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問題

Share Button

02b7a393a75231aa127e056b4c13fb83f7

教育的根本問題是你到底想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不教孩子,祇說故事:創意故事教養絕招》,作者:張大光、李威龍,如何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2010年11月】

“名校用金字塔形式製造尖子。”──要罵:被淘汰的孩子怎辦?

“名校降低標準有教無類。”──要罵:不想孩子出類拔萃,我要進名校麼?教不出比別人優秀的學生,你配稱名校麼?

“名校按學生能力分班。”──要罵:這不就是給學生分階層麼?

兒子就讀的“名校”要改革了,為了有教無類、減少學生淘汰率,又不讓學校教學水平落後,於是開始以能力分班:語文好的去語文班,數理好的去數理班,各科水平一般的去通識班……改革招來一衆學生、家長、校友熱議,部分人擔心學校整體水平下降,自降身價,而更多家長擔心:學生分班,不就分出高下嗎?如果孩子不能進入精英班,豈非不是精英?

當下所見,學校無論怎走均是順得哥情失嫂意,歸根究底,不是名校必定要製造精英,而是家長本身期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精英;不是學校本身製造階層,而是世界本來就分階層。所謂適者生存,能力不強的,今天在校不分階層,他朝到社會也會把你分出來的。問題祇是:甚麼叫強?必須進精英班才叫強嗎?甚麼叫有能?必須賺錢多,才叫有能?……這是誰告訴你的?對於成人,這是整個社會的固有價值賦予的;對於孩子,那是我們作為師長的給他們定論的。

筆者是認同分班制度的,因為那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我敢保證,即使兒子將來要進任何一班均不會感到失望,我會盡自己所能告訴他們:天生我才必有用,祇要願意努力,就可以有自己的天地。其實,問題的癥結不在於制度,而在於人心:作為社會中的一員,你有為不同能力的人貼標籤嗎?作為家長,你會因孩子能力不同而羞愧嗎?如果沒有,那以上所有的問題均已經解決了。

Share Button

平等與愛的教育

Share Button

002sZo1hgy6JV8FyPcG1e&690

《好好愛阿迪》

作者:維吉尼亞 · 芙藍明

出版社:和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

“媽媽,佢好醜樣、好可怕呀!”小孩害怕得躲起來。

“唔好意思呀!衰仔呀,你收聲啦!對唔住呀,細路仔咩都唔識!”媽媽不好意思地拉着自己的孩子離開。

以上場景在生活中屢見不鮮,年幼孩子面對不同面貌的人,諸如殘障人士、唐氏綜合症患者等,難免會大驚小怪。如何讓自家孩子接受別人之不同,懂得尊重他人,說個故事往往比單純說教效果更好。本書是筆者的至愛推介:

故事中的阿迪是個唐氏兒,其鄰居琪琪和阿強一直因其外表不同,把他視為怪物。面對嘲笑和冷眼,阿迪不僅沒有生氣,也從不自卑,他一次又一次努力地拉近琪琪和阿強的關係,顯示自己獨有的才能。阿迪樂觀、善良、勇敢的個性,最終打動了琪琪和阿強,彼此成為好友。故事的結尾特別發人心省:

他們跪下來伸手採睡蓮時,水中噗通一響,漾起了一圈圈的漣漪。

阿迪指着他們的倒影笑了起來,“你的樣子好好笑,琪琪!”

琪琪的倒影被水波弄得怪模怪樣,她用雙手遮住那張怪臉。

“琪琪,沒關係,”他說:“我還是會喜歡你。”

阿迪咧嘴一笑,把右手放在心的位置,說“這裡才重要。”

我和兒子第一次分享此故事,是因為早上在公園見到一個“侏儒先生”。當時他好奇地問我:“媽媽,那個小朋友幾歲了?他好奇怪呀!”這話正好被“侏儒先生”聽見了,他臉上閃過一絲難堪,我連忙說,那是叔叔呀,和叔叔說早晨吧,他跟着我說了一聲“叔叔早晨!”“侏儒先生”臉上立刻浮起了溫暖的笑容,回了他一句“早晨”。晚上,我翻出陳封在書櫃已久的繪本和孩子讀,他看的時候立刻就想起“侏儒先生”了。

