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隻小兔子,他不想呆在家裏。於是,他對自己的媽媽說:“我要逃跑。”
“如果你跑了,”他的媽媽說道,“我一定會追上你,因為你永遠是我的小兔子。”小兔子說:“如果我變成一隻鳥兒,從你身邊飛走。”
他的媽媽說,“我就變成一棵樹,讓你來我枝頭做窩。”
“如果我變成一艘小船,揚帆離開你。”
他的媽媽說,“我就變成風,吹着你,讓你開往回家的方向。”
“如果我去做空中飛人。”
他的媽媽說,“我就做一個走鋼絲的人,我會穿過空氣,走到你身邊。”
“如果我變成一個小男孩,跑進大屋子裏,”
兔媽媽說,“我就變成你的媽媽,用雙手捉住你,把你抱在懷裏。”
“得啦,”小兔子說,“也許我還是就呆在這兒,做你的小兔子吧。”
【《逃家小兔》,作者:(美)赫德繪;黃迺毓譯,明天出版社,二○○八 】
為了恭迎玉兔降臨,我嘗試在大腦記憶體搜尋一本關於兔子的書,第一個浮現的畫面,竟然是這繪本。此書講叙了小兔和媽媽玩語言捉迷藏的故事,語言簡單,寓意深遠。
為什麼作者不畫《逃家小狗》、《逃家小象》呢?我想大概是基於兔子本性溫馴,脾性細密的特性吧。在頑皮小兔的刁難下,兔媽媽一點也不惱,反而順應改變,思考對策,最後成功取勝。
在步驟急速、充滿競爭的年代,能像兔媽媽的人很少。“聰明”的人類硏究出很多“公式”,例如:“孩子讀書不好將來沒有前途”、“年輕人無力置業人生沒有希望”等。大家都急於用功利的標準去認定成敗,卻忽略人才是操作生活的主體,人可以順應際遇,而不是際遇在主宰人的生命。前幾天,我訪問了一位過去幾十年一直從事輪班工作的知名人士,他利用輪班的彈性,修讀遙距課程,參加社團,陪女友看日出、日落……為什麼現實中很多輪班職工卻親朋疏離、無法進修、生活無望? 這明顯是生活駕馭能力的問題。
快樂人生沒有公式,但願我們都能學習兔媽媽的心法,以“窮則變,變則通”的態度,輕鬆駕馭困境,獲取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