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無聊人的精神失落

Share Button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對一個國家發展進程的影響,比經濟和政治的影響更深刻、更久遠。如果說,經濟發展改變的是一個國家的面貌,那麼文化繁榮則可以化育一個民族的風骨。……文化建設的滯後,必然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保護乃至政治文明形成一定制約。

【溫家寳出席中央文史硏究館成立六十周年座談會的講話,中國文明網,二○一一年九月六日】

因為文學刋物遭削資一事,文友在網上熱議“文學”的概念。有說愛好文學的條件為無聊:現代人生活充實,故無暇關顧文學。論調竟也得到不少支持,如此審視文學之價値,怪不得文學不興了!

為發掘自身價値,文友提出“有文學才有文創”,卻被質疑“本地文學無創意”。且不論本地文學之創意如何,文學與創意的絕對掛鈎本身就有問題,創意的確能活化文學之美,但“感人”才是文學的核心,文學的至高境界是勾勒人性,人性固有共通,故“平實”也可感人。文學貴在精神,為創而作,徒具形式。甚麼是文創呢?我在網上搜尋半天,發現所有標題都離不開“產業”,在市場主導的情況下,如果社會擁抱庸俗,庸俗的人買庸俗的東西,文學的確可有可無。從廣義看,所有文化皆文學,從狹義看,文學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保育失敗,其眞正致命的,是一地道德文化之滑落。商家關注的自然是文學的工具性,但文化部門呢?是否也一般見識?當一地已經解決基本的生存需求,其文化軟實力的建設,顯然不能以產業發展來考量。為此,我想起了“文化保育”。我又在網上搜尋半天,發現所有文化保育的議題,幾乎只談“文物”,如果社會根本盛載不下文化,一棟空洞的樓房又意味着甚麼?後來再發現“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忽發奇想:“莫非等到澳門文學成為文化遺產的一天才有人保護?”

為了一本與自身存亡無關的刋物煩擾幾天,且不停遊走於概念間的思考,我得承認自己眞乃無聊人也。一個無聊人在祭祀世界的精神失落,是否必須曲腰哈背地說:吃喝玩樂始乃偉人之生活品味!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