我引導他思考看見“侏儒先生”的感覺,最初就如故事中的琪琪和阿強,覺得他長得好奇怪,但看多了就會習慣,而且外貌的美醜不是絕對的,情況就像當我們看到“自己的倒影被水波弄得怪模怪樣”的時候──樣子不同了,但人的內心不會改變,你仍然是你。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分析了“有些人外貌與別不同”的原因,包括:先天長相、後天疾病、意外破相等,還特意找來一則意外燒傷的新聞,我問他“如果有天媽媽因意外變得好醜,你還會愛我嗎?”當年四歲的兒子學着阿迪的方式告訴我“媽媽是不會醜的”,他把右手放在心的位置,說“這裡才重要。”而這一段親子閱讀中的對話,也成了我們母子間的愛的諾言。

我特別喜歡這故事,除了因為以上美好的回憶,更多的是因為阿迪的人物個性。在很多人心中,唐氏兒一直是個弱者,他們只能單方面接受社會的施予,而故事中的阿迪卻以自己的言行,反過來教育了琪琪和阿強,甚至教育了所有的讀者──其實,人是否應被尊重,與其智力和樣貌無關,重要的是其表現出來的自信。此書讓我了解到,憐憫不是最大的尊重,接納和包容才是。所以,期後我又把這書推介給“澳門唐心兒協會”的家長和孩子們,期望他們學習阿迪的美善,學習包容世人的無知,自愛自強地活着。

最後,期望有機會讀着這繪本的父母,也學會欣賞不同外貌的人。如果,有天孩子說“那人好醜樣、好可怕”,請別急着向對方道歉,也不要罵你的孩子——微笑就是最大的接納,你可以蹲下身去,和那與別不同的朋友問好,想不定,他就會回你一個溫心的微笑呢。

Share Button

迷路人語--給我自己

Share Button

11096857_10152763603686969_1167248926_n

我就是那根空自擺盪的木棒,總是夢想可以湧起敲中碼頭的木柱①……

從小到大,我都是個喜歡迷路的人。小時候出行,我會問外婆:“我們去哪?”她總是指著遠方說,“去那邊!”我從她指的方向望去,用心推敲著天空的某一點,也許是山的後邊,或者雲的前邊。於是走著走著,卻發現山的後邊還有山,雲的前邊沒有地。最後,我就迷路了。

天空太虛無了!為此,我決定去看地。地圖裡有很多線,線與線縱橫交錯,看得我很迷惑,由不同深淺的咖啡色代表的陸地,沒有一點土地的味道。我喜歡真實的地,不管是泥濘的模糊,還是碎石的稜角分明。我最愛走議事亭前地那些由波浪圖案組成的黑白色碎石地面,低頭尋覓那些踏浪的足跡,一轉眼就遺失在轉角的路口。

我就是這樣,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迷路了,不管是虛無的天,還是踏實的地,都找不著方向。也許,在海洋中擺盪,更適合我的個性,海上沒有所謂的路,隨波逐流就好了——一根木棒隨波濤起伏╱偶然湧起敲中碼頭的木柱╱然後又空自擺盪(也斯,〈送友人,和一本書〉)。問題是,木柱在哪呢?每想到此,我就不安,情況就好像,我面對自己名字的徬徨。明明是同一個字,同一個解釋,只是寫法略差一些,電腦系統卻無法讓兩字並存。工作以後,我去身份證明局把“頴”改成“穎”,最後,終於可在名片上寫下固定的名字,但我討厭派名片的儀式,我不明白,為甚麼人家珍藏我的名片,卻不是先認識我,再把我放在心上?那時候,我忽然想起木棒是不需要名字的。

