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女人身後的男人

Share Button

這是說:這一本書,在我們自己,一時是有意思的,但對於別人,卻並不如此。其中既沒有死呀活呀的熱情,也沒有花呀月呀的佳句;文辭呢,我們都未曾研究過《尺牘精華》或《書信作法》……如果定要恭維這一本書的特色,那麼,我想,恐怕是因為他的平凡吧。這樣平凡的東西,別人大概是不會有,即有也未必存留的。

    【摘自:《兩地書 · 序言》,魯迅,天津人民出版社,二○一九年十二月】

在文學上追星,我好像就只是追過魯迅,我是真的連記載其私事情史的《兩地書》也讀過一遍的。此書是魯迅與許廣平從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九年的通信集,二○一九年再版的封面大字標題寫着:“憤世大先生和文藝女青年的驚世愛情”,但記憶中,書中兒女私情的描述並不多。

比較感動我的是許廣平對魯迅那帶點傻氣的仰慕之辭:“當你授課時,坐在頭一排的座位,每每忘形地直率地憑其相同的剛決的言語,在聽講時好發言的一個小學生。”這是二十七歲的許廣平親自登門給四十五歲魯迅送去的第一封信中,對自己的描述。

到了後期,許廣平明顯成熟了,敢於對夫君提出一針見血的批評:“你的弊病,就是對一些人太過深惡痛絕……”而魯迅並不妥協,在信中一直堅守“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意義,偶爾也透露着柔情,如:魯迅會稱愛人為“乖姑”、“小刺猬”,自稱“小白象”,並關注愛人的生活小細節。

在很多展覽和文獻中閱讀過許廣平,對其定位大都是“成功男人身後的女人”。我驚嘆於廣東文學館為世界展示了“成功女人身後的男人”:人走茶涼,但在許廣平心中,愛情是永恆的熾熱。愛人離世後,許廣平為傳承着魯迅的精神而奮進,並為世界呈現了一個強大女性的形象。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6/14/content_1761759.htm

Share Button

亞婆井的漣漪

Share Button

 亞婆井前地(Largo do Lilao)是葡人在澳門最早的聚居點之一……葡文名稱“Lilao”便是“山泉”的意思,而中文名稱“亞婆”則來源於粵語“阿婆”,與一位明朝老婆婆在此地築水池貯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飲用的傳說有關。

    【摘自:〈亞婆井前地〉,澳門世界遺產網】

在澳門,與亞婆井相關的詩文很多,它是城市集體記憶的重要載體。與其說,亞婆井是關於土生葡人的故事,不如說那是個關於尋找心靈故鄉的傳說。

飲水思源——在心理學上,故鄉是心靈的泉源。故鄉的人事物給我們回憶,故鄉的地緣文化給我們歸宿,所以過去的華人無論在他鄉創立的事業如何輝煌,死後也要回歸故土,落葉歸根。

隨着社會發展,人們為了生存遷移,原來視為故鄉的祖籍,已經成為文件上一個陌生的地名,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出生地。但民眾因工作南漂北流,出生地歸屬感又模糊了,我們催生了“無根”的世代:我是誰?我來自哪兒?我要去哪兒?對很多孩子來說是迷茫的。例如我,從未在祖籍地生活過,在廣州出生,八歲移居澳門,後來又隨家人去過溫哥華生活。除了成年後決定回來澳門,整個遷移過程都是被動和無助的。

為此,我在作品中不停討論身份認同,重複尋找心靈故鄉。寫大熊貓“開開”、“心心”離開四川,移居澳門那一集《別離是為了想念》時,我含淚地給孩子寫下了“別離的不捨與美好”。也因為對別離的想像,我特別喜歡“亞婆井”傳說,葡人因着人生際遇來到澳門,是什麼讓他們依戀?是故鄉的味道。那不僅僅因為“泉水”本身,而是當中濃濃的人情味,讓遠在他鄉的遊子的心顫動,並泛起愛的漣漪。願這故事能夠告訴孩子:我們留戀的不是一個硬生生的地名,而是需要品味愛的能力。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6/07/content_1760376.htm

 

Share Button

紀念“五二○”奇妙相遇

Share Button

這些女作家哀樂倍於常人,她們絕大多數都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際遇……白薇、丁玲、謝冰瑩、蕭紅都曾有過抗婚、逃婚、反抗封建包辦婚姻的經歷。

    【摘自:《才女多情:“五四”女作家的愛情歷程》,蔡登山,秀威資訊出版社,二○一一年十二月】

作為“七○後”,吃“五四文學”長大的文學愛好者,我對書中的女作家有過無限想像:張愛玲、蕭紅、冰心、林徽因……每一位都是閃閃發亮的明星。我特別喜歡閱讀林徽因組織“文學沙龍”篇章,並不是沉醉於她“眾星拱月”的光芒,而是嚮往那種自由奔放的情調。文學本該如此,哪怕冰心撰文〈太太的客廳〉暗諷之,也是有趣的文學創作。

