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的太空蕃茄(刊於《少兒文藝》)

Share Button

散文風鈴 | 美麗中國·炫彩澳門

請關注 少年文藝 2024-04-02 17:00 上海

創刊於 1953 年 · 新中國原創兒童文學 第一刊 

《少年文藝》2024年第4期“美麗中國·炫彩澳門”,為您展現澳門的人文風光,讓我們一起欣賞吧。

本期內容

美麗中國 · 炫彩澳門

 

在報上讀到母校師生經過十多年努力,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盱眙觀測站科研團隊帶領下,成功發現一顆新的近地小行星的全版報導,有一種難言的激動,同時也拉開了我記憶中的“星空”……

那一年,教生物的美芳老師安排我們生物小組的同學種“太空番茄”。什麼是太空番茄?對於我們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那就像《西遊記》中的仙山蟠桃,帶著無法言語的神秘感。幸運的是,作為小組長的我,不需要像孫悟空那樣偷取蟠桃,老師名正言順地把太空番茄的任務交托給我,可那不是成果,只是種子。“世上哪有不勞而獲?”老師笑著說。

九十年代的澳門已經沒有田地了,寸金尺土的住宅也鮮有適合栽種的花園或者是陽臺,所以在澳門成長的孩子多半是沒有栽種經驗的,我也不例外。我拿著老師授予的“天書”學習,首先做的是備土施肥,我們去了路環離島的荒地運土,再去市場找小販要雞鴨的糞便,然後回校處理。糞便不會臭氣熏天嗎?真的不會,一如老師所說“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肥料的發酵過程並沒有想像中的“髒亂可怕”,簡簡單單的幾個步驟就完成了。比較困難的是空間,我們的校園集種植園、籃球場、羽毛球場、各類田徑訓練場等於一身,但實質是不足一個籃球場大的空間,如此狹小又多功能的空間,怎麼可以找到一片耕地?然而,老師說栽種不一定需要耕地,如果老天爺沒有給你一片地,我們還可以找個盆子。於是,我們就去路環某種植場討了些被廢棄的花盆,然後在操場上找了一個小平臺,開始了我夢想中的太空番茄之旅。

太空番茄的種子沒有想像中的閃閃發光,好像和正常的番茄沒有兩樣,當然,我當時也沒有見過正常的番茄種子,只是聽媽媽說“都沒有分別”。既然“都沒有分別”,為什麼要叫太空番茄?老師說那是因為種子曾經被太空人帶到太空,經歷了無重狀態。經歷無重狀態會長得更大更好嗎?“也許吧!世上哪有不勞而獲?”老師還是給我這答案。既然地球都有番茄,經歷無重狀態又不一定會長得更大更好,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千辛萬苦把番茄帶上太空?

“那就是科學!我們需要花時間不斷驗證,並享受發現未知的可能性。”“這就是科學!”老師的話如明燈,點亮了我對科學的熱情,讓我以生物組為家,並立志成為一位生物老師。

老師說,番茄生命力很強,可以不走催芽程式,但來自太空的種子太珍貴了,不能錯過任何一顆,我們還是決定催芽──我拿起小夾子,把一顆顆的番茄種子,小心翼翼地放在濕潤的、雪白的棉花上,乾癟的種子一下子柔潤了,像在太空中游離的孩子回歸媽媽的懷抱。不久,小小的種子就吐出嫰嫰的芽。我們用一根粗大的試管在土壤中給植株挖了個深洞,從此番茄就有家了!同學們雀躍萬分。埋在土裏的太空番茄苗子如心田上的繁星,天天都在閃光。

