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星人的快樂之謎

正向心理學之父 Martin E. P. Seligman曾出版著作《真實的快樂》,探討與研究那些成功又快樂的人有什麼共同的特質,從這些人的例子中,他發現快樂其實可以分成三種層次:第一層,愉快的生活;第二層,投入的生活;第三層:有意義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是每一天都用你的優勢去創造真實的快樂和豐富的滿足感。”

    【摘自:《生活報橘》,Tien,二○二一年一月】

家長常說要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到底快樂是什麼呢?科技進步、物質豐富的孩子們快樂嗎?不吃、不喝、不生育、不工作也能存活的K星人,為什麼不快樂呢?

故事源自正向心理學給我的思考:天生的快樂幅度佔百分之四十、後天的生活環境佔百分之二十、個人可控制的範圍(即自己的選擇)佔百分之四十。故事告訴人們,快樂不是應有盡有,而是有所尋求。羊豬老師(本人另一個筆名)帶着“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心情,創造了“大C”、“中B”和“小A”這三個奇趣的K星人,並寫成了《K星人的快樂之謎》。

其實《K星人的快樂之謎》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那一年,有一位大學生、才情出眾的年輕畫師林君朗,決定和我一起完成這個作品。可惜,天意弄人,同年他因急病離世,去世前的那一晚,他在線上告訴我,故事已經翻譯成英文了,我們還談到繪本設計的事。

大家都來不及反應,君朗就遠行了!雖然生命短暫,但相信君朗的一生是快樂的,一如他在《雲上的十八歲》記錄的奇妙之旅。

感恩同樣才華橫溢的年輕畫師尹應明願意接棒,用他幽默妙趣的畫筆,為我們完成這個心願,也感謝小兒鳴陽為我再次翻譯此作。願我們都能好好享受生活,給自己快樂的人生旅程。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4/29/content_1593516.htm

非暴力的辯論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相反,非暴力溝通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繫。

    【摘自:《非暴力溝通》,馬歇爾 · 盧森堡,華夏出版社,二○○九年一月】

我敢說自己人生中大多數“得罪的人”,都是因為我喜好辯論……“既然會樹敵,辯論的意義是什麼?”朋友不解。

“思考呀!辯論讓我們針對一個問題深入、透徹地思考——有破才有立,沒有經過質疑的思考是不完全的。而且辯論並不是在樹敵,我們要說服的人從來不是對方辯友!”

我不停強調辯論的目的不是傷人,而且堅持態度友善,然而,實際上很多和我對辯的人還是感覺受傷,那是為什麼呢?直到我閱讀美國馬歇爾 · 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才有所覺悟。非暴力溝通,透過平靜的觀察、表達感受、說出需要和請求嘗試,讓對方反省乃至改善,比義正辭嚴的辯論更容易打動人,但兩者的差異,在於精神核心:即使辯論的最終目的不是遊說別人,但溝通卻更需要同理心。非暴力溝通要求我們關注需求,那不僅僅是別人的需求(他為什麼會這樣想?),還有自己的需求(為什麼我想堅持己見?我真的有需要堅持己見嗎?)。

非暴力溝通教會我如何可以在與人為善的基礎上堅持己見,並感化他人,一如盧森堡博士願意走進對美國懷有敵意的巴勒斯坦人群中演講,並與本來盛怒的觀眾成為朋友。放下傾向於評判、比較、命令和指責的辯論語言,人與人的交流無疑更為順暢。那麼,“辯論女王”打算不再辯論嗎?非也!我對辯論的熱愛如同學習武術朋友追求身心角力和肢體展現之美,針鋒相對所造就的思維鍛煉是無法被取代的,只是我們都需要明白:世上任何一種愛好都不應用於傷人!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4/22/content_1591963.htm

原生家庭操控的自我救贖

以下哪一組(育兒觀念)是正確的觀念?A組:孩子的叛逆心很正常。故意傷害孩子是不對的。應該多鼓勵孩子犯錯誤。B組:無論怎樣,孩子都要尊敬父母。凡事必須按我說的做,否則就是錯的。孩子就應該安安靜靜地待在那兒。

【摘自:《原生家庭》,蘇珊 · 福沃德、克雷格 · 巴克,北京時代華文書局,二○一八年八月】

相信聰明的讀者都知道A才是正確的育兒觀念,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B育兒觀念的父母(操控型)——《原生家庭》五種有毒父母中(操控型、酗酒型、身體虐待型、言語虐待型、性虐待型),最不容易被察覺的一種。操控型父母分兩種:直接操控一般是強制性的,常包含威脅、恐嚇和羞辱;而間接操控則多見於軟性的情緒勒索,例如:你這樣媽媽很傷心;你這樣做才可以獲得支持;你這樣讓爸爸死不瞑目等。被控制的子女長大後,會不知不覺間形成焦慮、恐懼、完美主義等心理缺失。

