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鮮活之美

Share Button

為甚麼對我們來說,真花比假花看起來美麗得多?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知道真花很快凋謝並枯死,這種認知使我們更會享受它們。

    【摘自:《靜觀親職》,蘇珊 · 博格斯著,新生精神康復會出版,二○二二年五月】

我們經常說“活在當下”,當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引文給了我重要的啟發:生命之美不在於歷久不衰,正是因為大自然的不可控——轉眼即逝,“當下”才顯得鮮活而美好。

《靜觀親職》教我們用靜觀的方式去捕捉瞬間:以初心去接觸子女,就像是第一次見到他們,全身心地留意——眼睛看,耳朵聽,身體感覺,用心察覺。和別人溝通時,留意自己和對方的變化,包括:面部表情、情緒、念頭等。做靜觀練習的時候,想像自己是一個畫家、記者、攝影師,觀察顏色、聲音(語氣、走動時發出的聲音、呼吸聲甚或心跳聲);氣味(皮膚、身體、頭髮或衣服)。只有靜觀,我們才能靜下心來欣賞“當下”的瞬間。我喜歡書中的這個比喻:以欣賞日落的方式來欣賞這個人。我們不會要求日落“右邊角落上的橘色稍微弄得柔和些,然後在底邊加些紫色,再在雲中加一些粉紅色”,因為控制結果不可行且不真實,我們只是懷着驚嘆之情發現和欣賞其本質。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操控孩子,因為操控並不能改變人的信念,像我們無法向從未品嘗過橙的人解釋橙的味道。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他們心中種下“正見的種子”——給他一個“橙”,然後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在社會生存所需要的規律和價值觀。孩子向我們說不,代表他們在自主成長,我們要盡可能體會他們的感受,並給予真誠的忠告,同時讓他們有權反對,而這就是培養孩子表達自己和發展其獨特性的過程。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0/13/content_1707289.htm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