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樂的人生勝利組

掃二維碼觀看有關《原生家庭》(蘇珊 · 福沃德等著)的讀書筆記

“這代人吃好、住好、教育好,才藝好……為什麼還不快樂?”這是長輩經常說的話。然而,生活條件好就快樂嗎?筆者透過剛出版的兒童故《K星人的快樂之謎》講述了科技非常發達,不吃、不喝、不生育、不工作也能存活的K星人覺得生活中獨缺快樂,於是派出科學家“大C”、“中B”和“小A”尋找“快樂元素”,最後在全球人口最密集的賭城中洞悉快樂之謎:快樂不是應有盡有,而是有所尋求。

今年藝術節,筆者前往觀看由“小城實驗劇團”主理的舞台劇《九聲》,卻令我對快樂議題有進一步的領悟:有所尋求是不夠的,還要知道為誰追求?劇中描述幾個看似人生勝利組的男女,因為取悅別人而迷失自我,其中印象較深刻的莫過於萬千寵愛的何浩昊和覺得自己不是男人的Brian。一直忘不了其對白:

“我叫Rosalina Ho何浩昊,我屋企人想我好似浩瀚天空咁又大又好,我有幾好啊?我會話我嘅人生,就係充滿各式各樣嘅好、好,好好……”,何浩昊已經擁有很多愛戴,然而,她卻不愛有微少瑕疵的自己,為迎合社會審美沉迷減肥,患上厭食症。

“Brian係一個男人。但係佢覺得佢唔係一個男人,佢唔配做一個男人。由細到大佢都好努力咁做個乖仔,做個老師鍾意嘅學生……”Brian努力做到人見人愛,唯缺厭惡自己內心的卑微,即使事業取得大成,仍然無法相信自己。

雖然,劇中並沒有確切交代他們病態心理的成因,但根據教育心理學的分析,以上情況一般源自原生家庭的影響。美國知名的家族治療大師薩提爾(Virginia Satir)用了“冰山”作為比喻,能夠被外界看到的小部分是行為表現,而暗湧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何浩昊和Brian的內在需求是“被認同”,因為他們自小被告知“只有優秀才配被愛”,然後終其一生去追尋。

《九聲》以愛恨交織的“聲音景觀”呼喚着為人父母的我:快樂不是人見人愛,而是愛我所愛!切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在追求勝利的過程中丟失自我。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5/31/content_1600407.htm

家長教育智慧的開端

教育感知力的技能存在於智慧和機智之中。而智慧和機智是我們通過教學的實踐——不僅僅是教學本身所獲得的。通過過去的經驗,結合對這些經驗的反思,我們得以體現機智……我們通過充滿智慧的反思對過去的經驗所賦予的意義,就留下了活生生的記憶……這種記憶更是一種包含在身體內而體現在身體外的知識。

    【摘自:《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馬克斯  · 范梅南著,李樹英譯,教育科學出版社,二○○一年六月】

學能解惑?不一定。好像為人父母的學習,有時候是越學越焦慮,因為坊間的可以接觸的育兒資訊太多了,總覺得自己會記不住,記住了又怕處處觸礁。儘管就書中的金科玉律重複演練、照單全收,卻還是沒法教好孩子,背地裏甚至還被嘲諷“唔識教仔”,而這種育兒焦慮又化成向孩子或自己施加的生活壓力。其實,盡信書不如無書,育人從來沒有標準答案,不同資質、品性、際遇等都會影響教育的成效。父母不是不讀書,而是要學習有法:加拿大教育家馬克斯 · 范梅南的著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便給教育者一套學習的心法。

書中談及的教育智慧學主要是教育感知能力的培養,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智慧和機智,也就是隨機應變。我們需通過經驗的反思才能形成智慧,有別於生搬硬套的知識學習與技能操練。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提醒我們思與學結合的重要性。完全不讀書是不行的,但深信不疑也不見得高明,我們需要透過“學習——運用——反思——總結——改良”不斷循環的過程調整策略。放下成敗的執迷,嘗試在可以着力的位置開始努力,承認我們的不完美——以愛包容彼此的缺失,乃是家長教育智慧的開端。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5/27/content_1599428.htm

父親角色的省思

我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當了爸爸,我們的生活從此就改變了:我要做一個好父親!……在面對獨特情境中的獨特孩子的獨特體驗,在這個時刻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對獨特體驗的獨特關注和敏感智慧。

【摘自:《初為父親的體驗》,李樹英,北京教育(普教版),二○二二年三月】

諺語說“魚靠水,娃靠娘,萬物生長靠太陽”,古詩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中華文化似乎習慣把母親看作太陽,其目的當然就是肯定母親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然而,時代不同了,西方母親節送給母親的是康乃馨,而父親節送的則是太陽花,可見父親也可以是照亮孩子成長的太陽。過去,父親擔當為孩子提供物質基礎的角色,但近代,父親的角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教育心理學指出,父親的教育非常重要:父親的形象是兒子仿效的對象,是女孩自我形象建構的根本。