20攝氏度是番茄較佳的生長氣溫。由於澳門氣溫偏高,栽種番茄一般避開夏秋炎熱天氣就好,沒想到立春之後寒流突然南下,讓番茄有了凍傷的危機。

美芳老師當時身在外地未能及時回澳,著我們番茄兵團回校急救。紗布不擋風,棉布又不透光,找什麼質料保暖好?用膠布吧。我們去書店買了包書用的透明膠布,雞手鴨腳地裁剪拼貼,結果弄了個極其古怪的保溫裝置。在光照下,裝置嶙峋突起折射出奇異的色彩,像懸浮於太空的不明飛行物體。雖然保溫系統成功建起,但仍然保不住第一期長出的花蕾。面對花落苗枯,大家都好失落。“失落什麼呢?在自然界中,天災蟲害本平常。”老師一聲令下,我們把枯枝剪掉,寒流一過,又迎來了新的花季,最後結出了平平無奇但又充滿情味的果實。我們把霜凍的意外記錄在案,配以奇形怪狀的防護系統照片,以及平淡無奇的番茄果實,沒有得到科學大獎,看不同的國家地區展示的“偉大成果”,實在感到汗顏。“小果子和大果子也一樣是成果,只要付出努力、用心探索,就是學習的豐收!”美芳老師勉勵我們,畢業的時候,學校還給我們這群在生物組堅持苦幹的“小番茄”頒發了獎狀。

我的學習之路也如太空番茄之旅,盡心盡力卻收穫“慘澹”。也許是太沉迷於課外活動,又或是本來數理資質不高,我學習上又經歷了一次“花落苗枯”。但這一次,我沒有氣餒,我果斷地“把枯枝剪掉”,放下“理科班”的課本,轉到“文科班”準備升學考試。待寒流一過,又迎來了新的花季,我如願考上澳門大學教育學院中文系,成為了一位語文老師。澳門回歸祖國後,政府鼓勵市民持續進修,我一邊工作一邊完成碩士課程,之後去了大學工作,還讀了兩個博士學位,其中一個是在內地完成的。在內地求學的過程中,我有更多機會瞭解國情,和內地的學者研討,因為持續耕耘,吸取各地的養分,我這“小番茄”似乎也長大了一點點。澳門太小了!小得像條街,因此有“澳門街”的稱號。澳門半島、氹仔、路氹及路環四個區域合起來的土地面積僅為32.9平方千米,廣州越秀山公園的總面積就是澳門的兩倍。因為地方小,行業少,發展的空間也小,但活在小城的孩子還是有大志氣,無論如何也想仰望星空。回歸後,澳門人得以落葉歸根,擁有更闊廣、更適合自己成長的土壤,仰望的星空好像一下子變闊廣了──以前,我們沒有一片耕地,只能找個盆子,而師弟妹們年紀小小卻可以離開校園,登上南京紫金山天文臺觀星,融入國家科研專案。

我沒有如願成為一位生物老師,但感恩美芳老師給我的心田撒下一顆熱愛探索的種子。生物老師、語文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在我看來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就像經歷無重狀態和沒有經歷無重狀態、長得大和長得小的番茄都是番茄,哪個結果更甜?沒法驗證,但我深信美芳老師的結論:小果子和大果子一樣是成果,只要付出努力、用心探索,就是學習的豐收!願身處不同地域的我們,血脈相連,能仰望同一片星空,成為愛學習、有志氣、喜歡探索、不畏挫折的孩子!

 

 

Share Button

親子教育真人騷

Share Button

Riley(女兒)在表演時音調略為失準且心不甘情不願……主持人小S聽完後面有難色說:“我是不懂啦!但是她的音聽起來是正常的嗎?”蔡沐妍尷尬笑說女兒在家練習的表現就是如此,小S接着說:“這是可以表演的嗎?”

    【摘自:〈小S主持玩笑開過頭?蔡沐妍不爽女兒被調侃〉,二○二四年三月二十四日】

“所有親子作品都在消費自己的親人。”由我第一日開始以親子作為寫作題材,就收到這樣好意的勸諫。我為此反省良久:不多不少也對親人造成影響吧,例如:公開媽媽小時候的教育方法,媽媽可能會難受;說兒子的事跡,兒子的私生活就被公開了。但寫作總是要找素材的,古往今來,描述親子關係的作品不少,而這些經驗也會給讀者啟發。如何在當中取得平衡?我選擇得到家人的理解,媽媽不介意我提起往事,甚至她自己也會主動提起,是個很能接受建議和自省的母親,兒子也表示“理解我的工作”。

