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父母伸出援手

《家庭教育促進法》而非《家庭教育法》,較後者而言,“促進”二字的加入,讓這部法多了些溫情……蔣亞輝說:“家庭教育立法不是管家長,是促進家長,是在尊重家長基礎上給家長指引和支持。”在他看來,促進法體現了兩個關鍵詞:賦能、促進——法律為家庭和社會組織賦能,其核心要義正是“促進”。

【摘自:〈尊重家長,支持家長,賦能家長!家庭教育專家帶你讀懂《家庭教育促進法》〉,崔文燦、何昕雨,羊城派,二○二二年一月十八日】

法律不外乎人情,不是所有立法都是冷冰冰的,教育法便是以保護孩子權利而設立,目的在樹立人們在教育活動中的權利、義務關係,有效保障教育事業的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在法案中強調“促進”一詞,其重點在於指引和賦能:指引是通過法律的方式,引導家長按照科學的方法和理念教育孩子;賦能,則是指家長遇到困難和問題時,有權利向公共體系獲取相應的幫助,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形同政府向徬徨無助的父母伸出援手。

《家庭教育促進法》對家庭教育所指引的方向,值得澳門借鏡。據筆者近年的觀察,澳門家長是幸福的,教青局和社工局均設有專責部門協助家長;學校、社團、教會,以至私人企業都會舉辦免費的親職教育培訓。然而,是否所有家長都被“賦能”,有權利和義務參加這些培訓?看來不是,沒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不了解相關培訓資訊的家長,仍然可以各種原因推卸責任,閉門造車。

未來,我們可以仿效內地的立法精神,由政府主導形成“家教指引”,建立具科學性的教學系統和具專業性的師資團隊,並從制度上給家長“賦能”,鼓勵企業騰出空間支持員工接受親職教育培訓,相信是澳門優化家庭教育的發展方向。

(《家庭教育促進法》省思 · 五)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2/11/content_1576163.htm

原來“家教”甚艱難

隨着社會變遷,家庭的家人關係擴展至家庭與社會的關係,成為“官務事”;家庭教育的觀念,亦擴展為終身學習、從人民自行執行轉變為政府介入,由學校、政府所屬的社會教育機構,結合民間、社區團體,落實家庭教育……二○○三年正式頒定“家庭教育法”,第一條明定“為增進家庭生活知能、家人關係,健全家庭功能,特制定本法”。

    【摘自:《台灣家庭教育發展》,家庭教育資源網,二○二一年六月三日】

“我哋老一輩人都覺得冇家教係恥辱!”中國並不是家庭教育法最早落實的國家,重視家教卻是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言傳身教的育兒追求自古已有。然而,知易行難,原來,真正要家長掌握育兒之法,並不容易。

筆者具專業的教育學位,有十多年前線教師的經驗,碩士修讀的是“課程設計與管理”,還曾經在大專院校任教“教學法”課程。然而,在開展親職教育課程的時候,仍然覺得力不從心。

親職教育第一難是難以掌握學生水平:家長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具有不同的文化程度,課程設計異常困難,有的家長會覺得你教授的內容膚淺,浪費時間;有的家長會認為你說的他們根本不懂,力不從心。

第二難是課時規劃,由於家長工作繁忙,培訓時間很難落實,半途而廢的家長不少,他們大都希望上速成雞精班,拍下幾頁寫有重點的簡報,但鮮有人關心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針對不同性格特質的孩子進行調整。最難的大概就是價值觀已成形,很難基於和自己年齡相若的導師的提點而改變,所以坊間自發推行的親職教育課程成效很難評估,也無法評估,而這也是家庭教育需要落實到政策規劃的原因之一。

(“家庭教育促進法”省思 · 四)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2/04/content_1574902.htm

如果不再愛了……


心理學家諾費奧說:父母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因為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孩子最開始接觸和了解愛情與婚姻的入口……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會在父母的相處模式中,學到該如何跟異性相處,因為這是他們最早看到的兩性關係。

