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溝通是一場愛的修煉

發現每個宗教最後講的,都還是愛或大愛……我越來越相信,唯有愛才可能終結暴力。

    【摘自:〈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語言的可能性〉,黃怡,獨立評論,二○一七年十一月四日】

管理學、心理學、語言學……溝通流派繁多。管理學,溝通旨在清晰表達自己、取悦他人,組織管理學家巴納德認為,“溝通是把一個組織中的成員聯繫在一起,以實現共同目標的手段”;語言學,溝通期望透過語音、句法、語義、語用等規則,有助信息共享、人際交流;心理學則普遍強調情緒管理和同理心。

筆者曾為語文老師,又長期從事文案公關工作,有鑽研溝通技能的需要,然而越是操練,越是不信任溝通技巧——一切皆套路也。人心叵測,堂而皇之的橋樑未必引領我們走向康莊大道。直到遇上《非暴力溝通》,與其說我愛上了書中所說的效能,不如說我愛上了作者盧森堡博士——一個願意放下身段去理解和包容異己的和平使者。

為了追隨其思想,我參加了“非暴力溝通”為期八天的培訓課程,再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完成連續十四周的線上讀書會。也許學藝未精,我目前未有成功經驗,總覺得僵化的語言在現實生活中顯得無味和無力,唯一改變的是自己——跟隨導師的思路,我心境平靜了,願意為別人放慢步伐。其實,非暴力溝通的架構不過是“表達自己,了解他人和關愛自己”,難的是如何平衡自己和別人的需求。現實並沒有水到渠成,甚至在避免衝突的同時,彼此越走越遠。我忽然明白,語言只是載體,如果沒有修得像盧森堡博士那善良的內心,再多的操練也無法承載愛。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7/22/content_1610743.htm

以溝通化解傷害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讓我們靜下心來問自己,真正令你茫然或生氣的癥結點是什麼?情緒的緣由為何?你是否刻意逃避問題,忽視了原生家庭與內在小孩的影響?而我們的下一代是幸運的,正因他們的父母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面臨困境的我們選擇面對傷痛、療癒內在小孩……

    【摘自:〈放不下原生家庭的傷害?先了解這三個形成傷害的背景〉,靈魂擺渡人,二○二二年四月八日】

“你令媽媽覺得好羞恥!”這句話帶給誤入歧途入獄的少女一生無法忘懷的傷痛。其實,女孩是愛母親的,因為重視家人,才倍感悲憤。同樣地,媽媽也是重視女兒的,因為放不下責任才覺得屈辱。各有各的悲哀和無奈,奈何死結一直解不開。

多數人會站在媽媽的一方,因為做錯事的是孩子,親子教育導師則指責媽媽“只顧面子的做法是錯的!她應該先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然而,我們真的可以不在乎面子嗎?回到真實場景中,似乎也無法如此坦然,家長背負了很多社會的期望和壓力:A說我不會教仔,B批評我其身不正。“面子工程”不是一天能形成的,把自身價值和孩子成敗捆綁在一起,甚至以孩子作為炫耀工具的文化代代相傳。

“先理解,而後放下!”不要糾結於是非判斷,嘗試先釋放自己的情緒,再換位思考,例如透過非暴力溝通的調停方式,讓大家都有機會表達觀察(當時對方說了或做了什麼)、感受、需要和請求。當大家都有機會聆聽彼此,才能夠易地而處,理解對方的難處,並嘗試幫助對方走出困境。解鈴還需繫鈴人,雖然傷害已經形成,且未必可以忘記,但至少能夠停止惡性循環,那是母女共同覺醒的過程。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7/15/content_1609770.htm

倪匡給世界留下的寶石

一旦孩子的內在擁有了轉化困難的力量,他們永遠都不會覺得自己陷入彈盡援絕的困境,因為他們會知道,解決問題的源頭都在他們自己的內在。他們將能夠點石成金,從一片廢墟中淬鍊出寶石,這都是因為他們目睹了你就是這麼做的。

    【摘自:《覺醒父母》,喜法莉 · 薩貝瑞,地平線文化出版社,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著名作家倪匡離世,他一生為世界留下無數著作,臨別的遺訓竟是“一切從簡”——不設儀式、不發訃聞。在生時,他不只一次在訪問中表示:“人類之所以有進步,是因為下一代不聽上一代的話。所以我鼓勵年輕人不要聽‘老坑’說話,‘老坑’的說話不用理,你要去找尋自己的想法。”

倪匡的作品着重的不是對“科學”成分濃墨重彩的渲染,而是以豐富驚異的想像力,對人性進行探討與思索。荀子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倪匡追隨荀子人性之說,認為人性是與生俱來,而非透過管教學習所得,讓孩子自然成長,才能顯露人性本質,發揮個人善性和特長。因此,他給世界留下的不是規則,而是信任:他相信精神可以超越繁文縟節,他相信長江後浪推前浪,鼓勵創新和超越。

