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鮮活之美

為甚麼對我們來說,真花比假花看起來美麗得多?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知道真花很快凋謝並枯死,這種認知使我們更會享受它們。

    【摘自:《靜觀親職》,蘇珊 · 博格斯著,新生精神康復會出版,二○二二年五月】

我們經常說“活在當下”,當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引文給了我重要的啟發:生命之美不在於歷久不衰,正是因為大自然的不可控——轉眼即逝,“當下”才顯得鮮活而美好。

《靜觀親職》教我們用靜觀的方式去捕捉瞬間:以初心去接觸子女,就像是第一次見到他們,全身心地留意——眼睛看,耳朵聽,身體感覺,用心察覺。和別人溝通時,留意自己和對方的變化,包括:面部表情、情緒、念頭等。做靜觀練習的時候,想像自己是一個畫家、記者、攝影師,觀察顏色、聲音(語氣、走動時發出的聲音、呼吸聲甚或心跳聲);氣味(皮膚、身體、頭髮或衣服)。只有靜觀,我們才能靜下心來欣賞“當下”的瞬間。我喜歡書中的這個比喻:以欣賞日落的方式來欣賞這個人。我們不會要求日落“右邊角落上的橘色稍微弄得柔和些,然後在底邊加些紫色,再在雲中加一些粉紅色”,因為控制結果不可行且不真實,我們只是懷着驚嘆之情發現和欣賞其本質。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操控孩子,因為操控並不能改變人的信念,像我們無法向從未品嘗過橙的人解釋橙的味道。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他們心中種下“正見的種子”——給他一個“橙”,然後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在社會生存所需要的規律和價值觀。孩子向我們說不,代表他們在自主成長,我們要盡可能體會他們的感受,並給予真誠的忠告,同時讓他們有權反對,而這就是培養孩子表達自己和發展其獨特性的過程。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0/13/content_1707289.htm

靜觀親職

把您的孩子看作為“一個孩子”,而非“您的子女”。

    【摘自:《靜觀親職》,蘇珊 · 博格斯著,新生精神康復會出版,二○二二年五月】

在社會急速發展,育兒充滿焦慮的今天,我們該如何和孩子好好相處?《靜觀親職》一書認為:要把自己的子女看作“一個孩子”,而非“您的子女”。孩子和子女有差別嗎?我很好奇。大概是情緒不同吧,所謂旁觀者清,距離產生美。

無獨有偶,至聖先師孔子也有類似調論,《論語 · 季氏》篇中,有關於聖人遠其子的描述:弟子們總是以為孔子一定會格外關照自己的孩子,於是弟子陳亢求問於其子孔鯉,結果發現孔子教導自己的兒子,與教導學生的要求完全一致。孔子主張一視同仁,不過度干涉孩子的成長,以平常心育兒。

曾是中學教師的筆者,細心回想起來也是感同身受。當班主任的年頭,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問題,總是能夠做到心平氣和,不慍不火,即使孩子不能達標,也會寬心以待——不苛責、不糾纏,相信孩子可以在成長中慢慢覺悟。回歸到育兒的場景,因着切膚之痛,很多時候反而無法冷靜地面對,從而形成各種不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形態,例如:說教、嘮叨、情感勒索等。筆者研究的案例也如此,父母子女本是最親密的關係,因價值觀差異,反更容易成為世代撕裂的導火線。

《靜觀親職》一書教我們用靜觀的方式去處理親子關係。什麼是靜觀?筆者以為,那就是透過觀察的方式,覺知自己和別人的不足,面對衝突時先要安頓情緒,避免過度反應,抱持“初心”,不再為子女貼上“不聽話”、“無用”等負面標籤。承認自身壓力,對己對人便會有多一分的體諒,更容易發現問題的根源,做到:了解需求,尋求共識,共謀良方。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10/06/content_1705978.htm

求學的天梯

天梯上的夜歌/天堂的夜歌/夜歌歌唱了我/弓箭放下,/我畫出山坡/太陽放下弓箭/夜晚畫出山坡

    【摘自:《夜歌》,作者:海子】

快三十年了,夢中偶爾還是會出現“爬天梯”的情景:石級很長很陡,台階的平面很窄很小,一不留神就要掉進萬丈深淵。所以這“天梯”還有個別致的名字叫“奪命梯”。由“長命斜”到“奪命梯”,這校園環境彷彿告訴我“求學比登天難”。“條條大路通羅馬,不會去乘電梯嗎?”讀大學的時候,同學們笑話我,然而愛書如命的我還是鍾愛“奪命梯”,因為爬着爬着途中所見的無限風光,不是乘電梯可以取代的。就這樣,我爬完了四年學士,就業近十年之際,又爬完了碩士。後來,因着工作關係,我去了內地高校完成博士。以為這生都不會再爬“奪命梯”了,想不到,我還是在近天命之年回歸了!

