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口“故鄉的井”

Share Button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人們的家庭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這些家庭問題給社會帶來巨大衝擊,日益被國際社會所關注。

    【摘自:《家庭家教家風》,聶振強主編,北京出版集團,二○二二年五月】

承上周文章,本人有幸前往珠海參觀由“家庭教育服務中心”承辦的“中華民族家風家教傳承發展展覽”,活動中得到聶振強老師贈予寶典,喚醒了我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考。

席中記者問:“如何培養家國情懷?”我的回答類同“先從個人學習開始”。學習什麼呢?名山大川、名人事跡、豐功偉業等和一般人的生活經驗有距離,何況是孩子?我認同書中所言:認同自身文化,由家教家風開始。

“愛在哪兒,家就在哪兒,是冥冥中註定的緣份,讓我們彼此相依。”經歷了半生的遷移,我在自己的小說集《小城M大調》中寫下故鄉的“情書”。我就像一隻井底之蛙,越過高山海洋來到了大世界,才發現了故鄉的那一口井,是如此安全、溫暖和美好。其實澳葡時代的澳門人也很愛國,寫中篇小說《雀仔園的雀仔》的時候,雀仔園老街坊、歷史學者梁國雄就憶述了他們當年守護傳統文化,在國慶之日通宵保衛國旗的經歷。沒有生活歷練的家國情懷是蒼白無力的,因為身在福中往往不知福,因此,我們應該有足夠的文化自信,不需要以“愛之名”一直留在井底。今年,我們決定讓兒子赴外升學,臨行前也特地回故鄉尋根,在前人生活痕跡的瓦片舊物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我想那就是自我認同之本。

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開端,我們要努力學習,從文化的根源開始,做好“家教家風”文化的承傳和發展。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8/04/content_1692277.htm

Share Button

Facebook 留言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