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五二○”奇妙相遇

這些女作家哀樂倍於常人,她們絕大多數都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際遇……白薇、丁玲、謝冰瑩、蕭紅都曾有過抗婚、逃婚、反抗封建包辦婚姻的經歷。

    【摘自:《才女多情:“五四”女作家的愛情歷程》,蔡登山,秀威資訊出版社,二○一一年十二月】

作為“七○後”,吃“五四文學”長大的文學愛好者,我對書中的女作家有過無限想像:張愛玲、蕭紅、冰心、林徽因……每一位都是閃閃發亮的明星。我特別喜歡閱讀林徽因組織“文學沙龍”篇章,並不是沉醉於她“眾星拱月”的光芒,而是嚮往那種自由奔放的情調。文學本該如此,哪怕冰心撰文〈太太的客廳〉暗諷之,也是有趣的文學創作。

直到自己成為作者,卻遺憾地發現:我們的作家聚會都是正襟危坐、謹小慎微的。萬萬想不到,上周參加由廣東省作家協會舉辦的“歡迎粵港澳大灣區作家回家”活動,卻遇上了閃閃發亮的“勝利五二○姊妹團”。五月二十日晚上,來自不同地域的女作家,相約在廣州勝利賓館七三○號房間。互不相識的我們,在主持人的領導下動起來:沒有酒水?去買吧!沒有足夠的椅凳、桌子?去搬吧!就這樣,告別校園已久的我們,彷彿又回到了高中時代,一起籌辦有趣的畢業活動。

“五○後”、“六○後”、“七○後”、“八○後”、“九○後”、“○○後”的我們放下平日架在身上的裝備,剖開內心談情說愛。原來,無論身處什麼年代,身受多少冰霜,內心仍然熾熱,像花兒一樣綻放。讓姊妹們閃亮的,不是美貌,更不是功名成就,而是敢愛敢想,具有學養而又靈動的內心——這才是我嚮往的女作家形象。

“桃花春水白鵝潭”——別後無論相距多遠,願我們相聚仍是少女!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31/content_1758810.htm

人才培養的選擇題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誰說你一定要去羅馬?”

    【摘自:〈Pointimize共同創辦人王振濃,不斷顛覆“標準答案”的人生路〉,換日線,二○一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小學/初中/高中不努力,須用一生償還!”這是內地家教網紅們的金句。我對此認真研究,覺得他們不無道理,因為在內地,人才培養的確是一條單程道:小學沒讀好,上不了重點初中;初中沒讀好,上不了重點高中;高中沒讀好,上不了“九八五”、“二一一”重點高校,無法在一線學校畢業,就失去了一線工作的應聘機會。所以,內地家長是不可以放養的,因為一不小心,孩子就掉線了,掉線後就很難翻身了。

我家孩子從小熱愛學習英文,立志赴外升學,考慮到學制適應問題,我省吃儉用讓他們高中上國際學校。大家都說,國際學校就是輕鬆開心要求低,實際體驗卻非如此。我兒讀的學校氣氛輕鬆,但要求不低,功課若不達高標準,老師是不肯收貨的。傳統學校可以打○至一百分,不介意成績差的話可以隨便做,但我兒的學校卻以incomplete發回重做。成績方面也如此,任何時間都可讀補充課程重考,考到滿意為止。學校所屬的國家,除了有無限復活的考試機會,還有隨時掉線的大學制度,即如果大學成績不好,需要去社區學院重讀,直到成績滿意,又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理想的大學。終於大學畢業了,成就歸零,到職場上又有新的評價標準,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其實你也可以不去羅馬,在新的職場評價標準中創造屬於自己的道路。

覺得哪個制度較難?說不準。因為無限復活給了你機會,但隨時掉線、超車和被超車又給了你壓力。從有競爭才進步的角度,要求人才終身學習更符合成長型思維。理論上,擁有良好競爭心態的人,方可遇強越強。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24/content_1757261.htm

記憶中的童謠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各地歌詞版本不一,但都以“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或“搖搖搖,搖到外婆橋”開頭,其中後者常見於廣東等粵語地區。

    【摘自:維基百科,二○二四年五月十五日】

“搖搖搖……搖到外婆橋,阿婆話我乖,帶我行街街。”

