分享

——同一個家,同一個夢

筆者以十多年家長義工和親子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有幸應邀代表澳門出席博鰲亞洲家庭教育專家學術論壇,與來自中國、韓國、日本、以色列等十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兩千名家庭教育導師和代表分享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並獲主辦方頒授“亞洲家庭教育貢獻獎”。為了履行此獎項給予的使命,筆者將透過系列文章與澳門讀者分享會議成果。率先登場的是有關會議主題的思考。

同中有異

本屆論壇以“同一個家,同一個夢”為主題,據我個人了解是在世界大同的追求下,不同地區的家庭都懷有相同的夢想——建構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因此,分別來自塔吉克斯坦、沙特阿拉伯、以色列、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內地、台灣、香港、澳門等專家透過主題演講與台下兩千多名內地家庭教育導師交流經驗,期望實現家庭和諧、幸福、美滿的夢想。其中又以三個地區的教育體系差異較大:

以色列教育部家庭教育督導歐仁 · 斯達力克的演講《幫助孩子成就自己》中指出,幫助孩子成功的父母包括以下特質:

1.重視愛與關懷

2.建立生活流程

3.重視本土文化(與以色列文化的聯繫)

4.學習生存技能

5.允許孩子失敗

以色列猶太民族是世界公認的優秀民族,全球一千三百萬猶太人只佔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二,卻取得了百分之二十九的諾貝爾獎;以色列是個新興國家,在缺水缺地的客觀環境下,仍然成為世界強國,如此成就與家庭教育的關聯為人所關注的。在歐仁 · 斯達力克的演講中,最突出的是“重視本土文化”的部分,以色列家庭從小就開始建立孩子的身份和文化認同,形成了他們自強自立的傳統。而在允許孩子失敗方面,以色列人認為:“失敗”是與成功更靠近一步,他們會讓孩子主動探索,並勇於面對失敗為榮。而一直致力讓猶太教育在中國落地生根的中國教育家周穎同時指出猶太家庭教育的優點是“不把孩子困在狹小的盒子裡”,猶太家庭教育給中國帶來以下的啟示:

1.真正的因材施教在家裡

2.相信家庭的力量

3.母親是保護者、陪伴者、教育者。

4.父親是孩子大腦的塑造者

印度阿育王大學創業中心發起人和總監普利亞克 · 納拉揚教授在其《如何在家庭中把握好未來及印度家庭教育》的演講中介紹了印度如果透過家庭教育平衡十年如一日的學校教育模式,因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他以五個C來歸納家庭教育的重點:

Communication 溝通

Collaboration 協作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維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創造性解決問題

Contra-Dsciplinarity 反學科(重視孩子的綜合能力)

無獨有偶,印度家庭教育同樣重視家長如何協助孩子“處理失敗”的情緒,他們認為,失敗僅僅意味着第一次學習。作為家庭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讓孩子知道學習不是機械地完成任務,而是隨時隨地的終身學習歷程。

三天的會議中,各國代表都為我開啟了新的視覺,而最令筆者感到震撼的,竟然是有關中國傳統的家庭文化,會議稱之為“家風”——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是給家族後人樹立的價值準則,內容包括: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比較難忘的是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家庭教育科學研究院林青賢副院長所提到的中國幾大世家,包括:錢氏(錢鍾書世家)、諸葛亮、朱柏廬、黃庭堅等,他們的家訓都各具側重點,但都離不開成人、成才、成事三個方面,而當中大都源自人所熟悉的中國傳統哲學理念。回應前文以色列代表的發言,家庭教育的重點之一是“重視本土文化”,因為只有從小開始建立身份和文化認同,我們才能在最適合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孕育新苗,如何承先啟後,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時俱進,將是我國家庭教育發展的核心議題。

