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少年心底話

訪談中亦發現,受訪者在處理壓力及遇到壓力時的反應亦相當類似,大部分受訪者在處理壓力時會選擇尋找虛擬空間或創造儀式感治癒自己,如“寫寫Blog”、“把心事摺成星星許願、好好儲起”等。

    【摘自:《澳門中學生精神健康現況調查(二○二三年)》,澳門學聯升學及心理輔導中心,二○二三年十二月】

英國雜誌《經濟學人》統計數據表明(二○二○年),在全球範圍,自殺已經成為十五至二十九歲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少年自殺人數為世界首位。中國北醫兒童發展中心發佈數據顯示,內地年均約十萬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一分鐘就有二人自殺致死、八人自殺未遂。青春本是美好的,為何卻心生厭倦?我想那大概是基於青少年身心發展不平衡,讓他們更容易形成心理障礙之故。

針對青少年問題,政府、學校和民間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患有心理隱患的人多數是不會或不懂求助的,何況是年少的孩子?因此家長成為了主要求助者,家庭教育課程、心理諮詢服務等應運而生。作為青少年父母,我因利乘便加入其中,每天在媒體接觸大量案例:我家孩子躺平了,遊戲成癮了,“○○後”的奇葩怪獸全國統一培訓的……

其實新一代的奇葩怪獸父母也不少,但我們很少在正式媒體聽到青少年控訴的聲音,一如上面的調查:青少年傾向自我療傷。如何讓青少年的心聲被聽見?是我研究的方向,因此我選擇以“青少年”為主體的教育現象學作研究,把自己青少年時代和父母衝突的體驗寫成故事,輕鬆地總結出成為智慧父母的建議。研究完成後,我把成果在青年社團發佈,並計劃給青少年寫建議,方才發覺親子溝通方式很難反向呈現,要求青少年同理父母自然不容易,要父母接受“只是被理解而非服從”相信更難。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3/08/content_1739882.htm

我就是網絡成癮

編者語:“一代不如一代”,這是大人們喜歡說的話,然而,我們是否想過,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少年。我們都不如上一代嗎?也許不!只是當我們成為大人後,已經忘記少年時代的困惑。大家都說,青少年問題嚴重,於是研究者希望透過教育現象學的個案研究,讓大家反思叛逆的少年時代,明白每一代青少年的成長都不容易。同時,青少年也可以藉此理解大人,特別是父母,學習溝通相處,嘗試築起跨越代溝的橋樑。 為此,由澳門學聯、學新社主辦,聖若瑟大學澳門社會發展觀察中心協辦的“你有壓力!我有壓力!聽聽少年心底話系列專題文章分享”,我們特別邀請教育學者楊穎虹博士為大家分享與青少年相關的系列案例,而相關案例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為遵循教育現象學寫作的原則:案例發表經同意,為保護私穩,在不影響事件呈現的情況下,部份核心情節經改寫。為加強結論的客觀性,研究者成立由4名教育學者及專家;3名專業社工;5名前線教師;9名教養教練及青少年導師;2名心理學家及醫護人員組成之研究焦點小組給與案例點評。以下率先推出我就是網絡成癮的專題文章。
“網絡成癮”是近年社會的熱點問題,也是家長最大的育兒困難。在故事中,案主被家人判斷為“網絡成癮”,而案主也直認不違:“我就是網絡成癮!”我媽說我是,我就是!我無法為自己辯護什麼,反正我就是“無得救”!每次看到我拿起手機或打開電腦,我媽就憂心忡忡,以前,她罵我,後來我干脆預認了 “係呀!我就係網絡成癮!我就係無得救!”她會氣得說不出話來,她有試過來搶,但她搶不到的,因為我比她要高大。有一次,她氣得把電腦打碎,我沒事,就跑出去玩,不回家了。後來她還不是買新的給我,沒法子的,學校要用電腦做功課,老師打電話來說我沒做功課,因為電腦壞了,她也只能給我買新的,從此她學乖了,沒有再做傷害電腦的事。M是個16歲少年,話不多,談起“網絡成癮”這個話題,他憤憤不平地說了以上的話。我問他是否知道什麼是“網絡成癮”,他說知道,那就是沉迷網絡,無法自拔。他說自己沒有“網絡成癮”,因為他在上課的時候沒有上網,也不覺得不安。他提到自己成績尚可,但沒有小學時那麼好,這是媽媽對他不滿的主因。“中學功課好難,不是說努力了就可以好的!”他無奈地說,“她自己讀書好好嗎?她自己也不過讀到初中畢業!”言談間,M對母親極度不滿。研究焦點小組的分析:M對網絡成癮的理解是正確的,父母言過其實,對網絡成癮的恐慌無助孩子正確理解時間管理的方法和意義,建議媽媽先認真了解孩子用手機或是電腦的具體情況,並學習“網絡使用習慣”、“網絡成癮”等的相關知識,若真力有不逮,可以向學校老師、社工、相關親子教育社團,以及對“網絡使用”有認識的親友求助。特別建議家長向自己的孩子請教,這既可緩和親子關係,又可以在研討中相互學習,尋求共識。

