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口“故鄉的井”

Share Button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人們的家庭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這些家庭問題給社會帶來巨大衝擊,日益被國際社會所關注。

    【摘自:《家庭家教家風》,聶振強主編,北京出版集團,二○二二年五月】

承上周文章,本人有幸前往珠海參觀由“家庭教育服務中心”承辦的“中華民族家風家教傳承發展展覽”,活動中得到聶振強老師贈予寶典,喚醒了我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考。

席中記者問:“如何培養家國情懷?”我的回答類同“先從個人學習開始”。學習什麼呢?名山大川、名人事跡、豐功偉業等和一般人的生活經驗有距離,何況是孩子?我認同書中所言:認同自身文化,由家教家風開始。

“愛在哪兒,家就在哪兒,是冥冥中註定的緣份,讓我們彼此相依。”經歷了半生的遷移,我在自己的小說集《小城M大調》中寫下故鄉的“情書”。我就像一隻井底之蛙,越過高山海洋來到了大世界,才發現了故鄉的那一口井,是如此安全、溫暖和美好。其實澳葡時代的澳門人也很愛國,寫中篇小說《雀仔園的雀仔》的時候,雀仔園老街坊、歷史學者梁國雄就憶述了他們當年守護傳統文化,在國慶之日通宵保衛國旗的經歷。沒有生活歷練的家國情懷是蒼白無力的,因為身在福中往往不知福,因此,我們應該有足夠的文化自信,不需要以“愛之名”一直留在井底。今年,我們決定讓兒子赴外升學,臨行前也特地回故鄉尋根,在前人生活痕跡的瓦片舊物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我想那就是自我認同之本。

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開端,我們要努力學習,從文化的根源開始,做好“家教家風”文化的承傳和發展。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8/04/content_1692277.htm

Share Button

和平年代的家國情懷

Share Button

記者從中國國學研究中心獲悉,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以“涵養家國情懷    堅持守正創新”為主題的中華民族家風家教傳承發展展覽會舉行。

    【摘自:中國新聞網,二○二三年七月二十三日】

“這年頭的孩子沒有家國觀念!”這是我經常聽到的抱怨。上周有幸參加由“家庭教育服務中心”承辦的“中華民族家風家教傳承發展展覽”,聽着前輩們賺人熱淚的家族故事,讓我有了新的思考。

愛和歸屬感是情感需求,需要生活經驗的支撐,而講故事能透過“他者生活經驗”中的“鏡像效應”形成信念和價值觀,飯桌上的家族故事分享就是類似的功能。我的家國情懷就是在飯桌上建立的,當祖父輩憶述“抗日之苦”,父輩談論“文革之亂”,我會更了解保衛國家,承傳文化的意義。

作為七○後,我幸運地逃過了前人的劫難,見證國家經濟起飛,民族富強。沒有苦難記憶的我們,很難重複前人悲壯的故事,特別是生於國際都會的港澳孩子,着實沒有什麼危機感,甚至基於歷史因由,對家國情懷的詮釋產生誤解。針對“年輕人不愛國”的情況,我們應嘗試理解他們的情況,並讓他們知道指出不足目的是求進,那也是基於愛。只要有好的表達方法,這種愛的初衷可以轉化為未來改革社會的動力,從而勉勵孩子們努力學習。

回歸和平年代的思考,於我熱愛家國是一種平實的相互支持,例如我身在澳門,卻有機會到內地學習,參與內地事務,也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著作帶到內地,幫助更多同胞,各自發揮力量,維護我們的命運共同體。世上沒有完美的東西,認同的核心是“接納”:願意共同學習,相信自己可以變得更好。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7/28/content_1690759.htm

Share Button

現代版《國王的新衣》?

