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海洋多寬廣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李院長的座右銘,他把這幅書畫掛在辦公室當眼的位置來勉勵自己。生命有限,胸懷無限,永遠向前,力學不倦正是李向玉院長的人生寫照。

【摘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專訪李向玉院長〉,文:鏏而,《終身學習》,2009年8月】

外表溫文,談吐儒雅,梳着清爽小平頭,操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言談中傳授英語學習秘技,笑語間吐出葡語詩歌佳句……這就是我認識的李向玉院長。十年如一日,他形象和氣魄沒變——只要閉上眼,就能想到他“彈”上舞台的英姿。

他是親切的,雖然我們在辦公室的相處總是來去匆匆。可一年總有幾天,他會安靜地留在辦公室和同事聊天,大家都知道,那一定是他休假了。我們一年中相聚最長的時間,要算是一起去司長辦開會的時候了。由理工到司長辦車程大概是二十分鐘,可他總會提前一小時出發,因為怕堵車,如果交通順暢,他就讓司機停在南灣湖畔等待,然後和幾位隨行的同事聊聊生活,重點必然是注意休息、多做運動。

他是寬大的,工作再忙也會親自處理師生員工的問題,儘管每年都有人認為“理事會與員工/學生對話會”招惹麻煩,他卻堅持年年辦;那一年,陳偉民秘書長在公幹中不幸離世,他發出了“為理工犧牲”的深切哀悼,法律專家一再提醒這說法可能招來死者家人申訴,而他卻仍舊年年含淚懺悔;而擁有辯論人的敢言和文學人的神經質的我,也給他添過不少麻煩。有一次,因為在辯論隊討論敏感議題遭到投訴,他知道後竟從容以對,“大學就應該是敢言善思的!”

當然,他也是博學、勤勞、善良的……我無法用微不足道的文字和才情來描述“海洋”,卻用心感受了他的寬廣。

博鰲亞洲家庭教育專家學術論壇成果分享 ——同一個家,同一個夢

博鰲亞洲家庭教育專家學術論壇成果分享

——同一個家,同一個夢

筆者以十多年家長義工和親子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有幸應邀代表澳門出席博鰲亞洲家庭教育專家學術論壇,與來自中國、韓國、日本、以色列等十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兩千名家庭教育導師和代表分享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並獲主辦方頒授“亞洲家庭教育貢獻獎”。為了履行此獎項給予的使命,筆者將透過系列文章與澳門讀者分享會議成果。率先登場的是有關會議主題的思考。

同中有異

本屆論壇以“同一個家,同一個夢”為主題,據我個人了解是在世界大同的追求下,不同地區的家庭都懷有相同的夢想——建構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因此,分別來自塔吉克斯坦、沙特阿拉伯、以色列、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內地、台灣、香港、澳門等專家透過主題演講與台下兩千多名內地家庭教育導師交流經驗,期望實現家庭和諧、幸福、美滿的夢想。其中又以三個地區的教育體系差異較大:

以色列教育部家庭教育督導歐仁 · 斯達力克的演講《幫助孩子成就自己》中指出,幫助孩子成功的父母包括以下特質:

1.重視愛與關懷

2.建立生活流程

3.重視本土文化(與以色列文化的聯繫)

4.學習生存技能

5.允許孩子失敗

以色列猶太民族是世界公認的優秀民族,全球一千三百萬猶太人只佔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二,卻取得了百分之二十九的諾貝爾獎;以色列是個新興國家,在缺水缺地的客觀環境下,仍然成為世界強國,如此成就與家庭教育的關聯為人所關注的。在歐仁 · 斯達力克的演講中,最突出的是“重視本土文化”的部分,以色列家庭從小就開始建立孩子的身份和文化認同,形成了他們自強自立的傳統。而在允許孩子失敗方面,以色列人認為:“失敗”是與成功更靠近一步,他們會讓孩子主動探索,並勇於面對失敗為榮。而一直致力讓猶太教育在中國落地生根的中國教育家周穎同時指出猶太家庭教育的優點是“不把孩子困在狹小的盒子裡”,猶太家庭教育給中國帶來以下的啟示:

1.真正的因材施教在家裡

2.相信家庭的力量

3.母親是保護者、陪伴者、教育者。

4.父親是孩子大腦的塑造者

印度阿育王大學創業中心發起人和總監普利亞克 · 納拉揚教授在其《如何在家庭中把握好未來及印度家庭教育》的演講中介紹了印度如果透過家庭教育平衡十年如一日的學校教育模式,因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他以五個C來歸納家庭教育的重點:

Communication 溝通

Collaboration 協作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維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創造性解決問題

Contra-Dsciplinarity 反學科(重視孩子的綜合能力)

無獨有偶,印度家庭教育同樣重視家長如何協助孩子“處理失敗”的情緒,他們認為,失敗僅僅意味着第一次學習。作為家庭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讓孩子知道學習不是機械地完成任務,而是隨時隨地的終身學習歷程。

三天的會議中,各國代表都為我開啟了新的視覺,而最令筆者感到震撼的,竟然是有關中國傳統的家庭文化,會議稱之為“家風”——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是給家族後人樹立的價值準則,內容包括: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比較難忘的是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家庭教育科學研究院林青賢副院長所提到的中國幾大世家,包括:錢氏(錢鍾書世家)、諸葛亮、朱柏廬、黃庭堅等,他們的家訓都各具側重點,但都離不開成人、成才、成事三個方面,而當中大都源自人所熟悉的中國傳統哲學理念。回應前文以色列代表的發言,家庭教育的重點之一是“重視本土文化”,因為只有從小開始建立身份和文化認同,我們才能在最適合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孕育新苗,如何承先啟後,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時俱進,將是我國家庭教育發展的核心議題。

異中有同

在筆者看來,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香港、澳門等地,都有着相類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特質,其中又以日本的家庭文化更為重視生活細節,如:生活作息和人際互動等,各地代表都圍繞着自己的關注點進行演講。在同中有異的家庭文化中,我們看到了相同的本質,那就是親情的重視和生命的承擔。誠如多位講者所言:家庭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開端,只有培育具有真、善、美追求的新世代,世界大同的願望才有機會實現。(一)

摘自澳門日報
http://macaodaily.com/html/2018-04/05/content_1255983.htm

沒有不派糖的理由

“現金分享計劃”的存廢直接關係到澳門當地生活的穩定和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是硬着頭皮繼續推行,還是馬上着手逐步退出,澳門特區政府現在需要果斷決定。畢竟,紅利正漸消,退出卻需時,若真要等到澳門財政儲備消耗殆盡時才着手準備,則恐怕為時晚矣。

【摘自:淺析澳門“現金分享計劃”弊端及對策,作者莊太量及荊浩,研究專論第四十三號,2016年2月】

“推行高等專科及學士課程免費教育利大於弊”(反方)

“澳門應停止現金分享計劃”(正方)

以上兩辯題成為我這半個月精神生活的全部,皆因一年一度高校辯論賽又開鑼了。

“現階段不可能反對派糖,派另一粒糖吧。”任教經濟和公共行政的老師異口同聲道。但無論如何計算,糖去糖還在,要怎買都行!

“派吧!派吧!單計財政盈餘,就足夠派到2046!”同學開心道。也難怪,一年現金分享六十億,不過是我們財政收益的6%——其實對方辯友手上的數據,我們也計過,即使改用盈餘或儲備再計,仍有能力負擔多幾款福利。

“有錢都唔可以亂使!”既然無法否認有錢,那我們就說“亂使吧!”然而,什麼是“亂使”呢?錢沒人嫌多,在民意普遍叫好的情況下,所謂的科學決策說不過去,因為施政以民為本。