    【摘自:《父母相愛,是孩子最好的禮物》,高勇樂,今天頭條,二一九年七月二十日】

    “父母相愛,是孩子最好的禮物。這是我們在親子教育中,經常提到的一句格言。其目的是勉勵夫妻,為了孩子努力維繫美滿的婚姻。如果無法相愛呢?離婚是不是代表孩子有缺陷呢?其實不然,在家庭調解角度,勉強維繫婚姻不如和平分手——父母各司其職,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給孩子養育、關懷、照顧和愛護。

    “認真地相愛,平靜地分開。是給孩子最好的示範,然而世事沒有那麼如意,正如在全球華人見證下,王力宏的家庭糾紛。婚內出軌、用情不專,絕對是違反道德的,如若情況屬實,王前妻的痛心指控合情合理,加上優質的內容、佈局和修辭,幾乎是一面倒地得到公眾同情。然而,在內容的陳述上,王前妻處理感情的取態,卻不算出色。依其自述:明知對方是情場浪子也委身下嫁,婚後故態復萌,屢勸不改,飽受家人冷暴力,仍然堅持生育三胎,並放棄自身工作,最後因為對方提出離婚,才向傳媒報復式引爆,把家庭問題訴諸公審。

    如果事件的最終目的是讓丈夫身敗名裂,前妻的行動無疑是絕頂聰明。然而,在維護子女健康成長的角度,前妻卻作了一個比較極端的示範。在愛情路上,愛恨交纏無可避免,作為有為女性,要自愛自尊:愛和恨須有底線,既非忍辱求愛,也不同歸於盡。

種一粒非凡的種子

無法想像,沒有您的英語啟蒙,在一片閉塞中,我怎麼能夠閱讀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文獻,用超越那個時代的視野,去尋訪遺傳學大師孟德爾和摩爾根?無法想像,在那個顛沛流離的歲月中,從北平到漢口,從桃源到重慶,沒有您的執着和鼓勵,我怎麼能獲得系統的現代教育,獲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膽識?無法想像,沒有您在搖籃前跟我講尼采,講這位昂揚着生命力、意志力的偉大哲人,我怎麼能夠在千百次的失敗中堅信,必然有一粒種子可以使萬千民眾告別飢餓?他們說,我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我知道,這粒種子,是媽媽您在我幼年時種下的!

【摘自:〈稻子熟了,媽媽〉,,二○一○年】

為世界帶來溫飽的袁隆平去世了,除了留下雜交水稻的科研成果之外,還給世界寫下“親子教育的教科書”。

袁寫給母親的信〈媽媽,稻子熟了〉,提到媽媽是他一生學習的啟蒙。啟蒙他學習外語,不是為了拿取高分,而是開啟他自學的能力和視野;帶他闖蕩江湖,不是為了讀名校,而是讓他擁有高飛的膽識;陪他讀哲人的故事,不是要他追求名利,而是學習哲人的志氣。

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生活富足、供養父母,袁先生被分配到農村工作,從小養尊處優的媽媽並沒有離棄他,反而到農村幫他帶孩子,讓他的工作沒有後顧之憂,雖然生活條件差,但栽種夢想的田地一樣大。成名後的袁先生終日為理想奔波,母親臨終也無法趕回來見她最後一面。袁媽媽也許想念,卻沒有像坊間熱話那封〈母親給四個兒子的遺書〉寫道:謝謝你們照顧我,但我後悔生下你們。

愛是啟發、是奉獻、是信任、是包容,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相信能有如此器量的栽培者,才能為世界種下非凡的種子。

我家兒子今天十六歲

青春期的逆反來源於更年期的壓迫。如果想要培養一個陽光、健康、向上、樂觀的少年,寬鬆、民主的環境必不可少。我們對待孩子要避免家長式的權威壓制,多一些朋友似的理解關懷,這樣才能讓孩子平穩地度過青春期。