Share Button

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話少誤事,言多有失。

    【摘自:《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張鐵成著,新世界出版社,二○一○年十一月】

上周談到台灣“白飯之亂”的小風波。令我想起童話故事《國王的新衣》,只是主角不是尊貴的國王,而是平民飯店老闆。“熱炒店”向來宣傳白飯免費,約三十人的學生社團到店消費,卻被限量供應(營業時間到晚上十一時,晚上八時就說不再補飯,但游說學生自費下單炒粉麵等),學生不滿,吃完離開後在食評網負評“白飯供應不足吃不飽”,最後卻被老闆說成“點很少食物,吃了很多白飯,還要負評”。因為沒有“同理小商戶”,學生遭到網民鋪天蓋地的指責,不足兩星期已上升至檢討“公民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層次,連學校也出面要求學生道歉。

姑勿論免費供應白飯是否等於吃到飽,學生去“聲稱”有免費白飯的食店吃不飽,如實反映,有什麼問題?他們不過就是說出了事實,“說免費供應白飯的店令我吃不飽”,情況如同一個孩子說“國王沒有穿衣服”,世人覺得沒有穿衣服是可以的,那麼國王就沒有問題。真金不怕洪爐火,大家覺得“聲稱免費卻限量”是沒有問題,負評對店舖根本就沒有影響,到底為何要倒閉?說得底,無論食店還是學校,靠的都是自身實力,而不是那些三姑六婆的評論,但心理上,我們是拒絕接受不同價值取向的表態,認為這樣沒有教養,因為我們的處世觀強調: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言多必失,溫和謙厚才顯得善良。

這真是我們想要的世界嗎?我感受到安徒生寫《國王的新衣》的心情,毅然寫下此文為學生打氣:孩子,能吃能睡不可恥!願你們放下“負評”,繼續真誠地做自己!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7/21/content_1689241.htm

Share Button

從“白飯之亂”看世代差異

Share Button

北科資財營三十名學生到白飯免費供應的快炒店用餐,白飯吃光後,店家來不及補,集體到Google評價刷一星負評“報復”。所引發謂的“白飯之亂”,原以為學生到熱炒店登門道歉後就已經落幕,店家也希望事件就此落幕,不料今天又有網友在網絡貼出疑似營隊主辦學生的對話截圖,似乎不滿學校介入,以及店家前後矛盾的說法,有意再把事情鬧大。

    【摘自:〈“白飯之亂”難落幕?網傳有學生不滿學校和店家〉,記者新聞網,二○二三年七月十日】

在沒有溫飽問題的年代,白飯實在算不上什麼稀罕之物,然而台灣卻為此上演了一場有趣的“羅生門事件”。

筆者是同情學生的,因為這爭論也經常在我家發生。面對網購的貨不對辦,我傾向於給予“負評”,如實反映情況,讓賣家自食其果,從而優化整個營商環境。而我媽則傾向接受“補償”紅包,她會強調“生意難做”,影響生計如同“殺人父母”。背後反映的是“情理之爭”,是我們不同世代的價值判斷差異。

回到“白飯之亂”的本質,我認為“理工直男”的思維模式是具有科學性和法理依據的。首先,店家“免費白飯”在自由市場經濟中屬於營銷策略,而非“慈善行為”,店家以這樣的“服務承諾”配套作為招徠,需事先計算當中的成本效益,但應加入前提條件,如:吃完即止或幾點後不再供應,但需事先說明,否則就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另外,顧客食評屬於市場反饋機制,只要一人一票,如實反映主觀感受,理應不存在道德責任。

食店和學生循合法渠道,就自身觀點發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坊間的討論也有助釐清彼此的思想盲點,只要教育者放下主觀的“價值干預”,願意理解和包容年輕人的價值取向就可以。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7/14/content_1687821.htm

Share Button

挑戰更複雜的人生拼圖?