“那不僅是一項政策,背後還釋出了一種價值。”就憑某老師一語,我們開始研究福利依賴、世代價值,甚至民族性。可是依賴性這東西本來就很虛無,“形成依賴又怎樣了?已經盲目又怎樣了?越來越不滿足又怎樣了?反正負擔得起,糖吃再多也不致死。除非能推論出不良後果!”評判說。但是,未有發生的事情怎說也不具體,哪怕我們舉出福利大國的經驗,也只換回同一個回應:他們經濟不景而已。本篇引文所提到的經濟倒退數據已是去年的形勢,事隔一年,經濟竟然又回升了。

放下辯題的一刻,我覺得豁然開朗,丟掉那堆沉重的研究報告,準備迎接特首佳音——一年容易又派錢,無限風光在澳門!

當民主牆不再民主

 

今天的民主牆

那些年的民主牆

    我們那個年代,同學不能自己張貼,寫好後交給學生會幹事看看,由學生會把關,除非涉及誹謗內容,一般都沒有問題,然後由學生會代為張貼,我們稱為大字報,大字報之下會留些空位,讓別人評論回應,就叫小字報。小字報毋須經過審核,有些人更會在大字報下貼一張紙,也可以。同學要署名,“例如新數三蔡耀昌”,自報是新亞書院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在民主牆上的言論是公開,身份也是公開,是責任問題,有權利也有責任。”

    【摘自:《問老鬼:民主牆如何用如何管》,作者:曾曉玲,明報,2017年9月10日】

民主牆是一塊放置於學校的壁報板,學生和教員均可發表意見,是實現大專院校言論自由的一種方式。民主牆之所以叫“民主牆”,而不叫“吹水區”或是臉書上的“secret group”,是因為要體現“民主精神”——追求和而不同,引用近年流行的電視劇金句:“和諧唔係一百個人講同一句說話,係一百個人有一百句唔同說話之餘,而又互相尊重。”高校透過這片讓學生暢所欲言的小天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兼容並蓄,甚至溝通交流。

你有意見,我有意見,本來相安無事,偏偏遇着政治熱的人群便“出事”如:港中大的民主牆,有人要支持“港獨”,用同一句口號,印了幾十張海報,霸佔近70%版面;有人不喜歡談“港獨”,聲稱找不到位置,便把人家的海報一張張撕掉,且稱民主是“你有權貼,我有權撕”。又如香港教育大學,有人要祝賀敵人親屬“歸西之喜”或是“生不如死”,坊間說他有失道德,叫干預言論自由;校長痛斥行為不正,被指沒有保護學生。除了廣為報道的以上兩所高校,在暗地起革命的,還有城大和嶺大,嶺大更有人因為撕民主牆被報警查辦。

自由誠可貴,但比之更重要的是民主牆的妥善管理。當大戰連場的壁報板上,空有口號,未見理據,如何體現自由思想的可貴?當民主牆無法體現民主,高校育人之本,學生良好的文化素養,又該如何體現?

立法會在選什麼人?

        議員又稱為代議士,是由人民選出、於議會等各種立法機關代表人民行使政治權利的公職人員。按照字面意思解釋,是指代表多數人的意思,也等同於群眾的意見領袖。在現代的代議制度中,人民藉由選舉選出民意代表,來行使間接民主的權利。

    【摘自:維基百科,最近修改日期2017年4月16日】

“又來獻世了,也不看看自己過去四年做過什麼惠民的事?”很多人會這樣攻擊屢敗屢戰的候選人。他們不會想,沒有當選的獨立候選人也是人,同樣需要吃飯和生活的,在沒有任何支援情況下,可以做多少惠民的事呢?難怪小城偏愛選鄉紳,因為只有資源充沛的人,才可以利用自身的財力做老好人,從而做到權力、名利皆收。

“人民受災的時候,你跑到哪裡了?怎不見你救災的身影?”選舉將至之時,很多人急不及待問。仿佛議員要變成一個超人,時刻救死扶傷,又或是化身成硬照模特兒,在災場拍下救災的英姿。