我一直飄、一直飄……然而,在講台上,卻每天都要給孩子們一個努力的方向。每一個舞台,每一場競賽……都像是海上飄浮的木棒。問題是,木柱在哪?我們拿著地圖一樣複雜的理據,努力在迷失中丈量成功:有的在幸運中突圍,有的在失落中下沉……有一次,我和不同的人討論起“逃避外星人”的問題,“我一定會找不到方向!”對方聽著笑說:“我會向人群的相反方向跑,那麼外星人就找不到我了!”“然後呢?”我好奇。“然後,沒有然後了……那重要嗎?”這是我聽過最輕佻的答案,也是我最喜歡的。於是,我決定跟隨他,向人群的相反方向跑,我興奮地告訴他:“你就是我生命中要尋找的木柱。”但他又笑了:“甚麼是木柱?木柱有那麼重要嗎?”……我沉默,思緒一下子滑到海面,卻發現自己能夠在浪花中飛翔……我終於明白,鬆開抓住鐵欄的手,不會失去甚麼②……

從小到大,我都是個喜歡迷路的人。直到某一天,我愛上了迷路。

註:①和②引自本人舊作〈感謝相送〉。

鏏 而

Share Button

《逃家小兔》——給母親的愛的教育

Share Button

s1447696

《逃家小兔》

作者:瑪格麗特 · 懷茲 · 布朗

出版社: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96年4月

從前,有一隻小兔子想要離家出走。他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然後,小兔子說要變成小鱒魚,媽媽就說要變成捕魚人;小兔子說要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媽媽就說要變成爬山的人;小兔說要變成小花,媽媽就說要變成園丁……最後小兔子被感動了,決定“我不如就待在這裡,當你的小寳貝吧。”“怎樣的童書才能吸引孩子?”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的疑問,我認為《逃家小兔》是個很好的範例。本書沒有非常精美的印刷,沒有非常吸引的插圖,書中的色調甚至有點黯淡,但為什麼能成為經典童書?筆者起初對此也有疑問,但根據自身親子伴讀實踐和從事讀書會多年的經驗,終於發現了箇中奧妙——作品具備了一般受歡迎童書的基本要素:一、遊戲元素:單純的說教故事也許更合師長心意,但對孩子來說未免欠缺新意。孩子往往更喜歡那些“離奇古怪”的小玩意。書中“離家出走”的想法對孩子來說,本來就不可思議,加上小兔子的發問內容如重覆的語言遊戲,因此特別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繼而用心追看。

二、有趣懸念:思考是閱讀的重要目的,誘發孩子思考需要有好的情節,其中設懸念便是個激發思考的好方法,如:為什麼小兔子要離開呢?牠想去哪裡呢?媽媽又打算怎樣呢?有了這些懸念,孩子便會不知不覺地投入書中,父母若能加以啟發,靜態的繪本閱讀便會變成有趣的親子共樂。

三、簡單情節:三至六歲的孩子處於生活的探索期,他們會特別喜歡重複一些簡單的程序,如不停問父母“那是什麼東西?”,或是不停重複追看一齣卡通。所以《逃家小兔》中出現的諸如三隻小豬的重複結構,孩子會比較容易記住,讀著便更有成就感。

四、情感共鳴:對於年紀小的孩子,動物故事往往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但情感必須貼近生活,才能有所共鳴。母親是幼童最親近的人,得到母親的愛也是所有生物最原始的渴望。故事最能打動孩子的一點是:小兔子對母愛的無限需索符合孩子的慾望,而母親的無限包容也是他們最終的所求。

“陪太子讀書”相信是很多父母願意親子共讀的原因,但其實,吸收閱讀的養分無分年紀,親子共讀也可以是自身價值觀的完善或重建。因此,筆者認為此書對家長的教育意義,肯定不會比孩子少。在親子共同成長的路上,不免會有失望、迷惑、痛心的時候,“我已經放棄這孩子了!”這種晦氣話,相信很多家長都曾說過,但眞正能不理孩子死活的又有幾人?