慶幸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能以親子關係作為寫作素材,然而,隨着媒體的發展,單向的文字輸出已經不能滿足觀眾,取而代之的是拍下親子互動真人騷。例如:孩子吵鬧全程錄播、要求孩子加入公開對談,甚至如引文中的例子:電視以“不要再強迫小孩學不喜歡的才藝”為主題,請來名人子弟做嘉賓。席中主持人請孩子演奏大提琴,感覺不如理想,事後擺出關愛的姿態,指出孩子的表現如何見得人?建議刪除重錄等,最後又引導孩子說出“其實我不喜歡拉大提琴”的結論,以示正義家庭教育判官的形象。即使受訪母親表示難受,主持人仍收到大量好評。

在一場結論明確、劇本一早寫好的真人騷中,受訪嘉賓只是當中的商品,而觀眾則成了這場演出的消費者。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3/29/content_1744753.htm

Share Button

黑面神鳥在澳門

Share Button

在澳門氹仔紅樹林棲息過冬的黑面琵鷺,據專家統計,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只有六至九隻,一九九九年增至十八隻,二○○○年底記錄逾三十隻,佔全球百分之五以上,可謂數量不少,多集中在路氹蓮花大橋附近濕地生活。

    【摘自:〈黑面琵鷺棲息澳門〉,澳門記憶,更新日期:二○一九年一月十五日】

“那是什麼鳥?為什麼牠的臉弄黑了?”

“那是澳門的旅遊大使,那不是弄黑了,牠的臉天生就是黑色的,嘴巴又長又扁如琵琶,因此牠叫黑面琵鷺。”

為了讓澳門兒童文學被看見,兒童文學協會在福隆新街的文創市集做展銷,路過的外地小朋友總是對其中一個作品中的黑面神鳥感到好奇,並且留下很多有趣的對談:

“黑面琵鷺生於澳門嗎?”不是。黑面琵鷺在朝鮮半島及中國遼東半島繁殖,在黃海無人小島岩壁上築巢,於五六月產卵,由黑面琵鷺爸媽輪流抱蛋直到整窩孵化,長大後與同伴一同起飛到溫暖的南方避寒,以取得充足的糧食。

“黑面琵鷺都飛來澳門過冬嗎?”也不是,只有百分之五的黑面琵鷺來澳門,多數喜歡去台灣和香港。

“那為什麼牠是澳門的旅遊大使?而不是台灣和香港的旅遊大使?”因為我們特別珍惜黑面琵鷺的到來,像我們特別歡迎你的到來一樣。

很多本地人質疑過這“黑面神鳥”不能代表澳門。我們地方太小了,真的沒有什麼自己產出的小動物,但重要的不是我們佔有一個物種,而是我們珍惜牠的到來,並願意調整城市發展的步伐,讓每一隻前來的黑面琵鷺賓至如歸。黑面琵鷺總是會離開的,一如每一位到訪者,然而,小城盼望他們留連忘返,且相信他們能吸取到此地的文化養分,把澳門人善良的印象和美好的城市體驗帶回家。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3/22/content_1743203.htm

Share Button

為什麼要讀書?

Share Button

《二○一九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截至二○一九年,中國數字閱讀用戶總量達到四點七億,人均電子書年接觸量近十五本,接觸二十本以上電子書的用戶達到百分之五十三點八,每周閱讀三次及以上的用戶佔比達百之八十八。

很多人現在依然有疑問,我們為什麼要讀書?下面二十五個回答,一定有一個能打動你。

【摘自:〈為什麼要讀書?這二十五句話,就是最好的回答〉,詩詞世界,二○二一年四月二十三日】

“家裏沒錢,我們要上學唯有努力取得獎學金。”我媽從小就這樣提醒我讀書的重要性,對於他們那一代人,能上學讀書是種恩賜。

“我喜歡讀書,但不喜歡上學,因為上學不能隨心所欲地讀我自己喜歡的書。”兒子告訴我,對他來說學校是囚籠,困住了他自由的靈魂。

我反覆思考以上兩個截然不同的答案,然後想起了古往今來名家們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的反思,並針對上文進行了簡單的分類。總結讀書的原因:經驗學習、激發好奇心、增長知識和技能、豐盛精神世界、培養道德修養、增加生活情趣、治療孤獨、解決生活困擾、提升氣質和素養、給人成就和尊嚴等。

