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小嫻到張愛玲

Share Button

有位女作家吿訴我,她為甚麼總是對張愛玲愛不起來,是因為總覺得“她是遠遠地站在人群的旁邊,嘴角邊總是掛着不屑的笑容來看着紅塵俗事,然後用最簡明也最刻薄的話來描述所發生過的一切。”

【《愛刻薄譏諷別人的人其實內心不幸福》摘自《方網——新民晩報》,二○○九年三月五日】

因為喜歡魯迅,我嘗試努力愛上被喩為“女版魯迅”的張愛玲。毫無疑問地,張愛玲的文筆不亞於魯迅,大家以同樣尖銳的眼光看世情,但魯迅的哀映出了內心的熱,而張愛玲卻始終如一地彰顯冷漠。跟很多作家一樣,她每一部小說都仿佛在展現自己,朋友寫下有關《色·戒》的感想,所言甚是: “看了張愛玲,會更明白愛絕對是有條件的愛。不願面對但仍須面對,再想下去只有徒添蒼涼。”

因為抗拒史詩式的愛情童話,我實質讀過的愛情小說並不多,談到言情小說作家,我大概只喜歡過張小嫻。跟很多人閱讀的順序不一樣,我是先讀張愛玲再讀張小嫻的,讀張愛玲純粹是慕名而讀,為的只是走近名家,我喜歡讀她的作品,但一點都不喜歡她筆下的人。中學畢業後,我決意回歸現實,於是四處張羅流行小說,並迷上了張小嫻。與當年流行的言情小說作家不一樣,張小嫻的愛情故事並不可歌可泣,卻有着女性特有的細膩。多少年後,我無法記起她寫過甚麼了,但依然記起她說過“在最落寞的時候,依然相信愛情”。我不會特別喜歡張小嫻的故事,但我喜歡她筆下的人——懂得愛、期望愛、堅守愛。

張小嫻是我成長的分界線。因為相信愛情,我愛上了她的著作;也因為不再相信愛情,我決意不再翻閱其作品。“在最落寞的時候,依然相信愛情”是悲哀的,因為“人之所以落寞,是因為相信愛情”。人到中年,我開始有一點認同張愛玲了,雖然,我還是很不喜歡她筆下的人物。討論張愛玲時,一位學生說:“很多人喜歡她的作品,但沒甚麼人喜歡她。我覺得,作為一個女性,她寧願大家喜歡的是她。” 講得眞對——看透世情的人,無疑是出色的,但所看到的世界卻不是美好的,正如人從稚嫩走向成熟的歷程一樣。

後記:
台灣兒童文學家在親子講座中說"閱讀是孩子自信的源泉",其實我是有保留的,事實閱讀可能有長心
智,但在全民皆"不讀"的氛圍裏,你喜歡讀有時也格格不入,這是我的真實體驗.所以過去十多年,除了和學生做閱讀分享,我少有和朋友談起自己讀過什麼和喜
歡什麼,反正我這種過目即忘的人,又沒什麼特別效益,不過看看作樂罷了!那天看到一篇文章談張愛玲,我很有共鳴,於是湊熱貼上FB,竟然有朋友熱烈回應,
其中一位更給我傳了她多年前評張愛玲"色戎"的文章,我們由張愛玲談到張小嫻,簡直有種"知音相逢恨晚"的感覺,怪不得我們的共同朋友William Tam
明同學,努力撮合我們的相遇,也感激他的撮合!我們都不約而同地感受到張愛玲的冷漠,而我們也不約而同地喜歡過張小嫻,又為相同原因放棄—我們都長大
了!我承認,和她談論過後有所改觀—張愛玲的冷漠是不由自主的,我們會悲慟—這不是我們的理想,但卻無法否認其存在!

我不知自己為何要寫這篇文章,總覺得談這種東西對這世界無關重要,但為了記念遇上知己,有所反思,有所得著的瞬間,我放棄原本已動筆的"兒童文學"的文章,寫下一篇無關重要的愛情感懷,以紀念自己的成長!謝Yo Leong,我其實很想把你的原文貼在自己的blog內,未知是否介意?靜待答覆=)

Yo Leong的文章,謝相贈!


