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德之美

Share Button

二十世紀的世界風雲變幻,葉嘉瑩的前半生也少有安穩的時日,大半都在漂泊,少年喪母、中年失女,一生才華橫溢卻又命運多舛。很大程度上,是古典詩詞給予她生活下去的力量,度她超脫於塵世的苦難。

    【摘自:〈“我有弱德之美,但我不是弱者”〉,文章編輯:鄭周明,《文學報》官方澎湃號,二○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詩人、學者、文化傳承者、教育家、慈善家的葉嘉瑩在世百載,在不同的角色和身份都留下了永恆的瑰寶。給我最大啟發的,是她的“弱德之美”:如涓涓細流,流淌着對生活深刻的感悟,帶着一種淡雅的睿智。

在現實生活中,慕強的人不少,好像選擇“安樂死的網紅”,為留住“人生勝利組的光環”不惜一死,美其名曰“人生不在乎長短,活着必須美好”。但“弱德之美”則提醒我們生命缺失的可貴。葉嘉瑩雖然生於苦難,少有抱怨命運,堅稱活着美好。疫情期間身體抱恙,仍堅持寫作,我幸運地曾經和她有過電郵聯繫,當時她給我們的學術期刊發稿,及後無法聯繫到她老人家收稿費,致電其助手才得知“葉老師因病住院了”。葉嘉瑩的生命經歷,不單讓我們看到柔弱之美,更看到柔軟之強韌,而這正是“我有弱德之美,但我不是弱者”的最佳例證。

在葉老師的世界裡,柔弱並非一種缺陷,而是獨特的力量。“弱德之美”讓我學會以柔軟的姿態面對困難。在學業或工作中,不免遭遇挫折,承認不足有助自我完善;在家庭生活中,養育孩子的過程令人疲憊,適當的示弱讓我們能夠體貼他人,懂得包容和變通;在友情或愛情中,總會有衝突的時候,願意主動讓步,有助關係調和,人際圓融。葉嘉瑩以生命承傳的不單單是詩詞,更是精神。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11/29/content_1797368.htm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