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道與民主

N1224_170_hands_fist

“師道尊嚴”與“當仁不讓”恰好形成一種張力關係,其中既實現了文化傳統通過“師者”的尊嚴而延續和傳承,亦維繫了道德原則借助“當仁不讓於師”的信念而獲得的至上性。我們的文化傳統,正是在這種相互矯正和彼此限約中,得以生生不息地發展和弘揚。

    【摘自:〈“師道尊嚴”與“當仁不讓”〉,作者:何中華,文化中國,2011年5月24日】

這邊廂,一群大學生強行衝擊校務委員會,並與校方決裂;那邊廂,學生要求修改“課程綱要”,某學生領袖自殺身亡。港台社運一浪接一浪,民主思潮一下子由社會湧進校園,由課程內容、校務人選至畢業典禮小節,皆成師生權力的角力場。作為民主的支持者,又為人師表,我開始察覺到“民主”與“師道”間產生的對立面:當學生處處講求平等,進而對權威的推倒:父母、師長、學校、經典、教會,甚至知識框架、語言規律都可以被動搖。傳統的瓦解,原來的秩序沒有得到必然的重建,而破而不立的追求又無法支撐教師在教育中的重要功能。一味強調師生關係對立的結果是,毀滅了長久以來由“師”到“生”的教化功能,導致知識觀和價值觀的扭曲與紊亂。由此看來,民主思潮對文化傳遞的破壞力可以很大。

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看,把“師道尊嚴”與“民主自由”放置於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面,如同那個年紀輕輕就走上自殺之路的“民主烈士”,在拼個你死我亡的過程中,導致雙失──既傷害自己,又無助於事態。如何才能由這個死循環中解救出來?筆者認為,雙方都必須放下執迷,建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本位的學校制度,透過分權、溝通、對話等方式讓渡權力,從而形成理性的權力制衡關係。西方哲人亞里士多德曾說“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我國至聖先師也說過“當仁不讓於師”。當教師有“求真成仁”的胸襟,學生有“尊師重道”的雅量,師道與民主的死結才有機會打開。

本文刋於澳門日報

新世代的網路教養

 

下載 (1)

前言:

面對資訊科技的急速發展,除了感嘆其魔力(其實自己也有迷戀),但更感到無力,特別是面對孩子對科技產品的熱愛多於其他愛好時,所出現的各種疑惑與恐懼。 為此,很多家長選擇 “隔離法”──嚴禁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然而,你不讓他接觸,不代表他長大後沒機會接觸,當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筆者以為,“主動引導”絕對比“消極隔離”好。為此,筆者開始閱讀和思考相關問題,並在此與家長們分享成果,交流心得。

 

互聯絡是一種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份的年輕人把互聯網視為“恩物”,每天機不離手,曾有一則笑話寫道 “來生不作情人,只願成為你的手機,讓你天天奉在手裏,看在眼裏,放在心上”,然而,當你閱讀教養文章,大部份卻將之視為萬惡之源,除了一般家長熟知的,諸如:視力、思維、社交、網絡成癮等問題,還有千奇百怪的罪案,包括:暴力、色情、詐騙等。然而,這些壞處只會在網上發生嗎?其實不然。網路是社會的一部份,其弊端也源於社會,我們之所以對網路存在的問題特別恐懼,更多地源於我們 “不了解、不認識”,而如何建構互聯網與生活的關係因而顯得重要。我們從小應讓孩子明白,互聯網既非 “絕對的恩物”也非 “萬惡之源”,它只是工具,如同我們手上的刀子,可以助人,也可以傷人。我特別喜歡馬歇爾•麥克魯漢的概括 “我們塑造工具,而不是工具塑造我們。”

 

孩子需要認識的網路危機

互聯絡如雙面刃,有其危險性,如上文所述,過度使用會影響視力,有礙思維發展,甚至造成網路成癮,誘發罪案。還有以下四方面的重要隱患:

  • 沒有“橡皮擦”的按鍵:在互聯網上載的資訊可以成為一生的印記,人們可因曾經的言能和照片受到攻擊,又有人會以網上的印記考量你的能力人品,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網路絕對有可能誤你一生。
  • 私隱危機:在網路上載照片、留全名、顯示地點等,容易讓自己和家人的行縱被不法之徒發現而身陷險境。
  • 消費主義:隨著電子商貿的發展,在互聯網上可以接收到更多消費訊息,而上載社交網站的相關照片又造成攀比心態,加上消費模式簡捷,整體地提升了消費主義的傳播威力。
  • 色情陷阱:互聯網絡上色情資訊泛濫,且容接觸,容易讓孩子感染不良的價值觀,加上社交網站交友無邊界,不少色情陷阱連成人也中招,何况是血氣方剛的少年?

其實,網路危機林林總總,可謂防不勝防,有的家長會選擇訂立 “網路守則”,嚴禁孩子洩露私人資料和發放照片,在家安裝網路過濾器,禁止孩子亂交朋友等。然而,如果規則可以發揮效力,世上便沒有問題青少年了。筆者認為,關鍵不是教條和守則,而是教育:讓孩子心悅誠服,才會自覺守規。無論你對網路持樂觀或是悲觀的態度,認識網路隱患也是重要的──讓孩子了解那些訊息容易在網上取得,不能輕信他人,以真實的案例告戒他們自重,以身教言教培養其正確的消費觀,主動帶領孩子思考性和愛之關係,且容許非原則性的差異,如:經分析和討論後,批准孩子有自己的取態,且要求他們為自己的言論負責等,可能比硬規則,更能體現民主教養的原則。

結語:

儘管工具潛藏隱患,但數位媒體為學習、社交、公民參與社會等帶來契機卻也無庸置疑。學校固然是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場所,然而,父母才是建構人生價值最關鍵的人物。本澳有些學校在初小,甚至早於幼稚園便開始讓孩子接觸資訊科技,立意是好的,然而,利用平板電腦作作畫、寫寫字、查查資料、說說故事,真的就是教學嗎?說穿了,這些玩樂技倆,三歲小孩己懂。小學階段,以科技產品主導學習,一則不符孩子的心智發展,二則孩子未有足夠的成熟度去駕馭誘惑。筆者認為,在小學階段,更宜建立良好的認知能力和價值觀,如:在電腦課內學習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重點在於了解資訊科技與生活的關係,明確利弊,建立正確觀念。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父母也一樣,與孩子談自己完全不懂的東西,除了欠缺說服力,也容易被蒙蔽。家長必先要接受它,並實地了解它,才能和孩子一起探索,共同議定使用時間和規則,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透過家校合作,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認識這種工具的特性,才能達至善用科技的目的:我們塑造工具,而不是工具塑造我們。

本文刋於《百分百家長》

參考書

1.《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數位小孩的分齡教養指南》

作者:詹姆士 · 史戴爾 (James P. Steyer)

譯者:王素蓮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2.文章:網路教養,父母的5個害怕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