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家文化的優秀載體

在陳延斌看來,傳統社會的家文化與現代要建設的家文化,其類別構成都包括家訓(家教)文化,家德文化,家風文化,家禮文化,家學文化,家乘(譜牒)文化等。

    家訓是對家庭成員行為準則的指導和規約,也是居家生活的家庭教育教科書,還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和價值觀念傳承的重要載體。

    【摘自:〈以培育優良家風為核心建設新時代家文化〉,作者:陳延斌,中國發展門戶網,二○二三年七月二十八日】

在家庭教育的研究方面,我們很多時候都在仿效西方的經驗,卻忘記了自身文化中,也有很多珍寶。早前參與“中華民族家風家教傳承發展展覽”論壇,陳延斌老師的文章,給了我重要的提醒。

一如引文所言,中國的家訓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和價值觀念傳承的重要載體。根植於中國傳統價值觀念,如孝道、忠誠、誠信、勤勉等。這些價值觀念強調家庭倫理、社會責任和道德規範,對於個人的行為與社會和諧發展起着積極的引導作用。

中國著名的家訓《弟子規》,以教導兒童孝順父母、尊師重道、友愛兄弟等為主題,深受中國家庭的喜愛和傳承。和澳門淵源深厚的文化名人鄭觀應,也曾寫下不少家訓名句,如:篤志力行,勤學好問,進德修業,事事有恆,庶老來無追悔之嘆。

中國家訓文化可以與現代價值觀相結合,令其在現代社會中發揮積極的影響。同時,我們也可以根據家庭的具體情況和現代社會的需求,進行靈活調整和轉化,以使家訓文化成為時代的活水,發揮源遠流長的生命力。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8/25/content_1696742.htm

親師同行

  家長、教師和學生的關係,可以用等腰三角形做比喻:學生是頂點,家長和教師是底邊的兩個點。底邊越長,頂點越低;底邊越短,頂點越高。說明家長和教師距離越遠,學生的發展水平越低;家長和教師的距離越近,學生的發展水平越高。這種共同的願景是構成家校合作、親師協同的基礎。

    【摘自:〈現代教育制度需要家校合作〉,趙剛,中國發展門戶網,二○二三年七月二十七日】

“家校合作很重要。”這是現代教育的共識,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不容易協調。有時候,學校是權威的象徵,所謂的家校合作往往就是家長追着學校跑,最常見的問題是教學責任下放,家長成了學校的小老師,單純只是促督孩子符合學校的要求,無法完成作為家長的基本職能。另一種情況,則是沒有受過教育專業培訓的家長,以“想當然”的角度,批評老師的教學方法影響教學效能。

早前參與“中華民族家風家教傳承發展展覽”論壇,趙剛老師“等腰三角形”的比喻給了我新的啟發。首先,家校要有平等互信的關係,雖然“家長和教師距離越遠,學生的發展水平越低;家長和教師的距離越近,學生的發展水平越高”,但距離太近,頂點太高,三角形便容易站不穩。若然家校連成一點,沒有分工,那就根本不成形了。

這個比喻的“頂點”也告訴我們,學校和家庭應有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並確保兩者之間的一致性。學校和家庭之間需要開放溝通、密切合作,以確保孩子在學校和家庭環境中得到一致的訊息和支持。同時學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參與孩子的教育活動,例如:家長志願者參與學校活動、學校組織家長工作坊等,形成三角形的協同效應。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8/18/content_1695213.htm

家庭文化的承傳與創新

   要引導“三知”,實現“三合 ”。知己,在“求諸己”的學思行悟中合心而美,明白“我是誰”,喚醒夢之美;知人,在“利他心”的學思行悟中合德而為,明白“從哪來”,建好美家園;知境,在“融時代”的學思行悟中合道而行,明白 “到哪去”,走好人生路。

    【摘自:〈陪伴孩子“玩”,鼓勵孩子“做”就是一種好家教〉,姚鴻昌,二○二三年七月二十六日】

每每談起家庭文化,便容易陷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刻板印象,其實,家庭文化的內涵比我們想像中豐富,也更人性化。就以家訓為例吧,那是一個家族的行為規範,可寫於家譜後面,成為家族世代相傳的信仰。比較為人熟知的《顏氏家訓》和《曾氏家訓》,也很重視言傳身教,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早前參與的“中華民族家風家教傳承發展展覽”論壇中,讓我比較難忘的是姚鴻昌老師的主張。除了引文中“知己、知人、知境”的世界觀,他更強調良好的家教是陪伴孩子“玩”,鼓勵孩子“做”,引導孩子“合”,因為玩樂可以激活情感;實作可以帶出情懷;交流可以成就智慧。他又鼓勵孩子探求自己的愛好,成為“五小智慧人”(小主人、小老師、小記者、小科技迷、小文體迷)。姚老師對家教的追求不單承古人之智慧,更是集中西文化之大成,包含普世價值,又不失個人情懷,是個充滿生命力的家教範本。

“家風是家庭和家族傳承下來的風尚和作風,是延續着的家文化智慧,是家庭和家庭長期形成的生存習慣,生活方式,生命價值取向和精神追尋的總合。”除了仰望名家,家族成員可以一起創建屬於自己的家訓家規,豐富文化,團結情感,也是族人精神的薪火相傳。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8/11/content_1693688.htm

那一口“故鄉的井”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人們的家庭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這些家庭問題給社會帶來巨大衝擊,日益被國際社會所關注。

    【摘自:《家庭家教家風》,聶振強主編,北京出版集團,二○二二年五月】

承上周文章,本人有幸前往珠海參觀由“家庭教育服務中心”承辦的“中華民族家風家教傳承發展展覽”,活動中得到聶振強老師贈予寶典,喚醒了我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考。

席中記者問:“如何培養家國情懷?”我的回答類同“先從個人學習開始”。學習什麼呢?名山大川、名人事跡、豐功偉業等和一般人的生活經驗有距離,何況是孩子?我認同書中所言:認同自身文化,由家教家風開始。

“愛在哪兒,家就在哪兒,是冥冥中註定的緣份,讓我們彼此相依。”經歷了半生的遷移,我在自己的小說集《小城M大調》中寫下故鄉的“情書”。我就像一隻井底之蛙,越過高山海洋來到了大世界,才發現了故鄉的那一口井,是如此安全、溫暖和美好。其實澳葡時代的澳門人也很愛國,寫中篇小說《雀仔園的雀仔》的時候,雀仔園老街坊、歷史學者梁國雄就憶述了他們當年守護傳統文化,在國慶之日通宵保衛國旗的經歷。沒有生活歷練的家國情懷是蒼白無力的,因為身在福中往往不知福,因此,我們應該有足夠的文化自信,不需要以“愛之名”一直留在井底。今年,我們決定讓兒子赴外升學,臨行前也特地回故鄉尋根,在前人生活痕跡的瓦片舊物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我想那就是自我認同之本。

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開端,我們要努力學習,從文化的根源開始,做好“家教家風”文化的承傳和發展。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8/04/content_1692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