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你的眼中尋找我》—哀文學之失落

1003675_10151552536641969_186708686_n

曾經,你閃閃發亮的瞳仁向世界宣示
我是裝點美麗的花朵
惜從未綻放
於是我把夢想化蝶
縈繞於希望
讓色彩潛伏視網膜
等待人們停留的目光
我想,我是美好的,即使無法粉飾美麗
但你卻從未細看
霓虹奪去世界的光
蝴蝶如枯葉在空中飄盪
一直、一直、一直……飄……直到失落於眼角
在你的眼中,我再看不到我
而你也再看不到世界真實的光

 

守護心靈最後的綠洲

   

   我們正處於新舊交替新舊交錯新舊交融的轉型時代。誰都清楚,文壇不能官場化和商場化,文學需要獨立思考。如果沙塵暴撲向了我們的精神家園,唯有多一些直立的風骨可以擋風沙。

【《文學的風骨:站直了,別趴下》,作者:江嶽,人民日報,二○○六年六月一日】

當人們在努力守護澳門最後的綠洲——路環時,澳門的精神綠洲卻在無聲無息中失守——澳門老牌文學刋物《澳門筆匯》本年遭官方削資幾近一半。刋物本身就沒有專職人員,由業餘愛好者以低於“最低工資”的時薪參與編務。在百物騰貴的今天,刋物不僅沒有得到更大的支援,就連給作者的微薄稿費也跟着被削,情況與斷其命脈,等待滴血而亡無異。經專欄作者凌谷一呼,喚起全城文學人的百應:有氣憤、有嘆息、有說設法聲援、有人努力游說……但是,在政府庫房水漲船高得可以隨時一擲千金:包括放煙花、搞賽車,甚至資助市民學揷花、泡咖啡、品紅酒等,卻吝嗇澳門絕無僅有的文學刋物每年八萬的維生資本,情何以堪?有文友痛心道,為留文學一點尊嚴,我們算了——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可甚麼是尊嚴?作家林玉鳳曾語“如果連我們都忘了自己的好,這世界沒有人會記住你!”,為了給文學一點尊嚴,我且大聲疾呼:文學很有價値!文學値得支持!

我不會吿訴你“有文學才有文創”,以求取得生存的垂憐,因為我從不認為,文學是文創產業的附屬品。文學就是文學,文學的價値不是裝點世界以求取生存資本,文學不是櫥窗中的美麗綠洲,她是守護心靈綠洲的防風林——如果沙塵暴撲向了我們的精神家園,唯有多一些直立的風骨可以擋風沙。當燈紅酒綠的物質生活已佔據了澳門人生活的全部,誰提醒大家停下來感悟生命的本質?是文學!我們必須承認本地文學還有很多不足,如寂然所說“澳門文學需要正視問題”,又如我早前所言“澳門文學需要啦啦隊”,但如果連最基本的核心的也沒有了,我們正視甚麼?支持甚麼?而澳門人心靈最後的綠洲,又可以往哪裡尋找?

後記
我想說,相對於西雙版納的綠洲,澳門路環顯得那樣平庸
我想說,相對於世界文學的舞台,澳門文學顯得那樣渺小
但是不是我們能賺到很多很多的錢,我們可以去看香港的綠洲,廣州的口綠洲,台灣的綠洲,甚至世界各地更壯大,更神聖的綠洲,而我們就可以雙手斷送了自己唯一的綠洲?路環即使平庸,但對澳門人來說,沒有什麼比真實的,生活化的綠洲更能供給本地人活命的氧;澳門文學雖然渺小,但沒有那個地方的文學可以更立體地讓我們感悟真實的生活.對於這本刋物,我有過批評,我發過文章,甚至親自留言給編輯,希望刋物破除對網絡的門戶之見,可以仿傚其他文學刋物,主動走近人群……但寫作本文時,我感到極端失望,因為宏願還沒有完全實現,文學的地位已經被無視了!

我想說,在政府庫房水漲船高得可以隨時一擲千金:包括放煙花、搞賽車,甚至資助市民學揷花、泡咖啡、品紅酒等,卻吝嗇澳門絕無僅有的文學刋物每年八萬的維生資本,那不是傷了文學發展的路,因為澳門從來沒有一個文人是可以靠文學維生的,那其實是傷了所有文學愛好者的心;錢沒有了,不代表我們沒有能力自給自足,卻能代表了社會精神蒼白的程度!

