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心法

一個寓意深刻的教學比喻說,為了來學校學習新知識,學生需要跨過一些障礙(比如說,一條街)才能來到老師的身邊(學校)。但是,一個接近孩子體驗的老師可能會意識不到這個學生仍在試圖“從街道的另一邊”來理解事物。許多教師簡單地期望學生能走到教師身邊來。這樣的老師是那些站在教室前面的講台上只顧講解的教師:他們的態度是,學生理解不理解那是學生的事。如果他們沒有理解,那就是笨!……一位機智的教育者認識到要跨過街道走過來的不是孩子,而是老師。

    【摘自:《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馬克斯 · 范梅南著,李樹英譯,教育科學出版社,二○○一年六月】

至聖先師孔子提倡因材施教,然而,那只是一個教學理念,具體要如何操作呢?我彷彿從《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一書中找到了答案。教育機智主要體現在與孩子們相處時的關心取向上,與其說是某種可觀察到的行為表現,不如說是一種主動建立起來的關係方式。老師必需知道每個孩子“此刻在哪兒”,“孩子是怎樣觀察事物的”,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他們遇到了怎樣的困難?老師應該主動站在孩子身邊,幫助孩子認識要跨過去的地方,為孩子尋找有效的學習方式。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因材施教中的“材”,包含的不單單是聰明和愚蠢之別,也包括生活經驗的累積。長輩也許真是“食鹽多過你食米”,然而,這些智慧不能通過簡單的說教讓孩子覺悟,因為他們沒有吃過你吃的苦、走過你走的路。機智不是一套固定的技法,沒有很多的技能供練習,但它教會我隨機應變的智慧——因材施教不只是對不同孩子有不同的要求,而且要用不同的方法,讓不同的孩子達到要求。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3/25/content_1585992.htm

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這跟人們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接下來的每一粒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必須扣好,因為人生這粒扣子是不能重新來扣一次。

    【摘自:〈最稱職父母,是幫孩子扣好扣正確人生第一粒扣子〉,史林奇葩,每日頭條網站,二○一七年十二月九日】

“任何人都出生於家庭,成長於社會。”引文用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他把家庭教育比喻為“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只要沒有做好,其他扣子就會一錯到底。情況果真如此嗎?筆者認同家庭教育沒有做好的確影響深遠,然而,扣子是可以解開的,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早期的扣子沒有扣好,還是可以解開重來的。《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未成年人存在嚴重不良行為,或其父母以不正確的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其家長可予以訓誡,並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就是解開重扣的概念。

人生不能重來,但若及時發現問題,則有望改過自新。家庭關係是可以重塑的,親子矛盾也有機會化解,關鍵在於覺悟,而法律就是其中有效的監管和約束。以內地為例,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不僅影響孩子成長,還造成不少社會問題。過去父母為生計可以逃避教養責任,未來孩子成長出現問題,需要歸責父母或是作出強制教育,而非不聞不問。父母便會考慮風險成本而放棄出外打工,或是把孩子帶在身邊方便教養,問題才有望改善。

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除了負責任,還要有能力。《家庭教育促進法》中的“指引”(引導以正確方法教育孩子)和“賦能”(透過公共體系的幫助提升育兒能力),除了由零開始教育父母扣好扣子,還有助扣錯的父母解開重扣呢。

(《家庭教育促進法》省思 · 八)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3/18/content_1584466.htm

談家庭教育專業化

中國人有“三歲看大,六歲看老”之說。德國有本書叫作《小腦袋大世界》,其中兩句話形象且深刻:一至七歲也許不到人生的百分之十,卻決定了人生的百分之七十;只有發掘好人生的前八年,才能過好人生的八十年。許多家長把孩子的教育界定為學校的學習、課外班的補習、特長班的培養,將學校考試成績作為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文憑高低看作人生是否成功的標準,這是家庭教育領域一個極大的誤區。

    【摘自:〈專業化:發展家庭教育的必由之路〉,演講人:趙剛,《光明日報》,二○一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早前撰文指“家校合作不是家庭教育”,在教育界朋友圈引起了一些爭論,很多朋友指出“家校合作是有助家庭教育”的。筆者同意當中存在助力,但卻不全面,因為學校教育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家庭教育卻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由老師去指導家長如何教育子女,就如同家長指導老師如何教學一樣,都是緣木求魚。

近年,政府很重視家長意見,但卻忽視了家長不是教育專業的,其意見未必符合實際教學規律。即使讀教育專業的家長,也不該輕易介入學校老師的教學,因為整體課程規劃不是為你一個孩子設計的。家庭教育具個別性,不同的家庭文化、社經背景、生活作息、精神狀態等都呈現不一樣的狀態。教育導師需要因應家庭教育的規律給予指導、診斷及建言,而這肯定不是一般學校老師有能力和精力兼顧的工作。

“老師,你講一句好過我講一百句!”這是我當中學班主任年頭,家長們給我的恭維話,情況果真如此?非也,但往往成了家長不努力改善親子關係和教育方法的借口,只有離開對學校的依賴,家庭教育才有望強大起來。

(《家庭教育促進法》省思 · 七)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3/11/content_1582876.htm

骨肉分離之痛

她從小渴望擁有自己的家庭,但當生命正面來襲時,一切令她惶然不知所措。他從不相信關係,然而發現,所有的關係是如此逼不得已的親近。二十五年後,她與他,因爸爸的遺願而重逢,埋藏已久的感受再次被觸碰。

    【摘自:《有咩留返拜山先講》,楊螢映著,眩目劇團出品,文化公所出版,二○二二年二月】

“如果他/她真的愛孩子,就不會這樣對妻子/丈夫!”這是很多怨偶的說詞,然後名正言順地把一方的親子關係割裂。一如早前王力宏的家庭糾紛,無論誰對誰錯,都不應把親子關係成為籌碼,打着為爭權益和公義的美名,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另一番傷害。

《有咩留返拜山先講》就是另一個家庭悲劇。夫妻不和,媽媽帶着兒子偷偷遠赴他國,留下女兒和爸爸相依為命,直到爸爸離世,兒子才有機會和姐姐相聚。細數當年之時,回憶中夾雜着快樂與憂愁:兒子對父親的思念,女兒對母親的怨恨,以及姐弟間數不盡的思想掙扎。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沒有哭哭啼啼的場面,細碎的片段夾雜着成長的血淚,是一部發人深省的親子劇作。

俗話說,夫妻如衣服,不愛了可以脫掉,但親子如骨肉,骨肉分離可是切膚之痛!不好的丈夫/妻子,不一定是不好的父母,反之亦然。不健全的親子關係,會形成孩子的心理創傷,如:劇中的家姐對愛情患得患失,不敢面對自己的需求;細佬則不再相信愛情,無法與愛人建立長久的關係。凡此種種,均是父母未能恰當地處理婚姻破裂的結果。沒有任何恩怨情仇是需要禍延後代,婚姻能夠好好維繫固然最好,一旦無法繼續,應讓孩子理解彼此不再相愛的原因,力求保留雙方骨肉之情是為人父母應有的修養和智慧。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3/04/content_1580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