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樂的人生勝利組

掃二維碼觀看有關《原生家庭》(蘇珊 · 福沃德等著)的讀書筆記

“這代人吃好、住好、教育好,才藝好……為什麼還不快樂?”這是長輩經常說的話。然而,生活條件好就快樂嗎?筆者透過剛出版的兒童故《K星人的快樂之謎》講述了科技非常發達,不吃、不喝、不生育、不工作也能存活的K星人覺得生活中獨缺快樂,於是派出科學家“大C”、“中B”和“小A”尋找“快樂元素”,最後在全球人口最密集的賭城中洞悉快樂之謎:快樂不是應有盡有,而是有所尋求。

今年藝術節,筆者前往觀看由“小城實驗劇團”主理的舞台劇《九聲》,卻令我對快樂議題有進一步的領悟:有所尋求是不夠的,還要知道為誰追求?劇中描述幾個看似人生勝利組的男女,因為取悅別人而迷失自我,其中印象較深刻的莫過於萬千寵愛的何浩昊和覺得自己不是男人的Brian。一直忘不了其對白:

“我叫Rosalina Ho何浩昊,我屋企人想我好似浩瀚天空咁又大又好,我有幾好啊?我會話我嘅人生,就係充滿各式各樣嘅好、好,好好……”,何浩昊已經擁有很多愛戴,然而,她卻不愛有微少瑕疵的自己,為迎合社會審美沉迷減肥,患上厭食症。

“Brian係一個男人。但係佢覺得佢唔係一個男人,佢唔配做一個男人。由細到大佢都好努力咁做個乖仔,做個老師鍾意嘅學生……”Brian努力做到人見人愛,唯缺厭惡自己內心的卑微,即使事業取得大成,仍然無法相信自己。

雖然,劇中並沒有確切交代他們病態心理的成因,但根據教育心理學的分析,以上情況一般源自原生家庭的影響。美國知名的家族治療大師薩提爾(Virginia Satir)用了“冰山”作為比喻,能夠被外界看到的小部分是行為表現,而暗湧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何浩昊和Brian的內在需求是“被認同”,因為他們自小被告知“只有優秀才配被愛”,然後終其一生去追尋。

《九聲》以愛恨交織的“聲音景觀”呼喚着為人父母的我:快樂不是人見人愛,而是愛我所愛!切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在追求勝利的過程中丟失自我。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5/31/content_1600407.htm

家長教育智慧的開端

教育感知力的技能存在於智慧和機智之中。而智慧和機智是我們通過教學的實踐——不僅僅是教學本身所獲得的。通過過去的經驗,結合對這些經驗的反思,我們得以體現機智……我們通過充滿智慧的反思對過去的經驗所賦予的意義,就留下了活生生的記憶……這種記憶更是一種包含在身體內而體現在身體外的知識。

    【摘自:《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馬克斯  · 范梅南著,李樹英譯,教育科學出版社,二○○一年六月】

學能解惑?不一定。好像為人父母的學習,有時候是越學越焦慮,因為坊間的可以接觸的育兒資訊太多了,總覺得自己會記不住,記住了又怕處處觸礁。儘管就書中的金科玉律重複演練、照單全收,卻還是沒法教好孩子,背地裏甚至還被嘲諷“唔識教仔”,而這種育兒焦慮又化成向孩子或自己施加的生活壓力。其實,盡信書不如無書,育人從來沒有標準答案,不同資質、品性、際遇等都會影響教育的成效。父母不是不讀書,而是要學習有法:加拿大教育家馬克斯 · 范梅南的著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便給教育者一套學習的心法。

書中談及的教育智慧學主要是教育感知能力的培養,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智慧和機智,也就是隨機應變。我們需通過經驗的反思才能形成智慧,有別於生搬硬套的知識學習與技能操練。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提醒我們思與學結合的重要性。完全不讀書是不行的,但深信不疑也不見得高明,我們需要透過“學習——運用——反思——總結——改良”不斷循環的過程調整策略。放下成敗的執迷,嘗試在可以着力的位置開始努力,承認我們的不完美——以愛包容彼此的缺失,乃是家長教育智慧的開端。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5/27/content_1599428.htm

父親角色的省思

我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當了爸爸,我們的生活從此就改變了:我要做一個好父親!……在面對獨特情境中的獨特孩子的獨特體驗,在這個時刻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對獨特體驗的獨特關注和敏感智慧。

【摘自:《初為父親的體驗》,李樹英,北京教育(普教版),二○二二年三月】

諺語說“魚靠水,娃靠娘,萬物生長靠太陽”,古詩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中華文化似乎習慣把母親看作太陽,其目的當然就是肯定母親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然而,時代不同了,西方母親節送給母親的是康乃馨,而父親節送的則是太陽花,可見父親也可以是照亮孩子成長的太陽。過去,父親擔當為孩子提供物質基礎的角色,但近代,父親的角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教育心理學指出,父親的教育非常重要:父親的形象是兒子仿效的對象,是女孩自我形象建構的根本。