異中有同

在筆者看來,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香港、澳門等地,都有着相類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特質,其中又以日本的家庭文化更為重視生活細節,如:生活作息和人際互動等,各地代表都圍繞着自己的關注點進行演講。在同中有異的家庭文化中,我們看到了相同的本質,那就是親情的重視和生命的承擔。誠如多位講者所言:家庭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開端,只有培育具有真、善、美追求的新世代,世界大同的願望才有機會實現。(一)

摘自澳門日報
http://macaodaily.com/html/2018-04/05/content_1255983.htm

守夢與尋夢

守夢與尋夢

《尋找遠方的樂章》

作        者:陳志峰

出  版  社:作家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自從我在這裡工作以後,我變成了一個為人守夢的人。”小說集的第一句話,讓我想起了他——此書的作者陳志峰。我和志峰相識於為人守夢的校園,那些年,他已是廣為人知的本土作家,而我只是個喜歡文字塗鴉的博客小作者。我們都在從事為孩子守夢的教育工作,都是任教語文科的,並曾經一起為學生辯論比賽奮戰。

“其實你文字水平不錯,為甚麼不去投稿呢?”志峰是第一個鼓勵我去尋夢的作家,且親自為我把文章投到報社。所以,志峰可以說是我寫作的啟蒙老師之一,雖然,我們年紀相若,且同為人師。因這背景,所以讀着小說集的同名作品《尋找遠方的樂章》時,我感受特別強烈,覺得故事中的主角如他本人,外表堅強幹練,內心柔軟——他會把學生當知己,會為學生的際遇耿耿於懷,會在籃球場上揮灑熱血,並為守護團隊放棄自己的榮譽。這故事圍繞着村上春樹的《舞舞舞》。車禍身亡的學生亞健的遺物“錄音帶”的主題以此命名,且傳遞其原著精神——“許多人都去了那一邊,比如他那個演電影的好朋友,他好像甚麼都有,有漂亮的臉蛋、有錢、有深愛的女人,但他也甚麼都沒有,這個世界那麼大,沒有一個讓他想活下去的辦法。”從主角的暗示中,亞健大概想自尋短見,有計劃地鋪排了自己的死亡,例如:離開自己所愛和愛自己的人,寄予各人名為《舞、舞、舞》的無聲錄音帶,並寫下遺言“如果有天死了,請別把消息告訴愛他和他愛的女人”。最後,他或意外或巧合地死去。愛他的女人“小筠”為他的遠去失卻了靈魂,他愛的女人“公主”為追尋他的腳步重拾了靈魂(我個人是如此領悟的),故事主角卻默然,直至收到公主寄來的錄音帶,聽到來自遠方的樂章。“來自遠方的樂章”是甚麼呢?我為此想了又想,對於我這種缺乏浪漫情懷,又不特別喜歡村上春樹的俗人,不知能否悟到當中的真諦?但我在“by亞健、小筠、黃生、公主”的名單中,仿佛讀到自己的名字。命運使然,曾經守望相助的友人,也許不能永遠相伴如昔,但彼此的記憶歷久彌新。

告別了守夢的校園,我和志峰見面的機會不多,感恩仍能在書中重溫他的作品。當中比較難忘的作品要算是《朱仙寶誕》,當年志峰憑這作品奪得文學獎,並把自己寫作這個故事的歷程和我分享。據說這是他跟隨友人探訪水上人家後寫成的有關漁民的風俗故事。及後多年,我因志峰的勉勵參加了文學獎,並取得小成,但心裡仍一直以挑戰此故事的藝術成就為目標呢。《甲戌風災》是我另一個喜歡的故事,早日“天鴿”風災之時,我還會觸景生情,想起故事中的鐵生、小菁和兩個孩兒在風雨中掙扎的身影,以及那些像小菁一樣教我們犧牲自己,成就他人的亡魂。相對於言情小節,我更喜歡志峰的歷史小說,因為他對歷史脈絡的敏感度、人物塑造的細膩感、時空推移的流暢度,是我望塵莫及的。

