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命之鹽

活命之鹽

    一、有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讓天賦自由?

    二、有沒有原諒得罪你的人,讓內心自由?

    三、有沒有做體貼別人的事,讓環境更好?

    四、生活有沒有充實、豐富,讓生命不留下遺憾?

    我們並不渺小,每一個人都能主觀地決定自己對一切的感覺,這就表示:世界並不在我們的意識之外。

    【《安度2012:迎接沒有恐懼的未來》,作者:章成,方智出版社,二○一○年一月廿八日】

        也許大家都沒有做好以上四項,所以面對災難的時候,事事總覺“意料之外”。

       當大家知道中國的察爾汗鹽湖,氯化鈉可供全世界人食用二千年;塔吉克共和國的霍澤英的鹽山,其儲量夠全世界人吃一億年,人們開始覺悟“搶鹽”的無知。可是買鹽的團隊中,肯定也有不少“有知”之士,他們知道“鹽是沒有搶購的必要”的,但“地震剛發生,電視上的專家說,日本核電站不會爆炸,結果爆炸了。爆炸後,專家們又馬上說,其他兩個機組不會爆炸的,結果也陸續爆炸了。專家接着說,即使核電站爆炸了,外殼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結果外殼還是被炸飛了。專家一直說,即使洩露也不會污染日本,結果東京核輻射嚴重超標”(引自“筆成氣候”,作者:凌谷,三月十八日),當愈來愈多本來可以把握的東西失去預算,人心亂了,人們都好想做點甚麼,又不知可以做點甚麼,聽人家說鹽要搶購了,理所當然便加入戰團。其實只要用心觀察,“搶鹽”的類行為常有出現:

        在臉書內,為日本災難祈禱的帖如雨後春筍,你會在當中見到好些人的名字重重複複地出現,本人無意冒犯宗敎之神聖,但一而再的禱吿是對災難的祝福加倍?還是禱吿者需要加倍的撫慰?除了“搶鹽”,俄羅斯等地也有“搶紅酒”、“搶海帶”、“搶碘片”等,心態是異曲同工。

        很多人都說“搶鹽”這種行為不可思議,但其實對於一個極度需要精神依靠,高至滿天神佛,低至坊間英雄,甚至前國家領導人的頭像都可以求庇佑的民族,面對無法預知的災難,“搶鹽”求平安的心態並不難理解。在末日預言的路途上,人們的力量顯得那樣渺小和無力,對比嘲笑無知,更重要的是為大家找到活命所依。除了闢謠和求生技能等敎育,給人們補充心靈的養分,提供適當輔助乃是眞正的“活命之鹽”。

他地之災

         我們不要在末日的恐慌言論中失去信心和平靜/相反,我們要比過去更鎭定、更超然、更多的愛與溫暖/我們得以親眼目睹所有人的靈魂一起提升的盛世,從此沒有戰爭掠奪殺戮,只有和平互助分享;沒有悲傷分離傷害,只有幸福喜悅共存。

    【《2012重生預言》,作者:李欣頻、章成,方智出版社,二○○九年七月廿三日】

    天氣反常,疫症頻繁,加上日本地震海嘯的震撼畫面,像提醒世人末日將臨。早陣子,很多作家都以此為寫作題材:有奇情故事、有應急寳典。此書可貴之處是,它不是在悲憫災禍,而是慶幸重生。

    甚麼是重生呢?淨空和尙在《和諧拯救危機》中提到——人心的轉化是關鍵。災禍帶來不幸,卻又帶來反思,除了對“環境”反思,更重要的是“人心”的反思。溫總理認為“多難興邦”——苦難讓國人學會團結,而日本的苦難卻不僅讓他們的國人學會團結,更給全世界上了漂亮的公民課。

    出現典範本該讓人高興,但在互聯網上卻引發自家駡戰。銘記家仇的一方無良地幸災樂禍,但反駁者卻未見曉以大義,他們通過比較兩國處理災難的方法,國人面對災難的涵養,得出日本人如何大義,中國人怎樣低劣,就連內地同胞說一句“少了人關心我們的雲南地震”也被視為失義。

    日本政府的救災表現,的確備受認同;日本國民的修養,的確讓人佩服。但中日國情不同,人民文化素養起點不同,不能盲目比較。情況等同小明的爸爸是大學敎授,家境再好,素質再高,再令人羨慕,也不應拿自家的窮父親和笨兄弟開刀。猶記得香港早前的菲律賓人質事件,大家悲憤未平,給人家民族說過多少侮辱的話,為甚麼鮮有人出來說句公道?今天未忘深仇的人說句風涼話,卻毫不留情地被數落全族。

    面對災難,沒有一個日本人對着鏡頭呼天搶地、怨天尤人,那不是因為他們都得到了絕對公平的待遇,而是國人上下一心,相互扶持包容。我們呢?有沒有給無知的兄弟善意的提點?促成一個民族的思想素養,不是謾駡聲,而是對人(包括自己的手足)具有仁愛之心。一節成功的公民課,不是要突顯設計者的優秀,而是要感動和改變受敎者的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願他地之災能給我族心靈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