作為更具人生閱歷的成人,父母應該比孩子更成熟、更有量度,而非輕言放棄孩子於不顧。每次為孩子的問題神傷,我就會想重看一次《逃家小兔》,且憶起此書告訴過我:寬容是最好的教育。

我們不應無限量地縱容孩子,但在指出錯誤的同時,應不忘告訴孩子:無論你變成怎樣,媽媽都願意張開雙臂等你回來。幸運地,作為兩子之母,筆者多數情況下都能重現《逃家小兔》的結局,孩子最終都會告訴我:我不如就待在這裡,當你的小寳貝吧。

鏏而

Share Button

不教孩子,只說故事

Share Button

0010487371

《不教孩子,只說故事:創意故事教養絕招》

作者:張大光、李威龍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日期:2010年11月

“老師,我平時唔得閒教佢,我又唔識同小朋友相處,不過,我至少有要求佢做個好人!”以上對白大概每年都在家長會中聽聞。此論調最不可思議的核心是:原來家長認為,只要有要求,即給予管制,教育目標便能順理成章地達成。

毫無疑問,這種家長的育兒成績往往不理想,因為“唔得閒”,致使他們在孩子成長中缺位。一個對孩子一無所知的家長,怎能做好管教工作?而家庭教育本身就是透過日常相處潛移默化,家長一句“唔識同小朋友相處”,又怎可將愛的教育內化到孩子的心靈深處?

《不教孩子,只說故事》書名本身已很震撼,某朋友在我家書架上看到此書,大感不惑,更直言“不可能!一定是騙人的!”,筆者也是因為文題才購此書的——雖然,故事乃孩子恩物,但以故事取代教育,的確鮮有聽聞。閱讀後,我開始明白箇中關鍵,根據書中所言,教育是一門藝術,光是“觀念對”是不行的,即如上文提到“要求佢做個好人”的家長縱然“觀念對”,也不會成功,還要“方法對”才行。

作者認為“教育不是當下見效的事。只要孩子有好的體質,便可以在不時之需防禦問題。”,而說故事正好是個潛移默化和不斷積蓄的過程,透過說故事,可以讓孩子瞭解到許多生活中未遇見的場景,而親子在當中的交流正好造就了教育——和孩子“溝通”和“糾正”的過程。書中結論為:閱讀就像每天存小豬撲滿,持續累積生命的能量,是故讀故事的孩子有較佳的心理素質,讀故事的孩子不易變壞。

“小朋友仲咁細,佢地識咩呀!”這是很多家長排斥故事教育的原因。書中明確地告訴家長:凡說過必留痕跡——餵故事,不如存故事。家長們不需要取代老師的角色,強化學習知識的功能,不需要求孩子聽懂所有,有些情景和道理,即使暫時不能理解,存著存著,總有一天能發揮作用。作者又在書中給家長們提供了非常實用的小秘技,筆者摘錄最難忘的幾條:

一、故事是“玩出來”的,要時刻保持愉快的氣氛,不要因為孩子表現不如理想而責難他,不要讓聽故事變成責任和彼此間的傷害。

二、不要把硬道理“塞”給孩子,而是要啟發他們自己去思考,要知道:權威型父母造就思考能力低的孩子。

三、盡量不要為孩子直接判斷對錯,而是要啟發他們的同理心,經常要問:如果你是他,你有什麼感受;如果你是他,你會怎做?

四、講故事的父母不必好口才,因為你只是玩伴,享受彼此玩樂的感覺最重要。

五、毋須預讀,讓孩子形成品味的能力,因為只有看過好的電影,才知什麼是爛的電影。

全書最令我難忘的一句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是你到底想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與其說,我們要把“好觀念”教給孩子,不如說,家長應先讓自己建立“好觀念”。當家長堂而皇之地說“我要求佢做個好人”時,你們自己是個好人嗎?你又知道何謂好人嗎?父母能放下權威的角色,願意和孩子一起講故事,重新思考對錯,探索人生……我想,當中的身教言教,才是教育最眞實的體現。

