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婚後的魚與熊掌

我想起戈爾丁教授的研究裡,提起的一個針對高學歷女性有趣的研究:女性究竟想要更公平的婚姻還是更寬裕的婚姻?更公平的婚姻意味着雙方學識相當、能力相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大概率女性會犧牲事業去照顧家庭,為男性發展創造條件。更寬裕的婚姻則是以自己的事業為優先,找一個或許從經濟地位來看不如自己的人,卻能提供隨時待命的情緒價值和承擔家庭照料責任。

    【摘自:〈揭秘女性難以平衡事業與家庭的真實原因〉,卷兔谷雨星球,二○二三年十月十五日】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克勞迪婭 · 戈爾丁成為歷史第一位單獨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她的主要成就在於“女性平衡事業和家庭”方面的研究。其著作《事業還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歷程》中提到,一個困擾很多“女強人”的問題:為什麼現代社會有着選擇權高學歷的女性,仍然在畢業十餘年後事業不如男性?縱觀二百年歷史,吸取母親經驗的下一代女性,為何仍循環往復在事業和家庭之間來回跳躍?事業和家庭雙豐收的女性畢業生,又有什麼特徵呢?

朋友問:“作為事業和家庭雙豐收的女性,你怎樣想?”坦白說,我沒有覺得自己“豐收”,我只是比較“叛逆”,沒有順從社會對女性在家庭與事業中二選一的期望。但站在男女成就比對的風口浪尖,我沒有忿忿不平,因為“為人妻、為人母”才是我畢生的大志,比起當女強人的壓力,我更享受成為小女人“進可攻,退可守”的自在。

經濟學家戈爾丁以“成就”作為男女地位的衡量標準,有其合理性,但我覺得成就不是衡量一個人的最終意義——照顧家庭也很有價值。無論男或女,處在什麼位置,以什麼形式活着,我們都有價值。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關鍵在於選擇、協調和分工。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0/27/content_1710557.htm

幸福的親子探索

正如書中所言,“幸福就在身邊,而且幸福隨處可見”,

對本人而言,每天能夠與家人一起,每天能夠陪伴小孩成長……那就是幸福了!

    【摘自:《小孩子心中的幸福》,作者:高結、高至型,科教文出版社,二○二三年八月】

“幸福是什麼?”是個複雜的哲學命題,古往今來的學者都有不同的詮釋。然而,“幸福”卻一直無法被定論,大概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追求吧。與其說,我們要找一個“真理”去崇拜,倒不如親身去探求。

《小孩子心中的幸福》一書給我的啟發,在於此書顧問高勝文帶領孩子探求幸福的思路:據悉他以社會學家塔爾科特 · 帕森斯為代表的結構功能學派為依據,指導其子女開展歷時三年的出版計劃,包括:計劃、考察、訪談、撰寫、繪畫、排版、校對等。我覺得,這除了是難忘的生命考察,更是個有趣的行動研究。“為什麼選擇訪問清潔工人、巴士司機、警察等職業呢?”我覺得好奇,以為當中有什麼大學問。“因為孩子們說想知道。”聽着答案的一刻,我感動了。想起了老師對我的啟蒙:“你要認真想想,為什麼想做這個研究?也許不單是為了你需要一個學位,更重要的是:你想知道什麼?那才是學習的本質。”回歸現實的場景,孩子總是在課程安排下學習,學校很難完全針對孩子的個別需要,而作為家長的我們,是否曾關心孩子:你喜歡什麼?你想知道什麼?你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孩子,請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孩子未必能把握自己的方向,他們需要在過程中探求什麼才是自己需要的,並嘗試以此為目標去努力。不懂得定義“幸福”的人,不可能找到“幸福”,而容許孩子探求幸福的過程,本身就很幸福。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0/20/content_1708878.htm

生命鮮活之美

為甚麼對我們來說,真花比假花看起來美麗得多?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知道真花很快凋謝並枯死,這種認知使我們更會享受它們。

    【摘自:《靜觀親職》,蘇珊 · 博格斯著,新生精神康復會出版,二○二二年五月】

我們經常說“活在當下”,當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引文給了我重要的啟發:生命之美不在於歷久不衰,正是因為大自然的不可控——轉眼即逝,“當下”才顯得鮮活而美好。

《靜觀親職》教我們用靜觀的方式去捕捉瞬間:以初心去接觸子女,就像是第一次見到他們,全身心地留意——眼睛看,耳朵聽,身體感覺,用心察覺。和別人溝通時,留意自己和對方的變化,包括:面部表情、情緒、念頭等。做靜觀練習的時候,想像自己是一個畫家、記者、攝影師,觀察顏色、聲音(語氣、走動時發出的聲音、呼吸聲甚或心跳聲);氣味(皮膚、身體、頭髮或衣服)。只有靜觀,我們才能靜下心來欣賞“當下”的瞬間。我喜歡書中的這個比喻:以欣賞日落的方式來欣賞這個人。我們不會要求日落“右邊角落上的橘色稍微弄得柔和些,然後在底邊加些紫色,再在雲中加一些粉紅色”,因為控制結果不可行且不真實,我們只是懷着驚嘆之情發現和欣賞其本質。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操控孩子,因為操控並不能改變人的信念,像我們無法向從未品嘗過橙的人解釋橙的味道。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他們心中種下“正見的種子”——給他一個“橙”,然後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在社會生存所需要的規律和價值觀。孩子向我們說不,代表他們在自主成長,我們要盡可能體會他們的感受,並給予真誠的忠告,同時讓他們有權反對,而這就是培養孩子表達自己和發展其獨特性的過程。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0/13/content_1707289.htm

靜觀親職

把您的孩子看作為“一個孩子”,而非“您的子女”。

    【摘自:《靜觀親職》,蘇珊 · 博格斯著,新生精神康復會出版,二○二二年五月】

在社會急速發展,育兒充滿焦慮的今天,我們該如何和孩子好好相處?《靜觀親職》一書認為:要把自己的子女看作“一個孩子”,而非“您的子女”。孩子和子女有差別嗎?我很好奇。大概是情緒不同吧,所謂旁觀者清,距離產生美。

無獨有偶,至聖先師孔子也有類似調論,《論語 · 季氏》篇中,有關於聖人遠其子的描述:弟子們總是以為孔子一定會格外關照自己的孩子,於是弟子陳亢求問於其子孔鯉,結果發現孔子教導自己的兒子,與教導學生的要求完全一致。孔子主張一視同仁,不過度干涉孩子的成長,以平常心育兒。

曾是中學教師的筆者,細心回想起來也是感同身受。當班主任的年頭,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問題,總是能夠做到心平氣和,不慍不火,即使孩子不能達標,也會寬心以待——不苛責、不糾纏,相信孩子可以在成長中慢慢覺悟。回歸到育兒的場景,因着切膚之痛,很多時候反而無法冷靜地面對,從而形成各種不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形態,例如:說教、嘮叨、情感勒索等。筆者研究的案例也如此,父母子女本是最親密的關係,因價值觀差異,反更容易成為世代撕裂的導火線。

《靜觀親職》一書教我們用靜觀的方式去處理親子關係。什麼是靜觀?筆者以為,那就是透過觀察的方式,覺知自己和別人的不足,面對衝突時先要安頓情緒,避免過度反應,抱持“初心”,不再為子女貼上“不聽話”、“無用”等負面標籤。承認自身壓力,對己對人便會有多一分的體諒,更容易發現問題的根源,做到:了解需求,尋求共識,共謀良方。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0/06/content_1705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