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中感受“枕頭人”的溫柔

Share Button

一位有枕頭外形的人四處去“拯救”小孩,方法是在他們長大之前就先讓孩子意外過世,因為長大實在太痛苦了……可是這個工作讓枕頭人痛苦不已,痛苦到最後他不得不回到過去找到兒時的自己,讓小枕頭人自行澆上汽油,引火自焚,在他完全死去以前,枕頭人聽見所有過去他殺死的孩子齊聲尖叫,那些孩子因為枕頭人的消失而順利長大,並且無可避免地擁有了慘痛的人生。

    【摘自:〈以黑色血腥童話,包裹絕深柔情《枕頭人》〉,郝妮爾,“表演藝術評論台”,二○一八年六月二十日】

我在座無虛席的劇場中,看了“拆除疫情安全屏障”後的第一個舞台劇《枕頭人》。那是一個充滿人性思辨的暗黑童話,不知為何,童心未泯的我卻在當中感受到柔情:三年了,早知道結局如此悲壯,過去努力的守護有價值嗎?一如劇中的哥哥最後也是被弟弟用枕頭悶死,那弟弟小時候的拼死相救有價值嗎?其實《枕頭人》的溫柔與絕情也是因為愛,弟弟最後是因為不忍哥哥受酷刑折磨而殺死他的。同樣逃不過悲劇的結局,然而弟弟曾經努力守護哥哥,至少收穫了兄弟之愛。

選擇“清零”和“共存”,我也有過類似的糾結。“生命不在乎長短,只在乎活得精彩和有意義。”我是傾向支持“共存”的,然而,想到可能會因此失去摯親,一切也非理所當然。面對傳播力極強,幾乎無孔不入的奥密克戎,所謂“慢慢來,不用急”,所謂“等到夏天再開放”,大概只是理想主義者的說辭,哪有“選擇共存”的地區可以慢慢來?哪有“選擇夏天開放”的地方,熬得過寒冬的大爆發?既然人算不如天算,不如放下“死守”的沉沒成本去追求新生。樂天的孩子總是願意相信——“守護”和“放下”都是基於愛!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1/13/content_1647525.htm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