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的家國情懷

記者從中國國學研究中心獲悉,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以“涵養家國情懷    堅持守正創新”為主題的中華民族家風家教傳承發展展覽會舉行。

    【摘自:中國新聞網,二○二三年七月二十三日】

“這年頭的孩子沒有家國觀念!”這是我經常聽到的抱怨。上周有幸參加由“家庭教育服務中心”承辦的“中華民族家風家教傳承發展展覽”,聽着前輩們賺人熱淚的家族故事,讓我有了新的思考。

愛和歸屬感是情感需求,需要生活經驗的支撐,而講故事能透過“他者生活經驗”中的“鏡像效應”形成信念和價值觀,飯桌上的家族故事分享就是類似的功能。我的家國情懷就是在飯桌上建立的,當祖父輩憶述“抗日之苦”,父輩談論“文革之亂”,我會更了解保衛國家,承傳文化的意義。

作為七○後,我幸運地逃過了前人的劫難,見證國家經濟起飛,民族富強。沒有苦難記憶的我們,很難重複前人悲壯的故事,特別是生於國際都會的港澳孩子,着實沒有什麼危機感,甚至基於歷史因由,對家國情懷的詮釋產生誤解。針對“年輕人不愛國”的情況,我們應嘗試理解他們的情況,並讓他們知道指出不足目的是求進,那也是基於愛。只要有好的表達方法,這種愛的初衷可以轉化為未來改革社會的動力,從而勉勵孩子們努力學習。

回歸和平年代的思考,於我熱愛家國是一種平實的相互支持,例如我身在澳門,卻有機會到內地學習,參與內地事務,也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著作帶到內地,幫助更多同胞,各自發揮力量,維護我們的命運共同體。世上沒有完美的東西,認同的核心是“接納”:願意共同學習,相信自己可以變得更好。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7/28/content_1690759.htm

現代版《國王的新衣》?

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話少誤事,言多有失。

    【摘自:《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張鐵成著,新世界出版社,二○一○年十一月】

上周談到台灣“白飯之亂”的小風波。令我想起童話故事《國王的新衣》,只是主角不是尊貴的國王,而是平民飯店老闆。“熱炒店”向來宣傳白飯免費,約三十人的學生社團到店消費,卻被限量供應(營業時間到晚上十一時,晚上八時就說不再補飯,但游說學生自費下單炒粉麵等),學生不滿,吃完離開後在食評網負評“白飯供應不足吃不飽”,最後卻被老闆說成“點很少食物,吃了很多白飯,還要負評”。因為沒有“同理小商戶”,學生遭到網民鋪天蓋地的指責,不足兩星期已上升至檢討“公民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層次,連學校也出面要求學生道歉。

姑勿論免費供應白飯是否等於吃到飽,學生去“聲稱”有免費白飯的食店吃不飽,如實反映,有什麼問題?他們不過就是說出了事實,“說免費供應白飯的店令我吃不飽”,情況如同一個孩子說“國王沒有穿衣服”,世人覺得沒有穿衣服是可以的,那麼國王就沒有問題。真金不怕洪爐火,大家覺得“聲稱免費卻限量”是沒有問題,負評對店舖根本就沒有影響,到底為何要倒閉?說得底,無論食店還是學校,靠的都是自身實力,而不是那些三姑六婆的評論,但心理上,我們是拒絕接受不同價值取向的表態,認為這樣沒有教養,因為我們的處世觀強調: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言多必失,溫和謙厚才顯得善良。

這真是我們想要的世界嗎?我感受到安徒生寫《國王的新衣》的心情,毅然寫下此文為學生打氣:孩子,能吃能睡不可恥!願你們放下“負評”,繼續真誠地做自己!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7/21/content_1689241.htm

從“白飯之亂”看世代差異

北科資財營三十名學生到白飯免費供應的快炒店用餐,白飯吃光後,店家來不及補,集體到Google評價刷一星負評“報復”。所引發謂的“白飯之亂”,原以為學生到熱炒店登門道歉後就已經落幕,店家也希望事件就此落幕,不料今天又有網友在網絡貼出疑似營隊主辦學生的對話截圖,似乎不滿學校介入,以及店家前後矛盾的說法,有意再把事情鬧大。

    【摘自:〈“白飯之亂”難落幕?網傳有學生不滿學校和店家〉,記者新聞網,二○二三年七月十日】

在沒有溫飽問題的年代,白飯實在算不上什麼稀罕之物,然而台灣卻為此上演了一場有趣的“羅生門事件”。

筆者是同情學生的,因為這爭論也經常在我家發生。面對網購的貨不對辦,我傾向於給予“負評”,如實反映情況,讓賣家自食其果,從而優化整個營商環境。而我媽則傾向接受“補償”紅包,她會強調“生意難做”,影響生計如同“殺人父母”。背後反映的是“情理之爭”,是我們不同世代的價值判斷差異。

回到“白飯之亂”的本質,我認為“理工直男”的思維模式是具有科學性和法理依據的。首先,店家“免費白飯”在自由市場經濟中屬於營銷策略,而非“慈善行為”,店家以這樣的“服務承諾”配套作為招徠,需事先計算當中的成本效益,但應加入前提條件,如:吃完即止或幾點後不再供應,但需事先說明,否則就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另外,顧客食評屬於市場反饋機制,只要一人一票,如實反映主觀感受,理應不存在道德責任。

食店和學生循合法渠道,就自身觀點發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坊間的討論也有助釐清彼此的思想盲點,只要教育者放下主觀的“價值干預”,願意理解和包容年輕人的價值取向就可以。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7/14/content_1687821.htm

挑戰更複雜的人生拼圖?

嬰兒每天都拓展他們的技能,而且不是普通的技能,是一生中最難學的事,例如學習走路與說話,他們從不認為太難或不值得學習,為這些技能而努力的嬰兒不會擔心犯錯或感覺羞辱,他們學走路,跌倒了,再爬起來。是什麼終止了這種勇往直前的學習態度?就是定型心態。

    【摘自:《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卡蘿 · 杜維克,天下文化,二○一九年十月】

“我們讓四歲小孩選擇:重玩一次簡單的拼圖遊戲,或是挑戰更難的。”書中有個簡單的小問題,雖然對象是四歲小孩,但對於四十多歲的我,無疑也是一則靈魂拷問。我想,選擇重複玩簡單遊戲也可以,問題是社會要求我們不斷進步,很難不挑戰更難的,於是,很多教育學者提出“吃苦論”——學習就是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習新知真的苦嗎?重點在於我們看待求學的心態。我不禁記起了自己學習打遊戲的經歷,因為笨手笨腳,我千辛萬苦才“打爆機”。正當我沾沾自喜向兒子炫耀的時候,兒子竟然說,他們已經在玩新的遊戲。

“不可以玩舊的嗎?”我問。“已經打爆機啦!”兒子說。“打爆機就不可以再玩嗎?”“打爆機也可以繼續玩的,問題是:繼續玩還有意思嗎?”兒子給了我一個靈魂拷問,一如玩拼圖遊戲的問題。

如果體驗是苦的,肯定沒有人想重複受苦,然而,體驗本身就像玩遊戲,可以無限復活,即使game over也不會被貼上失敗者的標籤,大家才願意不斷挑戰新的遊戲。這就是書中所說的“心態致勝”,所謂的成功不一定要贏,我們不需要“定型心態”——不停以成功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而是以“成長形心理”去享受創造經歷的過程。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7/07/content_1686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