“都要選舉了,你還力排眾議,定必為言論付出代價!”一句無關任何政策判斷的評價,足以讓候選人千年道行一朝喪。很多人完全沒有意識到勇於發聲本來就是議員的責任。

慢慢地,人們忘了自己在選議員,以為是在選恩人或是模範市民。所謂行使投票權的義務,變成了懲罰敢言者的工具。電視辯論的台上,很多候選人以自己三寸不爛之舌攻擊異己,在申論期間卻無法顯示出自己有足夠的議政能力和知識水平。辯論台下,不少團隊吹噓所屬社團的豐功偉績,卻仿佛不知道,這些都是受資助社團的基本工作,與其議員職能沒有丁點關係;還有那些利用自身財力惠民的鄉紳,甚至開出動聽但無法履行的空頭支票去蠱惑人心。

其實,立法會直選宣傳期並沒有完全發揮“了解參選者”的功能,因為認真閱讀政綱的人不多,與其白白浪費紙張和宣傳經費,倒不如由政府設個“立法會選舉意義”的宣傳活動,認真教育市民——議員和立法會有什麼職能。

人性的眼睛

人性的眼睛

    眼睛是心靈的出口與入口,眼睛把我們心靈中的慈悲、欣喜、智慧、定力或忿怒、貪婪清楚的展現出來。

    【摘自:《內觀禪法》,作者:洪啟嵩,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4月】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身在災難中,人們也會展現出自己眼中的世界……

“生果傳媒”第一時間在“賭城變水城”的壯麗風景中,看到一個傻氣男在街上游蝶泳(其實對方是在救人)。不久,媒體又重點直擊死者親屬的指控:999打不通,消防車不肯來,蛙人不作為……我有一個朋友的丈夫是蛙人,她看到報道後哭了,她明白死者親人的痛,然而,誰又會明白她呢?風災的一刻,全澳都在等待救援,包括她的家,然而,丈夫卻不在身邊,且生死未卜。作為全澳僅有的三十個蛙人的一員,面對從來沒有想像過的救援環境,明知人被水淹三分鐘和三十小時大概結果相同,他們還是拼了自己的命去救,最後只落得“廢柴”的稱號。

除了喜歡獵奇的媒體,還有滿是陰謀論的人們,如:一切不幸都是依靠內地惹的禍,仿佛自己建電站和水廠就不會受災的樣子;又如:請解放軍協助,將有被侵略的後果,以為當人家真的要侵略你時,需要向法庭申請那樣。當然還有明察秋毫,對政府無能義憤填膺的人;對義務工作很有要求,為規劃欠妥寢食難安的人。資訊很多,罵戰也不少,難得的是願意放下成見做實事的朋友無改熱情。那天路過草木凋零的中聯辦和“駐軍部隊”,只見幾個中年的管理員在清理園子,不禁又想起那天在微信群組談到珠海協助澳門救災和先供電到澳一事。“珠海同樣需要救援的,難為你們了!”我忙向珠海的友人道謝。珠海的朋友竟然輕鬆言笑:“優先照顧澳門是我們的政策,珠海還有來自廣東不同地區的人員來相助呢!”對於同樣停水停電的境況,他仿佛不以為意。

能言善辯如我忽然覺悟:不是所有爭論都能辯出真理的,當我們為自己眼中的世界寸土不讓時,感恩那些默默為我們伸出援手的人們。

人工智能詩人

舊詩有格律有套路,一個私塾培養的孩子經過死記硬背的“浸淫”,就能寫出差不離的“詩”,但這些“詩”難以在文學史上存留,因為它們只是在重複、重組固有的“詩意”而已。大數據為小冰提煉出來的,不是五百一十九位詩人的不同,恰恰是同質,而新詩最忌諱的就是同質……這些詩風各異的詩人,被抹平混兌之後,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特的詩人。(廖偉棠認為)