【摘自:〈兒子十六歲,媽媽應該和他怎樣相處?〉,作者:清風拂面吧,二○二○年九月十八日】

兒子今年十六歲了,我育兒的路開始感覺無力。你喜歡自把自為,而我則努力學習收放自如,我開始習慣把時間和精力用於完善自己,例如:打扮、進修、娛樂、消閒等。然而,心裏掛念的,仍是你——怕你沒有吃好睡好身體好,怕你沒有好好努力,錯過理想的機遇。常言道“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可憂是沒有用的,路還得自己走。

兒子今年十六歲,個子長得比爸媽要高,想法有時比爸媽還多。你開始學習飛翔,想飛得很高很高,卻耐力不足;你說要長成大樹,卻未能架起天地。欣喜的是,在不明朗的環境中,你沒有被打倒。媽媽相信所有的傷痕就如你手臂上的“朱古力疤痕”,由鮮明的黑變成不顯眼的白,它無論如何都是美好的,因為那是成長的印記。

要堅定地按自己的方向前行,確信人生有無限可能等待你尋幽探秘,好像打遊戲一樣,你想知道下一局會是什麼,你一開始可能會輸掉,然而誰在乎呢?只要不放棄,機會一直都在,闖關的過程本就充滿趣味。你說過,你不喜歡玩Pokémon Go遊戲,因為它沒有技術含量,單純講運氣,缺乏機智和策略,大概你期望的人生是更有挑戰性的吧!

今天,你十六歲了!媽媽給你寫下這篇文章作為生日禮物,祝福你有能力駕馭人生——自己的路自己走,別忘了媽媽會不停為你加油!

聖人遠其子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摘自:《論語 · 季氏》篇,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先秦】

作為萬世師表,孔子在倫理和教育方面都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篇章,唯獨鮮有談及親子教育。有人說,那是因為孔子終其一生只育有一子,且孔鯉比他還要早逝。而筆者則認為,他少有談及其子,主要是基於孔子“遠其子”的育兒觀念所使然。何謂“遠其子”?依筆者之見,非為疏遠兒子之意,而是指“不過份干預和特殊照顧”的狀態。回歸儒家中庸學說,那就是與子女接觸講究分寸、尺度,章法——不是過份親暱,也不是沒有規矩和原則。《論語 · 季氏》篇記載的“孔鯉趨庭”,可印證之:

弟子們總是以為,孔子作為大學問家,一定會格外關照自己的孩子,對他的教育肯定跟別的學生有異,於是弟子陳亢求問於其子孔鯉,結果發現孔子教導自己的兒子,與教導學生的要求完全一致。這除了顯示了孔子的無私,也反映了孔子對其兒子的尊重。故事中,孔子沒有過度干預孩子的生活,也沒有嚴苛的責難之詞,一如他平日與學生之相處,簡單而真切。終其一生,孔鯉的成就都沒有超越父親,但孔子並不以此為恥。

雖然孔子沒有為親子教育留下重要的理論,但其重視孝道和品格修養,輕視功名成就,尊重孩子人格發展的育兒觀,還是值得借鏡的。

無法自學的世代

我小時候,爸媽從來沒擔心過我的作業,最多是問我一句,“你作業做完沒有?”……在我很小的時候,爸媽就明確地告訴我,作業是我自己的,寫不完受懲罰的也是我,爸媽沒有任何責任和義務幫我。

    【摘自:〈孩子做作業,我們到底要不要陪?〉,作者:寧聲響起,每日頭條,二○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我們這一輩或前輩朋友,當年的學習狀況多如引文所述,因為家長普遍學識不高,除了富人,一般人也請不起補習老師,而坊間也不流行補習服務。所以,無論如何,我們也得自己學習,雖然考上大學的人沒多少,但即使是初中畢業,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比較強。