書中還有一系列關於故土和少年情懷的作品,雖與高遠的歷史小品格調不同,但卻有着鮮明活潑的筆觸,讓人賞心悅目。總而言之,《尋找遠方的樂章》是一部充滿本土情懷的小說集,我在當中讀到了一位用心的本土作家由守夢到尋夢的歷程。

守護自由

u=1075576014,2185184497&fm=21&gp=0

守護自由

《一九八四》

作者:喬治 · 歐威爾

譯者:柳青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

出版日期:2013年2月

“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在《一九八四》中,作者用簡單的三句話概括極權主義的追求,使我想起了父母那一代人對文革的描述:“偷有理,搶無罪,革命的強盜精神萬萬歲!”一如文中所描述的大洋國社會,所謂 “戰爭”,不過是透過族群內鬥的方式,形成權力既得利益者的相對穩固。既然推崇戰爭,那不就是崇尚自由了嗎?非也。人們一旦意識到自由的目的是尋求解脫,便會為自己而戰。

作為一部政治反諷小說,故事講述大洋國的獨裁者“老大哥”,以軟硬兼施的方式拑制人民的思想行為,如:以體制和教育方式愚民,佈置秘密警察監控,壟斷傳媒,控制人民的行動、言談、生活、思想等。此等內容對筆者來說並不陌生,因其情節可以經常在飯桌上重溫。相對於社會諷刺,筆者更關心的是人民能夠徹底被愚惑的成因。年少的時候,我會衝學霸型的老媽說“誰會像你們那麼笨”,嘲笑她“太天真太傻”,但人長大了,開始接觸複雜的政治鬥爭時,卻反而會問自己 :“我真的沒有被愚惑嗎?”

因作品享負盛名,基本上未開始閱讀,已經知道其內容。從第一章開始認識男主角溫斯頓 · 史密斯,我已猜他無法突破宿命;從他與茱莉亞相戀的第一天,我已覺得此情是“無花果”。因為只有這樣,作品的反諷才更具張力。然而,儘管一如所料,還是有所牽動。最難忘憶述“畫眉”的一段:

“你記得嗎?”他問,“約會的第一天,在樹林邊上對我們歌唱的畫眉?”

“牠沒有對我們唱歌。”朱莉亞說,“牠唱歌是為了自己高興,甚至不能這麼說。牠只是在唱歌罷了。”

然後,他們談到後代,並形容自己“已經是死人”,一語成讖。他們真的被逮捕了,且雙雙認為自己在酷刑下出賣了對方。我所理解的是:他們並沒有真正出賣對方,但真愛已死——死於強烈的精神折磨,一如他們生存的慾望和尊嚴一樣。 “衣食足始知榮辱”,這樣的概括並不完全,因為物質生活再差,也可以患難見真情,而如果“無情”,那人再也沒有所謂的榮辱觀了。筆者留意到故事書中描述對男主角施以酷刑的警察如“變形蟲”——時而年輕,時而蒼老,時而可愛,時而可怕。最令人心寒的是男主角形容“他曾經是我最親密的友伴”……所謂衆叛親離,一而再,再而三的折磨足以令人精神錯亂,而知覺的迷失更是無可避免。是故多少人在文革期間被屈打成招,甚至手刃至親;又有多少人,在熱情高漲的氣氛中成為幫兇?作者曾再三表示,此作並沒有特定諷刺某一時期或是某一制度,它只是想提醒人們自由的可貴。

故事最可悲之處是男主角含笑而終:他戰勝了自己,他愛老大哥。原來,再頑強的腦袋也會有缺口。而我們呢?如何行使自己的言論自由?“唱歌是為了自己高興,還是只為唱歌罷了?”衆人皆醉我獨醒,顯然不容易,因為,在意識形態之爭前,我們不易判斷好人或壞人,而無論如何,我們得像個“人”——對異己心存仁愛,並明白:尊重別人的自由,也就是守護自己的自由。