我認為能夠引領年輕人向善的教育者,應該具備倪匡的胸襟,以身作則,相信每個人都能夠點石成金,從一片廢墟中淬鍊出寶石。一如《覺醒父母》給我們的啟迪:不要期待他們會成為閃耀的明星,而是期待他們能夠掌握存在的真諦;不要期待他們會追隨你的願景,而是期待他們創造自己的願景。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7/08/content_1608575.htm

老鷹的一雙翅膀

覺知教養不是要你去縱容孩子或是教出理想型的子女,而是要讓孩子培養出一種能力:既能順服本真、如實做自己,又能夠展現穩定適當的克制能力。

    【摘自:《覺醒父母》,喜法莉 · 薩貝瑞,地平線文化出版社,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你覺得孩子都想飛嗎?”我在《覺醒父母》的讀書會中問參與線上會議的家長,幾乎所有人都回答“想”。是的,其實孩子也是想飛的,只是有時他們還飛不起來,或者他們想飛去的地方不是家長期待的方向。孩子要健康地飛翔,需要擁有“老鷹的一雙翅膀”——一隻翅膀是個人的內在連結,另一隻翅膀則是與他人的連結。

很多父母在職場上“想飛但飛不起”,何況是心理發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家長不急於提供幫助,孩子便會慢慢學會在迷霧中找尋出路。“那我們什麼都不做嗎?”家長疑惑了。不是什麼都不做,家長可以做一個同行的觀照者——不貿然介入,不急着告訴孩子答案,才能讓孩子創造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獲得這些洞見。此外,對孩子面對的困境我們可以表達同理心,給予關心和支持,而非不停給予幫助和建議。

“飛得高等於快樂?”不一定!不快樂的人生勝利組常有,那是因為他們不能從自己的內在出發去尋求滿足,例如:寫作方面的資優兒童,因為老師的嚴厲批評跳樓自殺;藝術天才需要依靠吸毒、暴食、性成癮等去宣洩生活壓力。如果不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是因為別人的期望才竭力高飛,也是疲累和痛苦的。作為觀照者,家長能夠放下外在的鞭策,孩子才能夠有機會發揮內在連結,尋找自己喜歡的飛行路向,然後再按照社會規範去調整步伐,取得認同,才能達至“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境界。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7/01/content_1607050.htm

 

放下教育的神仙棒

很多父母不是想自己成長,而是希望找到一種方式去改變孩子的行為,好像拿到一支神仙棒,然而,教育不是這樣的東西。……覺知教養遠超過使用任何聰明的策略,這是一套完整的生命哲學,所牽涉到的過程,擁有從根本上轉化孩子與父母雙方的力量。

    【摘自:《覺醒父母》,喜法莉 · 薩貝瑞,地平線出版,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如果科技進步到可以讓我們在懷孕時選擇自己理想孩子的範式,你會做這個選擇嗎?如果你是子女,你想人生有固定範式嗎?面對這樣的問題,你也許會猶豫,因為有固定範式的人,生活得像一個機械人,毫無驚喜可言。可是我們養育孩子的時候,卻在不知不覺之間成為了機械人父母:想控制孩子的人生,希望孩子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邁進。

很多朋友告訴我,他們不想看書,因為閱讀太花時間了!為此,我開始拍視頻,然而拍視頻還是不夠好,他們需要短視頻和微課程,在兩三分鐘內能傳授一種秘技才會受歡迎;我去做親子教育分享,很多家長都不願意花時間談細節,只希望在短期內找到解決方案。孩子又不是電腦程式寫成的,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文化、不同的個性和特質,都會有不同的反應和處理方法,怎麼可能有秘技?然而,很多家長想不通這點,他們不願意放下對教育神仙棒的渴求,不願花耐性去等待孩子的成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成果需要耐心地栽培和等待,其先決條件就是教育者自身的成長和覺悟。而“覺知教養”的目的,就是讓父母思考生命之本——我們不需要訂造一個機械人,孩子不需要形成固定的範式,因為有缺失才可完善,有不同才有趣味。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6/24/content_1605673.htm

 

 

語言以外的溝通技巧

“七三八五五定律”是心理學教授艾伯特 · 麥拉賓得出的結論:人們對一個人的印象,只有百分之七是來自於你說的內容,有百分之三十八來自於你說話的語調,而百分之五十五來自外形與肢體語言。

    【摘自:〈溝通定律〉,芯遠姐姐,簡書,二○二二年四月一日】

“說教是最劣質的親子溝通方式!”因為說教不僅囉嗦無味,還容易引起對抗性的逆反心理。教育不能一味灌輸硬道理,而是要把道理內化成自己認同的價值,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覺悟”,而最好的“覺悟”方式應是:心悅誠服。因此,愉悅是有效溝通的要素,《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一書作者范梅南用了“調和”一詞去概括。