給青少年的建議:
家長的認知取決於自己的成長經驗,因為成長年代不同,家長對新媒體的恐懼是可以理解的,不少青少年有心理問題,但其實有抑鬱和焦慮症狀的家長也很多。當我們長大了,不單單是身體比父母強壯,學識和見識更多,還應該有更廣闊的胸襟和氣量,嘗試以強者的姿態去包容和幫助父母“成長”。面對誤解,建議以下解決步驟:1.先平靜:媽媽,我知道你好生氣,我也是很難過,我想我們都需要平靜一下!2.表達自己觀察到的情況:我發覺你見到我拿起手機和打開電腦就會感到不安,並責備我。3.同理父母:我知道你擔心我這樣做會“網絡成癮”,影響學習和身體發育。

4.更新觀念:老師說/我閱讀的資訊指出“網絡成癮”是這樣,你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5.了解彼此的感受:你這樣做我覺得……

6.表達彼此的需求和建議:我需要上網做功課/看視頻輕鬆一下……

7.尋求共識。可能不會一下子能達成共識,這個時候,我們不要氣餒,可以請老師或親友轉達自己的需求,或是等自己平靜下來給父母寫封信,循序漸進地尋求改變和找到共存之法。

澳門學聯升學及心理輔導中心設有生涯諮詢服務,如對生涯規劃有困惑的青年可與本中心輔導員預約:
電話:28723143   電郵:[email protected]   微信:aecm_counseling

親子溝通的屏障與橋樑

隨着短視頻和直播的興起,從色情、暴力等內容會引發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到誘導打賞、充值等問題頻發。對此,網信辦督促各App上線了“青少年保護模式”,但是這一模式真的起到其應有的作用了嗎?

    【摘自:〈“青少年模式”能保護好未成年人嗎?〉,張鑫,北京青年報,二○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上周談到新媒體對孩子成長潛伏着危機,文友回饋“不是說有青少年保護模式嗎?”對的,內地媒體設有“青少年保護模式”,並於去年的《移動互聯網未成年人模式建設指南(徵求意見稿)》中提出,把“青少年模式”升級至“未成年人模式”,覆蓋範圍由App擴大到移動智能終端、應用商店,實現軟硬件三方聯動,設立方便用戶一鍵進入的模式。然而此措施主力解決網絡遊戲問題,引文中提到的意識形態、價值觀等仍未對症下藥。再說在新媒體的應用上,孩子的能力比家長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恐成效不彰。

“哈,你覺得我是不知道的?”想起保護屏障,不禁又記起我那青春期的兒子自以為是的笑臉。兒子上高中後,我的確無法管控他讀了什麼,除了因為他英語好,可以接觸外媒,更因為他使用媒體的能力超越了我,但當你以為這年代的孩子無所不知時,大學生網絡騙案又無處不在。因為在大數據推流中,他們既可以對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無所不知,又可能對自己不熟悉的問題一無所知,這就是短視頻年代造成的訊息不對稱。

相對於禁止,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了解,作為家長的我們,要以開放的態度接納孩子的取向,爭取機會和孩子討論,甚至多向他請教。只有建立溝通的橋樑,才有機會了解到他知道以及不知道什麼,從中給予點撥和引導。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3/01/content_1738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