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的選擇題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誰說你一定要去羅馬?”

    【摘自:〈Pointimize共同創辦人王振濃,不斷顛覆“標準答案”的人生路〉,換日線,二○一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小學/初中/高中不努力,須用一生償還!”這是內地家教網紅們的金句。我對此認真研究,覺得他們不無道理,因為在內地,人才培養的確是一條單程道:小學沒讀好,上不了重點初中;初中沒讀好,上不了重點高中;高中沒讀好,上不了“九八五”、“二一一”重點高校,無法在一線學校畢業,就失去了一線工作的應聘機會。所以,內地家長是不可以放養的,因為一不小心,孩子就掉線了,掉線後就很難翻身了。

我家孩子從小熱愛學習英文,立志赴外升學,考慮到學制適應問題,我省吃儉用讓他們高中上國際學校。大家都說,國際學校就是輕鬆開心要求低,實際體驗卻非如此。我兒讀的學校氣氛輕鬆,但要求不低,功課若不達高標準,老師是不肯收貨的。傳統學校可以打○至一百分,不介意成績差的話可以隨便做,但我兒的學校卻以incomplete發回重做。成績方面也如此,任何時間都可讀補充課程重考,考到滿意為止。學校所屬的國家,除了有無限復活的考試機會,還有隨時掉線的大學制度,即如果大學成績不好,需要去社區學院重讀,直到成績滿意,又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理想的大學。終於大學畢業了,成就歸零,到職場上又有新的評價標準,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其實你也可以不去羅馬,在新的職場評價標準中創造屬於自己的道路。

覺得哪個制度較難?說不準。因為無限復活給了你機會,但隨時掉線、超車和被超車又給了你壓力。從有競爭才進步的角度,要求人才終身學習更符合成長型思維。理論上,擁有良好競爭心態的人,方可遇強越強。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24/content_1757261.htm

記憶中的童謠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各地歌詞版本不一,但都以“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或“搖搖搖,搖到外婆橋”開頭,其中後者常見於廣東等粵語地區。

    【摘自:維基百科,二○二四年五月十五日】

“搖搖搖……搖到外婆橋,阿婆話我乖,帶我行街街。”

談起本土文化與創作,我就想起這首童謠。小時候,外婆住在廣州越秀南路東濠涌一條叫糙米欄的小街道。去外婆家,首先要跨過一條小橋,橋下還有船,孩子喜歡往船上跑,外婆教我唱了這首童謠。七歲的時候,我離開廣州到澳門生活,每次回鄉,外婆總是會跑到橋頭去等我。而“搖到外婆橋”成了我童年重要的回憶,當中包含了相聚的喜悅,分離的不捨,盼望相聚的思念。外婆離世以後,我就沒有再去過那條小街道,可是夢中還是偶爾聽到這首童謠。為了尋回童年的感覺,我決定上網找尋這首歌,才發覺這歌詞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而我外婆的版本竟是獨一無二。我想這就是本土文化在兒童文學中的呈現,事物本質不變,不同的是我們的詮釋,但這一切都源自共同的文化的根。

直到為人母親後,我更有意識地和孩子一起感受本土文化,例如:小時候我們周末喜歡去松山跑步,我們一起研究自然景觀,了解燈塔、防空洞等景點,並一起創作了《丟失了松果》:在松山上有很多松樹,松樹上住着松鼠夫婦,在重陽節的當天生下了牠們的小寶貝……最後小松鼠因為丟失了松果,感恩生命中的缺失,像黑夜中看到松山燈塔的光一樣溫暖。去年孩子去外國升學,學年結束的時候,就用這個故事概括了自己這一年離家後的生活。而這就是本土文化給孩子的意義:硬知識容易忘記,故事情境的啟發卻刻骨銘心。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17/content_1755541.htm

誰是優才?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要用好人才這一寶貴資源,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完善人才結構,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釋放人才活力。

【摘自:〈合理育才、引才、用才,讓“千里馬”競相奔騰〉,人民網,二○二二年三月十四日】

“澳門要引入優才,我們很多青年仍在失業,難道我們就不是人才嗎?”學生憤憤不平地說。

“你們肯定是人才,但離優才還是有距離的吧。”

“老師,您就是優才?”

“嗯……我大學畢業時,母校馬上就給了我教職,雖然工作穩定,但我覺得人不可能一輩子呆在同一個地方,於是我去了另一所中學任教。後來,我又離開了中學進了大學,近年完全放下教學工作,投身另一個和自己專業關係不大的崗位。你覺得,我算是個優才嗎?”

“您工資高嗎?”

“工資高就是優才嗎?內地大學教授工資可能不如澳門私企高管,他就不是優才了嗎?”