作者告訴我們,良好的溝通技巧除了說話內容,還包括溫和的語調、親和的情態、平和的心態。遇到突如其來的衝突和傷痛時,可以用沉默來調和,達至無聲勝有聲的境界。重視眼神交流,讀懂對方臉上的表情,也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眼中的深情。恰如其分地運用肢體語言,才能給別人親和的感受;善用環境氣氛的影響力,製造良好的情境,讓彼此享受共處。最後,是透過身教樹立良好的榜樣。

以上溝通技巧的運用也會因孩子處於不同的年齡階段而有差異:學前兒童需要更多的陪伴和身體接觸,需要頻繁緊密、情態豐富的溝通互動,如蹲下身子和他說話,透過玩玩抱抱錫錫建立安全感和親密感。小學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需要透過被信任建構自我效能感,我們可以多給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任務,並從中讚美他的付出。青春期的孩子追求平等與尊重,對身邊人的形象開始有要求,家長要做到同頻共處,須運用朋友式的溝通技巧——放手不等於放棄溝通,要有適當的支持與關注,保持距離的提點和建議。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6/17/content_1604145.htm

 

那些孩子應該堅持的事兒

我們要無條件接受他們的真實、欣賞他們的平凡,以及容許他們自由做自己。你能給孩子的最好禮物是,讓他們過一個“本當如是”的人生,而不是一個“應該如是”的人生。

【摘自:《覺醒父母》,作者:喜法莉 · 薩貝瑞,譯者:蔡孟璇,地平線文化出版社,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鄰埠某音樂老師以“堅持”的可貴為名,引導家長“須為孩子堅持學琴竭盡所能”,得到大量粉絲追捧。不過在我而言,那不過是一段廣告詞。

堅持重要嗎?當然重要!前提是“值得堅持”。孩子年紀還小,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家長找個項目讓孩子堅持——“我這也是為你好!”再說技藝不從小鍛煉就沒有大成就,所以無論如何都得堅持!不喜歡也要堅持——你還小,不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痛不欲生也得堅持——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成功需苦幹絕對是真理,關鍵是誰想成功?孩子需要通過不同的體驗,才能分辨喜惡,太早按父母要求潛心苦練的孩子,可能會收穫一種技能,卻失去了體驗不同事物的可能性。

一生一體藝是理想的生命狀態,父母安排孩子去體驗、去學習無可厚非,然而,堅持和放棄的差異,應交由孩子自己去決定。條條大路通羅馬,人生不需要從一而終,如果參與運動為的是健體強身,玩玩樂器期望陶冶性情,那麼孩子學完A運動再學B運動,嘗試C樂器再玩D樂器,有何不可?把才藝學習帶進“堅持”的死胡同,只會累了父母,害了孩子。

欣賞卓越,感恩平凡。把愛好發展成職業技能,等孩子長大了自己探索努力也不太遲。家長放下功利的操控,孩子才能靠自己感知生命的美好。快樂不是人見人愛,而是愛我所愛——為人父母的我們,有堅持給孩子學會取捨嗎?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6/10/node_148.htm

談性色變的病態教育觀

如果說,兒童性的部分更多地是從文學審美的功能上來呈現兒童文學,那麼,非兒童性的部分,則要從知識傳播、成長教育等功能上來發揮兒童文學的特點。兒童性與非兒童性的完美結合,才是優秀的兒童文學的最高境界。

【摘自:〈兒童文學盡可能地接近兒童本然的生命狀態〉,李艷霞編,《文匯報》,二○一九年十月九日】

自從內地學生語文推薦讀物《大語文》叢書收錄汪曾祺《受戒》中,小和尚與農家女天真無邪的朦朧愛情的片段,被認為兒童不宜後,作為編者的曹文軒也難逃其劫。指責內容包括:暗戀故事、父親和小女兒洗澡場面,接着攻擊蘇聯作家瓦 · 卡達耶夫的經典童話《七色花》,謾罵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作為從小喜好閱讀少兒經典名著,為母後開始書寫兒童文學的小作者,不禁想起台灣作家林奕含遺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的一個片段:女孩想和母親談論情愛之事,得到的回應是:“等長大再說!”不料當母親以為孩子還不該面對性愛問題之時,孩子已經被性侵了。根據兒童心理學,幼童會有性好奇,接近青春期的學童已開始有性幻想,青春期的少年有性渴望,而在孩子閱讀和學習的素材中,卻把兩性關係和身體描寫視為禁忌,合情嗎?當互聯網色情資訊隨處皆是,路人親密行為舉目可見,甚至電視台合家歡時段播放無性別戀愛觀導向劇集時,正規教育卻把暗戀、父親和女兒洗澡視為禁忌,合理嗎?

感恩我讀小學的時候沒有這群可怕的“衛道士”,讓我有機會從《簡愛》、《小婦人》、《紅樓夢》等文學作品中感悟愛情。也衷心期望書寫“苦難文學”、致力讓孩子在現實的黑暗中感受光明的曹老師,能繼續用他慈父的手洗滌讀者的心靈。

(童心田系列 · 一)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6/03/content_1600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