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比繩重要

時時提醒自己:別人怎麼看我,不代表我就是那樣的人;別人拋出來的責任,不必一肩扛起;別人不理性的指責,無須照單全收;別人施予我們的期待,我們也用不着耗費寶貴的時間使命必達。

    【摘自:〈重新擁抱自己的人生〉,作者:胡展誥,二○一四年九月十七日】

“人生活在世上,都是為了被看見?”當諮商心理師的友人問我。我覺得不是。當了超過二十五年辯論教練,每次出場,我都提醒學生“好好享受舞台”,但其實我本人沒有那麼享受舞台的,相比起成為焦點,我更喜歡獨處。因為這時候,我才能好好地照顧自己的情緒,而且“被看見”意味着“被期待”和“被評判”,俗世的標準就好像一根繩子,讓我們動彈不得。

“每次覺得疲憊,我都會去讀莊子。”內地知識網紅“意公子”的一番話給了我深刻啟發:“逍遙遊”是莊子人生哲學的核心,他教我們如何讓心靈自由。如果繩子是社會上的客觀標準,船就是自我。無論如何,我們要知道船比繩重要,因為我們願意放下繩子,生命的船才可以自在地漂流,尋找自己的方向。

“人生活在世上,都是為了被認同。”經過長久的思考,我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人有了認同,才可以形成自我,所以在教育的課題上,我們會鼓勵家長和老師給孩子更多的接納。接納不等同於縱容,其分別在於前者是可以判斷是非,例如:孩子犯錯時,我們能夠同理他們的心情,接納他們的不足,同時也可以和他們一起分析當中的利害關係,尋找解決方案;後者卻只會一味尊重、同理、包容,放任其發展。船比繩重要,不代表航行不需要繩子,因為船有時候也要靠岸,最理想的狀態大概是:我們能夠選擇何時利用繩子去幫助船航行。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2/08/content_1720167.htm

我們都是重要的人

男孩翻看着漫畫,漫畫角色喊着:“總有一天你會長大,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你要加油!”帶着這樣一份期待,男孩在碎玻璃水池中努力泅泳,可你見到水池滿是鮮血,那是靈魂的傷,染紅了整個年少。

    【摘自:〈《年少日記》獻給所有年少破碎的心——成長很痛,但你的心有人在聽〉;作者:范亦昕;二○二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成長很痛”和擁有什麼家庭條件無關。《年少日記》中的小主角,生於富裕家庭,父親是當地知名律師,然而,孩子卻沒有因此感到快樂,高期望、高要求、嚴懲苛責,長期的精神折磨令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和很多尋死的人一樣,“我不是什麼重要的人”成為這孩子自毀的理由。戲中有一個令我久久不能釋懷的小節,那個一直給孩子心靈撫慰,告訴孩子“總有一天你會長大,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你要加油!”的漫畫家自殺死了。此事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孩子最後選擇跟隨其腳步,因為漫畫家以行動告訴孩子:“無論如何努力,我們都不能夠成為想成為的大人。”

“我或許不適合當老師,因為我不是一個思想正面的人。”做教師培訓的時候,很多學生曾經這樣和我說。其實,我也曾經這樣質疑自己,然而,當我真正成為教師之後,整個人都變得積極起來,因為生怕自己墮落對學生會有不好的影響。同理,“羊豬老師”執意要寫兒童文學,立志傳播快樂,也許並不是因為我是怎樣的正面樂觀開朗,相反我曾經是個極度自卑孤單的小孩,是兒童文學給了我成長的慰藉,所以我要給孩子相同的陪伴。每次我說“孩子,請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都像在提醒自己。感謝這部戲一再提醒:我們都是重要的人。羊豬老師,請快快樂樂地活着!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2/01/content_1718547.htm

我們的行動研究

澳門兒童文學協會的說故事團隊,由本澳有經驗的說故事老師或兒童文學作家組成。為了提高讀寫教學的品質,協會邀請本澳公私立學校老師(在取得其任教學校同意的前提下)與兒童劇團,為年輕的協會成員示範讀寫結合的說故事方式。

    【摘自:《童文匯》序;作者:向天屏;二○二三年十一月】

“近年澳門兒童文學發展蓬勃,希望你分享和介紹一下。”香港兒童文藝協會何紫薇會長向我發出邀請。“澳門兒童文學真有發展蓬勃?”我覺得汗顏。但文友說:“從後趕上,努力瘋長,也可以是很蓬勃吧!”於是我有了自信,並為報告做了個小簡介:

由孩子、教師、媽媽、義工、記者、作者、編輯、推手、研究員……一路走來遇到的困惑和喜樂為例,探索兒童文學的成長。

本來沒有什麼可以分享,但回顧一下,又覺得處處皆趣味,當中最值得分享的,大概是失敗的經驗和啟發吧。集合起來,活脫脫的就成了一個行動研究。其實,會友參與兒童文學協會的工作也一樣,我們有着不同的身份,為着不同的追求而來,最終目的是成長。至於要成長到什麼程度才叫“成功”?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定義。