談起本土文化與創作,我就想起這首童謠。小時候,外婆住在廣州越秀南路東濠涌一條叫糙米欄的小街道。去外婆家,首先要跨過一條小橋,橋下還有船,孩子喜歡往船上跑,外婆教我唱了這首童謠。七歲的時候,我離開廣州到澳門生活,每次回鄉,外婆總是會跑到橋頭去等我。而“搖到外婆橋”成了我童年重要的回憶,當中包含了相聚的喜悅,分離的不捨,盼望相聚的思念。外婆離世以後,我就沒有再去過那條小街道,可是夢中還是偶爾聽到這首童謠。為了尋回童年的感覺,我決定上網找尋這首歌,才發覺這歌詞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而我外婆的版本竟是獨一無二。我想這就是本土文化在兒童文學中的呈現,事物本質不變,不同的是我們的詮釋,但這一切都源自共同的文化的根。

直到為人母親後,我更有意識地和孩子一起感受本土文化,例如:小時候我們周末喜歡去松山跑步,我們一起研究自然景觀,了解燈塔、防空洞等景點,並一起創作了《丟失了松果》:在松山上有很多松樹,松樹上住着松鼠夫婦,在重陽節的當天生下了牠們的小寶貝……最後小松鼠因為丟失了松果,感恩生命中的缺失,像黑夜中看到松山燈塔的光一樣溫暖。去年孩子去外國升學,學年結束的時候,就用這個故事概括了自己這一年離家後的生活。而這就是本土文化給孩子的意義:硬知識容易忘記,故事情境的啟發卻刻骨銘心。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17/content_1755541.htm

誰是優才?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要用好人才這一寶貴資源,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完善人才結構,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釋放人才活力。

【摘自:〈合理育才、引才、用才,讓“千里馬”競相奔騰〉,人民網,二○二二年三月十四日】

“澳門要引入優才,我們很多青年仍在失業,難道我們就不是人才嗎?”學生憤憤不平地說。

“你們肯定是人才,但離優才還是有距離的吧。”

“老師,您就是優才?”

“嗯……我大學畢業時,母校馬上就給了我教職,雖然工作穩定,但我覺得人不可能一輩子呆在同一個地方,於是我去了另一所中學任教。後來,我又離開了中學進了大學,近年完全放下教學工作,投身另一個和自己專業關係不大的崗位。你覺得,我算是個優才嗎?”

“您工資高嗎?”

“工資高就是優才嗎?內地大學教授工資可能不如澳門私企高管,他就不是優才了嗎?”

學生笑了。我們的談話沒有結論,我也沒法證明自己是優才,但肯定的是,我一直都在成為優才的路上。我覺得“優才”不是個高貴的標籤,人才培養是個流動的過程,我們需要不停自我完善,敢於離開舒適圈,完成不同的挑戰以提升能力。

我從二十歲就開始辯論“輸入外勞利大於弊”,快三十年了,正反方都辯過無數次。可喜的是,今天有了新的角度,社會不單單需要勞工,還開始關注“優才”。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引進人才,引入競爭,產業才能發展,美國過去的成功經驗為我們作出了示範。而從我們自身成長的角度,引入競爭就預示我們必然落後嗎?不一定吧,請相信人才能夠遇強越強。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10/content_1753910.htm

人才成長的思考題

人才委正調整第二階段的人才引進計劃,研究讓在本地高等院校就讀“1+4”產業發展相關學系……預計約有二十多個學科可以納入第二階段人才引進計劃的範圍,該等學生的平均學分績點(GPA)須至少達到三點六分以上,人才委初步評估合資格的學生不超過二百名。

    【摘自:〈配合特區產業發展    落實人才興澳政策〉,新聞局,二○二四年四月十六日】

“1+4產業發展相關學系是指什麼?”近日不少朋友向我查詢,當中有內地打算來澳升學的人,更多的是澳門青年。“1+4”中的“1”是指旅遊休閒業;“4”是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當中涉及範圍很廣,本地青年不禁憂心忡忡:

“有三點六分的內地生很多,肯定不止二百名。”

“我們本地生GPA三點七分,也未必找到1+4好工呢!”

“我們保送內地名校回澳的算不算優才?如何和外地優秀學生競爭?”

早陣子我在澳門學聯的青少年研究中分享了一則“畢業等於失業”的案例,青年紛紛表示有共鳴,澳門學聯升學及心理輔導中心建議失業青年嘗試到內地工作闖蕩,或是運用社交平台進行微創業等。所以這邊廂,本地青年失業問題未解決,那邊廂又迎來了一批外地優才,難怪會引起不安。

然而,從人才發展角度,本地人才走出去,外邊人才引進來,彼此交換經驗,誘發良性競爭,是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例如我在報章有專欄,近年又能定期出版著作,然而如果不能夠勇敢出外闖練,找尋更大的發展空間,安逸的環境便很難使人進步。如何在得失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年輕人在競爭中掌握良好的成長心態和競爭力,也許是我們需要思考和關注的課題。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03/content_1752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