Share Button

嬰兒每天都拓展他們的技能,而且不是普通的技能,是一生中最難學的事,例如學習走路與說話,他們從不認為太難或不值得學習,為這些技能而努力的嬰兒不會擔心犯錯或感覺羞辱,他們學走路,跌倒了,再爬起來。是什麼終止了這種勇往直前的學習態度?就是定型心態。

    【摘自:《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卡蘿 · 杜維克,天下文化,二○一九年十月】

“我們讓四歲小孩選擇:重玩一次簡單的拼圖遊戲,或是挑戰更難的。”書中有個簡單的小問題,雖然對象是四歲小孩,但對於四十多歲的我,無疑也是一則靈魂拷問。我想,選擇重複玩簡單遊戲也可以,問題是社會要求我們不斷進步,很難不挑戰更難的,於是,很多教育學者提出“吃苦論”——學習就是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習新知真的苦嗎?重點在於我們看待求學的心態。我不禁記起了自己學習打遊戲的經歷,因為笨手笨腳,我千辛萬苦才“打爆機”。正當我沾沾自喜向兒子炫耀的時候,兒子竟然說,他們已經在玩新的遊戲。

“不可以玩舊的嗎?”我問。“已經打爆機啦!”兒子說。“打爆機就不可以再玩嗎?”“打爆機也可以繼續玩的,問題是:繼續玩還有意思嗎?”兒子給了我一個靈魂拷問,一如玩拼圖遊戲的問題。

如果體驗是苦的,肯定沒有人想重複受苦,然而,體驗本身就像玩遊戲,可以無限復活,即使game over也不會被貼上失敗者的標籤,大家才願意不斷挑戰新的遊戲。這就是書中所說的“心態致勝”,所謂的成功不一定要贏,我們不需要“定型心態”——不停以成功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而是以“成長形心理”去享受創造經歷的過程。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7/07/content_1686092.htm

Share Button

成長的淡定

Share Button

順應自然規律,“可以保身,可以全性,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闡述養生之道的最高境界:順應自然。這個寓言(庖丁解牛)講述的不是順應自然的理念,而是順應自然的一種具體方法:以無厚入有間,恢恢然游刃有餘。

    【摘自:〈老子莊子怎樣通過小寓言講大智慧〉,周山,《解放日報》,二○一八年五月八日】

小兒子十六歲生日那天,凌晨三點,我們在同一個空間無眠。他為考試挑燈夜讀,我因失眠起來讀書……這是兒子踏入青春期後,母子慣常的親子時光,在同一個空間中各自作業,幾乎沒有交流,但平靜和諧。

這不禁令我想起十六年前的凌晨,我感受到胎兒作動,臨盆在即。吸取大兒子出生時的經驗,我沒有選擇去產房熬夜,在家裏一邊讀書,一邊平靜地數着陣痛次數,直至清晨六點,收拾細軟,沐浴更衣,吃完自己煮的早餐,施施然敲門叫丈夫送我入院……姑娘叫他不要焦急,回家耐心等待,沒轉個頭孩子就出生了!也許是胎教,小兒子生性也如此——平實淡定,深居簡出,自得其樂。朋友都說,這樣的孩子多生幾個也不會累,紛紛向我請教:你研究親子教育,可否分享一下如何教出這樣的孩子?其實我也不知道,順其自然吧!我從來沒有設計過孩子的樣式,相信也設計不來。一如分娩過程,很多東西並非人為可以控制,但只要認真學習,知道規律,做好準備,便可從容地等待結果,途中總有意外,不必焦慮,因為陣痛是正常。

一轉眼,孩子就長大了!願他淡定如初,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大人的世界很複雜,但不必焦慮:沒有逆境的人生是蒼白的,陣痛是正常的。有智慧的人不是沒有挫折,而是喜歡學習,掌握規律,做好準備,平靜地順應生命中的風浪。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6/30/content_1684513.htm

Share Button

成長的困局

Share Button

“我走咗㗎喇,但係又返黎啊,條路係直嘅,我一直行一直行,無轉過彎,我又行返嚟啦,我走唔到啊。”……“原來呢度咁靚。”“係,之前一直冇細心欣賞,原來呢度係咁靚嘅。”