《童文匯》終於出版了,不同於《童一枝筆》,那不是一本給孩子的刊物,那是一本讓寫作者、教育者、研究者全面了解兒童文學發展的綜合年刊。也許澳門不乏兒童適合看的素材,在協會部分學者的研究中,尋回了不少寶物,但為何當義工媽媽的時候,我們卻尋不到?因為我們缺乏一個正式的分類。未來,我們希望兒童文學不單單呈現在頒獎台和博物館中,還能夠在圖書館、學校、公園中唾手可得,並透過引文中說故事的團隊培養,發揮兒童文學應有的功能。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1/24/content_1716954.htm

文化認同的思考

要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廣泛宣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導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摘自:〈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人民日報》,二○二三年五月二十七日】

讀博的時候,我本想研究高校品牌,但老師不同意,她仔細地了解我的學術背景後,着我研究“認同理論”。“認同理論”真有用?我一直摸不着頭腦,直到畢業了,突然發覺身邊不停出現有關“認同”的討論,於是我把原來覺得無用的概念轉化,形成了新的思維,並開始認同老師當初的安排。近年參加家庭教育論壇,每次都被問及有關培養青少年文化認同的問題。人活在世上,尋求認同是必須的,只是還得先讓他們理解當中的意蘊,很難“為認同而認同”。如何培養青少年的文化認同?一直是我的思考題。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近日去長沙走了一回,有感茅塞頓開。旅程中比較難忘的是某中式古風茶飲品牌,其產品有茶、奶茶、奶茶拿鐵、咖啡、茶啡、雞尾酒等,紅茶稱為紅顔,綠茶叫作浣紗,無論商標、包裝、店舖裝修等都體現了傳統的中國古典風格。“中茶西做”的概念,充分彰顯了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美好。

它讓我感受到認同的核心不單單是學習,還有活化和應用。在心理學層面上,認同建基於個人與社會生活的聯繫,從而引導行為與思想的一致性,因此,文化認同不是單純的排斥和自誇,而是活學活用,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且相信我有能力把你變得更美。我們很難要求青少年一味留戀舊物,因為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但我們可以讓他們學習、欣賞,從活學活用中轉化為屬於他們新世代的產物。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1/17/content_1715421.htm

關於藝術追求的思考

每個人的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請保持着“中庸之道”,以中立、接納、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作品。

    【摘自:“我是誰,我想飛向哪兒?”故事活動,講者:蕭雅雯,中葡繪本書展,二○二三年十一月四日】

我們很少見到一個奧運金牌跑手,指着在公園跑步的那群人說:“跑得那麼慢,姿勢不專業,憑什麼跑步!”卻經常見到一些藝術家長着這樣的嘴臉。後來我慢慢理解到我和這些藝術家思想上的差異:藝術家窮一生精力去追求完美,而教育工作者則窮一生精力去扶持缺失。近年我再學習藝術治療,引文中,藝術治療師蕭雅雯的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

不是每個參與藝術活動的人都需要得獎,以至成名成家,他們可以只是喜歡藝術,喜歡參與活動,喜歡自我療癒。當一個人喜歡一種活動,就會投入心力,透過學習不斷精進,無心插柳柳成蔭也是有可能的。就是不成蔭,也可以自我實現,何樂而不為呢!山之所以高大,乃是基於土壤積累夠多,沒有基層就不可能形成高層;有容乃大,市場要發展就要有足夠的兼容度,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化才會興盛。

我在推動兒童文學創作的過程中,也遇到相同的困境,不停有人質疑作者水平:教育者質疑故事能量不足,純文學作家質疑作品文學性不高,畫師質疑故事枝節太多……我總勉勵作者:“沒事,寫出來就好!”澳門喜歡寫作的人太少了,一出場就受關注,名家導向誰都會講,但追求完美,作品交不出來,有什麼用?從事一項工作,人人皆想出人頭地,但不會以為自己一動筆就成“名家”吧?訓練有素,先成長後成才是常識。什麼是訓練有素?那就是享受創作,多寫多練,喜歡挑戰自己。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1/10/content_1713856.htm

“慢養”成就好性格

 “慢養”是什麼?“慢養”是:不要太緊張,不要太急。是要幫助父母了解,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性格,而不是考試成績。在學校學到的東西,當他們畢業時就已經落伍了。提早逼他們讀書,讓他們討厭上學,將來畢業後不再學習,這才是最糟糕的事。

    【摘自:《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黑幼龍著,遠足文化出版,二○二一年八月】

在生活節奏急速的世代,人生充滿焦慮。孩子才幾歲,就急着學東學西;基本功課未掌握,就開始考各種證書;大學尚未讀完,就要為未來工作做好規劃;還未了解未來是什麼概念,已被貼上成功者或失敗者的標籤。在隨波逐流的成長路上,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停下來反思?

