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了‧解不了──我看維基解密

    經濟成長已產生新的全球景觀,權力在轉移,財閥和創新在出人意表的地方勃興……全球經濟成長帶來很多好事,同時也製造許多問題,而且我們這個世界還沒有能力處理。

    【《後美國世界》;作者法理德·札卡瑞亞;杜默譯;麥田出版社;二○○八年五月第一版】

    看着“在出人意表的地方勃興”一句,令我想起——沒有辦公室也沒有僱員,只有幾台電腦,只要輕按鍵盤,只需幾秒時間,足以令世界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媒體——“維基解密”。

    二○一○年七月,“維基解密”網站(Wikileaks),在身家只有藍色背包(裝着手機、計算機硬盤驅動器和一大堆襪子)的靑年——阿桑奇操刀下,將二○○四年一月至二○○九年十二月阿富汗戰爭中鮮為人知的秘件交給歐美三大報章——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和德國《明鏡週刋》。之後,他的集團還相繼揭發了“美軍襲擊伊平民事實、關塔那摩監獄慘狀、氣候學家擅自改數據、五十萬條九·一一短信揭秘”等國際黑幕,成功令超級大國顏面無全,卻又無可奈何;成功衝擊傳統媒體監察政府的主導地位。“維基解密”定位為“揭露政府和公司不道德行為”,創辦人阿桑奇稱“政府活動的透明能導致腐敗的減少、治理的改善,令民主政體更加強大。”

    這股力量是否“正義之師”,有待觀察。毫無疑問,“維基解密”已打破傳統媒體的局限,以網路空間迅速穿越國界,不受時空限制,成為“無國籍的新聞機構”。“維基解密”的興起吿訴我們:各國政府謊言連篇,而主流媒體力量有限,於是“維基解密”的存在具有正面意義。

    與此同時,“機密可不可以無限制的公佈?限制的標準是什麼?未經查證的‘機密’可不可以公佈?”等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卻又讓人質疑:在自由民主到了極限之時,政府或國家觀念面臨嚴峻的挑戰——個人自由與集體安全,絕對開放與必要保密之間如何分辨?如何令兩方面和諧並存?

    阿桑奇“目空一切”的果敢態度和探索精神,是讓我敬佩的。他的確為人類解開了很多謎團,但“帶來很多好事,同時也製造許多問題”。提筆前幾天,我多番思量,終歸也無法解開心中死結,只能輕嘆——“這個世界還沒有能力處理”矣!

新女性主義

“每一個人,都是她或他自身生存的目的,旨在個人生命的完整實現,而非他人的附屬或工具。”

    【《新女性主義》,呂秀蓮,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二○○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你無法想像,電視上“髮如鋼刷,行事潑辣,滿口鄕音”的女政客可以寫出如此冷靜細密的文字。當你從文字中認識呂秀蓮,並看過她在女權運動中的人生閱歷,你會看到靑年時期的呂秀蓮。(會不期然對“巨貪”身邊的這位副手肅然起敬。)

         自懂得閱讀,我便開始從書中建構女性的形象,幼年期的白雪公主,少年期的亦舒、岑海倫,靑年期的張小嫻……都為我勾勒出各種女性樣式,直至讀到呂秀蓮,我更清晰地看到女性角色上的轉變,今天的女性似乎強大起來了,但女強人們都很強嗎?不久前,我在“面書”中讀到一篇名為“女孩,你憑甚麼嬌弱”的散文,使我對此問題重新反思。節錄如下:

    “我若不要強、不獨立、不變厲害,誰會在我最無助的時候伸出援手?

    ……

    家世好的女孩子,會有爸媽為其鋪好華麗的金磚大道,

    相貌好的女孩子,會有男友老公等着為其鞍前馬後盡獻慇勤,

    運氣好的女孩子,會有貴人相助使之平步靑雲,……

         沒有女孩子願意一直堅強,只是她在等一個理由,一個可以不強迫自己堅強的理由。”

        此文意境一般,但卻引來數以千計轉載,其中更有接近二千個留言,當中多為女性,且對作者之見深表共鳴。我不解,當代女性努力獨立自強,但原來內心還是渴望成為“附屬品”,追求“父母護蔭,男性侍奉,貴人相助”,苦學成才,事業有成的背後竟是對影自憐。文中談到的也許不是眞理,卻肯定道出了很多當代“三高”——學歷高、職位高、薪酬高的女強人的心聲。她們把靑春用作自強,即使在職場上獨當一面,內心卻仍然唏噓!

         人之所以痛苦,不在於擁有多少,而是無法接受自己所欠缺的。封建時代,女性的悲哀源於沒有選擇,今天的“三高”一族的悲哀卻源於無法接受自己“選擇自強”的結果。上百年了,女性一直想踏上獨立自強的路,今天,目標在望,我們快樂嗎?我們到底是喜歡自強,還是被逼自強?也許這才是今天“新女性主義”最値得思考的課題。

記下那一刻的激動

 

        有天,我問好朋友,如何可以找個寫作的地方練筆,他說要把自己的專欄借給我,我難以置信,那可是大報的專欄呢,年輕的時候,我們無論投多少次,都不可能有回音的地方.然後我給他寄了三篇隨筆,一直都有石投大海的心理準備.

          今天,我如常讀報,竟然看到那熟悉的標題,是的!那就是我的拙作!有一刻難以置信的激動,這種年紀了,我對自己鮮有期望,老實說,激動的時間也不多了,不過今天,我竟然也激動….我記起了年少時頒獎台上的輝煌,記起了無法落筆的徬徨,記起了不敢提起自己愛寫作的窘況…直到某一天,我知道那些東西不是為誰而寫的,我開始找回了寫作的慾望,原來那些陪伴自己成長的文字,還可以是我的摯友,和我一起感受生活,甚至感染他人.

         我愛極互聯網,因為它給我隨意筆耕的地方,這裡不需要名氣,不需要身份,只要喜歡便可.當天(本文是幾天前動筆的,由於工作關係,我暫停了幾天再寫,今天重拾,已是幾天前的事了)我在facebook內寫道:

       "沾著好朋友的光,背著敬愛者的名字,在少年輕狂時期夢寐以求的園地內代筆,有種難以置信的感覺…其實,我一直對自己沒有信心,我只想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無論那些文字寫在那裡,對我來說是一樣的!…謝謝給我機會的好朋友!特別送給有共同夢想的小朋友,要永遠記住你曾經說過的話"我相信,我是值得的!"

         在社會上,文字寫在那裡,自然是天壤之別,但我要提醒自己"無論那些文字寫在那裡,對我來說是一樣的!"因為我知道文路艱難,如果寫作單單是基於那些功利的目標,我是無法堅持下去的.近日,我在facebook遇到一個名叫開心的小朋友,有一次,他談到自己的等待,他說"我相信,我是值得的!",我看著流了眼淚.年輕的時候,我也常常想"我相信,我是值得的!".如今,一轉眼就三十多年,自問對人對事都克盡己任,盡量無私,我相信"我是值得的!"這句話,我是配得起的.只是值不值,原來也不是自己可以決定.什麼是值呢?誰可以去評量你的價值呢?我想最重要的那個人是自己吧!我可喜,因為向"不惑之年"邁進的我,今天可以驕傲地告訴自己"我不惑!"因為我終於明白"那些文字寫在那裡,對我來說是一樣的!"我並不清高,我會珍惜機會,但不會強求結果.如果他日有成,一定是以上信念成就的,如果沒有,那也成就過快快樂樂的回憶.而且我會永遠記住"只要是用心寫的文字,無論寫在那裡,對我來說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