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攻擊實錄

喜歡辯論的人,大抵都是源於喜歡思考。從不斷反思與爭辯的過程之中,試圖探究真理的所在。沒錯,這是我們愛上辯論的原因,就是這麼純粹。哪怕有一天你已經離開了辯論場上那些年踏上過的台板……

    【摘自:〈“一場思辨之旅”觀後感〉,演辯人同盟,二○一五年】

因為喜歡在社交媒體開帖辯論,我被封為“辯論女王”,這稱號未必是讚美,我在網上辯論時經常樹敵,然而,我欣然接受這一切,包括批評和嘲諷,我願以畢生去證明:我以辯為樂,以辯會友,從不仇恨辯友。

在思辨的路上,其實我沒有所謂目標——既不打算從政,近年也放下了從事廿五年的辯論教練工作。辯只是為了想辯,那是純粹屬於個人的靈性追求。“辯論女王”從來笑罵由人,沒有想過有天竟鬧上法庭。

去年五月八日,我因為一則討論某店價格的文章內容被惡意扭曲,而去報警。“憑什麼報警?”不下數百人質問我。“就憑我認為此事有損我的公信力和權益!”從事辯論活動近三十年,這愛好也許從未讓我名利雙收,至少給我足夠的法律敏感度:“如果我不先舉報借意扭曲資訊的人,我可能會涉及詆譭商譽的陷阱,那可是有法律責任的。”我在帖文中談的是因市場訊息不對稱,而形成的價格不合理,並建議透過推介其他商戶的方式去平衡,從未指該商戶是“黑店”的意思。文章被惡意扭曲,不僅加入本人的實名標註,還故意標註與我相關的媒體和社團。繼而一系列網絡欺凌出現,包括公開本人與家人合照、辱罵和發放謠言。

起初很少人相信我真的會報警,網上盡是“太空號”(假帳號),犯人很難偵查到,但我至少可自保。

(談網絡言論自由 · 一)

文章引自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1-06/25/content_1525397.htm

種一粒非凡的種子

無法想像,沒有您的英語啟蒙,在一片閉塞中,我怎麼能夠閱讀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文獻,用超越那個時代的視野,去尋訪遺傳學大師孟德爾和摩爾根?無法想像,在那個顛沛流離的歲月中,從北平到漢口,從桃源到重慶,沒有您的執着和鼓勵,我怎麼能獲得系統的現代教育,獲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膽識?無法想像,沒有您在搖籃前跟我講尼采,講這位昂揚着生命力、意志力的偉大哲人,我怎麼能夠在千百次的失敗中堅信,必然有一粒種子可以使萬千民眾告別飢餓?他們說,我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我知道,這粒種子,是媽媽您在我幼年時種下的!

【摘自:〈稻子熟了,媽媽〉,,二○一○年】

為世界帶來溫飽的袁隆平去世了,除了留下雜交水稻的科研成果之外,還給世界寫下“親子教育的教科書”。

袁寫給母親的信〈媽媽,稻子熟了〉,提到媽媽是他一生學習的啟蒙。啟蒙他學習外語,不是為了拿取高分,而是開啟他自學的能力和視野;帶他闖蕩江湖,不是為了讀名校,而是讓他擁有高飛的膽識;陪他讀哲人的故事,不是要他追求名利,而是學習哲人的志氣。

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生活富足、供養父母,袁先生被分配到農村工作,從小養尊處優的媽媽並沒有離棄他,反而到農村幫他帶孩子,讓他的工作沒有後顧之憂,雖然生活條件差,但栽種夢想的田地一樣大。成名後的袁先生終日為理想奔波,母親臨終也無法趕回來見她最後一面。袁媽媽也許想念,卻沒有像坊間熱話那封〈母親給四個兒子的遺書〉寫道:謝謝你們照顧我,但我後悔生下你們。

愛是啟發、是奉獻、是信任、是包容,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相信能有如此器量的栽培者,才能為世界種下非凡的種子。

我家兒子今天十六歲

青春期的逆反來源於更年期的壓迫。如果想要培養一個陽光、健康、向上、樂觀的少年,寬鬆、民主的環境必不可少。我們對待孩子要避免家長式的權威壓制,多一些朋友似的理解關懷,這樣才能讓孩子平穩地度過青春期。

【摘自:〈兒子十六歲,媽媽應該和他怎樣相處?〉,作者:清風拂面吧,二○二○年九月十八日】

兒子今年十六歲了,我育兒的路開始感覺無力。你喜歡自把自為,而我則努力學習收放自如,我開始習慣把時間和精力用於完善自己,例如:打扮、進修、娛樂、消閒等。然而,心裏掛念的,仍是你——怕你沒有吃好睡好身體好,怕你沒有好好努力,錯過理想的機遇。常言道“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可憂是沒有用的,路還得自己走。

兒子今年十六歲,個子長得比爸媽要高,想法有時比爸媽還多。你開始學習飛翔,想飛得很高很高,卻耐力不足;你說要長成大樹,卻未能架起天地。欣喜的是,在不明朗的環境中,你沒有被打倒。媽媽相信所有的傷痕就如你手臂上的“朱古力疤痕”,由鮮明的黑變成不顯眼的白,它無論如何都是美好的,因為那是成長的印記。

要堅定地按自己的方向前行,確信人生有無限可能等待你尋幽探秘,好像打遊戲一樣,你想知道下一局會是什麼,你一開始可能會輸掉,然而誰在乎呢?只要不放棄,機會一直都在,闖關的過程本就充滿趣味。你說過,你不喜歡玩Pokémon Go遊戲,因為它沒有技術含量,單純講運氣,缺乏機智和策略,大概你期望的人生是更有挑戰性的吧!

今天,你十六歲了!媽媽給你寫下這篇文章作為生日禮物,祝福你有能力駕馭人生——自己的路自己走,別忘了媽媽會不停為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