學生笑了。我們的談話沒有結論,我也沒法證明自己是優才,但肯定的是,我一直都在成為優才的路上。我覺得“優才”不是個高貴的標籤,人才培養是個流動的過程,我們需要不停自我完善,敢於離開舒適圈,完成不同的挑戰以提升能力。

我從二十歲就開始辯論“輸入外勞利大於弊”,快三十年了,正反方都辯過無數次。可喜的是,今天有了新的角度,社會不單單需要勞工,還開始關注“優才”。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引進人才,引入競爭,產業才能發展,美國過去的成功經驗為我們作出了示範。而從我們自身成長的角度,引入競爭就預示我們必然落後嗎?不一定吧,請相信人才能夠遇強越強。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10/content_1753910.htm

人才成長的思考題

人才委正調整第二階段的人才引進計劃,研究讓在本地高等院校就讀“1+4”產業發展相關學系……預計約有二十多個學科可以納入第二階段人才引進計劃的範圍,該等學生的平均學分績點(GPA)須至少達到三點六分以上,人才委初步評估合資格的學生不超過二百名。

    【摘自:〈配合特區產業發展    落實人才興澳政策〉,新聞局,二○二四年四月十六日】

“1+4產業發展相關學系是指什麼?”近日不少朋友向我查詢,當中有內地打算來澳升學的人,更多的是澳門青年。“1+4”中的“1”是指旅遊休閒業;“4”是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當中涉及範圍很廣,本地青年不禁憂心忡忡:

“有三點六分的內地生很多,肯定不止二百名。”

“我們本地生GPA三點七分,也未必找到1+4好工呢!”

“我們保送內地名校回澳的算不算優才?如何和外地優秀學生競爭?”

早陣子我在澳門學聯的青少年研究中分享了一則“畢業等於失業”的案例,青年紛紛表示有共鳴,澳門學聯升學及心理輔導中心建議失業青年嘗試到內地工作闖蕩,或是運用社交平台進行微創業等。所以這邊廂,本地青年失業問題未解決,那邊廂又迎來了一批外地優才,難怪會引起不安。

然而,從人才發展角度,本地人才走出去,外邊人才引進來,彼此交換經驗,誘發良性競爭,是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例如我在報章有專欄,近年又能定期出版著作,然而如果不能夠勇敢出外闖練,找尋更大的發展空間,安逸的環境便很難使人進步。如何在得失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年輕人在競爭中掌握良好的成長心態和競爭力,也許是我們需要思考和關注的課題。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03/content_1752314.htm

我的AI替身

3D數位分身是利用生成式AI為核心,即時把圖像去背,將照片快速轉換成人物模型,呈現細微的動作,還可以開口說話。

    【摘自:〈AI分身!“數位人類”變網紅、照片變3D人物模型〉,李采穎、李承祐,二○二四年一月十日】

讀者見我最近熱衷在內地做直播和短視頻,都一股勁教我如何更好地謀利。其實我沒想過自己真的能賺錢,因為內地的播主太厲害了,他們可以天天做直播、出視頻。而“羊豬老師”還要上班,每周能做一場直播已經好勉強。於是朋友教我如何找AI寫段子,甚至找AI替身代言。

替身可以是優化版的自己,要美顏可美顏,要瘦身可瘦身,如果對自己不滿意,還可以換一張臉,要美貌有美貌,要身材有身材,不但發音準確,還有不同氣質:知性名家、可愛甜姐、傻氣小孩子,應有盡有。世界閱讀日當天,我隨便找了一張傻氣照片,配上傻氣小孩子的聲音發佈視頻,雖然臉容有點扭曲,說話不夠自然,但看着還是相當有趣。

“會不會真的用替身賺錢?”暫時不會吧。目前來說,我和人分享的最終目的是學習,首先是練習普通話,繼而督促自己每周閱讀、思考和分享。既然AI也可以做直播,還學習什麼?完美的AI可以代替你做事,卻不能代替你生活。我們學習的最終目標不是做事,而是做人。我們透過學習增長知識,透過生活實踐悟出道理,讓自己可以更好地活着,而不是求取更大的成就和賺更多的錢。

我有時也會用AI寫作,好奇它到底會如何解讀,但AI不能代替我思考。我們不需要比較AI和自己誰做得更好,因為只要有能力操控工具,一加一會大於二。如何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有足夠的智慧運用工具的人,才是我們學習的方向。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4/26/content_1750751.htm

 

微笑閱讀馬拉松

年紀最小的那隻一會兒吵着要找媽媽,一會兒說他的腳好酸,聰明的鴨子大哥教他“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走,鴨子二哥還給他取個名字叫“小步”。

    小步在哥哥的鼓勵下,時快時慢地埋頭走路。有時走累了,他又賴在原地不想動,哥哥總是耐心地提醒他“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走。

    【摘自:《小步走路》,賽門 · 詹姆斯,二○○九年十二月】

“跑馬拉松也可以微笑?”在深圳“三葉草故事家族”手上接過這項目的時候,我覺得好奇。原來真的可以,只要放下成敗的執念,享受跑步過程和沿途風景就會有無限趣味。像那天,我在“微笑閱讀馬拉松澳門站起步禮”和孩子讀了能量書單的繪本《小步走路》:故事講述三隻迷路的鴨子,年紀最小的累了,各種情緒都來了,大哥教他“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走,二哥為他取名“小步”。小步在哥哥們的鼓勵下,練習小步走路,起初偶爾忘記,但得到兄弟的提醒,慢慢形成習慣,因為持續小步前行,終於攀山越嶺,以第一名的姿態來到媽媽身邊,並在河邊開展新的旅程。