“讀博不便宜,真富貴!再爬一次有意思?”有人笑話我。的確,讀博不便宜,但也不過是個名牌包的價錢,而我這一生從未買過名牌包,我這樣說服自己和家人。對於愛書如命的我,登頂給我的喜悅比買名牌奢侈:都不是學霸,讀什麼博士?都已經當媽了,讀什麼博士?兒子都快升大了,還讀什麼博士?俗世的質疑總是會有,但抵不過求學過程中的美好。記得當年報讀內地高校時,我快奔四十了,當年內地考研的年齡上限是四十,在讀和不讀的思辨中,我寫下了《七點三十五分的尾班車》……想不到,原來尾班車還有下一站的,只要永遠有一顆求學的心。

“我回來了!”仰視不會老去的“奪命梯”,我為自己鼓舞:沒有三十年前的青春美貌,沒有三十年前的記憶效率,慶幸有更好的攀爬技術和心態。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9/29/content_1704476.htm

親子閱讀的難點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組織來自本澳五十八所學校的逾五千名小四學生,參與由權威學術機構“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IEA)”主辦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二○二一。研究顯示澳門家長在自身閱讀興趣與習慣、學前家庭親子閱讀活動的參與程度等方面均有進步空間,澳門學生的閱讀興趣和信心亦有待加強。因此,有必要繼續加強家校合作,促進各持份者共同構建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摘自:《PIRLS 2021初步結果公佈:澳門小四學生閱讀能力平穩發展》,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二○二三年五月十六日】

“澳門在PISA、PIRLS等多項國際閱讀測試中均得到佳績,特別是教育公平(不同階層都獲得同等教育權利)方面表現出眾,為何唯獨PIRLS‘親子閱讀’尚有進步空間?”從事兒童文學寫作和親子閱讀研究的筆者,最近經常被問及。個人所見,澳門在親子閱讀上投放的資源其實不少,學校有專職的閱讀推廣員,各大社團有定期邀請作家、教育工作者等舉辦親子閱讀活動,而家長也樂於參與,只是假手於人的閱讀始終未能建立“自己的習慣”。

筆者曾於二○二一年引用PIRLS研究家庭閱讀的四項指標:時間、資源、期望、習慣,建構親子閱讀與自我認同的關聯性模型,並以問卷調查的方式發現親子閱讀對自我認同構建影響顯著。其中,閱讀習慣影響最顯著,而家庭期望影響力則較小。“鼓勵孩子閱讀”,相信是所有人的期望,然而,如果我們無法讓家長愛上親子閱讀,當中的“期望”便很難達成。

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閱讀習慣”?首要建構正確的理念和方法,諸如利用交流、反饋、互動等技巧,給親子雙方輕鬆愉悅的體驗,才能讓行動持之以恆,形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9/22/content_1702941.htm

“異想天開”的星空

想要成為一個作家或者研究者,需要的是無畏的勇敢。無知者無畏,我根本不知道投稿意味着什麼,就把自己的讀後感放入信封投到了《光明日報》……如果沒有這次不知深淺的衝動,今天我跟科幻理論和批評的關係可能完全是另一副樣子。

    【摘自:《我的學術生涯》,吳岩,中國作家網,二○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作家談起自己的創作經歷時,眼中有如此閃耀的光芒。也許是因為演講廳太小,而且我們又坐得太近!然而,聽着聽着,卻發現了光的源頭。

和無數科幻故事的主角一樣,吳岩是個異想天開的孩子,當他迷上了科普作家葉永烈時,會衝動地寄信去出版社“點讚”。“還竟然有人回信,並叫我親自去表揚葉永烈,結果我真的去了!”說着這故事的時候,吳岩臉上劃過一陣流星雨,引文的作品中,他用了“無知者無畏”,去概括自己把“讀後感”〈別具一格——讀葉永烈的科學文藝作品〉寄給《光明日報》時的衝動。但我覺得那無畏不是建基於無知,每個人都曾經無知,卻不是所有孩子都敢夢敢想,也許是科幻文學給了他滋養,讓他擁有異想天開的能力。

“高考時我差十三分沒有考上大學……也許我可以自學成才!”吳岩談起自己高考落榜的人生挫折,再一次展示了他“異想天開”的能力,雖然他最後還是重考大學,但在挫折中,他展露出頑強的生命力。我覺得,吳岩也真是“自學成才”的,他沒有放棄理想,並在大學“看似和創作無關”的學系中,選修有利於自己創作的學科,可見推動他走向理想的,並不是大學,而是他自己的堅持。

吳岩的講座並沒有高談闊論,但他為我展示了“異想天開”的力量,那充滿童真和想像力的星空一直揮之不去。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9/15/content_1701240.htm

女性當自強?

