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初三級:《最苦與最樂》
要求:
1.談你文章觀點的感受(應同、反對、隨想均可)
2.能列舉相關論據來確立自己的觀點,並指出論證方法
3.不少於50字
註:1.截稿日期11月5日
2.為鼓勵同學精益求精,最優作品加兩分
總結:最苦與最樂的討論告一段落,同學們都能對作者的觀點進行深入思考,做到論點鮮明,論據充份,論證具條理.是次共得到24篇,共12人次的回應,信班8人,正班4人,最佳作品是三信譚博士,因為他論述很較為詳細和具有深度.
題目:初三級:《最苦與最樂》
要求:
1.談你文章觀點的感受(應同、反對、隨想均可)
2.能列舉相關論據來確立自己的觀點,並指出論證方法
3.不少於50字
註:1.截稿日期11月5日
2.為鼓勵同學精益求精,最優作品加兩分
總結:最苦與最樂的討論告一段落,同學們都能對作者的觀點進行深入思考,做到論點鮮明,論據充份,論證具條理.是次共得到24篇,共12人次的回應,信班8人,正班4人,最佳作品是三信譚博士,因為他論述很較為詳細和具有深度.
多謝羊豬老師的讚賞…
最苦與最樂的討論告一段落,同學們都能對作者的觀點進行深入思考,做到論點鮮明,論據充份,論證具條理.是次共得到24篇,共12人次的回應,信班8人,正班4人,最佳作品是三信譚博士,因為他論述很較為詳細和具有深度.
我十分應同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在世上,責任未完是苦的.我也有相同的經歷.在初一的時候,科學老師叫我參加一個比賽,我很快便答應下來了.之後,有一次,他叫我馬上交稿,我交不出,於是他叫我明天交回來.本來之後的一天有測驗,我卻在家趕稿了,當然大前題是好習.最後我交了稿給他,他沒說甚麼,但我的心有了一種心安理得的感覺.沒完成的話,我就要以不安的心情應付測驗了.從此可見,作者的說法是十分對的.(歸納,舉例,對比)s3a21
作者認為人生最苦的事是未能盡自己的責任,我自己也嘗過這種苦的滋味,但這真是最苦嗎?一向盡責的人,定當會感受負責任所帶來的痛苦,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學生的責任就是好好學習,但總會有學生無心向學,遲交功課己是家常便飯,測驗又每次都是滿江紅,他們覺得這是苦嗎,責任的重擔雖然加在他們身上,但他們沒有因為盡責任而感到痛苦,他們根本沒有將責任放在眼內,這又有何苦可言呢?那麼盡了責又真是樂嗎?假若有人要你替他偷運毒品等一些非法行為,這也是一種責任,難道你覺得負這個責任會快樂嗎?就算你真負了這責任,你就不會覺得痛苦嗎?所以,我認為沒盡責心裏不一定是苦,盡了責心裏也未必一定是快樂的。 ( 論證方法:舉例論證、歸納論 證等 )
補返(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
非也,非也,責任愈小,痛苦愈小,而且那只不過是小小的實驗,責任更小,如果這對於我是大的痛苦,那麼我就不可能經得人生的考驗了?