引文的作者李樹英先透過“第一次抱自己孩子時的體驗”,去反思為人父親的覺悟——它賦予了生活全新的意義:愛護,與責任、義務;再透過“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孩子外出的體驗”感受責任——一種包括“召喚”、“牽掛”、“關心”、“在乎”的複雜情感。由體驗建構意義,始能提升我們的教育反思能力和敏感度,讓父親更細膩地感受自己的成長——只要願意,父兼母職,又或是父母角色功能互補是可行的。過去被認為育兒能力不佳的父親,一樣可以具備育兒的智慧,甚至決策的時候比母親更利落。而父親在育兒角色上的轉變,不單單是兩性平等的體驗,更是男性潛能的開發和擴展。

其實父母均可以透過育兒體驗去培養自己的責任感、育兒能力和教育智慧,而這也是教育現象學之本:“回歸生活世界”的體驗省思與自我覺醒。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5/20/content_1597962.htm

 

 

 

 

原生家庭操控的自我救贖

以下哪一組(育兒觀念)是正確的觀念?A組:孩子的叛逆心很正常。故意傷害孩子是不對的。應該多鼓勵孩子犯錯誤。B組:無論怎樣,孩子都要尊敬父母。凡事必須按我說的做,否則就是錯的。孩子就應該安安靜靜地待在那兒。

【摘自:《原生家庭》,蘇珊 · 福沃德、克雷格 · 巴克,北京時代華文書局,二○一八年八月】

相信聰明的讀者都知道A才是正確的育兒觀念,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B育兒觀念的父母(操控型)——《原生家庭》五種有毒父母中(操控型、酗酒型、身體虐待型、言語虐待型、性虐待型),最不容易被察覺的一種。操控型父母分兩種:直接操控一般是強制性的,常包含威脅、恐嚇和羞辱;而間接操控則多見於軟性的情緒勒索,例如:你這樣媽媽很傷心;你這樣做才可以獲得支持;你這樣讓爸爸死不瞑目等。被控制的子女長大後,會不知不覺間形成焦慮、恐懼、完美主義等心理缺失。

要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操控?首先,子女不應盲從父母的意願,面對操控時,不要太多情緒反應,但可作非辯護性回應:表示理解父母的感受,會認真思考建議,遺憾自己不認同此想法,抱歉讓其傷心失望。如果父母的操控傷害已成,也可自救,但“原諒不能解救受害者”,作者認為最終要做到釋懷:打開心結的三部曲是允許忿怒、表達忿怒和轉化忿怒,我們可以透過給父母寫信,向父母、親友、心理治療師告解,以學習、分享、實踐等助人自助的方式治療傷痛,讓遺憾成為自己成長的動力。

“虎毒不吃兒”,多數父母的教育都是用心良苦的,然而“我都是為你好”不能成為操控子女的借口。反思自己的原生家庭,避免重複犯下或是自我意識不足下的無心之失,是此書給我最重要的提醒。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4/15/content_1590406.htm

家庭教育基因的重塑

你首先必須明白,家庭體系對你的感受、生活方式和信仰的形成究竟有多大的影響……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這個體系並非你的父母所發明,而是從先輩那裡繼承的一整套逐漸累積而成的感受、規則、交流、觀念。

    【摘自:《原生家庭》,蘇珊 · 福沃德、克雷格 · 巴克,北京時代華文書局,二○一八年八月】

古語有云“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意謂父母教育子女的本心都是良好的,但良好用心背後,卻仍然可能形成悲劇,大概是因為方法有誤。而這種“誤”,也許不是父母自己學習所得,而是代代相傳的觀念和習慣。

美國知名的家族治療大師薩提爾(Virginia Satir)指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難以割斷的聯繫,不快樂的根源可能是因為兒時未被滿足的期待。他用了“冰山”作為比喻,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 能夠被外界看到的小部分是行為表現,而暗湧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 揭開冰山就會看到: 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那是真正的自我。

《原生家庭》一書將之比喻為“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而我卻更喜歡用“遺傳基因”這個比喻,因為那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但可以察覺,並進行有意識的改善。回歸到家庭教育促進法,利用公權力的方式給所有家長“指引”和“賦權”(有權要求幫助),我會想起婚前檢查,為了避免基因的不良影響,會在婚前作出診斷,目的不是阻止新人結婚這個行為,而是對他們潛在的風險給予診斷。如果我們能夠在成為父母之前,對其原生家庭的影響作出診斷,及早給予指導,很多家庭悲劇也許可以避免。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4/08/content_1588885.htm

小怪獸長大了

你弟弟也是在他十四歲的時候,開始不再像“孩子”,而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翩翩少年的矜持。我不說破,但是在一旁默默地欣賞。我驚訝,“成長”這東西多麼纖細、多麼複雜啊。