鏏 而

Share Button

好父母教出好孩子

Share Button

9789620432187z

《好父母教出好孩子:家庭教育完全手冊》

作者:孫雲曉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當孩子的時候,總是覺得父母不夠好,直到自己成為父母,才開始體諒他們的艱難。書中引文可謂道出心聲:“今日世界有上萬種職業,幾乎都需要持證上崗。譬如汽車司機,沒有駕駛執照是不敢上路的,即使有駕照,一旦違章被員警扣了駕照,也只好乖乖呆著,有車也不敢開。於是,我就萬分納悶,做父母幾乎是人世間第一艱難而複雜的職業,為什麼就不需要任何執照呢?怪不得許多孩子有問題,原因之一便是父母‘無照經營’。”如果你考試不及格,可以重考;如果你工作被辭退,可以重新求職,但是“生命無take two”,子女是父母的骨肉,如果這活脫脫的生命沒教養好,恐怕比自己受罪更苦。是故學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重要,都不及家長教育重要。而好的家長又取決於教養孩子的方法和心態。作為家長,旣要育兒又要工作,根本不可能專門去學校進修此道,故坊間的育兒作品就成了家長的明燈。

作為一位年輕的母親,本人工餘不忘努力進修,經常閱讀家長教育類叢書,也和同事自發成立“親子讀書會”,期望透過相互交流,共同進步。而本書則是我讀過的同類書中內容最厚實和全面的。書中圍繞五元家教法,包括:現代的教育觀念、科學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從兒童觀、親子觀、人才觀、教子觀四個維度分享親子教育。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筆者最認同的一個章節。作者提到,盧梭在《愛彌兒》中的理論:百依百順的人面對挫折最苦,故適度的懲罰是必須的,而懲罰有度的前提是尊重。書中倡議盧梭的“自然教育法”,鼓勵父母放手讓孩子碰釘,並要求孩子自己承受苦果,從錯誤中成長。而在“好父母、好生活”一節中,作者又提醒父母:萬般皆下品,唯有健康高。生命素質才是人生的關鍵,故培養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運動習慣,是親子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書中倡議家長設立“家庭運動計劃”,有感非常實用。

“根據二○○四年的一項相關調查:在發生性關係的學生中,半數以上來自公認的好學生;三分一來自名校或重點學校;他們100%沒有做任何安全措施;他們100%不會告訴父母和老師;他們對學校或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滿意。”對於性教育一段的闡述,令曾為中學教師的筆者極為震撼。誠如作者所言,在性教育方面,好學生經常是被忽略的一群,其潛伏的危機往往比不良學生更甚。

這讓筆者記起了好幾位無知的乖孩子和我說過:“我不知道什麼是愛”、“我懷疑父母不曾有愛”、“我不知道什麼人才叫愛我”……中國家長都太內歛了,從來都不輕易在孩子面前談情說愛,更莫說性,面對性觀念非常開放的當今社會,越保守家庭面對的衝擊越大。如何身教言教,讓孩子“明白性,懂得愛”是成長中的大課題,書中建議:不要欺騙孩子、與孩子一起找答案、準備一本性知識的書、父母不要談性色變、夫妻在孩子面前可親近得體、關注孩子的性成熟、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早戀”的名字等,都給我很大的啟發。

作為一本內容豐厚的“育兒大全”,筆者的心水導讀是:沒空的,可以讀其綱領;有空的,可以細味文字,為人父母者,能夠主動學習,將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鏏 而

Share Button

名校的生成

Share Button

9789881571472

有太多的時候,我們安然地享受着生活帶給我們的秩序。日復一日……大家怎麼生活,我們也怎樣生活。……我們從來沒有跳出自己的經驗系統,重新質詢一下:我們還可以換個方式生活嗎? 