咦…說起責任的問題,我突然想起,之前運動會的時候,綿羊將自己的身為班長,應該負責點名責任推卸給別人,他必定是承受了很大的痛苦…要知道,將責任推卸給別人,是一件很苦的事情…綿羊,你真是苦啊~(只是說笑而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能盡責任固然快樂,但我卻不認為不盡責任會痛苦,以測驗為例,有些人努力溫習測驗,到頭來只拿低的分數,那當然是苦;而有些人卻不用努溫習便能拿好的成績。責任盡了卻痛苦,責任未盡但也能快樂,我也是兩者的過來人,明白到責任盡了只是對自己負責,但不能對其他人負責,張學良聽蔣介石的命令不抵抗外敵,卻被人民責罵,張學良已盡了自己應有的責任卻不能面對人民,換言之,責任盡了也未快樂,責盡未盡也未必痛苦。(對比論証、歸納論証、舉例論証) 初三信28
我同意作意的觀點,就好像我們現在的求學時期一樣,如果我們在每次的測驗或考試當中,有努力溫習,盡了做學生應盡的責任,那麼即使成績不理想,我們也可以心安理得,可以"如釋重負",正是孔子說的"無入而不自得";反之,良心的責備會令到我們心裏不舒服,覺得自己還未盡責任,就是孟子所說的"君子有終身之憂",所以"時時盡責,便時時快樂",我是十分應同的. 初三信 47號
S3A52
我不認同作者的講法,我覺得貧和死都是苦,難道盡了責任但是沒有錢就能過活嗎?就是樂嗎?現在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貧和死而樂?不多。有些人即使責任完了,也不覺得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我認為作者不應以一些人的性格去判定全世界的人
我不認同作者的講法,我覺得貧和死都是苦,難道盡了責任但是沒有錢就能過活嗎?就是樂嗎?現在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貧和死而樂?不多。有些人即使責任完了,也不覺得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我認為作者不應以一些人的性格去判定全世界的人
對不起,我上次打漏了論證方法,現在補回…
我同意作者的想法,所謂"今天的事今天做",若今天的責任未完成,心便會常常記挂着,很痛苦.若今天的功課未完成,心便整晚也不安樂.但是若今天的責任早已完成,心便立即輕鬆了.當明天的測驗你還沒有温習過的時候,你的心都是一直記掛着,但當明天測驗的內容你已全懂的話,就可以快快樂樂地玩樂了…所以我十分認同 "人生最苦事,莫苦於身上背着一種未了的責任."(舉例論證、演釋論證) 初三正 51號
非也…在下心急手快矣…
"on, 兄,汝灌水乎?
…sorry…我用左 舉例論證
人生有甚麼是最苦的呢?世人以為,生、老、病和死就是最苦。但是,這些事情都不是最苦的,甚至,這些根本都算不上是苦。生下孩子很苦了嗎?可是,疼愛孩子的母親卻不會認為這是苦的事。衰老就很痛苦了嗎?但是,積極生活,滿有智慧的老人卻不覺得苦。病很苦了吧?可是,病能使人在繁忙中得到休息,也不算是苦。死呢?這更算不上是痛苦,反而是一件高興的事情。人死了,就能夠得安寧,返回天家;這不是一件樂事嗎? 我認為,人生當中,最苦的事情,就是不能實現自己宏大的理想。何謂理想?就是你對將來的期望、目標和計劃。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當然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一件事情;反之,若不能達成自己的理想,這種痛苦,卻要比任何疾病都還要大。 人的一生當中,有很多理想。當人還是孩子的時候,總是希望將來要做醫生、護士、警察、消防員、老師或科學家等等職業。可是,當人漸漸長大的時候,就會自然地因為自己沒有為理想而努力,或是因為受到少許挫折,就漸漸遺忘了自己的理想。當人進入青春期的時候,理想就會由一個遙不可及的妄想變成一個只在乎短期利益的所謂「目標」。連愛情是甚麼也未搞清楚的時候,就爭先恐後的去拍拖,開始和結束一段又一段,不在乎天長地久的「愛情」;連成續還未達標,卻為了短暫的快樂,就只管「打機」。當人正式長大成為成人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昔日竟然無無聊聊的,虛耗了四分之一的人生。這時候,人才想去自己兒時的理想,反觀現實自己的境況,竟然達不到自己的理想,就會覺得自己對不起自己,辜負了自己。 也許有些人對兒時的理想不太重視,認為達不到兒時那些天方夜譚的目標,是很正常的;但是,他們怎樣也不能逃避自己才剛失敗的理想,而往往這些理想是他以為快要實現的,甚至是他以為已經完全實現的。不少大學生,在剛進入大學的時候,總是期盼將來能成為受人尊敬的知識份子;誰知,幾年之後,剛畢業的大學生,甚至是碩士生和博士生,竟要向老闆低聲下氣,做一份沉悶的工作,是何等的痛苦。不少剛拍拖的情侶,當他們剛剛拍拖的時候,總是寄望將來會有美滿幸福的生活,將來可以白頭偕老;誰知,最後二人竟以分手收場,這又是多麼大的痛苦啊! 