除了最後一項“成就和尊嚴”是需要外界肯定,其餘的均屬於自我建構,也就是說,讀書的好處主要是自我滿足。我媽的年代,讀書是稀缺資源,學校是為孩子提供知識的主要場所,所以我媽視讀書如珍寶;然而,對於“○○後”的兒子,知識俯拾皆是,甚至在互聯網中,人人皆可成為知識傳播者,有更簡單、直接、吸引眼球的短視頻,學校的知識容量就顯得不足。過去讀書的某些好處的確可以被取代,文字給我們的想像空間卻不是影像媒體可以比擬,經出版單位把關的讀本也比自媒體更可信賴。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3/15/content_1741620.htm

Share Button

聽聽少年心底話

Share Button

訪談中亦發現,受訪者在處理壓力及遇到壓力時的反應亦相當類似,大部分受訪者在處理壓力時會選擇尋找虛擬空間或創造儀式感治癒自己,如“寫寫Blog”、“把心事摺成星星許願、好好儲起”等。

    【摘自:《澳門中學生精神健康現況調查(二○二三年)》,澳門學聯升學及心理輔導中心,二○二三年十二月】

英國雜誌《經濟學人》統計數據表明(二○二○年),在全球範圍,自殺已經成為十五至二十九歲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少年自殺人數為世界首位。中國北醫兒童發展中心發佈數據顯示,內地年均約十萬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一分鐘就有二人自殺致死、八人自殺未遂。青春本是美好的,為何卻心生厭倦?我想那大概是基於青少年身心發展不平衡,讓他們更容易形成心理障礙之故。

針對青少年問題,政府、學校和民間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患有心理隱患的人多數是不會或不懂求助的,何況是年少的孩子?因此家長成為了主要求助者,家庭教育課程、心理諮詢服務等應運而生。作為青少年父母,我因利乘便加入其中,每天在媒體接觸大量案例:我家孩子躺平了,遊戲成癮了,“○○後”的奇葩怪獸全國統一培訓的……

其實新一代的奇葩怪獸父母也不少,但我們很少在正式媒體聽到青少年控訴的聲音,一如上面的調查:青少年傾向自我療傷。如何讓青少年的心聲被聽見?是我研究的方向,因此我選擇以“青少年”為主體的教育現象學作研究,把自己青少年時代和父母衝突的體驗寫成故事,輕鬆地總結出成為智慧父母的建議。研究完成後,我把成果在青年社團發佈,並計劃給青少年寫建議,方才發覺親子溝通方式很難反向呈現,要求青少年同理父母自然不容易,要父母接受“只是被理解而非服從”相信更難。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3/08/content_1739882.htm

Share Button

我就是網絡成癮

Share Button

編者語:“一代不如一代”,這是大人們喜歡說的話,然而,我們是否想過,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少年。我們都不如上一代嗎?也許不!只是當我們成為大人後,已經忘記少年時代的困惑。大家都說,青少年問題嚴重,於是研究者希望透過教育現象學的個案研究,讓大家反思叛逆的少年時代,明白每一代青少年的成長都不容易。同時,青少年也可以藉此理解大人,特別是父母,學習溝通相處,嘗試築起跨越代溝的橋樑。 為此,由澳門學聯、學新社主辦,聖若瑟大學澳門社會發展觀察中心協辦的“你有壓力!我有壓力!聽聽少年心底話系列專題文章分享”,我們特別邀請教育學者楊穎虹博士為大家分享與青少年相關的系列案例,而相關案例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為遵循教育現象學寫作的原則:案例發表經同意,為保護私穩,在不影響事件呈現的情況下,部份核心情節經改寫。為加強結論的客觀性,研究者成立由4名教育學者及專家;3名專業社工;5名前線教師;9名教養教練及青少年導師;2名心理學家及醫護人員組成之研究焦點小組給與案例點評。以下率先推出我就是網絡成癮的專題文章。
“網絡成癮”是近年社會的熱點問題,也是家長最大的育兒困難。在故事中,案主被家人判斷為“網絡成癮”,而案主也直認不違:“我就是網絡成癮!”我媽說我是,我就是!我無法為自己辯護什麼,反正我就是“無得救”!每次看到我拿起手機或打開電腦,我媽就憂心忡忡,以前,她罵我,後來我干脆預認了 “係呀!我就係網絡成癮!我就係無得救!”她會氣得說不出話來,她有試過來搶,但她搶不到的,因為我比她要高大。有一次,她氣得把電腦打碎,我沒事,就跑出去玩,不回家了。後來她還不是買新的給我,沒法子的,學校要用電腦做功課,老師打電話來說我沒做功課,因為電腦壞了,她也只能給我買新的,從此她學乖了,沒有再做傷害電腦的事。M是個16歲少年,話不多,談起“網絡成癮”這個話題,他憤憤不平地說了以上的話。我問他是否知道什麼是“網絡成癮”,他說知道,那就是沉迷網絡,無法自拔。他說自己沒有“網絡成癮”,因為他在上課的時候沒有上網,也不覺得不安。他提到自己成績尚可,但沒有小學時那麼好,這是媽媽對他不滿的主因。“中學功課好難,不是說努力了就可以好的!”他無奈地說,“她自己讀書好好嗎?她自己也不過讀到初中畢業!”言談間,M對母親極度不滿。研究焦點小組的分析:M對網絡成癮的理解是正確的,父母言過其實,對網絡成癮的恐慌無助孩子正確理解時間管理的方法和意義,建議媽媽先認真了解孩子用手機或是電腦的具體情況,並學習“網絡使用習慣”、“網絡成癮”等的相關知識,若真力有不逮,可以向學校老師、社工、相關親子教育社團,以及對“網絡使用”有認識的親友求助。特別建議家長向自己的孩子請教,這既可緩和親子關係,又可以在研討中相互學習,尋求共識。