我想說,當我見到文友努力遊說"為文創,為語文,我們需要文學"時,我有感動,同時也覺難堪,文創,語文,政治等概念與文學之間不無共性,但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時,我並不是你!什麼時候,一個盛載著自身文化使命的神聖領域,需要成為一種附屬工具以求活命?
我想說,當我們把花草移到道路上,那叫"花圃";當我們把花草種在校園裏,那叫"苗圃";當我們把花草放在議會桌上,那叫"裝飾"……文學就是文學,她必須為自己而活,維護自己應有的本質,文學不是櫥窗中的美麗綠洲,她是守護心靈綠洲的防風林——如果沙塵暴撲向了我們的精神家園,唯有多一些直立的風骨可以擋風沙。當燈紅酒綠的物質生活已佔據了澳門人生活的全部,誰提醒大家停下來感悟生命的本質?是文學!作家林玉鳳曾語“如果連我們都忘了自己的好,這世界沒有人會記住你!”我之所以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五斗米折腰,而是要提醒世人,文學應有的尊嚴!也想提醒所有熱愛文學的人,我們需要自強和自尊!

我想說,我相信沒有這些錢,文學依然能成長,甚至長得更好.當我重新投入寫作的時候,給自己寫下一詩"我終於明白/鬆開抓住鐵欄的手/不會失掉什麼/因為字語是放任飛翔的手"當我只代表我自己,不需要承受別人的期許,或許能夠飛得更高!風涼話從來易說,作為沒有貢獻過什麼的閒人,謹以無味文字為《筆匯》默默耕耘的朋友打氣,在眾多期刋中,我特別選了這期的封面作圖片,記得當時制作組在網上抱怨,辛苦設計的封面竟然貨不對辦……我想說,雖然貨不對辦,你們的努力,我們是收到的,再黯淡天空也掩埋不住會發亮的星星,我們要一起加油,為了文學,而不是為了錢!

華表的孤寂

    

    

    讓荒涼的情感在孤獨中保持荒涼的驕傲吧,

    那是我最後的價値;

    把愛情的渴望留給過去的足跡,

     在血泊中破碎的心只嚮往豔麗的獻祭。

【《獻祭》,作者:袁紅冰,《六四詩集》網站,結集於2006年

  

每次想起“荒涼的驕傲”, 我就會想起它——巨龍盤旋而上,上方橫揷一塊雲板,如祥雲繚繞,柱頂蹲着一個名叫“犼”的瑞獸。它總是毅然站立在墓旁、橋邊、城門、路口……因為顏色蒼白,孤高的身影在色彩鮮艷的構圖中顯得荒涼,如大鵬展翅般高飛的雲板卻又有着卓立雞群的驕傲,它有個奇怪的名字,叫“華表”,因為呈柱狀,又名“華表柱”。我一直認為,華表是中國古典建築中的一個飾物,“華”自然是因為“中華民族”,而“表”呢?到底是要“表”明什麼?我為此翻查書籍,才知道“表”意謂“書其善惡於木也”——人民對帝王有甚麼批評建議,可以在木柱上面“表達”。可見華表最初是發揚民主的工具,但是,由於封建帝王多不愛聽批評,最終淪為裝飾。

“我覺得,在所有的華表中,天安門前的一雙最有意思:面朝北的叫“望君出”——提醒皇帝不要沉湎宮廷生活,應該經常外出體察民情;向南的叫“望君歸”——督促皇帝不要長期在外遊玩,耽擱政事。”有一次,我如常向學生解說,卻招來諷刺:“別天眞啦,老師!飾物只是飾物,背後再有意思,都不過是裝飾人民的主觀意願……”一語觸到要處,好不悲涼。是的!誰能主宰帝王的意旨?更唏噓的是,千百年過去了,中國帝王沒落了,但眞正的民主並沒有着落,而那曾經盛載着民主的精神之柱,也空餘象徵意義。

“讓荒涼的情感在孤獨中保持荒涼的驕傲”,不知何故,每次想起華表,我就記起此語,也會記起千百年來曾經在血泊中破碎的心,他們都擁有華表身上高飛的翅膀嗎?是沉重得飛不起,還是根本不想飛?他們嚮往豔麗的獻祭,還是根本只能接受豔麗的獻祭?寫作本文之時,港澳夏日如火,卻聽說京城“六月飄雪”,未知飄雪的廣場會否結冰?華表是否如我中學畢業時遇見的那樣,在冰雪中閃閃發亮?

《記憶中,那年那月那天》

960154_10151534123736969_1481074596_n

記憶中,那年那月那天
天空的玫瑰
染得漫山遍野火紅如焰

在枯竭的大地上
人們用僅餘的眼淚,釀造
眼睛的玫瑰露
醉倒了世界

曾經,我們以為家能安
曾經,我們以為花能開
曾經,我們以為鳥能飛
曾經、曾經、曾經……
我們以為有曾經就有結果
我們以為有夢想就開花朵

夢醒了,花沒有開
酒醒了,愛沒有果
記憶的紅一直在山的邊緣漫延
如華表柱鑲嵌於藍天
悼念曾經玫瑰般火紅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