同意引文所述: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性格,而不是考試成績。大家都明白性格決定命運,只是不知道性格要如何塑造。性格受遺傳、環境和個人選擇等多種因素影響,而家庭環境對性格的發展起着關鍵作用。研究指出,一個溫暖、支持和鼓勵個人發展的家庭環境,有助於培養孩子自信和開放的性格。性格塑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家庭,還受個人際遇、社交經驗的影響。培養自我覺察能力是性格塑造的第一步,通過自我反思、觀察自己的行為和反應,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才可以針對性地進行完善和發展。雖然家長和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反思,但領悟這件事卻不能代勞。這讓我想起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中描述的場景: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1/03/content_1712256.htm

女性婚後的魚與熊掌

我想起戈爾丁教授的研究裡,提起的一個針對高學歷女性有趣的研究:女性究竟想要更公平的婚姻還是更寬裕的婚姻?更公平的婚姻意味着雙方學識相當、能力相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大概率女性會犧牲事業去照顧家庭,為男性發展創造條件。更寬裕的婚姻則是以自己的事業為優先,找一個或許從經濟地位來看不如自己的人,卻能提供隨時待命的情緒價值和承擔家庭照料責任。

    【摘自:〈揭秘女性難以平衡事業與家庭的真實原因〉,卷兔谷雨星球,二○二三年十月十五日】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克勞迪婭 · 戈爾丁成為歷史第一位單獨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她的主要成就在於“女性平衡事業和家庭”方面的研究。其著作《事業還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歷程》中提到,一個困擾很多“女強人”的問題:為什麼現代社會有着選擇權高學歷的女性,仍然在畢業十餘年後事業不如男性?縱觀二百年歷史,吸取母親經驗的下一代女性,為何仍循環往復在事業和家庭之間來回跳躍?事業和家庭雙豐收的女性畢業生,又有什麼特徵呢?

朋友問:“作為事業和家庭雙豐收的女性,你怎樣想?”坦白說,我沒有覺得自己“豐收”,我只是比較“叛逆”,沒有順從社會對女性在家庭與事業中二選一的期望。但站在男女成就比對的風口浪尖,我沒有忿忿不平,因為“為人妻、為人母”才是我畢生的大志,比起當女強人的壓力,我更享受成為小女人“進可攻,退可守”的自在。

經濟學家戈爾丁以“成就”作為男女地位的衡量標準,有其合理性,但我覺得成就不是衡量一個人的最終意義——照顧家庭也很有價值。無論男或女,處在什麼位置,以什麼形式活着,我們都有價值。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關鍵在於選擇、協調和分工。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0/27/content_1710557.htm

幸福的親子探索

正如書中所言,“幸福就在身邊,而且幸福隨處可見”,

對本人而言,每天能夠與家人一起,每天能夠陪伴小孩成長……那就是幸福了!

    【摘自:《小孩子心中的幸福》,作者:高結、高至型,科教文出版社,二○二三年八月】

“幸福是什麼?”是個複雜的哲學命題,古往今來的學者都有不同的詮釋。然而,“幸福”卻一直無法被定論,大概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追求吧。與其說,我們要找一個“真理”去崇拜,倒不如親身去探求。

《小孩子心中的幸福》一書給我的啟發,在於此書顧問高勝文帶領孩子探求幸福的思路:據悉他以社會學家塔爾科特 · 帕森斯為代表的結構功能學派為依據,指導其子女開展歷時三年的出版計劃,包括:計劃、考察、訪談、撰寫、繪畫、排版、校對等。我覺得,這除了是難忘的生命考察,更是個有趣的行動研究。“為什麼選擇訪問清潔工人、巴士司機、警察等職業呢?”我覺得好奇,以為當中有什麼大學問。“因為孩子們說想知道。”聽着答案的一刻,我感動了。想起了老師對我的啟蒙:“你要認真想想,為什麼想做這個研究?也許不單是為了你需要一個學位,更重要的是:你想知道什麼?那才是學習的本質。”回歸現實的場景,孩子總是在課程安排下學習,學校很難完全針對孩子的個別需要,而作為家長的我們,是否曾關心孩子:你喜歡什麼?你想知道什麼?你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孩子,請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孩子未必能把握自己的方向,他們需要在過程中探求什麼才是自己需要的,並嘗試以此為目標去努力。不懂得定義“幸福”的人,不可能找到“幸福”,而容許孩子探求幸福的過程,本身就很幸福。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0/20/content_1708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