    【摘自:〈人工智慧出版第一部詩集,你是嘲諷還是讚嘆?〉,每日頭條,2017年5月31日】

人工智能系統通過反覆學習一萬次1920年後的五百一十九位著名詩人的上千首詩,終於成為詩人,如果人類以此量化學習,大約需要一百年。研究團隊把作品以不同筆名投到各大網絡平台及實體詩刋,幾乎沒有人看出那是“非人寫成的作品”,而在比較不重視邏輯和句法的詩風下,一般讀者分不清作品優劣是可以理解的,就連詩刋編輯的法眼也可以逃過。在我看來,有一種莫名的“可怕”——當人工智能可以戰勝棋王、寫下完美小說,以至成為詩人,那麼,人類到底應以什麼角色生存下去?而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又應該如何詮釋學習的意義?

我覺得很是迷惑,四處找人討論,多數人一笑置之,甚至有人說“詩歌本來就是堆砌文詞”。我心有不甘,只好打電話給老師,他聽後竟然反問我:

“誰寫得更好,有那麼重要嗎?”

“當然重要啦!我們從小到大不停學習名篇,不就是為了要寫出名篇的水平嗎?”

“當然不是!我們讀名篇只是想開闊自己的眼界,讓自己成為有思想的人。”

“對呀!所以機械人可以比我們讀更多的名篇,一定比我們眼界更好、更優秀!”

“人會在學習內化的過程中思考取捨,從而形成新的自己,那就是靈魂,可我不能確認的是,一個被動研發的機械人需要有靈魂嗎?”

我思索良久,仍然不知道人工智能詩人是否比我出色,但我終於明白,機械化學習的弊端——無論如何,我們決不能把孩子教成沒靈魂的機械人。

善終與善存

 

因為“不朽”的根據在於“世道人心”,因此重視社會、歷史、人群,因而會着眼於後世,正因為肉體會朽敗,更會相信來者勝於今。這是將自身推廣、連繫至人群的信念,同時,我們會關顧到往昔的生存狀貌,故鬼舊人,一切貧苦無告者,皆應有一尊嚴的生死,善始善終,故有所謂“存亡國,繼絕世”。這並非是惺惺作態,而是我們明白到,人皆有一死,不善待別人的死,自己身後又該如何處置?善終者,其實亦是善存。

    【摘自:〈神道與鬼道——錢賓四先生《靈魂與心》讀後〉,作者:黃耀岷,網誌《海角山民》,2017年6月2日】

“忠心護主的小狗因阻止主人偷窺自家財物而被打死,家中小孩悲痛欲絕,年年悼念,然而孩子長大了,也不見得是吃素的,你不能說他這樣的悼念沒有意義,又不能說有意義……”文友對於歷史事件作了如此比喻。我省思良久,覺得此話惡絕:人生在世雖談不上絕對清高,也不應忘情絕義!

“眾生平等”,我們不能因為“小狗”之“小”而忘記牠“忠心護主”的本質,也不能因此而忘卻主人“恩將仇報”的惡行。或許,主人殺狗是別有用心的:“用一條小命換回自己被識破的疑慮,讓家人可以繼續和諧地生活,豈不犧牲有理?狗固有一死,牠死於非命就只怪自己忠心護主的本能和時機——誰叫牠出現在該死的時間和地點?”一句犧牲有理,就讓我們名正言順地不分是非,以一個更大的惡去掩蓋原來的小惡,那麼為惡的本質何時才得以修正?孩子堅持悼念,那代表着他心中有愛、明辨是非,沒有學習自己的父親,為自保而變得無情無義,而悼念本身也肯定了對小狗正直行為的認同。這樣一來,孩子的悼念行為對世道人心的道德宣示起着重要的作用。

對於人來說,銘記歷史本身的意義,不僅僅是尊重死者,更多地是在彰顯價值,做到“善存”,而這正是“世道人心不朽”之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