新世代的網路教養

 

下載 (1)

前言:

面對資訊科技的急速發展,除了感嘆其魔力(其實自己也有迷戀),但更感到無力,特別是面對孩子對科技產品的熱愛多於其他愛好時,所出現的各種疑惑與恐懼。 為此,很多家長選擇 “隔離法”──嚴禁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然而,你不讓他接觸,不代表他長大後沒機會接觸,當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筆者以為,“主動引導”絕對比“消極隔離”好。為此,筆者開始閱讀和思考相關問題,並在此與家長們分享成果,交流心得。

 

互聯絡是一種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份的年輕人把互聯網視為“恩物”,每天機不離手,曾有一則笑話寫道 “來生不作情人,只願成為你的手機,讓你天天奉在手裏,看在眼裏,放在心上”,然而,當你閱讀教養文章,大部份卻將之視為萬惡之源,除了一般家長熟知的,諸如:視力、思維、社交、網絡成癮等問題,還有千奇百怪的罪案,包括:暴力、色情、詐騙等。然而,這些壞處只會在網上發生嗎?其實不然。網路是社會的一部份,其弊端也源於社會,我們之所以對網路存在的問題特別恐懼,更多地源於我們 “不了解、不認識”,而如何建構互聯網與生活的關係因而顯得重要。我們從小應讓孩子明白,互聯網既非 “絕對的恩物”也非 “萬惡之源”,它只是工具,如同我們手上的刀子,可以助人,也可以傷人。我特別喜歡馬歇爾•麥克魯漢的概括 “我們塑造工具,而不是工具塑造我們。”

 

孩子需要認識的網路危機

互聯絡如雙面刃,有其危險性,如上文所述,過度使用會影響視力,有礙思維發展,甚至造成網路成癮,誘發罪案。還有以下四方面的重要隱患:

  • 沒有“橡皮擦”的按鍵:在互聯網上載的資訊可以成為一生的印記,人們可因曾經的言能和照片受到攻擊,又有人會以網上的印記考量你的能力人品,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網路絕對有可能誤你一生。
  • 私隱危機:在網路上載照片、留全名、顯示地點等,容易讓自己和家人的行縱被不法之徒發現而身陷險境。
  • 消費主義:隨著電子商貿的發展,在互聯網上可以接收到更多消費訊息,而上載社交網站的相關照片又造成攀比心態,加上消費模式簡捷,整體地提升了消費主義的傳播威力。
  • 色情陷阱:互聯網絡上色情資訊泛濫,且容接觸,容易讓孩子感染不良的價值觀,加上社交網站交友無邊界,不少色情陷阱連成人也中招,何况是血氣方剛的少年?

其實,網路危機林林總總,可謂防不勝防,有的家長會選擇訂立 “網路守則”,嚴禁孩子洩露私人資料和發放照片,在家安裝網路過濾器,禁止孩子亂交朋友等。然而,如果規則可以發揮效力,世上便沒有問題青少年了。筆者認為,關鍵不是教條和守則,而是教育:讓孩子心悅誠服,才會自覺守規。無論你對網路持樂觀或是悲觀的態度,認識網路隱患也是重要的──讓孩子了解那些訊息容易在網上取得,不能輕信他人,以真實的案例告戒他們自重,以身教言教培養其正確的消費觀,主動帶領孩子思考性和愛之關係,且容許非原則性的差異,如:經分析和討論後,批准孩子有自己的取態,且要求他們為自己的言論負責等,可能比硬規則,更能體現民主教養的原則。

結語:

儘管工具潛藏隱患,但數位媒體為學習、社交、公民參與社會等帶來契機卻也無庸置疑。學校固然是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場所,然而,父母才是建構人生價值最關鍵的人物。本澳有些學校在初小,甚至早於幼稚園便開始讓孩子接觸資訊科技,立意是好的,然而,利用平板電腦作作畫、寫寫字、查查資料、說說故事,真的就是教學嗎?說穿了,這些玩樂技倆,三歲小孩己懂。小學階段,以科技產品主導學習,一則不符孩子的心智發展,二則孩子未有足夠的成熟度去駕馭誘惑。筆者認為,在小學階段,更宜建立良好的認知能力和價值觀,如:在電腦課內學習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重點在於了解資訊科技與生活的關係,明確利弊,建立正確觀念。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父母也一樣,與孩子談自己完全不懂的東西,除了欠缺說服力,也容易被蒙蔽。家長必先要接受它,並實地了解它,才能和孩子一起探索,共同議定使用時間和規則,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透過家校合作,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認識這種工具的特性,才能達至善用科技的目的:我們塑造工具,而不是工具塑造我們。

本文刋於《百分百家長》

參考書

1.《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數位小孩的分齡教養指南》

作者:詹姆士 · 史戴爾 (James P. Steyer)

譯者:王素蓮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2.文章:網路教養,父母的5個害怕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8459

關於災難的生命教育

 

B000157861-B

《值日追書生》

作者:王文華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1年5月

天災人禍,乃世間常態。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我們或許只想到血淋淋的場面和生離死別的悲哀,而本書卻給我們呈現了樂觀感人的一面。

“故事寫於九二年台灣地震之後,當時社會上一片愁雲慘霧,於是,我動筆寫下這個故事,希望人們可以從悲痛中走出來,勇敢地面對生活。”這是王文華在作品分享會的一席話,讓我對此書充滿好奇。於是,我馬上回家和孩子分享此作。讀著讀著,卻驚訝地發現,作品竟然是個“鬼故事”。

故事的場景是台灣一所不尋常的圖書館,館內有一個很奇特的規則:但凡讀者把書弄丟了,就必須擔任“值日追書生”的責任,把遺失的書找回來。主角崔書就是其中一個“追書生”,他在地震時不幸喪生,卻因為未還書不能離開人間上天堂,在圖書館老館長的勸說下,崔書必須找回被他弄丟的書——《滷肉張飛奇遇記》,才能和同在地震中喪生的爸媽,一起在天堂相聚。

為此,崔書回到過去,努力調查《滷肉張飛奇遇記》的下落,發現此書先是被媽祖廟廣場前的流浪漢搶走,後又被狗偷了……崔書為尋書上山下海、飛天遁地,先後去過老鼠國、狗狗的家、老黃馬上圖書館等都找不著。最後地震來了,崔書終於憑再次喚起的記憶尋回了書,並在千鈞一髮之際,通知家人往外跑,大大減少了災難的人命傷亡,雖然最後自己仍舊難逃一死,卻改寫了家人、朋友的命運。

單從故事大綱去看,主人公在地震中被壓死,並與家人生離死別,其實是挺悲涼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是輕鬆奇趣的歷險之旅。作者彷彿要告訴孩子,每個生命都為完成自己特有的任務而來,如:崔書借了書,就必須有還書的責任。現實生活中,負責於多數的人都很辛苦,但沒有責任的推使,人就沒有歷練的動力,生命也就流於平凡空洞了。崔書正正是因為履行責任,才能經歷故事中的種種奇遇,並遺愛人間。人生在世,終須一死,名利、財寶、知識終究無法帶走,唯有克盡己任,成就別人,才能體現人活著的意義。而履行責任本身,也就是構成生命之樂的關鍵。

作為一本兒童中篇小說,這本書適合十二至十四歲的孩子自行閱讀,而作者王文華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時代性,以及獨到的生命感悟,絕對可視之為生命教育的教材,師長可以誘導孩子討論有關生命、責任、愛、死亡等話題,特別適合遭遇生離死別,需要治療創傷的孩子。

