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主義

Share Button

“每一個人,都是她或他自身生存的目的,旨在個人生命的完整實現,而非他人的附屬或工具。”

    【《新女性主義》,呂秀蓮,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二○○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你無法想像,電視上“髮如鋼刷,行事潑辣,滿口鄕音”的女政客可以寫出如此冷靜細密的文字。當你從文字中認識呂秀蓮,並看過她在女權運動中的人生閱歷,你會看到靑年時期的呂秀蓮。(會不期然對“巨貪”身邊的這位副手肅然起敬。)

         自懂得閱讀,我便開始從書中建構女性的形象,幼年期的白雪公主,少年期的亦舒、岑海倫,靑年期的張小嫻……都為我勾勒出各種女性樣式,直至讀到呂秀蓮,我更清晰地看到女性角色上的轉變,今天的女性似乎強大起來了,但女強人們都很強嗎?不久前,我在“面書”中讀到一篇名為“女孩,你憑甚麼嬌弱”的散文,使我對此問題重新反思。節錄如下:

    “我若不要強、不獨立、不變厲害,誰會在我最無助的時候伸出援手?

    ……

    家世好的女孩子,會有爸媽為其鋪好華麗的金磚大道,

    相貌好的女孩子,會有男友老公等着為其鞍前馬後盡獻慇勤,

    運氣好的女孩子,會有貴人相助使之平步靑雲,……

         沒有女孩子願意一直堅強,只是她在等一個理由,一個可以不強迫自己堅強的理由。”

        此文意境一般,但卻引來數以千計轉載,其中更有接近二千個留言,當中多為女性,且對作者之見深表共鳴。我不解,當代女性努力獨立自強,但原來內心還是渴望成為“附屬品”,追求“父母護蔭,男性侍奉,貴人相助”,苦學成才,事業有成的背後竟是對影自憐。文中談到的也許不是眞理,卻肯定道出了很多當代“三高”——學歷高、職位高、薪酬高的女強人的心聲。她們把靑春用作自強,即使在職場上獨當一面,內心卻仍然唏噓!

         人之所以痛苦,不在於擁有多少,而是無法接受自己所欠缺的。封建時代,女性的悲哀源於沒有選擇,今天的“三高”一族的悲哀卻源於無法接受自己“選擇自強”的結果。上百年了,女性一直想踏上獨立自強的路,今天,目標在望,我們快樂嗎?我們到底是喜歡自強,還是被逼自強?也許這才是今天“新女性主義”最値得思考的課題。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One thought on “新女性主義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