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提醒自己:別人怎麼看我,不代表我就是那樣的人;別人拋出來的責任,不必一肩扛起;別人不理性的指責,無須照單全收;別人施予我們的期待,我們也用不着耗費寶貴的時間使命必達。
【摘自:〈重新擁抱自己的人生〉,作者:胡展誥,二○一四年九月十七日】
“人生活在世上,都是為了被看見?”當諮商心理師的友人問我。我覺得不是。當了超過二十五年辯論教練,每次出場,我都提醒學生“好好享受舞台”,但其實我本人沒有那麼享受舞台的,相比起成為焦點,我更喜歡獨處。因為這時候,我才能好好地照顧自己的情緒,而且“被看見”意味着“被期待”和“被評判”,俗世的標準就好像一根繩子,讓我們動彈不得。
“每次覺得疲憊,我都會去讀莊子。”內地知識網紅“意公子”的一番話給了我深刻啟發:“逍遙遊”是莊子人生哲學的核心,他教我們如何讓心靈自由。如果繩子是社會上的客觀標準,船就是自我。無論如何,我們要知道船比繩重要,因為我們願意放下繩子,生命的船才可以自在地漂流,尋找自己的方向。
“人生活在世上,都是為了被認同。”經過長久的思考,我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人有了認同,才可以形成自我,所以在教育的課題上,我們會鼓勵家長和老師給孩子更多的接納。接納不等同於縱容,其分別在於前者是可以判斷是非,例如:孩子犯錯時,我們能夠同理他們的心情,接納他們的不足,同時也可以和他們一起分析當中的利害關係,尋找解決方案;後者卻只會一味尊重、同理、包容,放任其發展。船比繩重要,不代表航行不需要繩子,因為船有時候也要靠岸,最理想的狀態大概是:我們能夠選擇何時利用繩子去幫助船航行。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2/08/content_1720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