時移世易,今天的孩子卻很少能夠獨立完成作業。社會鼓勵家校合作,往往誤以為是“請家長幫助孩子完成作業!”,家長對此力不從心時,神聖的補習社出現了。當個人勞動一旦成為產業,便會開始專業化、模式化。日積月累的應試經驗足以讓孩子在制度中“無往而不利”,但這種“成功”卻未必能夠持久,因為孩子會因此失去獨自解決難題的能力和承擔後果的意識。

“我不想讓孩子去補習社,但老師逼得很緊,我有壓力!”家長A說。

“我不想打電話向家長投訴,但教學要求很高,我有壓力!”教師B說。

家長的壓力源自學校的要求,學校的壓力源自教育制度的重擔,最後大家把壓力外判給補習社,在環環緊扣的問題中,要解決非一朝一夕。要孩子獨自面對困難無疑是殘酷的,但現實生活本就殘酷。因此,教孩子如何面對壓力,汲取經驗,駕馭客觀環境等終身學習的能力顯得重要。知識學習再多或會忘記,成績再亮麗都會成為過去,相信並支持孩子獨力完成作業,包容因經驗不足而產生的小過失,才是家庭教育的重點。

停課不能學?

節目上多名家長致電質疑,“停校不停課”實行後令家長壓力大增,甚至出現家長要在家教導小朋友多個科目的情況。

    【摘自:〈教青局冀加強溝通解決停校不停課困難〉,濠江日報,二○二○年二月十二日】

政府由“停課不停學”改成“停校不停課”,皆因不少家長反映自己不能充當教師。無論教青局強調多少次:無意要求家長充當教師,家長依然不放心,結果迫使教青局下達行政指令“學校網上教學宜溫故知新,不求嚴格,不計分數”,既非“不停學習”,於是“不停學”順理成章變成“不停課”——不停“溫習”也。

從教師備課的角度說,溫故知新無疑比較簡單,但從教學效能的角度說,卻未必更好。因為溫故缺乏新鮮感和挑戰性,加上老師不可有要求,學生重視程度可想而知。教新課則不然,學生需要自己閱讀和思考,透過網上測驗進行驗證,那便是自學能力。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習”不是指“重複”,而是指“實踐驗證”,其趣味在於嘗試和探索的過程中所帶來的成就感。好像我們重複以同一個步驟煮番茄炒蛋只為糊口,但透過視頻學習做新菜式則更具趣味,雖然失敗率比前者高,但不怕失敗的廚師最後肯定成果更為豐盛。

反對“停課不停學”的家長主要是害怕孩子學習失敗,因為他們假設孩子是有人餵才能吃東西的“填鴨”。但為什麼孩子自學必然失敗?自學效果不好等於失敗嗎?為什麼不可以先讓孩子自學,再留給老師矯正?筆者相信,復課後透過摸底評核補充不足,肯定比沒有任何針對性的溫故知新好。因為學習的真正功能不是為孩子找個“填鴨”的飼養者,而是教孩子自行覓食,這種能力需經過長久實踐、挫敗才能生成。與其擔心落後於一時,倒不如放手給孩子自己先試一試。

後記:

#成長需要時機
#別為孩子設限
#向澳門的良心教師們致敬
昨天已經想好要分享此文,標題、照片和內容已經落實,沒想到文章比我更早在臉書廣傳,而且分享讚好的竟然是教師群。如文中所說,如果認真執行「停課不停學」,要求學生嚴格出勤、功課計分付出勞動最大的是教師,受益的是學生,但最後群起反抗的卻是家長。「我沒有空陪太子讀書!」的吶喊帶出了怎樣的「學習觀」?那就是「我家太子沒人督促不能讀書」。而我的疑問會是:為什麼不先讓孩子試試?如果效果真的不如理想,開課後要求教師評核檢視補救也不遲,但家長的執著在於「一點都不能差!」於是寧可不學——逼使教青局由「停課不停學」改成「停校不停課」,試問不能給孩子任何要求的課,其實又能學什麼?本來大條道理在家安心抗疫的老師們卻於心不忍地呼喊著,可見澳門的教師多有使命感。所以我放棄了昨天想好的引入,在此先向在家辛勤工作的老師們致敬!

