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公民社會的新里程

20140529_NewsEastWest

「公民社會指的是圍繞共同的利益、目的和價值上的非強制性的集體行為。公民社會是處於公與私之間的一個領域,為了社會特定需要、公眾利益而形成的組織。」Skelly2010

回歸後,政治格局的轉變,社交網站的興起,人民素質的提升等種種因素,讓港澳開始步入公民社會的雛型。受香港政治氛圍的影 響,近年集會遊行在澳門實屬常態,但事情無論在社交網站是何等沸沸揚揚,終究還是無法更進一步,故出現了早前立法會選舉的「期望落差」。某議員「睇死」澳 門人不參與遊行,實質就是認為單靠社運人士、有志青年、新興基層工人團體等的力量是不成氣候。是故「五‧二五」、「五‧二七」的突破,在於一種公民的集體 醒覺。筆者認為主要成因如下:

其一,民意被趕入窮巷。每個人對反映不滿的取態都有程度上的不同:社運人士傾向以極端方法利用傳媒影響力,以弱制強。但一般 中產知識份子卻普遍認為需要據理力爭,而中老年人士則喜歡在相互妥協中求取和諧,當中取態又因人因事而異。「離補」方案不同於「加二加二加一百」,當中存 在的不公狀況顯而易見,而賴以力爭的學術「公理」,卻又一面倒地立在強權的一方:某學術機構發起專題研討活動,最後的報導竟是「一言堂」──所有人均認為 「離補」方案合理,連內地官媒都能輕易指出法案的三大問題,而澳門社會最高端的學者專家卻一句也未說上,或說了未有人報導,如此一來,高級知識份子的所謂 社會良心的角色已經完全失信於民。還有那個本身已經缺乏民意代表性的議會,僅餘不過半數的直選議員,竟然大部份也選擇支持法案,盡失民心。當專家學者和民 選議員都無法代表自己發聲,人民仰賴的就只剩下自己的一點力量。很多人一直把持的理性:如果可以溝通,為什麼不先溝通?如果可以讓步,為什麼不協商?無可 伸張,當社會已經失去「表達、說理、爭辯」的溝通機制,人民立於「趕狗入窮巷」之地,再溫和理性的人也會醒覺。

其二,新一代社運青年的素質提升。和過往不同,這次組織者比較努力地放下黨派的固有色彩,由一群背景相對單純的年輕人,透過 網上團體發起運動,且有廣泛邀請不同政見的人士參與,並對不同意見者,甚至質疑的聲音表現出善意和包容,加上受到早前台灣「太陽花學運」的影響,整個活動 的策劃過程都表現出高水平:理念簡單明確,規劃具體清晰,操作井然有序。其身教言教所表現出的成熟有度,不僅感染了很多胸懷民主夢的青少年,也讓很多長輩 刮目相看,投以信任的一票。

其三,新生媒體深入社群。不是每個人都接受公眾社交網站,如:facebooktwitter等大規模的群眾互動,很多小市民,特別是中老年人士對這些媒體的訊息較有介心。是次運動除了facebook主場,不少支持者還有運用whatsappwechat等新媒體,以組群互動的方式發酵動員,連平日不活躍於面書的長者、中產、師奶等都各自在群組中收到訊息、相約行動,達到集腋成裘之效。

筆者認為,社會運動由原來熱衷於社運的人士,走向廣大社群,而活動的成功又再促使市民對公民參與的認可。以上種種,均對走向 較成熟的公民社會,有著重要的標竿作用。當人民了解到上街不一定是激進的流血衝突,而是基本的公民責任時,就會更加有勇氣透過社會運動去表達自己的訴求, 達到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Robert Putnam所言:公民可以共同建立社會資本,信任和共同價值觀,從而轉化出政治氣氛,使社會結合為一體,促進社會中的相互了解和關聯,提升共同利益。

公民社會的建立,除了公民的醒覺,社會制度的配合尤其關鍵。如果在上者決意走向極權,而非從善如流,人民醒覺也就只能孤注一 擲地走向最極端,革命由此而生。因此,如何建立既相互制衡,又相互依存的公民社會,發揮公民參與公共政治的積極性,透過不同觀點的討論,不同訴求的宣示, 平衡不同族群的社會利益,需要社會上下的共同配合。當然,民主政制才是公民社會健康成長的先決條件,是次運動最多只能促進政府和人民的政治醒覺。路漫漫其 修遠兮,需要吾等上下而求索。

文章載於論盡媒體

http://aamacau.com/2014/06/06/%E9%82%81%E5%90%91%E5%85%AC%E6%B0%91%E7%A4%BE%E6%9C%83%E7%9A%84%E6%96%B0%E9%87%8C%E7%A8%8B/

後記:

“寧願上網糊吹,周圍惹火都不認真投稿”向來是我風格,因為投稿永遠是工作,糊吹卻是玩樂,人總要有休息玩樂的時候嘛,文章是精神食糧,文人需要思維彈 性,每天為名利硬拼,不給思想留白是扼殺創造力的癌症.忙到嘔泡的五,六月,忍痛推掉無數的額外工作,唯接受了這個約稿,一則想就”光榮五月”表達心意, 二則,其實一直也很欣賞這份報章的風格.以我非主流的特質,難有作為是理所當然的,但我選擇堅持自己,永遠不討好誰,因為我有權選擇”自由比擁有世界更重 要” .很榮幸有機會被包容,能夠在此報留下筆跡.既談及重大的社會運動,也不想主觀言情,做了少量功課,希望帶給讀者有關”公民社會”的理性反思:
(PS:關於”醒覺”和”覺醒”,其實兩詞本意相同,大概因為填詞聲韻關係,網上流行曲用了”覺醒”,於是人人都用”覺醒”,但我更喜歡”醒覺”,因”覺”而”醒”最終就只停留在”醒”,但我希望”醒”然後”覺”,希望大家不僅是醒了,而是有所覺悟,繼續承傳那種價值)

公 民社會的建立,除了公民的醒覺,社會制度的配合尤其關鍵。如果在上者決意走向極權,而非從善如流,人民醒覺也就只能孤注一 擲地走向最極端,革命由此而生。因此,如何建立既相互制衡,又相互依存的公民社會,發揮公民參與公共政治的積極性,透過不同觀點的討論,不同訴求的宣示, 平衡不同族群的社會利益,需要社會上下的共同配合。當然,民主政制才是公民社會健康成長的先決條件,是次運動最多只能促進政府和人民的政治醒覺。路漫漫其 修遠兮,需要吾等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