    【摘自:《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印刻,二○一五年七月】

為什麼是“你弟弟……”,而不是“你”?因為那是龍應台寫給大兒子的信。為什麼只為安德烈寫信?那對他弟弟會不公平呀!我曾經也這樣以為,後來才發覺自己寫大兒子的文章也比較多,並非因為偏心,而是哥哥首先出現在我的生命中,一切遭遇都顯得那麼新奇,弟弟某程度只是重複哥哥的路。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想成為哥哥嗎?”我問,他笑着搖頭。從小到大,他總是一臉淡然。他曾經寫過一首童詩,大意是想成為一隻躲在暗角嚇人的小怪獸,可惜沒有人被嚇倒,他只能失望地做回乖小孩。為什麼想成為怪獸?他沒有解釋,大概是不想守規則吧,因此我也沒有給他很多的規範。沒有成為怪獸的他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自己學習、煮早餐、出行……彷彿就這樣平靜無奇地長大。

“你應該不會想像哥哥那樣去國際學校讀高中吧!”我以為。“想試試!將來想赴外地升學。”他平淡地答。取錄過後,受到過來人哥哥的強烈反對,以及家人七嘴八舌的意見,他只淡然地問:“學費貴了多少?”“三年多花的錢大概等於你去外國讀一年預科的價錢(還未計生活費),如果你不需要讀預科,還可以省回一年的時間成本,提早適應新學制,又可以和家人在澳門面對轉變,那是風險成本,但要犧牲掉原校開心的高中生活,以及比較‘亮麗’的高中畢業證書。”“哦!”他表示想再三考慮。

看着孩子成熟了的臉,我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原來相同的路也可以走出不一樣的情景。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4/01/content_1587360.htm

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這跟人們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接下來的每一粒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必須扣好,因為人生這粒扣子是不能重新來扣一次。

    【摘自:〈最稱職父母,是幫孩子扣好扣正確人生第一粒扣子〉,史林奇葩,每日頭條網站,二○一七年十二月九日】

“任何人都出生於家庭,成長於社會。”引文用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他把家庭教育比喻為“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只要沒有做好,其他扣子就會一錯到底。情況果真如此嗎?筆者認同家庭教育沒有做好的確影響深遠,然而,扣子是可以解開的,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早期的扣子沒有扣好,還是可以解開重來的。《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未成年人存在嚴重不良行為,或其父母以不正確的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其家長可予以訓誡,並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就是解開重扣的概念。

人生不能重來,但若及時發現問題,則有望改過自新。家庭關係是可以重塑的,親子矛盾也有機會化解,關鍵在於覺悟,而法律就是其中有效的監管和約束。以內地為例,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不僅影響孩子成長,還造成不少社會問題。過去父母為生計可以逃避教養責任,未來孩子成長出現問題,需要歸責父母或是作出強制教育,而非不聞不問。父母便會考慮風險成本而放棄出外打工,或是把孩子帶在身邊方便教養,問題才有望改善。

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除了負責任,還要有能力。《家庭教育促進法》中的“指引”(引導以正確方法教育孩子)和“賦能”(透過公共體系的幫助提升育兒能力),除了由零開始教育父母扣好扣子,還有助扣錯的父母解開重扣呢。

(《家庭教育促進法》省思 · 八)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3/18/content_1584466.htm

談家庭教育專業化

中國人有“三歲看大,六歲看老”之說。德國有本書叫作《小腦袋大世界》,其中兩句話形象且深刻:一至七歲也許不到人生的百分之十,卻決定了人生的百分之七十;只有發掘好人生的前八年,才能過好人生的八十年。許多家長把孩子的教育界定為學校的學習、課外班的補習、特長班的培養,將學校考試成績作為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文憑高低看作人生是否成功的標準,這是家庭教育領域一個極大的誤區。

    【摘自:〈專業化:發展家庭教育的必由之路〉,演講人:趙剛,《光明日報》,二○一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早前撰文指“家校合作不是家庭教育”,在教育界朋友圈引起了一些爭論,很多朋友指出“家校合作是有助家庭教育”的。筆者同意當中存在助力,但卻不全面,因為學校教育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家庭教育卻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由老師去指導家長如何教育子女,就如同家長指導老師如何教學一樣,都是緣木求魚。

近年,政府很重視家長意見,但卻忽視了家長不是教育專業的,其意見未必符合實際教學規律。即使讀教育專業的家長,也不該輕易介入學校老師的教學,因為整體課程規劃不是為你一個孩子設計的。家庭教育具個別性,不同的家庭文化、社經背景、生活作息、精神狀態等都呈現不一樣的狀態。教育導師需要因應家庭教育的規律給予指導、診斷及建言,而這肯定不是一般學校老師有能力和精力兼顧的工作。

“老師,你講一句好過我講一百句!”這是我當中學班主任年頭,家長們給我的恭維話,情況果真如此?非也,但往往成了家長不努力改善親子關係和教育方法的借口,只有離開對學校的依賴,家庭教育才有望強大起來。

(《家庭教育促進法》省思 · 七)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3/11/content_1582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