梁啟超先生認為,人最苦就是沒有完成自己的責任;這倒是對的,因為完成自己的理想,也是一種責任;不過,這種責任卻比起其他的責任都更要大,更要重。為什麼?因為,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即使對別人不負責任,我們還可以逃避別人;可是,對自己不負責任,我們又能逃到何處呢?所以,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是人生最可怕,最痛苦的一件事情;因為達成自己的理想,就是人生最大的責任。 結論,人生最苦的事情,就是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就是不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能在自己愛好的學科有所發展,以及不能與深愛的人在一起。可是,在這世上,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的人,實在太多了。也就是說,世上痛苦的人,簡直多不勝數。誰能拯救這些人呢?沒有。真正能夠補救的方法,唯有再次訂下一個新的理想去代替舊的理想;可是,即使新的理想實現了,也不能代替昔日不能實現的理想,在心頭上留下那處的傷痕。 在第一段中,運用了舉例論證;第二段的作用則是提出中心論點;第三段和第四段也是運用舉例論證;第五段運用了引申論證;第六段則是結論。 初三信50號
我不認同作者的說法,因為無個人的"最苦與最樂"的定義都不同。就好像我,雖然我是一個學生,但我並不覺得盡了做學生的責任就感到高興。我們每天只求不欠功課,不被記排版,測驗合格.可是,當我們做到了,我並不覺得快樂.反而做一些不是作為一個學生應做的事時(如:打機),我才感到我的"最樂". s3a 49
我不同意作者的想法, 作者說如因你沒有盡責任就會痛苦,已若今天的責任早已完成,心便立即輕鬆.但正如'毛毛'說的,每個人最苦與最樂的定義也不也同,如有一些破壞公物的人,他們沒有盡社會的責任,但他們也不會因此而感到痛苦,想反他們也許會認為這是一件快樂的事啦:也有一些人,他們要盡的責任都盡了,但如果也是一個不易滿足的人,他也不會覺得快樂,所以我不同意作者的想法.(舉例論證,對比論證) S3E,43
我不同意作者的說法,就用回"fish"說的,作者說"今天的事今天做",但有些同學每天早上回來做昨天佈置的作業,他們只求不欠作業就行了,心裏並沒有甚麼壓力啊,而且有些人也是回來才温習測驗的,他們跟本就沒有所謂,只要每天玩得開心就行了.所以我不認同作者的說法.(舉例論證) s3e13
我同意作者的想法,所謂"今天的事今天做",若今天的責任未完成,心便會常常記挂着,很痛苦.若今天的功課未完成,心便整晚也不安樂.但是若今天的責任早已完成,心便立即輕鬆了.當明天的測驗你還沒有温習過的時候,你的心都是一直記掛着,但當明天測驗的內容你已全懂的話,就可以快快樂樂地玩樂了…所以我十分認同 "人生最苦事,莫苦於身上背着一種未了的責任." 初三正 51號
我都可以說是認同作者的觀點,但由於我還是個中學生,有些事是作者看到,我看不到的(因為作者經驗較多).1.如果没有完成自己的責任,自己的良心都會有點過不去.我有一個經驗,每次我忘記交銀包,又要急著買功課簿,但是没有帶錢,不得不向同學借錢,但借完後,我一定會用最快的速食"還債",如果没有還,良心會過不去,就好像''有些東西放有心的底部,使良心不舒服",所以我從來都唔會久人的錢,也都不會欠人的人情,因為良心過不去,所以我認為作者苦的觀點是對的.2.但是對於我還是一個中學生,最樂的都係全科合格,或考上首十名….等,但我最完成了自己的責任,我就都不會說是最快樂,只是普普通通罷了.但是有朋友請教自己的長處,而且自己也可以發揮出來,我認為是最快樂,在"論語"中的"論學"中提到的"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就能表示我所説樂的觀點,因此,我不認同作者樂的觀點.(舉例論證,引申論證) S3A,19
我不同意作者的想法, 作者會因為沒有盡責任而感到痛苦只是因為他是一個執着於完成責任的人, 而且如果沒有完成責任就會感到痛苦, 那麼那些沒有盡一個學生的責任去好好努力讀書的同學為何會活得這樣快樂呢? 不完成責任未必一定會痛苦, 把責任完成也未必一定最快樂, 我認為作者所說的最苦和最樂不過是作都片面的想法. 痛苦和快樂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 根本不可能有所謂一定的最苦和最樂(舉例論證, 引申論證) S3E 27
我認同作者的說法,因為我也有個這樣的經驗。我在班中負責財務的,經常接到班主任給我的工作我便會認真的向每一個同學收錢,而且帶著同學們交的錢,身上總有種不自然的感覺。當同學交完錢,把錢交給老後,便好像放下了心頭大石,「最樂的事莫過於自己的責任完了。」(舉例論證) S3E,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