其實生活的學習多種多樣,不一定要靠學校和補習社,同樣是在家呆著,不同的教學思維,教出不一樣的孩子。我很喜歡文後片段,小孩在家哭著叫無聊,說要上街和病毒玩遊戲,有的家長選擇投其所好,天天呼救「為什麼封了我們的公園?你叫我家孩子怎樣做運動和呼吸新鮮空氣!」然後不顧後果,繼續帶孩子上街,結果你家的孩子學會了「去公園是必須的,沒有呼吸新鮮空氣的生活會窒息」,甚至「有事沒事就罵政府不作為」我家孩子年初四開始沒逛街(只行三分鐘去婆婆家吃飯),封賭場那天開始沒離開過家門(除了去同層垃圾房倒垃圾),但孩子仍然可以去陽台做運動,即使家中沒陽台或是下雨天,其實只要打開一扇窗,風就可以吹來;自從呆家裏,二少就天天去家中的不同角落打機,比較奇異的有碌架床的木梯、衣櫃和書桌底,我問二少是不是好悶?他答「又唔係,不過發覺原來屋企唔同方位坐坐都幾有趣!」;媽媽上班了,我們研究要不要回婆婆家吃飯?我和他們分析因由「唔返最大好處係慳返啲口罩,可以捐比有需要嘅人,好似香港有d倒垃圾長者一個口罩都無,我哋就捐左一D出去。」孩子最後決定留家中,二少學會了煮飯、整滷水雞翼、炆德國鹹豬手,大少繼續負責做清潔後勤工作,還自告奮勇幫媽媽的兒童故事做混音,我說想學不想幫,他說「教人咁麻煩!」但仍答應教我,只是我返工後未有空⋯⋯我家孩子天天呆在家中學會了發掘生活趣味和照顧自己,還了解到幸福不是必然,世上有人比他更需要一個口罩。事實證明沒有呼吸公園新鮮空氣的孩子仍舊開心快活、健康活潑、頭腦清晰。

在母校的時候,畢業活動是我專項,由學生做到老師,聽了很多年畢業贈言,最喜歡生物科鄺老師那一句:離開學校就要靠自己,大自然的生態鏈本就殘酷,要緊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記憶中,我的父母沒怎教我們做功課(其實我媽媽也是敎師,移民來澳時她用兩個月時間教了我整套澳門一年級的課本,然後我就考上了二年級,但之後她也不教我做功課),我們三姊弟中小學成績也不優秀,最後都找到了自己的專長。感覺上父母對我們沒有期望(經常叫我和妹妹少做些正事),他們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是:世上沒有什麼不可以靠自己。媽媽移民前一句英文都不懂,現在和菲傭溝通得比我好,手機電腦拍照剪接等新技術玩得出神入化,全是自學的;我爸是機電工程師,一有空就買零件自己砌,記得沙士那年他自己做「臭氧機」殺菌,後來還幫澳門某些大型機建引入了這種科技,有「很安全空調系統」的疫症隔離酒店的空調系統由他的公司設計,我爸喜歡和我們講家族史、背唐詩、唱革命歌、寫書法、做小發明,但也沒有教我們做功課。

你的思維如何,你孩子的心智也將如何。放下教科書和趕排名的憂慮,你會發覺孩子潛能無限,一時三刻的自學成效和考試成績不算什麼。

澳門好不容易在這場疫症中捱到這好景,不要半途鬆懈,功虧一簣!讓我們利用抗疫時機,做個能屈能伸的家長,教出能屈能伸的孩子!

本周專欄文章連結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0-02/…/content_1416649.htm

孩子哭訴要去玩的片段(好可愛)

https://video.h5.weibo.cn/1034:44708488121…/447084990408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