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言論自由和專業操守

005BVi63gy6Nufpy6xzd9&690

“應致力培養學生的自由、和平、平等、理性、民主等意識。”

“與學生討論問題時,應盡量保持客觀。”

“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作出理性的判斷。”

【摘自:香港教育專業守則,2015年7月29日】

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因此教師謹言被視為理所當然,當中包含對政治立場的期許。因為兼具辯論教練和專欄作者身份,喜歡在工餘寫文章、談政事,筆者招來不少批判,而當中不少被直接質疑專業操守,無論立場左中右,只要觀點不同,就會被人痛斥“誤人子弟,愧為人師”。為此,筆者乃三省吾身:

“什麼是身教呢?”在我而言,教師關心社會、敢言善思、包容異己是一種身教。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教師是人不是神,其政治立場的思考與取捨,本身並沒有樹立典範的義務,因為意識形態之爭,並無標準答案。而教師需要樹立的,不是政治楷模,而是作為普通公民應該勇於思考和承擔的態度。

至於“誤人子弟”自然是不好的,而所謂的誤,不在於教師自己私下有什麼政治立場,而在於他在教學崗位上,如何做到無私──先放下自己的政治立場,引導學生認識不同的觀點和客觀事實,並就此作出討論、分析,最後容許學生自己有不同立場的結論。而能夠放下主觀追求,帶領學生客觀思考,本身是教學能力,也是專業操守。

長期以來,人們喜歡把教師的言論自由和專業操守混為一談:有人以“維護教師形象”為借口,扼殺教師作為公民的言論自由;有人又以“維護公義”借口,要求教師對學生作出主觀引導,無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公開持平的職能。

“中史教育”也好,“國民教育”也好,“港獨討論”也好,重點不在於教師只能教學、不應討論,而是在什麼地方討論?如何教?帶領學生作出怎樣的結論?不談論不代表問題不存在,而先有敢言善思的教師,始有敢言善思的學生。是故如何落實對教師言論自由的尊重和專業操守的遵守是有價值,且有必要的。

升學是一種選擇

pencils

近幾年來,澳門學生升讀高校之地域意向排列:第一澳門,第二台灣,第三內地。為甚麼作如此選擇?……在生活上怕苦在學業上怕累,是本地年輕人通病,在選擇高校時也顯示出來,致使近年來保送名額常有剩餘之不正常現象。要知道這些名校都是內地生爭相入讀而不易得的,卻被我們白白浪費了大好機緣。

    【摘自:〈澳門學生有福了〉,作者:莫名,澳門日報,2016年11月25日】 

針對日前公佈的“內地名校招收澳門保送生名額近兩千人。大約每五名高三畢業生中就有兩名可保送入讀內地優質大學”之惠澤措施,筆者不會否認,此乃澳門學子之福,因為無論最後選擇保送與否,多一個選擇機會總是比較好的。然而,從選擇中見高下,為留澳或是選擇富裕地區求學之學生貼上“在生活上怕苦在學業上怕累,是本地年輕人通病”的標籤,卻不利於引導學生生涯規劃的思考。

“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不管是小幼、中學或是大學,皆不應名校導向,特別是高校。中學畢業生開始步向成年,是時候決定自己未來的路向:喜歡就業還是升學?期望平凡或是卓越?重視情感或是事業?那都應該是一種個人選擇,而不是盲從附和。然而,很多師長卻喜歡為選擇加上既定的標籤,如:升高中的時候,選文組就是怕辛苦;升大學的時候,放棄名校保送就是沒出色。殊不知專精於文科的孩子可以精益求精,留澳升學的學生也可以在本地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教師個人的優劣導向,不單單令部分學子誤入歧途——因為承受期望或虛名錯過了適合自己的路,有的孩子入讀名校後沒有讀好,一蹶不振或是煎熬數載再回澳重讀。也有選擇反方向的學生一直活在“被標籤”的陰影中,因為自信不足,錯過超越自我的成功路。

既然,人生沒有所謂對錯,條條大路均可通向自己的幸福,便沒有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背上羞愧的名目,而讀什麼學校更好,也不是一條用大學排名公式築成的虛榮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