筆者的孩子年紀較小,大的九歲,小的七歲,則較需要父母在旁協助,由父母說書,或者導讀,都可以成為孩子接觸文字讀本的橋樑書,可啟發孩子培養閱讀兒童小說的興趣。本人採用為孩子說書的方式,以每天三十分鐘的睡前故事時間,讀了約一星期才完成全書。九歲的大兒子比較感性,知道主角於地震中身亡時,眼圈就紅了,但隨著作者輕快的筆調,他很快又樂起來了。故事末段寫到崔書救了家人,自己卻在地震中送命,我的孩子竟然也沒哭。能夠把多數人眼中的愁苦,諸如:天災、死亡、責任、償還等,寫成一首正面的、積極的生命讚歌,是此書最大的成就,也是我推介此書最重要的原因。

鏏 而

另一種角度看世界

cover180402

《瘋子的世界》

作者:高銘

出版社: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年7月

“精神病是世上最可怕的疾病,他們(精神病患者)是神憎鬼厭的,沒有人願意同情和接近他們……”我家好幾代都有親人患精神病,於是媽媽經常以此提醒我們注意身心健康,避免精神病家族史的宿命。和我最親近的一位精神病人是已故的六姨母,童年時,我和她一起寄居於外婆家……打開此書之時,想起她生前的種種,未免淒然。

本書作者沒有厭棄這群精神病患者,花了整整四年時間,通過各種渠道,如: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跟精神病患者進行近距離訪談,最後寫成了四十篇詳盡的訪談記錄。書中沒有艱澀的學術分析,沒有嚴肅的心理學理論,卻有著小說的奇情,詩歌的善感和散文的淡雅,足以讓人不能自拔地沉醉於哲學的海洋。

個人以為,全書基調上可分為三部分,分別是:世界觀的思考、情感的沉溺、正常與異常思維的反思。

其中,幾個精神病患者的世界觀令人吃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每天都很認真地蹲在草地上觀察沙石的婦女,她認為世間充滿了各種形態的生命,而很多生命形態,是我們人類所不曾認知或者沒能徹底認知的,如:螞蟻群其實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形態,就像我們人類的身體一樣,兵蟻和工蟻是我們的手腳,蟻後則似我們的大腦協調著整個身體;另外,石頭其實也是一個生命形態,只因它們移動得太慢,人類才察覺不到。其實宇宙間任何東西都是有生命的,人們到外太空探索沒發現其他類型生物,因我們只能和相類的生物溝通……讀著讀著,我固有的世界觀開始動搖,且不懂如何質疑其邏輯嚴密的論證過程。而這些“瘋子”每天堅持觀察的行為,又不免令我想起天天拿著望遠鏡看天的伽利略,和坐在蘋果樹下的牛頓。

作為文科人,筆者略欠科學觸覺,因而更喜歡“情感的沉溺”部分。精神病者一般都是想多了,鑽不出來以致成病,但某程度上,他們也是比較專情的人。無論是幻想天天與已故老伴生活的老太太,還是能以顏色辨人的小女孩,都有著一份對美好事物的執著,那種對幸福的堅持,往往是朝秦暮楚的現代人所沒有的。在俗世中,多少生於幸福家庭的人因小事而輕生,而書中那個始終活於悲情的女孩,卻記住了唯一的幸福藍色,在期待雨天的回憶中存活。

對於熱愛思辨的人,如筆者,特別喜歡感受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故迷上書中談及“角度問題”的篇章。那個“迷戀易地而處”的女孩,甘心一直被冠以“瘋子”的歧視,用心地感受世界,並斷言:“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是你瘋了。”還有那群愛上思考的專業人士、科學家、甚至精神科醫生,都心甘情願地留在“瘋子的世界”中感悟生命。很多人批評此書把哲學瘋子化,但為什麼一定要把“精神病患者”冠以悲情色彩?為什麼“瘋子”必須是個永恆的貶義詞?或許又是另一個疑惑。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合上此書之時,以上文字一直在我腦中盤旋,想起匆匆劃過我生命的故人,頓覺心平氣和,決意以此文獻給並不孤單的精神病人及其家人。