給青少年的建議:
家長的認知取決於自己的成長經驗,因為成長年代不同,家長對新媒體的恐懼是可以理解的,不少青少年有心理問題,但其實有抑鬱和焦慮症狀的家長也很多。當我們長大了,不單單是身體比父母強壯,學識和見識更多,還應該有更廣闊的胸襟和氣量,嘗試以強者的姿態去包容和幫助父母“成長”。面對誤解,建議以下解決步驟:1.先平靜:媽媽,我知道你好生氣,我也是很難過,我想我們都需要平靜一下!2.表達自己觀察到的情況:我發覺你見到我拿起手機和打開電腦就會感到不安,並責備我。3.同理父母:我知道你擔心我這樣做會“網絡成癮”,影響學習和身體發育。

4.更新觀念:老師說/我閱讀的資訊指出“網絡成癮”是這樣,你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5.了解彼此的感受:你這樣做我覺得……

6.表達彼此的需求和建議:我需要上網做功課/看視頻輕鬆一下……

7.尋求共識。可能不會一下子能達成共識,這個時候,我們不要氣餒,可以請老師或親友轉達自己的需求,或是等自己平靜下來給父母寫封信,循序漸進地尋求改變和找到共存之法。

澳門學聯升學及心理輔導中心設有生涯諮詢服務,如對生涯規劃有困惑的青年可與本中心輔導員預約:
電話:28723143   電郵:[email protected]   微信:aecm_counseling
Share Button

親子溝通的屏障與橋樑

Share Button

隨着短視頻和直播的興起,從色情、暴力等內容會引發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到誘導打賞、充值等問題頻發。對此,網信辦督促各App上線了“青少年保護模式”,但是這一模式真的起到其應有的作用了嗎?

    【摘自:〈“青少年模式”能保護好未成年人嗎?〉,張鑫,北京青年報,二○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上周談到新媒體對孩子成長潛伏着危機,文友回饋“不是說有青少年保護模式嗎?”對的,內地媒體設有“青少年保護模式”,並於去年的《移動互聯網未成年人模式建設指南(徵求意見稿)》中提出,把“青少年模式”升級至“未成年人模式”,覆蓋範圍由App擴大到移動智能終端、應用商店,實現軟硬件三方聯動,設立方便用戶一鍵進入的模式。然而此措施主力解決網絡遊戲問題,引文中提到的意識形態、價值觀等仍未對症下藥。再說在新媒體的應用上,孩子的能力比家長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恐成效不彰。

“哈,你覺得我是不知道的?”想起保護屏障,不禁又記起我那青春期的兒子自以為是的笑臉。兒子上高中後,我的確無法管控他讀了什麼,除了因為他英語好,可以接觸外媒,更因為他使用媒體的能力超越了我,但當你以為這年代的孩子無所不知時,大學生網絡騙案又無處不在。因為在大數據推流中,他們既可以對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無所不知,又可能對自己不熟悉的問題一無所知,這就是短視頻年代造成的訊息不對稱。