    【于丹《莊子心得》(三)──境界有大小,360doc.個人圖書館,2009年7月】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小城沒有種田,一衆“龍B家長”卻一如往年的父母,為自己的寶貝挑選優質的田地──幼稚園。什麼是良田?沒有人研究過,也許播種的人多了,就是好地。所謂“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為讓自己肥美,田本身也想要好的種子。什麼種子叫好?沒有人研究過,也許良種就是好的,於是挑選的標準變成:哪些家庭人脈好?哪些家庭教育好?哪些家長素質好……那一天,我寫了一篇名為《中獎》的劇本公開演讀,內容大意是:考幼稚園猶如中獎,可遇不可求也,點評時觀衆卻說:“抽籤靠運氣,考幼稚園還要靠關係,比中獎更難。”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很少家長認為這是個問題,因為他們誤以為成功根本是靠運氣、靠背景、靠人脈的。

當一所學校的名聲足以呼風喚雨,便衍生出氣焰來:有的名校先小人後君子,要求學生入學前簽定教育同意書;有的學校先君子後小人,表面上很有愛,一旦出現家校矛盾,卻出言不遜,一副“皇帝女唔休嫁”,貴客自理的態勢。某天,我在家長討論區指出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認同,還被認為是抹黑,甚至招來該校家長反唇相譏,認為學校鐵腕有理。沒有人覺得學校高姿態是個問題,因為名校理所當然是靠高要求、硬標準、嚴校規去取得認同的。

“名校就是這樣子的啦!”人們普遍都這樣以為,卻從沒想過,名校的名氣是我們共同賦予的──有什麼家長,就有什麼學校。沒有任何名譽,可以凌駕學生的權益,我們需要更多敢於不平則鳴的學生、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才能造就出有承擔精神,願意放棄學力競賽、扶持弱勢學生、接受家長意見的名校品牌。

文:鏏而(原文刋於澳日”新園地”)

圖:www.jointpublishing.com

Share Button

傳遞愛……

Share Button

21we15pt

他以不一樣的方式報道戰爭,不注重輸贏,只專注講述一般人、尤其是孩子的故事,講述他們被逼面對恐懼的困境……曾與後藤同到約旦採訪的攝影記者豐田直已呼籲國民:“千萬不要因為此事,煽動反伊斯蘭情緒,我相信這是後藤的心願。”

    【《主場報道:不要分享那段影片,分享健二工作的模樣吧》,2012年2月2日】

“傳出斬首片段,要求巨額贖金/置換人質;相互指罵,誓不向對方低頭;部分民衆質疑前往伊斯蘭國家戰地的日本人為國家添麻煩,湯川的父親和後藤母親先後在電視上向全國人民道歉……”一片喧鬧聲中,後藤的身影平靜地移動——照片中,穿着橙色衣裳,直立地下跪的他,輕輕地躺下了,頭部卻依然昂然地立在身上,在“打了格仔”的照片上,宛如掛着鮮紅色的面紗。不!那是旗幟,沒有英雄式的誓言,卻是那樣鮮活地傳遞着愛——“那些我去採訪報道的地方遭遇着巨大的困難,但即便在那裡,人們也每天生活着,那些人總有些話要說,有信息要傳達。如果我能幫助他們將信息傳遞給世界,那麼就可能促成某種解決方法。若真那樣,我也就可以說,我的工作是成功的了。”

後藤是成功的,他沒有選擇站在權力的一方,因為“他不注重輸贏”,他選擇站在人民的一方,為弱者發聲,成功地讓世人了解到戰爭;為營救戰地的朋友獻身,縱然有人稱湯川是“不值一救”的失敗者。即使最後身首異處,仍然不改丹心,透過記者朋友呼籲國人“千萬不要因為此事,煽動反伊斯蘭情緒”,相較之下,日本部分國人將救人分等分級,以及首相安培誓言“有仇必報”的選擇,展示了不同的道德層次和人生追求。

回歸本國,為了滿足自以為高潔的政治追求,以“人種、民族”造文章的人絡繹不絕。選擇“愛屋及烏”,走進黑暗去弘揚正道的,往往被視作“愚忠”;而“愛恨分明、明哲保身”始為正道,於是,“聰明人”為了展示“高人一等”,紛紛與國人和民族割蓆。如此世道中,又讓我想起了“不明智的後藤”和他的選擇——不注重輸贏,永遠站在“人”的一方,傳遞着愛而非仇恨。

Share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