我們的自我認同,不需要根基於任何社會標籤,特別是性別標籤。真正的性別平等,不在於任何一方成為強勢,而是任何人都可以是任何人,而平等存在。電影想指出不是要芭比/肯追上“完美”的世界,而是世界要能接納獨一無二的芭比/肯。

    【摘自:〈《芭比》電影四大隱藏看點〉;作者:華倫;womany網站;二○二三年八月三日】

隨着“男女平等”的聲音高漲,現代女性的形象、角色和地位有了很大的轉變,芭比娃娃也不例外。廠商開始設計“總統芭比”、“醫生芭比”、“法官芭比”等,戲中特別強調“芭比可以做到任何大小事,所以我們也可以”,然而,角色人設卻無法為戲中人帶來心靈的解放,女主角發現自己大腿出現橙皮紋時驚慌失措,“怪雞芭比”勇於追尋屬於自己的人生會被孤立。

回歸現實,所謂的女性崛起,伴隨着成功的指南,反倒讓女性無所適從。戲中人道出作為“優秀楷模”的辛酸:“男人把我當物件看待,女生討厭我”、“女人要懂得賺錢,但又不能太愛錢”、“女人要瘦又不能太瘦,還不能說想變瘦”、“女人要成為母親般的角色,但又不能太像男人他媽”、“妳說好,他們覺得妳淫蕩;妳說不好,他們覺得妳虛偽”……現實是要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女兒的我們,每個角色都有着不同的責任,活出自己的人生並不容易。

故事給作為女性的我一個思考題:女性當自強?人人都應當自強吧。現實中為人夫、為人父、為人兒子的男性一樣不容易。如果“強”只是為了權力爭奪,權力逆轉只會是個解不開的死結。自強的意義是不論男女都需要勇敢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包括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9/08/content_1699705.htm

不死傳奇

二○一二年患上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五的胰臟癌,最後成功把十八厘米長的腫瘤切除,奇蹟地活下來。於是她決心要舉行巡迴分享會,把自己故事作為鼓勵其他人的強心針。

    【摘自:翁婉媚世界巡迴演講深圳站,二○二三年八月二十六日】

“不死傳奇——翁婉媚”在演講圈是一個閃亮的名牌,開心終於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三周年當天親身見證。

人總有一死,“不死傳奇”就只是因為翁婉媚戰勝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五的胰臟癌?我覺得不是。很多人都活得平平無奇,也有不少人大病康復,唯獨她堅持把餘生活成“傳奇”。她的“奇特”在於她樂於奉獻,以及給世界留下正能量的堅持。

“馬雲說:很多東西是我們看不見的!”翁婉媚告訴我們,這也是我們研究教育現象學的信念。在演講中,我們看到翁婉媚抗癌的經歷,卻看不到她忍痛對鏡頭展示傷口的慾望——那些血淋淋的照片像盛放的玫瑰,帶着張狂向世人釋放出屬於自己豔麗。在台下,我們看到來自各地的粉絲、鮮花、禮物等,但我們看不到的是,翁婉媚並沒有利用自己的“優勢”去牟利。她出錢出力,每一張入場嘉賓的邀請卡都是她親自製作的。

完場後,她吩咐助手把所有鮮花帶回家,自己則堅持捧着最亮麗的一束去宴客,我從來沒有見過活動主人如此珍惜典禮的花束。一花一世界,只有經歷過生死的人,才知道每一朵花都得來不易。這時候我想起了黛玉葬花——落花的疼惜帶着身世飄零的感傷,以及青春的眷戀。翁婉媚不一樣,她沒有那份傷感,她的花不是用來“葬”的,她是爭分奪秒地“享受花及生命帶來的美好”。

作別的時候,我們約好下次相聚,我忍不住緊緊地擁抱了她——像是緊緊地擁抱了一回生命的美好。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9/01/content_1698189.htm

中華家文化的優秀載體

在陳延斌看來,傳統社會的家文化與現代要建設的家文化,其類別構成都包括家訓(家教)文化,家德文化,家風文化,家禮文化,家學文化,家乘(譜牒)文化等。

    家訓是對家庭成員行為準則的指導和規約,也是居家生活的家庭教育教科書,還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和價值觀念傳承的重要載體。

    【摘自:〈以培育優良家風為核心建設新時代家文化〉,作者:陳延斌,中國發展門戶網,二○二三年七月二十八日】

在家庭教育的研究方面,我們很多時候都在仿效西方的經驗,卻忘記了自身文化中,也有很多珍寶。早前參與“中華民族家風家教傳承發展展覽”論壇,陳延斌老師的文章,給了我重要的提醒。

一如引文所言,中國的家訓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和價值觀念傳承的重要載體。根植於中國傳統價值觀念,如孝道、忠誠、誠信、勤勉等。這些價值觀念強調家庭倫理、社會責任和道德規範,對於個人的行為與社會和諧發展起着積極的引導作用。

中國著名的家訓《弟子規》,以教導兒童孝順父母、尊師重道、友愛兄弟等為主題,深受中國家庭的喜愛和傳承。和澳門淵源深厚的文化名人鄭觀應,也曾寫下不少家訓名句,如:篤志力行,勤學好問,進德修業,事事有恆,庶老來無追悔之嘆。

中國家訓文化可以與現代價值觀相結合,令其在現代社會中發揮積極的影響。同時,我們也可以根據家庭的具體情況和現代社會的需求,進行靈活調整和轉化,以使家訓文化成為時代的活水,發揮源遠流長的生命力。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8/25/content_1696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