直到自己成為作者,卻遺憾地發現:我們的作家聚會都是正襟危坐、謹小慎微的。萬萬想不到,上周參加由廣東省作家協會舉辦的“歡迎粵港澳大灣區作家回家”活動,卻遇上了閃閃發亮的“勝利五二○姊妹團”。五月二十日晚上,來自不同地域的女作家,相約在廣州勝利賓館七三○號房間。互不相識的我們,在主持人的領導下動起來:沒有酒水?去買吧!沒有足夠的椅凳、桌子?去搬吧!就這樣,告別校園已久的我們,彷彿又回到了高中時代,一起籌辦有趣的畢業活動。

“五○後”、“六○後”、“七○後”、“八○後”、“九○後”、“○○後”的我們放下平日架在身上的裝備,剖開內心談情說愛。原來,無論身處什麼年代,身受多少冰霜,內心仍然熾熱,像花兒一樣綻放。讓姊妹們閃亮的,不是美貌,更不是功名成就,而是敢愛敢想,具有學養而又靈動的內心——這才是我嚮往的女作家形象。

“桃花春水白鵝潭”——別後無論相距多遠,願我們相聚仍是少女!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31/content_1758810.htm

Share Button

人才培養的選擇題

Share Button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誰說你一定要去羅馬?”

    【摘自:〈Pointimize共同創辦人王振濃,不斷顛覆“標準答案”的人生路〉,換日線,二○一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小學/初中/高中不努力,須用一生償還!”這是內地家教網紅們的金句。我對此認真研究,覺得他們不無道理,因為在內地,人才培養的確是一條單程道:小學沒讀好,上不了重點初中;初中沒讀好,上不了重點高中;高中沒讀好,上不了“九八五”、“二一一”重點高校,無法在一線學校畢業,就失去了一線工作的應聘機會。所以,內地家長是不可以放養的,因為一不小心,孩子就掉線了,掉線後就很難翻身了。

我家孩子從小熱愛學習英文,立志赴外升學,考慮到學制適應問題,我省吃儉用讓他們高中上國際學校。大家都說,國際學校就是輕鬆開心要求低,實際體驗卻非如此。我兒讀的學校氣氛輕鬆,但要求不低,功課若不達高標準,老師是不肯收貨的。傳統學校可以打○至一百分,不介意成績差的話可以隨便做,但我兒的學校卻以incomplete發回重做。成績方面也如此,任何時間都可讀補充課程重考,考到滿意為止。學校所屬的國家,除了有無限復活的考試機會,還有隨時掉線的大學制度,即如果大學成績不好,需要去社區學院重讀,直到成績滿意,又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理想的大學。終於大學畢業了,成就歸零,到職場上又有新的評價標準,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其實你也可以不去羅馬,在新的職場評價標準中創造屬於自己的道路。

覺得哪個制度較難?說不準。因為無限復活給了你機會,但隨時掉線、超車和被超車又給了你壓力。從有競爭才進步的角度,要求人才終身學習更符合成長型思維。理論上,擁有良好競爭心態的人,方可遇強越強。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24/content_1757261.htm

Share Button

記憶中的童謠

Share Button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各地歌詞版本不一,但都以“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或“搖搖搖,搖到外婆橋”開頭,其中後者常見於廣東等粵語地區。

    【摘自:維基百科,二○二四年五月十五日】

“搖搖搖……搖到外婆橋,阿婆話我乖,帶我行街街。”

談起本土文化與創作,我就想起這首童謠。小時候,外婆住在廣州越秀南路東濠涌一條叫糙米欄的小街道。去外婆家,首先要跨過一條小橋,橋下還有船,孩子喜歡往船上跑,外婆教我唱了這首童謠。七歲的時候,我離開廣州到澳門生活,每次回鄉,外婆總是會跑到橋頭去等我。而“搖到外婆橋”成了我童年重要的回憶,當中包含了相聚的喜悅,分離的不捨,盼望相聚的思念。外婆離世以後,我就沒有再去過那條小街道,可是夢中還是偶爾聽到這首童謠。為了尋回童年的感覺,我決定上網找尋這首歌,才發覺這歌詞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而我外婆的版本竟是獨一無二。我想這就是本土文化在兒童文學中的呈現,事物本質不變,不同的是我們的詮釋,但這一切都源自共同的文化的根。

直到為人母親後,我更有意識地和孩子一起感受本土文化,例如:小時候我們周末喜歡去松山跑步,我們一起研究自然景觀,了解燈塔、防空洞等景點,並一起創作了《丟失了松果》:在松山上有很多松樹,松樹上住着松鼠夫婦,在重陽節的當天生下了牠們的小寶貝……最後小松鼠因為丟失了松果,感恩生命中的缺失,像黑夜中看到松山燈塔的光一樣溫暖。去年孩子去外國升學,學年結束的時候,就用這個故事概括了自己這一年離家後的生活。而這就是本土文化給孩子的意義:硬知識容易忘記,故事情境的啟發卻刻骨銘心。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17/content_1755541.htm

Share Button

誰是優才?

Share Button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要用好人才這一寶貴資源,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完善人才結構,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釋放人才活力。

【摘自:〈合理育才、引才、用才,讓“千里馬”競相奔騰〉,人民網,二○二二年三月十四日】

“澳門要引入優才,我們很多青年仍在失業,難道我們就不是人才嗎?”學生憤憤不平地說。

“你們肯定是人才,但離優才還是有距離的吧。”

“老師,您就是優才?”

