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人記:那些年曾經叛逆的少年

Share Button

“香港中五男生向平機會投訴:學校不允許男同學留長髮的做法涉違反《性別歧視條例》。投訴獲接納,並將安排調停。”

 

以上新聞喚起了我的回憶:那些年,初為人師的我就因為儀容問題經常和處於青春期的初中學生起衝突。“愛美沒有錯!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規!”盡忠職守的“乖老師”,最後讓學生嘗到了苦果——記過太多被學校勸退!知道結果的那一刻,我是難過的:一個成績不差,寫得一手好文章的美少女,穿穿短裙、化個淡妝、留個長髮又如何?我為自己無力回天感到內疚,並為學生寫了千字懺悔文。不久又來了一個美少年,因為有了經驗,在家長同心協力的勸說下,孩子逃過了勸退的厄運。

一如所料,孩子仍是優秀的,他們都在各自的工作領域闖出了一片天。因為近日在做青少年研究,我舊事重提,詢問他們對新聞事件的感受,意外的是,兩位當事人均不支持這位男生,認為他的堅持只是基於青春期的叛逆,而且一致認為回看自己當年堅持的形象一點不美。會覺得學校的做法過分嗎?後來去了美國讀書的女生說“當時好嬲”,留在澳門發展的男生說“理解學校,特別是出來社會工作以後知道很多規則不一定是自己可控的——妥協是一種藝術!”問到有沒有後悔,女生說沒有後悔,反正父母也只是打罵她,而她違反規則的目的某程度只是為了反抗——“我同佢哋現在關係都唔好!”男生說,理解自己少年輕狂,但提到媽媽為了遊說他剪頭髮,把儲了多年的長髮剪掉寄給他——收到嗰時覺得好煩,但現在看來非常感動,為自己“咁曳”而內疚。母子感情一直很好,後來他還協助媽媽教弟弟“唔好嬲!佢而家唔明唔緊要,佢大啲就明嘅啦”!結果青春期放棄學業的弟弟,成年後重拾課本,三十歲那年取得了碩士學位。

在美少年的分享中,我們看到了青春期叛逆行為的本質——需要建立自我。在不同父母的處理方法和結果中,喚起了我閱讀《覺醒父母》一書的片段:教育的成果需要耐心栽培和等待,其先決條件就是教育者自身的成長和覺悟。

羊豬老師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