    【摘自:《荔枝英雄傳》,陳小東編劇,友人創作(藝術)劇團,二○二三年六月】

“這種年紀呀,一定不能行錯路,我準備安排女兒在我任教的大學讀本科,再鞭策她努力考研!”在大學任職的朋友A說。

“這年紀哪有社會經驗?為了不讓兒子行錯方向,我們把他填報的志願改掉!”在中學任教的朋友B說。

為了不行差踏錯,高知父母各行其是,然而怎會想像得到:一條大直路也如此難行?那天我在看《荔枝英雄傳》的這個片段時,不禁想起朋友A和B的兒女。他們是幸運的,有從天而降的維生條件,但他們也是可憐的,因為無法選擇自己的路向,只能在父母安排好的“英雄形象”中折騰,守護着相傳神聖的任務,直至發現“鏢箱”承載的使命已經陳舊過時,悔不當初。而“英雄”人設背後,他們也只不過是無力的奴才,終此一生為自己的無能忿忿不平。

“眼前風光無限,食糧取之不盡,多好的福氣!為什麼兒女就不懂惜福?”因為生命不是一張定格的圖畫,而是一個尋覓的過程,有體驗才會覺醒。情況如同富豪最後退居山林,心理上會比沒有選擇餘地,而過着相同生活的農民卻感覺滿足,因為那是他自己選擇的結果,而非宿命。

“我不對他嚴格、不讓他吃苦,將來在社會上會吃苦的!”很多父母這樣想,以為提前受苦必然先苦後甜,但卻沒想過如此多變的世局:苦盡未必甘來。如果在外的風吹雨打不能避免,何不讓孩子先有個溫暖的港灣?一如劇中結局,經歷苦難以後,才會發現家的美好。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6/23/content_1683008.htm

Share Button

愛上閱讀的方法

Share Button

愛上閱讀的方法說來也簡單,就是:一個段落不喜歡,就跳過去;一本書不喜歡,就換一本。就像一個闖進遊樂場的孩子,奔跑撒野,輾轉於各個項目之間,碰到不感興趣的,轉頭就走;遇到喜愛的,就玩個不亦樂乎,單純享受玩耍帶來的快樂。

    【摘自:《閱讀的方法》,羅振宇,圓神出版社,二○二二年九月】

我經常被邀請做閱讀講座的分享嘉賓,由閱讀的好處到閱讀的方法,由一本好書推介到系列分享……幾乎什麼主題都做過。曾經為了能夠高速閱讀,還特別鑽研過前蘇聯的“快速閱讀法”,也曾經向不少閱讀高手偷師。總覺得所謂的閱讀秘技,效果因人而異。有人擅長形象思維,有人偏重語言記憶,有人聽力好,有人想像力佳。

我認為閱讀分兩類:功利閱讀和休閒閱讀。

為了工作和學習,有些書是必須強記的。我的記憶力很差,所以非常重視寫筆記,先是反覆閱讀形成框架,再組織讀書會,強迫自己製作PPT和別人分享。然而,功利閱讀的成效始終有限,如同學霸失去了爭勝的誘因,未必能夠終身學習。個人認為,休閒閱讀才是決勝關鍵,因為只有熱愛,才可以堅持不懈,做到沒日沒夜、廢寢忘餐。

“愛上閱讀”比掌握閱讀技巧更重要。我很喜歡引文一書中的比喻:“把讀書看成了步步登高的朝聖,知其路途艱辛,所以生怕我們行差踏錯,誤入歧途。但你有沒有想過,書籍的世界,其實並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張網?山,需要費力地攀爬,而網,允許我們愉快地從一個節點跳到另外一個節點;山,有從低到高的次序,而網,處處相通,沒有前後高低之分,只要你願意,任何一條路都可抵達終點。”某節點之所以令我難忘,主要是因為學能解惑,當我在閱讀中找到覺悟,並解決難題,那種滿足感才是堅持閱讀的動力。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3-06/16/content_1681346.htm

Share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