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義

15078782_10153948256326969_8872386187246684238_n

 那個小男孩沒有辦法選擇他的出生,可是今天無論出生貧富,所有的孩子都能夠來到我們公立學校老師的眼前,我們是提供給他們公平正義機會的最後一道防線,各位老師,我們做的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摘自:〈我可能是最後抱他的人〉,作者:許慧貞,親子天下網站,2016年11月18日】

在2016《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的國際閱讀教育論壇上,許慧貞老師訴說了一個感動全場的故事:在她的閱讀課上,有個小男孩,一直認為自己不會寫字,有一次,老師以“糖果”吸引他分享悲傷事,他終於開口說:“爸爸打媽媽。”許老師要求他寫下來——“爸”也寫錯,“媽”也寫錯,老師只好問他:“然後呢?”他答:“我就保護媽媽……然後,媽媽就離開我了。”

自此以後,許老師和孩子建立了友情,並看到了孩子的進步。可是,沒隔多久,小男孩爸爸因為長期失業燒炭自殺,且在之前先毒死了自家的孩子。許老師為此心痛的同時明白到:比起教授知識,心靈的陪伴對弱勢孩子更為重要,而她有可能是最後抱孩子的那個人。

和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樣,讀故事的時候,我沉默了。不禁想起早前幫工聯做演講培訓的經歷——凡完成培訓的同學都可以參加初賽,當天的題目是“十年後的我”,過程中,最讓我深刻難忘的不是“人生勝利組”的慷慨陳詞,而是好幾位自卑得幾乎無法正視觀眾的選手,他們用盡自己的洪荒之力,道出了人生早年的淒涼和創造未來的決心。我們所有評判都落力地為他們鼓掌——為了那份超越自己、突破宿命的勇氣。那一刻,我感恩自己參與其中,也感嘆世上不為強者而設的舞台實在太少。

在做教師培訓課程的這些年頭,很多教師或準教師都會在課堂上分享“期望能進一所學生優秀的學校!因為孩子乖,家長好,工作容易做!”,從工作角度,我理解同工們的難處,然而,我多麼期望他們有機會讀到以上的故事,了解到守護“教育公義”背後的欣悅。

“建新中圖”不同“買棵菜”

49d58PICJZ3

公共圖書館是地方的知識門戶,提供個人及社團終生學習、獨立判斷及文化發展的環境。

    【摘自: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1994,2016年9月5日】

“有買趁早,手快有,手慢無!”這是很多支持新中圖方案的朋友的說辭,仿佛今天不要舊法院選址,明天就沒有機會再建了;今天不立刻興建大規模的新中圖,澳門文教事業就無發展了!當然,任何規劃本身都涉及博弈,然而,是否可以為求一個表面結果就草草出台?

雖然根據國際指標,圖書館適宜建在市中心,然而,那是否代表,它必須建在一個人流和車流都需要管制的商業旅遊區?一個城市的人流大量集合在同一區,只會出現一區飽死,而他區餓死的局面。連城規會委員胡玉沛也認為,澳門現時的城市規劃和公共設施有錯配現象──“應有的地方無,唔應該有嘅地方佢就偏偏去咗嗰度。”中區商業機構林立,平時交通擠塞的問題已經很嚴重,當局居然仍要在該處建一個客流量每日八千人的大型圖書館文化藝術綜合體,加重該區交通負擔之餘,又無助帶動他區的發展。

不難發現,很多支持者都抱着“人有我有”,打造“旅遊新地標”的心態,仿佛圖書館就是展覽館,顯示小城有文化,而圖書館最大功能就是供遊人觀光、拍照、休憩那樣。吸引遊客無疑是一種利處,然而造得再美的電飯煲不便於煮飯,還算是好飯煲嗎?

根據各國圖書館白皮書,圖書館的核心功能是建立良好的社會氛圍,培養本地人文素養,其功能排列的次序是:教育、文化、資訊、休閒。所以,我們在新中圖書館選址上,應優先考慮方便市民前往和聚集的地區,而非旅遊商業中心──在假日需要人流車流管制的地區。針對現行方案,即使他日旅客如雲,也無法發揮中央圖書館最核心的文教功能。

新中圖的好,新中圖需要做,這相信是很多文化界朋友的共識。然而,“建新中圖”不同“買棵菜”,實不宜“貪快、貪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