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進去與走出來

Share Button

   

   
       你沒有悟性,你感悟不到,文字搞懂了也沒用,這就是有緣無緣。……讀進去後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被他征服了……不知不覺間,你成了他的奴隸,那你就完了。

    【《與魯迅相遇》,錢理群著,三聯書店出版社,二○○四年二月】

    上回談到我的閱讀歷程,特別提到對魯迅的偏好。魯迅是個喜惡極度分明的作家,讀者對他的評價大致也是喜惡分明的。有一個時期,我熱衷於辯論他的好壞,後來讀到在北大講魯迅專題超過十五年的錢先生的著作,忽感茅塞頓開。

    因
覺單一的閱讀未能開拓眼界,於是中學以後,我讀得雜亂無章,當中多為慕名而讀,讀得最多的要說是村上春樹,因為身邊喜歡他的朋友特別多。無可否認,村上的
文字是迷人的,但除了《1Q84》,其他作品都無法在我腦上留下深刻印象——書中描繪的世界的確品味超凡,但對於不懂追求生活品味的我,作品的思想境界便
難有共震。閱讀是很講緣份的,諸如托爾斯泰討厭莎士比亞,村上春樹不愛日本文學一樣——只要讀懂書中之事,評論言之成理便可,這是錢先生給我最大的啟發。
自始以後,我沒有再就喜歡哪個作家的問題爭辯了。我只和學生說,閱讀是講緣份的,但從不走近,談何緣份?嘗試去讀,才有機會愛上。

    去
除少不更事的偶像崇拜,我沒有停止閱讀批評魯迅的文章和言論,了解到他令人反感的原因,我明白作家個性上的不完美,但無損他給我的印象,正如錢先生所言,
要除下政治視覺,你才有機會欣賞眞實的他:很多人把魯迅奉為聖人,而我愛上的卻正是他的不神聖;大家只看到他經常質疑世人,而我看到的是他更敢於質疑自
己。我敬重他對卑微的憐惜——“野草,根本不深,花葉不美……當生存時,還是將遭踐踏,將遭刪刈,直至於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
唱。”(引自《野草》題辭),直到魯迅臨終,他堅持愛恨分明的同時,仍以平凡自居。每個人都有愛上和討厭任何一個作家的原因,但也得記住——原來作家也是
人,我們要讀進去,更要走出來,只有這樣,美妙的相遇才能眞實而感人。

本文2012年10月5日刋於《澳門日報》新園地 "斷章寫義"專欄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