《小步走路》的故事脈絡非常單調,我作為領讀者,起初感覺不好發揮,因為來來去去不就是“一小步、一小步”走,然而,“走”了兩個回合後,回想起大家不厭其煩地模仿小鴨子笨拙的身影,以及串連故事時快樂的笑聲,卻又回味無窮。我開始愛上這故事,因為它就如多數人的生命,在平凡、苦悶、勞累的主旋律下努力前進,起初感覺無聊,細嚼又是另一番甘甜滋味。

“微笑閱讀馬拉松”終於在世界閱讀日前起步了,我們就是那隻弱小的鴨子,在同伴的關懷與打氣下小步小步前行。願我們不離不棄,一直在閱讀中感受生之趣味。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4/19/content_1749232.htm

那些年辯論“幸福”的小學生

你係唔係嬲咗我呀?

    這幾天身邊的朋友,不論是否認識辯論都會向我查詢這場十二年前的比賽,但他們關心的,很多都不是關於辯論的題目,香港兒童真幸福?而是很關心兩位小朋友主角到底發生過什麼事?

    【摘自:“iDebate.hk”Facebook專頁,二○二四年四月九日】

“小學生也能辯論嗎?”十二年前,我帶着好奇去香港,為小學生辯論賽擔任評判,見證了一群小學生在辯論“幸福”。他們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思維靈巧敏捷,特別“萬紅叢中一點綠”的男孩子,令我這唯一的女評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日因為一句“你係唔係嬲咗我呀?”的自由辯論金句,那場比賽在網上火了。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聰明伶俐的姿態深受喜愛。屈指一數,這群孩子現在都二十出頭了吧?今天仍然覺得生活幸福?對幸福的定義有改變嗎?不得而知。然而,我們這一眾辯論發燒友重溫片段的時候,肯定無比快樂。這不單是因為見證年紀小小的他們,有能力討論高深的哲學問題,更是從那天真可愛的童言中,重拾辯論的活力。時移世易,概念、邏輯、論據都不會一成不變,在辯論人的世界裏沒有永恆的真理,不滅的可能是我們在探求過程中的那團火。

“什麼是幸福?”正方說:“幸福是有客觀標準的,我們豐衣足食真幸福。”反方則說:“幸福不是肉眼所見。”從辯技上,我好像判給了正方,但其實反方說的也對,每個人對幸福的感受都可以不同。競技辯論是語言遊戲,立場是抽籤決定的,站在台上的我們只能為辯而辯,可貴的是唇槍舌劍過後,都不會“嬲咗”對方,辯論結束後定會握手言和。辯論讓我們明白差異,心平氣和地接受分歧,願擁有寬廣通透內心的辯論人更能把握屬於自己的幸福。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4/12/content_1747759.htm

成長的明信片

  “時代經典畫像”代表了一個時期澳門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歲月流變:很多古老的相片已被無情的時間淹埋,但上百年前遠寄外洋的明信片,在百年後的今天卻又被有心人帶回小城,重拾起往日令人心馳神往的景象。

    【摘自:《十九至二十世紀明信片中的澳門》,利冠棉、林發欽編著,文化公所、啟文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出版,二○二四年三月】

“這些東西將來很值錢呵!”

“這些郵品不是用作賣錢的,百年歸老的時候,要帶進棺材的。”利冠棉老師笑了。

利老師是我中學時代的數學老師,由於思維敏捷,說話神速,他有個潤喉糖的綽號“利口樂”。利老師作風親和,所以我們喜歡到他家探訪。每次作客,我們必然會欣賞他的珍藏,大至一個首日封連小全張,小至一枚小小的郵票,老師都會用他機關槍般的腔調,滔滔不絕地介紹。澳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天氣異常潮濕,為防潮防蟲,老師又為此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既然都不賣錢,儲下來不是白費功夫嗎?”我疑惑了。

“不會呀!看看也很滿足。”利老師又笑了。

我當時不太明白什麼叫“看看也很滿足”,直到今天捧起藏着老師大半生努力積累的厚重著作時,忽然感同身受。明信片記錄的不僅是時代節點,還有成長見證,睹物思人,每一個畫面都彌足珍貴,就像老師和我們拍下的每一張照片,都是我們師生情的見證。

時光飛逝,我們從有空就跑上老師家討教的小屁孩,變成了別人的老師,生育了自己的孩子。老師也老了,近年言行沒有過去的利落,但我們仍舊享受共聚。那一年團拜,老師叮囑我們每人都和他拍一張合照,並在照片上寫自己的名字。那照片我一直珍藏着,像珍藏着自己成長的明信片一樣,“看看也很滿足”。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4/05/content_1746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