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家小兔》——給母親的愛的教育

Share Button

s1447696

《逃家小兔》

作者:瑪格麗特 · 懷茲 · 布朗

出版社: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96年4月

從前,有一隻小兔子想要離家出走。他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然後,小兔子說要變成小鱒魚,媽媽就說要變成捕魚人;小兔子說要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媽媽就說要變成爬山的人;小兔說要變成小花,媽媽就說要變成園丁……最後小兔子被感動了,決定“我不如就待在這裡,當你的小寳貝吧。”“怎樣的童書才能吸引孩子?”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的疑問,我認為《逃家小兔》是個很好的範例。本書沒有非常精美的印刷,沒有非常吸引的插圖,書中的色調甚至有點黯淡,但為什麼能成為經典童書?筆者起初對此也有疑問,但根據自身親子伴讀實踐和從事讀書會多年的經驗,終於發現了箇中奧妙——作品具備了一般受歡迎童書的基本要素:一、遊戲元素:單純的說教故事也許更合師長心意,但對孩子來說未免欠缺新意。孩子往往更喜歡那些“離奇古怪”的小玩意。書中“離家出走”的想法對孩子來說,本來就不可思議,加上小兔子的發問內容如重覆的語言遊戲,因此特別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繼而用心追看。

二、有趣懸念:思考是閱讀的重要目的,誘發孩子思考需要有好的情節,其中設懸念便是個激發思考的好方法,如:為什麼小兔子要離開呢?牠想去哪裡呢?媽媽又打算怎樣呢?有了這些懸念,孩子便會不知不覺地投入書中,父母若能加以啟發,靜態的繪本閱讀便會變成有趣的親子共樂。

三、簡單情節:三至六歲的孩子處於生活的探索期,他們會特別喜歡重複一些簡單的程序,如不停問父母“那是什麼東西?”,或是不停重複追看一齣卡通。所以《逃家小兔》中出現的諸如三隻小豬的重複結構,孩子會比較容易記住,讀著便更有成就感。

四、情感共鳴:對於年紀小的孩子,動物故事往往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但情感必須貼近生活,才能有所共鳴。母親是幼童最親近的人,得到母親的愛也是所有生物最原始的渴望。故事最能打動孩子的一點是:小兔子對母愛的無限需索符合孩子的慾望,而母親的無限包容也是他們最終的所求。

“陪太子讀書”相信是很多父母願意親子共讀的原因,但其實,吸收閱讀的養分無分年紀,親子共讀也可以是自身價值觀的完善或重建。因此,筆者認為此書對家長的教育意義,肯定不會比孩子少。在親子共同成長的路上,不免會有失望、迷惑、痛心的時候,“我已經放棄這孩子了!”這種晦氣話,相信很多家長都曾說過,但眞正能不理孩子死活的又有幾人?

作為更具人生閱歷的成人,父母應該比孩子更成熟、更有量度,而非輕言放棄孩子於不顧。每次為孩子的問題神傷,我就會想重看一次《逃家小兔》,且憶起此書告訴過我:寬容是最好的教育。

我們不應無限量地縱容孩子,但在指出錯誤的同時,應不忘告訴孩子:無論你變成怎樣,媽媽都願意張開雙臂等你回來。幸運地,作為兩子之母,筆者多數情況下都能重現《逃家小兔》的結局,孩子最終都會告訴我:我不如就待在這裡,當你的小寳貝吧。

鏏而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