“嗯……我大學畢業時,母校馬上就給了我教職,雖然工作穩定,但我覺得人不可能一輩子呆在同一個地方,於是我去了另一所中學任教。後來,我又離開了中學進了大學,近年完全放下教學工作,投身另一個和自己專業關係不大的崗位。你覺得,我算是個優才嗎?”

“您工資高嗎?”

“工資高就是優才嗎?內地大學教授工資可能不如澳門私企高管,他就不是優才了嗎?”

學生笑了。我們的談話沒有結論,我也沒法證明自己是優才,但肯定的是,我一直都在成為優才的路上。我覺得“優才”不是個高貴的標籤,人才培養是個流動的過程,我們需要不停自我完善,敢於離開舒適圈,完成不同的挑戰以提升能力。

我從二十歲就開始辯論“輸入外勞利大於弊”,快三十年了,正反方都辯過無數次。可喜的是,今天有了新的角度,社會不單單需要勞工,還開始關注“優才”。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引進人才,引入競爭,產業才能發展,美國過去的成功經驗為我們作出了示範。而從我們自身成長的角度,引入競爭就預示我們必然落後嗎?不一定吧,請相信人才能夠遇強越強。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10/content_1753910.htm

Share Button

人才成長的思考題

Share Button

人才委正調整第二階段的人才引進計劃,研究讓在本地高等院校就讀“1+4”產業發展相關學系……預計約有二十多個學科可以納入第二階段人才引進計劃的範圍,該等學生的平均學分績點(GPA)須至少達到三點六分以上,人才委初步評估合資格的學生不超過二百名。

    【摘自:〈配合特區產業發展    落實人才興澳政策〉,新聞局,二○二四年四月十六日】

“1+4產業發展相關學系是指什麼?”近日不少朋友向我查詢,當中有內地打算來澳升學的人,更多的是澳門青年。“1+4”中的“1”是指旅遊休閒業;“4”是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當中涉及範圍很廣,本地青年不禁憂心忡忡:

“有三點六分的內地生很多,肯定不止二百名。”

“我們本地生GPA三點七分,也未必找到1+4好工呢!”

“我們保送內地名校回澳的算不算優才?如何和外地優秀學生競爭?”

早陣子我在澳門學聯的青少年研究中分享了一則“畢業等於失業”的案例,青年紛紛表示有共鳴,澳門學聯升學及心理輔導中心建議失業青年嘗試到內地工作闖蕩,或是運用社交平台進行微創業等。所以這邊廂,本地青年失業問題未解決,那邊廂又迎來了一批外地優才,難怪會引起不安。

然而,從人才發展角度,本地人才走出去,外邊人才引進來,彼此交換經驗,誘發良性競爭,是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例如我在報章有專欄,近年又能定期出版著作,然而如果不能夠勇敢出外闖練,找尋更大的發展空間,安逸的環境便很難使人進步。如何在得失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年輕人在競爭中掌握良好的成長心態和競爭力,也許是我們需要思考和關注的課題。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5/03/content_1752314.htm

Share Button

我的AI替身

Share Button

3D數位分身是利用生成式AI為核心,即時把圖像去背,將照片快速轉換成人物模型,呈現細微的動作,還可以開口說話。

    【摘自:〈AI分身!“數位人類”變網紅、照片變3D人物模型〉,李采穎、李承祐,二○二四年一月十日】

讀者見我最近熱衷在內地做直播和短視頻,都一股勁教我如何更好地謀利。其實我沒想過自己真的能賺錢,因為內地的播主太厲害了,他們可以天天做直播、出視頻。而“羊豬老師”還要上班,每周能做一場直播已經好勉強。於是朋友教我如何找AI寫段子,甚至找AI替身代言。

替身可以是優化版的自己,要美顏可美顏,要瘦身可瘦身,如果對自己不滿意,還可以換一張臉,要美貌有美貌,要身材有身材,不但發音準確,還有不同氣質:知性名家、可愛甜姐、傻氣小孩子,應有盡有。世界閱讀日當天,我隨便找了一張傻氣照片,配上傻氣小孩子的聲音發佈視頻,雖然臉容有點扭曲,說話不夠自然,但看着還是相當有趣。

“會不會真的用替身賺錢?”暫時不會吧。目前來說,我和人分享的最終目的是學習,首先是練習普通話,繼而督促自己每周閱讀、思考和分享。既然AI也可以做直播,還學習什麼?完美的AI可以代替你做事,卻不能代替你生活。我們學習的最終目標不是做事,而是做人。我們透過學習增長知識,透過生活實踐悟出道理,讓自己可以更好地活着,而不是求取更大的成就和賺更多的錢。

我有時也會用AI寫作,好奇它到底會如何解讀,但AI不能代替我思考。我們不需要比較AI和自己誰做得更好,因為只要有能力操控工具,一加一會大於二。如何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有足夠的智慧運用工具的人,才是我們學習的方向。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4-04/26/content_1750751.htm

 

Share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