相對於禁止,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了解,作為家長的我們,要以開放的態度接納孩子的取向,爭取機會和孩子討論,甚至多向他請教。只有建立溝通的橋樑,才有機會了解到他知道以及不知道什麼,從中給予點撥和引導。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3/01/content_1738289.htm

Share Button

作弊誘惑

Share Button

編者語:

“一代不如一代”,這是大人們喜歡說的話,然而,我們是否想過,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少年。我們都不如上一代嗎?也許不!只是當我們成為大人後,已經忘記少年時代的困惑。大家都說,青少年問題嚴重,於是研究者希望透過教育現象學的個案研究,讓大家反思叛逆的少年時代,明白每一代青少年的成長都不容易。同時,青少年也可以藉此理解大人,特別是父母,學習溝通相處,嘗試築起跨越代溝的橋樑。

為此,由澳門學聯、學新社主辦,聖若瑟大學澳門社會發展觀察中心協辦的“你有壓力!我有壓力!聽聽少年心底話系列專題文章分享”,我們特別邀請教育學者楊穎虹博士為大家分享與青少年相關的系列案例,而相關案例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為遵循教育現象學寫作的原則:案例發表經同意,為保護私穩,在不影響事件呈現的情況下,部份核心情節經改寫。為加強結論的客觀性,研究者成立由4名教育學者及專家;3名專業社工;5名前線教師;9名教養教練及青少年導師;2名心理學家及醫護人員組成之研究焦點小組給與案例點評。以下率先推出作弊誘惑的專題文章。

所有青少年都知道作弊是犯規的,而且罰則很重,但卻很多人也曾以身犯險,D先生描述了他作弊的前因後果:

班上很多同學都有作弊,包括成績好的同學,因為大家都想有好成績,保送去好的大學,如果我不同流合污就吃虧了,所以高中的時候,我也參與集體作弊活動。我們前後左右四人每人只溫習一個部份,然後到了測驗的時候互相傳遞答案,本來完美的組合一直合作愉快,相安無事,後來因為某老師細心比對發現了我們共同出錯的某個題目,並請我們逐一審問。某同學因為害怕供出了真相,事敗後,我們四人都被記過了,老師邀請家長來面談。我爸是警務人員,媽媽是律師,有一個作弊的兒子特別沒有面子,但爸爸媽媽還是一起前來見主任,他們沒有很生氣,反而感謝學校給我及時的教育,爸爸說,如果這事發生在社會中,我就會受法律制裁,不是記大過那麼簡單了。因為記了大過,我失去了保送大學的機會,但父母沒有氣急敗壞,他們鼓勵我靠真才實學去考大學,最後,我還是考到了心儀的大學。我爸說得對:“如果沒有真才實學,進了好學校也讀不上!”

D先生三十出頭,說話淡定,很有涵養。“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會想改寫這段歷史嗎?例如說,你拒絕參與作弊行動。”我問。“不會啦!人誰無過,正因為人會犯錯才會覺悟!”他形容父母從不會責備他犯錯,而是鼓勵他吸取教訓,他感恩自己能在錯誤中成長。

研究焦點小組認為D先生的叛逆行為源自同儕效應,其父母面對此事的教育方式,得到了研究焦點小組的認同:面對犯錯,家長不宜氣急敗壞,需要把教訓視為成長的助力,失敗能否作為成功之母,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錯誤給成長的意義。

給青少年的建議:

面對作弊誘惑,應了解事情的嚴重性,向朋友說 “這事後果嚴重,請原諒我無法幫到你!”,並提出其他可以助人的建議 “不如我們組識溫習小組”、“我給你一些參考資料。”讓朋友感受到你的真誠。另外要理解學習的意義不單單是取得成績,而是在過程中學習知識。沒有真才實學,即使作弊取得好成績也沒用;反之,放棄作弊行為認真學習,也能憑自己的實力取得成果。

輔導中心設有生涯諮詢服務,如對生涯規劃有困惑的青年可與本中心輔導員預約:

電話:28723143   電郵:[email protected]   微信:aecm_counseling

Share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