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花園挖出的“童真”

 “在小小的花園裏面,挖呀挖呀挖,種小小的種子,開小小的花。”這是近日一則引全網熱點的兒歌……“挖呀挖”,挖出的是什麽?是一種機遇。在短視頻時代,成為網紅正在變得容易且偶然,一個素人可能就因為一個表情、一句話、一首歌就成為大紅大紫的網絡紅人……

    【摘自:〈挖呀挖呀挖,挖出的是什麼〉,杭州網,二○二三年五月十二日】

武漢幼兒音樂教師黃老師憑一首兒歌瞬間火紅,引來無限商機和滿城是非。《花園種花》這歌很特別嗎?聽來的確有趣,但其實多數兒歌都是如此簡簡單單、琅琅上口的;唱得特別好?也不見得,多數音樂老師都有這水平吧;說教學方法新穎更談不上,配合肢體語言表達的手指謠在幼教中極為普遍;即使黃老師清新可愛,在網絡美顏濾鏡下也不屬於驚為天人。然而有以上“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下,黃老師就被挖出來了,我想她自己也未必想到隨意在網上撒的小種子,竟能開出了如此大大的花。

同樣從事兒童藝術教育的工作,筆者則留意到一個小細節:演繹《花園種花》手指謠的播主不少,黃老師片中小朋友的反應其實不算熱烈,也就是說,黃老師的可愛吸引的是大人,而非小朋友。在筆者的兒童故事教學經驗中,黃老師不慍不火的微表情對孩子來說是不夠投入的,孩子更喜歡熱情充沛的互動。觀眾對童真的嚮往,帶着成年人久違的對童真的想像和留戀,只是成人眼中的童真和孩子的童真未必一樣。這不禁讓我想起兒童文學審美觀的爭論,純文學的寫作人總覺得兒童文學的作者寫的作品水平不夠,因為他們偏向成人視角,所以市場中部分以“兒童生活”為題的作品是寫給成人看。讀者期望在作品中喚起自己的童真,而非關注孩子的理解和品味。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5/26/content_1676614.htm

喜歡我是我

自我認同感不足的孩子會根據外界對自己的評價決定自己的價值和能力,通常表現為膽怯、退縮、悲觀、被動、猶豫不決、心灰意冷。自我認同感水平高的孩子則表現為樂觀進取,做事積極主動,勇於嘗試,樂於挑戰。

    【摘自:〈培養孩子的自我認同感〉,《教育導報》,二○一九年第六十七期】

“喜歡你是你疼你最多……”這是我年少時喜歡的一句歌詞。那時,我一直想尋找一個“喜歡你是你”的人,現實卻讓你發覺困難重重:即使親如父母、愛侶都會期望你“成為他們喜歡的樣子”,更何況是社會上的其他人?為了生存,改變是必須的,奉迎也有其作用,但我們需要了解這只是遊戲規則,我們願意為了配合工作而調整,而不是:我沒有價值!

“孩子小時候一定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取得成就,否則將來就會自卑。”想孩子贏在起跑線的家長,一般都這樣認為,然而我在當前線教師時的觀察並不是如此。有些孩子很優秀,卻依然自卑,因為他們需要同時滿足的期待太多了,要不停地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優秀,他們的無助就像一個習慣化妝的人,無法面對自己真實的面貌。反之,簡單平凡的孩子卻表現得樂觀自信,因為他們能夠如實地做自己,在生活的歷練中了解自己優勢和不足,知道什麼機會才是自己可以把握的。

對於我們來說,生存的本身就有價值,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感受世界,體驗不同形式的生活,就像不同顏色的蝴蝶隨風起舞,尋找自己喜歡的花。於是我寫下《那一隻沒有變成金色的蝴蝶》,期望讓讀者思考生命之本,了解成功的多樣性。孩子,願你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即使我們沒有足夠的幸運找到“喜歡你是你”的人,但至少能夠“喜歡我是我”。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5/19/content_1675037.htm

從成長本質看青少年閱讀

不管成績好不好,我只希望孩子懂得在困惑時,從閱讀中找到知識、得到能量,或者什麼理由都沒有,只是為了快樂!

    【摘自:〈十三至十八歲不閱讀,青少年如何“轉大人”〉,林妙玲,《遠見》,二○○七年八月一日】

在提倡全民閱讀、終身閱讀的今天,學童閱讀素養成為教育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閱讀的功能很多,而本文談論的是其中一個功能——成長。閱讀主要影響的是心理成長,包括:認知能力、情感及社交能力、價值觀和信仰等。

談到閱讀,各界一直爭論“讀什麼最好”,然後開出長長的經典書單。能夠成為經典,素質自然有保證,然而,經典未必能切合個人興趣和真實生活需求。正規教育已經為孩子提供了很多經典範本,回到課外閱讀,還是繼續灌輸這種絕對優秀的價值,能不窒息嗎?

課外閱讀不同於上課,“讀什麼最好”的選擇權應留給孩子。從引起閱讀動機的角度,首先是孩子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人人興趣皆不同,有的孩子喜歡言情小說,有的孩子喜歡科學著作;再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作品,例如青春期的孩子會面對兩性、交友、外形、升學、就業、夢想等問題,對相關題材的作品便會有現實需求。“經典”雖好,但不要一談到閱讀,就給他們一張“經典”書單。想像一下,一個廿一世紀的少年,如何透過《紅樓夢》去解讀愛情;如何透過《百年孤獨》去感受生活?當他們只能像填鴨那樣張大嘴巴,硬生生被餵食自己無法消化的補品,所謂的閱讀興趣又從何談起?

“孩子成長”,不一定要成為文學家、科學家和偉人。成長的本質很簡單,作為一個兒童文學作家和媽媽,我希望孩子能夠透過閱讀,首先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5/12/content_1673369.htm

拆除圍牆的A l世代

青少年,甚至更小的孩子,我覺得才是這波AI議題裡真正的主角,他們是我們的未來。我們並不是要告訴孩子,要不要擁抱AI,或是要不要害怕AI,害怕和不害怕是來自於“理解AI”。至少我作為一個教育者,我的目的並不是去告訴他們怎麼想,而是告訴他們可以看見什麼,可以理解什麼,所以其實就是提供更多的資訊,提供一種“思考的方法論”。

    【摘自:〈李飛飛回應七大AI關鍵問題〉,記者:羅之盈,《遠見》,二○二三年四月二十七日】

GPT風潮席捲全球,感覺人人自危,家長群也不例外:現在工作已不好找,我們平凡家庭的孩子,往後出頭機會恐怕越來越難了!情況真的是這樣嗎?筆者反而不這樣認為。GPT的出現,某程度推倒了一些圍牆,以前只有富人才請得起補習名師,現在普通家庭也可以;以前只有名牌大學畢業生才能擁有的知識素養,現在普通人也有機會學習。情況有點像自媒體的出現逐步形成“去中心化”的局面,以前只有掌握權力和財富,或是得到業界支持的作家、藝人,才可以有出頭天,今天寂寂無名、拿着一部手機的人也可以為自己創造機會。科技改變了原有的行業生態,未必有利於原來的既得利益者。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人不謀事,天再大再強也沒有用。GPT再全能也無法幫助沒有動機的人,情況就好像請我指導辯論、演講、寫作、面試技巧的人不計其數,但我家兒子偏說:不需要!會不會他已經青出於藍?也許不,他只是有自己的打算。兒子不願請教我,我身為母親的角色也不會被取代,還可以提供其他的價值,例如:對其自立自強、自主學習表示欣賞。

人會不會被取代,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自身價值,以及如何在新的生態系統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5/05/content_1671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