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算不算愛?過度保護算不算愛?……讓小孩養成只看重自己的利益無視他人的權利和感覺算不算愛?愛這個東西,某個程度來說,是和理性對立的,這是愛最了不起的地方,但是一個母親不能讓她的愛為所欲為,這又是一個當母親的難處,母親必須為小孩的未來負責。
【《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引文摘自成英姝寫成之中文序言),作者:伊黎·華德曼,商周出版,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二
月是談情說愛的季節,當每個人都熱衷於向愛人表達愛意的時候,鮮有人認眞想過“愛的涵義”,情人節前夕,外國有一組專業人士向廿多名四至八歲的小朋友提出
問題:什麼是愛?小孩子的答案竟然五花八門,如:愛是當一個女孩灑上香水,一個男孩塗古龍水,然後互相嗅着;愛就是當你出去吃東西時,你把大部分的薯條給
他們,而沒有叫他們把他們的給你;愛是當我媽媽為爸爸煮咖啡時,她在給他之前先嘗一口,以確保味道是好的;當你愛一個人時,你的睫毛會上下躍動,小星星從
裡面蹦出來……
因為覺得有趣,我也來個東施效顰,向家中七歲和五歲的兒子問了相同的問題,大兒子主要談了愛的重要性,如:人皆有需
要、很珍貴、令人幸福等,因為年紀稍長,他開始有了戀愛和婚姻的概念,談的時候有點靦腆;小兒則答得乾脆:“愛就係好鍾意一個人,你會同佢玩,又會幫助
佢!”且坦言“愛和鍾意冇咩唔同”。
顯然,小孩子對愛都沒有固定的概念,其觀念的確立建基於後天。同日,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內地“排
解感情糾紛”的電視節目,女主角是個 “超級公主病患者”,在家人敎路的 “完美男人訓練計劃”下,男朋卑微如犬。評論人感慨道:“最應被責的人是她家媽
媽,生得貌若天仙的女兒,卻毫不懂愛!”的確,孩子對愛的理解最初源自家庭,為人家長的,除了懂得愛孩子,還應該讓孩子懂得愛,特別在愛情價格化和功利化
的年頭,你不敎,媒體自會代你敎。朋友聽了暗笑,“其實我也不太懂愛”。說的也是,那麼,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去找答案了。
後記:
因為覺得小孩子對愛的詮釋這概念很有趣,本人在 "親子悅讀加油站"發動朋友和子女開心談愛,結果如下:
如果你想知道愛在哪裏,愛在父母的心里
…… ……
(全家爆笑,這是學校教的親子歌曲:-D)
我:請問你,愛是甚麼?
妞:甚麼?!你說甚麼?
我:你怎麼知道爸爸媽媽愛你?
妞:一直親親就是愛了咩。
小妞的理論真是簡潔有力,笑倒。
你緊緊地抱著我,就係愛…
和朋友玩,就係愛…
然後他用手拍拍我背,比個眼神…我們會心微笑了。
愛 就在這。
於是我乘機問她:"愛是什麼呢?"
她說:"我不知道啊!你話我知 ar ~~"
我停了一陣,想呀想...真的不知用什麼話去表達給她知,最後講了一些想法,但不全面,她每聽完我講一句就繼續問我還有沒有?
等她睡了後,我才想起我應該跟她說:"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我相信只有聖經這段經文可以將愛表達得最淋漓盡致!也使我萌生一個想法,我要教曉她唸這段經文。
本文2013年2月20日刋於《澳門日報》新園地 "斷章寫義"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