<!–[if gte mso 10]>

table.MsoNormalTable
{
font-size:12.0pt;
font-family:”sans-serif”;
}

–>

關於《色戒》,既是書評也是影評


2008/3/19
下午 02:47:51


終於,把《色戒》電影看了。電影快要結束的時候,看着從珠寶店出來坐在人力車上遇到戒嚴的王佳芝,突然感覺很無力。


 


故事以前就看過,但是不太深刻,記住的是張愛玲瘋狂描述的那顆如鴿子蛋般的六克拉粉紅鑽石,其他也再沒有甚麼了。看過電影後,禁不住再拿起文集,把故事再讀了一篇,讀完以後,幽幽地坐在房間,思緒不知道飄浮到哪兒,感覺更加無力。


 


想放鬆心情的時候,我從不拿起張愛玲的書,她的文字太厲害,要求太多的思考,而且每每讀完以後都會有着一種揮之不去的蒼涼感,很恐佈。可是,這個女人又是那麼的神奇,文字中所表現出來的她的現實、她的勢利、她的刻薄、她的無情、她的多情……一切一切,又讓人無法把她摒棄。


 


因為李安,甚至因為梁朝偉和湯唯,又甚是因為那七分鐘,《色戒》這一原來鮮有人留意的短篇突然被各方專家學者多予評述。許多人認為,王佳芝和易先生的原形實為張愛玲本人及其前夫胡蘭成,我不置可否。其實,讀張愛玲的小說就像在窺視張愛玲的本人,我一直認為,她的每篇小說中的女主角其原形都是她本人,只是不同的故事從不同的側面去描繪而已。


 


小說中的王佳芝,冷冷的,沒有甚麼愛與不愛,也沒有甚麼愛國情操。張愛玲其實早就交代了,一開始的王佳芝是傻,後來是別無選擇,惟有繼續走下去才有生存的意義與感覺。而且,王佳芝絕對是物質的,她絕對在意那隻六克拉粉紅鑽戒的現實價值。至於易先生,就簡直是活現了的漢奸形象,一副「鼠相」,當着這樣一分差事,有權有勢卻也伴隨着那一丁點的空虛,注意,小說中所描述的就只有那麼的一丁點。如果是別的作家,可能會讓易先生最後選擇愛而放過王佳芝,但張愛玲沒有,因為這樣太不現實。這就是張愛玲,憤世嫉俗地告訴大家所有人都不能脫俗,所有人都現實,所有人都愛財愛權,所有人都自私。有沒有例外?當然有,王佳芝到最後一刻就例外了,但結果是不得好死,多典型的張愛玲──選擇不要物質、不管現實、義無反顧地愛就只是死路一條。多蒼涼!


 


李安把故事豐富了。無論是王佳芝還是易先生甚至是鄺裕民都陷得比小說的深。這是應該的,電影總比小說來得通俗一些。做愛的場面是必須的,儘管有人無知地認為那像七、八十年代的色情小電影。男女主角那近乎原始的肆意交媾場面所震撼的不應該是感官神經,而該是情感。難道那不是對愛最活生生最直白的表現嗎?第一場那如強暴一樣的交合表達的是情慾,但就如電影中的王佳芝所說的,易先生就像蛇一樣,鑽到她身體裏之餘也鑽到她的心裏,後來做愛是真的在愛,有多愛就有多肆意瘋狂地交合。兩人赤裸裸的喘息、顫抖和汗水觸動的是心靈而不是性慾。王佳芝對老吳那段表白是李安加的,有人說是畫蛇添足,但電影畢竟要通俗,對於不諳文學的人,這可能是畫龍點睛。也許最畫蛇添足的,是最後易先生坐在王佳芝房間那一幕,李安太美化易先生了,尤其是他找了梁朝偉來演這個角色,梁朝偉的演繹,就算好色猥瑣仍然是不招人厭。


 


看小說有時候想找的就是現實生活中找不到的童話,可是張愛玲的文字往往比現實更現實。她不相信甚麼驚天地泣鬼神的生死相許,這並不存在於她生活的那個動蕩老上海裏,其實那又能存在於哪個年代哪個地方呢?看了張愛玲,會更明白愛絕對是有條件的愛。不願面對但仍須面對,再想下去只有徙添蒼涼。


 


寫完了,比未寫之前更感無力。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