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成長

Share Button

當標榜升學主義的時代逐漸過去,父母和老師都必須省思:如何提供孩子適當的學習方向,營造健全的教育環境,才能讓每個孩子都具備適應社會變遷的能力,走出成功亮麗的人生?

    【摘自:《親子共成長:培養孩子心智,開展天賦潛能》,鄭石岩,遠流出版,二○○七年一月】

“我們常常期待孩子好好學習,可我們自己呢?有好好學習過如何去當父母嗎?”我想大概很少人在做父母前就去學親子教育,就算真的去了解過,也只能是皮毛,因為知易行難。所以,“共成長”對父母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果進入學校和社會,便會經歷成長,那麼,為人父母肯定是另一次成長的機遇。從事教育和心理諮商工作多年的鄭石岩認為,孩子成長要素包括人格的陶冶、生活態度、學習方法和習慣、情緒管理、溝通能力等,而親子教育的場景是真實的生活,也就是說,那不是一本通書和道聽途說可以做好的事。

其實,我們不是沒有接觸過親子教育的,因為都曾經為人子女,父母就是我們的第一位親子教育導師。可是原生家庭是無法選擇的,人們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親子觀念,特別是思維和溝通模式,會代代相傳,以致某些族群一直走不出命運的悲劇,如:年少曾被家暴的人同樣會以暴力對待自己的孩子,見證父母犯罪的人長大後亦成為階下囚。要傳承良好的家風或走出原生家庭的困境,都是需要悟性的,而這正是親子教育的核心——思考和重建親子教育的觀念和策略。

對我而言,“親子共成長”需要有學無止境的心態,但切忌一本通書讀到老。面對不同特質的孩子和生活狀況,要具備彈性,勇於反省和改良,力求“自助助人”——先改良自己,再要求孩子,最後共享“助人自助”的碩果。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1-12/17/content_1564102.htm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