要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操控?首先,子女不應盲從父母的意願,面對操控時,不要太多情緒反應,但可作非辯護性回應:表示理解父母的感受,會認真思考建議,遺憾自己不認同此想法,抱歉讓其傷心失望。如果父母的操控傷害已成,也可自救,但“原諒不能解救受害者”,作者認為最終要做到釋懷:打開心結的三部曲是允許忿怒、表達忿怒和轉化忿怒,我們可以透過給父母寫信,向父母、親友、心理治療師告解,以學習、分享、實踐等助人自助的方式治療傷痛,讓遺憾成為自己成長的動力。

“虎毒不吃兒”,多數父母的教育都是用心良苦的,然而“我都是為你好”不能成為操控子女的借口。反思自己的原生家庭,避免重複犯下或是自我意識不足下的無心之失,是此書給我最重要的提醒。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4/15/content_1590406.htm

家庭教育基因的重塑

你首先必須明白,家庭體系對你的感受、生活方式和信仰的形成究竟有多大的影響……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這個體系並非你的父母所發明,而是從先輩那裡繼承的一整套逐漸累積而成的感受、規則、交流、觀念。

    【摘自:《原生家庭》,蘇珊 · 福沃德、克雷格 · 巴克,北京時代華文書局,二○一八年八月】

古語有云“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意謂父母教育子女的本心都是良好的,但良好用心背後,卻仍然可能形成悲劇,大概是因為方法有誤。而這種“誤”,也許不是父母自己學習所得,而是代代相傳的觀念和習慣。

美國知名的家族治療大師薩提爾(Virginia Satir)指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難以割斷的聯繫,不快樂的根源可能是因為兒時未被滿足的期待。他用了“冰山”作為比喻,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 能夠被外界看到的小部分是行為表現,而暗湧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 揭開冰山就會看到: 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那是真正的自我。

《原生家庭》一書將之比喻為“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而我卻更喜歡用“遺傳基因”這個比喻,因為那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但可以察覺,並進行有意識的改善。回歸到家庭教育促進法,利用公權力的方式給所有家長“指引”和“賦權”(有權要求幫助),我會想起婚前檢查,為了避免基因的不良影響,會在婚前作出診斷,目的不是阻止新人結婚這個行為,而是對他們潛在的風險給予診斷。如果我們能夠在成為父母之前,對其原生家庭的影響作出診斷,及早給予指導,很多家庭悲劇也許可以避免。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4/08/content_1588885.htm

小怪獸長大了

你弟弟也是在他十四歲的時候,開始不再像“孩子”,而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翩翩少年的矜持。我不說破,但是在一旁默默地欣賞。我驚訝,“成長”這東西多麼纖細、多麼複雜啊。

    【摘自:《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印刻,二○一五年七月】

為什麼是“你弟弟……”,而不是“你”?因為那是龍應台寫給大兒子的信。為什麼只為安德烈寫信?那對他弟弟會不公平呀!我曾經也這樣以為,後來才發覺自己寫大兒子的文章也比較多,並非因為偏心,而是哥哥首先出現在我的生命中,一切遭遇都顯得那麼新奇,弟弟某程度只是重複哥哥的路。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想成為哥哥嗎?”我問,他笑着搖頭。從小到大,他總是一臉淡然。他曾經寫過一首童詩,大意是想成為一隻躲在暗角嚇人的小怪獸,可惜沒有人被嚇倒,他只能失望地做回乖小孩。為什麼想成為怪獸?他沒有解釋,大概是不想守規則吧,因此我也沒有給他很多的規範。沒有成為怪獸的他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自己學習、煮早餐、出行……彷彿就這樣平靜無奇地長大。

“你應該不會想像哥哥那樣去國際學校讀高中吧!”我以為。“想試試!將來想赴外地升學。”他平淡地答。取錄過後,受到過來人哥哥的強烈反對,以及家人七嘴八舌的意見,他只淡然地問:“學費貴了多少?”“三年多花的錢大概等於你去外國讀一年預科的價錢(還未計生活費),如果你不需要讀預科,還可以省回一年的時間成本,提早適應新學制,又可以和家人在澳門面對轉變,那是風險成本,但要犧牲掉原校開心的高中生活,以及比較‘亮麗’的高中畢業證書。”“哦!”他表示想再三考慮。

看着孩子成熟了的臉,我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原來相同的路也可以走出不一樣的情景。

文章刊於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4/01/content_15873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