引文的作者李樹英先透過“第一次抱自己孩子時的體驗”,去反思為人父親的覺悟——它賦予了生活全新的意義:愛護,與責任、義務;再透過“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孩子外出的體驗”感受責任——一種包括“召喚”、“牽掛”、“關心”、“在乎”的複雜情感。由體驗建構意義,始能提升我們的教育反思能力和敏感度,讓父親更細膩地感受自己的成長——只要願意,父兼母職,又或是父母角色功能互補是可行的。過去被認為育兒能力不佳的父親,一樣可以具備育兒的智慧,甚至決策的時候比母親更利落。而父親在育兒角色上的轉變,不單單是兩性平等的體驗,更是男性潛能的開發和擴展。

其實父母均可以透過育兒體驗去培養自己的責任感、育兒能力和教育智慧,而這也是教育現象學之本:“回歸生活世界”的體驗省思與自我覺醒。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5/20/content_1597962.htm

 

 

 

 

孩子喜歡的兒童故事

強調故事要個性化,即針對特定的目的、特定的處境,並用孩子最喜歡的形式與內容去投射角色,達到最好的效果……簡言之,用孩子喜歡的人物,配上孩子感興趣的情境,令孩子容易投入角色,產生共鳴。

    【摘自:〈開元故事法與情境教育〉,彭執中,《中國教師》第二百五十六期,二○一六年五月】

“什麼兒童故事較好?”是兒童文學中常有的爭論,因為心智發展不同,成人眼中的好和孩子眼中的好往往是有差異的。成人受過教育,其眼中的好講究技巧,例如用字精妙,畫功卓越,情節迂迴,然而孩子還不懂這些,孩子喜歡平白簡單的用字,鮮明的圖像,生活化的情境。

當然,我們不排除兒童文學作品可以是寫給成人看,讓成人重拾童真,並追尋高層次的美感。然而,兒童文學主要還是寫給孩子看的,一如引文——情境教育是兒童文學中重要的功能,孩子如何透過熟知的事物和境況去思考生活,建構價值,產生閱讀趣味尤其重要。因此,一個真正關心兒童成長的作者,不會單憑自己的審美觀去創作故事,而是願意了解孩子真實的喜好和需要,而這也是筆者堅持辦故事會的原因。

眾多的澳門兒童文學作品之中,相信彭執中所寫的故事最貼近孩子情境教育的需求。彭的作品角色形象鮮明,故事節奏明快,配以西遊記式天馬行空的想像,經常讓孩子聽得聚精會神,忍俊不禁。例如他曾在本報刊載的松山系列故事,便是透過不同小動物的互動探求真理的歷程,有點像《西遊記》中師徒取西經的覺悟。此外,彭執中也愛用舊瓶新酒的手法,例如:新編《龜兔競賽》及《尋找時間的小黑貓》,便是在經典故事中加入孩子喜歡的新元素,以引起共鳴,讓孩子樂在其中。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5/13/content_1596429.htm

培養快樂的能力

在《真實的快樂》中,塞利格曼將正向心理學分為三大支柱:正向情緒、正向特質、正向組織。

    【摘自:〈經理人新書:快讀正向心理學從三個面向,解析找到快樂的關鍵〉,周頌宜,二○二一年七月五日】

近日輕生問題嚴重,令我震驚的是在政府統計的數據中,企圖自殺比例大幅增加的是五至十四歲的組別。正常這是處於無憂無慮的年紀,為什麼就不想活呢?隨着疫情導致的家庭和學習問題增加,孩子的心理問題也逐步呈現,可見從小讓孩子掌握快樂的能力、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比開發智力更重要!

承上周話題,筆者透過正向心理學的學習,讓自己有所覺悟:首先是正向情緒,樂觀不一定就是否定負面情緒的存在,我們遇到無法控制的事時,感到害怕乃人之常情,只要正面情緒較多,例如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便能較好地接受、甚至轉化負面情緒。其次是正向特質,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些人天生樂觀,有些人則相反,但“難移”,不是“不可移”,正向心理學強調習得樂觀——我們能夠透過學習,學會樂觀,而“願意學習”是讓我們變得快樂的關鍵,塞利格曼更將正向特質分為智慧與知識、勇氣、人道與愛、正義、修養、心靈超越等六大類。最後就是正向組織,也就是創造較容易促發個人正向情緒的環境,例如:愉快的家庭氛圍、培養個人愛好、參加正向團隊等。

引文作者特別強調“物質主義綁架了快樂”,並認為那是抑鬱症成“世紀瘟疫”的成因。

筆者認為這推論未有足夠論證,然而,物質的追求的確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壓力,特別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更凸顯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我們能放下過去的物質追求,明白生活可以很簡單,大概就容易安然度過逆境。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5/06/content_1594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