鏏而

慕名而讀──《蛙》

《蛙》

作 者:莫言

出 版 社:上海文藝出版

日期:2009年12月

u43339505_13de2330b52g85_blog

筆者作為一個“雜食”的閱讀者,從不排斥“慕名而讀”,那不叫隨波逐流,不看過又怎知好壞?沒有看過卻斷定作品沽名釣譽的,才叫人雲亦雲吧。筆者抱著湊熱鬧的心態,開始閱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大作,而對這部《蛙》的閱讀模式卻與別不同──主要用電話的聽書軟件收聽,偶爾翻閱原作。對於分秒必爭的雙職媽媽,利用步行上班、晚間運動等空餘時間,一邊收心,一邊收身,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此作由文學素材、話劇劇本和書信三種不同的文體拼貼而成,其主體是文學愛好者蝌蚪因想以其“姑姑”為主人公創作話劇,而給日本作家杉穀義人寫了四份素材。《蛙》中包含了兩個層面的故事:一、講述作為婦產科醫生、計劃生育幹部的姑姑的人生際遇,以及心路歷程;二、作為文學愛好者的蝌蚪試圖透過書信中的自白,開展“文學與生命”的思考:如何以“文學”的方式表達歷史經驗和生命體驗?

很多人以政治的角度去評論此書如何展示一代人的悲哀,特別是計劃生育政策所造成的人性和社會性的扭曲。毫無疑問,這點呈現得相當成功,透過姑姑——一位對黨忠心不二的婦科醫生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過程,帶出了很多人間悲劇,如:三兒之母秀蓮為逃避墮胎而跳海身亡;親姪媳,即主角蝌蚪的第一任妻子王仁美,在人流過程中失血過多而死;為求一子的王膽千方百計躲避人流,最後死於產後失血過多……三個重點描述的個案皆有血有淚,發人心省。站在計劃生育主任的戰線上,姑姑並不完全是惡魔,其身上也充滿了對黨的忠誠,和人性的善良,讓我特別難忘的一語是:“只要是能生下來的,都是祖國的花朵,都得保護的,然而,只要未出娘胎,那都不是生命,必須打掉……”當中的堅持充滿矛盾,一如她老來相信報應,並透過製作泥娃娃的方式贖罪,甚至嘗試自殺──打從心底裡,她是熱愛生命的,但做人的原則又讓她違背了善良的本性。

作為文學創作者,線路二──主角蝌蚪透過書信,以第一身道出“文學與生命”的思考,會更吸引我。能帶出社會悲劇、塑造典型人物的作品不少,然而,以第一身談創作,包括創作者的自處、角色的塑造、歷史的脈絡、人性的思考、寫作難點等,實不多見。如果說,《透明的紅蘿蔔》是最接近莫言的自我形象,那麼,我猜想《蛙》必定是莫言透露創作者心聲最多的一部作品,文中提到面對政治議題時的“左右做人難”,又重複說道“要多抬舉自己,在世上,如果你看不起自己,沒有人會看得起你”,以至他寫自己在京城被歧視和遭小混混欺凌等,都活脫脫地像在訴說心聲。如此善良、厚實,但又帶點小清高、小怕事的樣子,其實很像莫言展露於人前的形象——並不特別高大,又不失善良。見其文如見其人,文字沒有名家的氣派,鮮活跳脫而親民,是我喜歡的類型。

形式多樣是此作的另一特點,坦白說,書信的反覆出現有時會讓急於追看情節的我有點心癢癢,而戲劇部分因為時空交錯,一度讓我有點疑惑,但正因為有了這部分,作者的省思和對人性的討論更顯得深刻。脫去單純看熱鬧的心態,此作足以讓我反思良久。

鏏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