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 望

12283257_10153201482741969_1981268781_n

也許你的種子永遠都不開花,因為它是一棵參天大樹。

《麥田裡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 “守望”。

【摘自:《每一個小孩都是種子,只是花期不同》,作者:佚名,菏澤網首頁,2015年10月16日】

“人不聰明,就得將勤補拙,人家讀一次,你可以讀十次!”師長們總是這樣說。其實,我是明白的,因為記憶力不好,我從小就知道將勤補拙,可是,不是所有拙都能補的:書無論默寫多少次,仍然有錯,甚至不及格;題目無論複查多少次,仍然記錯。無數次,我用眼淚埋葬自己的尊嚴,人日漸變得自卑、害羞、孤獨……

這就是我在填鴨式教育制度下的灰暗童年。由於記憶力差,我考試經常碰壁,為此我總是一讀再讀,以理解幫助記憶,忽然有一天,發覺自己理解和歸納的能力比別人好;由於記憶力差,我總是執筆忘字,所以擅長使用各類工具書,忽然有一天,我發覺自己解難的能力比別人強;由於記憶力差,我無法記住書的細節,只能一讀再讀,忽然有一天,我發覺自己閱讀的能力比別人佳……告別了死記硬背的小學生涯,我重生了。初中的時候,因為寫作屢獲獎項,我還得過三年國文科獎。其實,我當時的卷面成績與同級的優異生相距甚遠,但在老師的欣賞和支持下,我發光了,走出了先天不足的陰霾,找到了自己的專長。

後來當上中學語文教師,我還是一樣會執筆忘字,為此,我在課上坦然地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歷程,並以此鼓舞過不少同病相憐的孩子;而虛心接受學生指正的協定,成就了學生找錯字的動力。時至今日,我已經學有小成,從事專業的文字工作,不變的是:我依然健忘。正因為這樣,我得事事審慎認真,時時自省求進。

也許,我們都不是那種會開花的種子,慶幸有守望成長的師長叮嚀:相信自己,栽培自己,必定能長成一棵形態獨特的漂亮植株。

新世代的網路教養

 

下載 (1)

前言:

面對資訊科技的急速發展,除了感嘆其魔力(其實自己也有迷戀),但更感到無力,特別是面對孩子對科技產品的熱愛多於其他愛好時,所出現的各種疑惑與恐懼。 為此,很多家長選擇 “隔離法”──嚴禁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然而,你不讓他接觸,不代表他長大後沒機會接觸,當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筆者以為,“主動引導”絕對比“消極隔離”好。為此,筆者開始閱讀和思考相關問題,並在此與家長們分享成果,交流心得。

 

互聯絡是一種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份的年輕人把互聯網視為“恩物”,每天機不離手,曾有一則笑話寫道 “來生不作情人,只願成為你的手機,讓你天天奉在手裏,看在眼裏,放在心上”,然而,當你閱讀教養文章,大部份卻將之視為萬惡之源,除了一般家長熟知的,諸如:視力、思維、社交、網絡成癮等問題,還有千奇百怪的罪案,包括:暴力、色情、詐騙等。然而,這些壞處只會在網上發生嗎?其實不然。網路是社會的一部份,其弊端也源於社會,我們之所以對網路存在的問題特別恐懼,更多地源於我們 “不了解、不認識”,而如何建構互聯網與生活的關係因而顯得重要。我們從小應讓孩子明白,互聯網既非 “絕對的恩物”也非 “萬惡之源”,它只是工具,如同我們手上的刀子,可以助人,也可以傷人。我特別喜歡馬歇爾•麥克魯漢的概括 “我們塑造工具,而不是工具塑造我們。”

 

孩子需要認識的網路危機

互聯絡如雙面刃,有其危險性,如上文所述,過度使用會影響視力,有礙思維發展,甚至造成網路成癮,誘發罪案。還有以下四方面的重要隱患:

  • 沒有“橡皮擦”的按鍵:在互聯網上載的資訊可以成為一生的印記,人們可因曾經的言能和照片受到攻擊,又有人會以網上的印記考量你的能力人品,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網路絕對有可能誤你一生。
  • 私隱危機:在網路上載照片、留全名、顯示地點等,容易讓自己和家人的行縱被不法之徒發現而身陷險境。
  • 消費主義:隨著電子商貿的發展,在互聯網上可以接收到更多消費訊息,而上載社交網站的相關照片又造成攀比心態,加上消費模式簡捷,整體地提升了消費主義的傳播威力。
  • 色情陷阱:互聯網絡上色情資訊泛濫,且容接觸,容易讓孩子感染不良的價值觀,加上社交網站交友無邊界,不少色情陷阱連成人也中招,何况是血氣方剛的少年?

其實,網路危機林林總總,可謂防不勝防,有的家長會選擇訂立 “網路守則”,嚴禁孩子洩露私人資料和發放照片,在家安裝網路過濾器,禁止孩子亂交朋友等。然而,如果規則可以發揮效力,世上便沒有問題青少年了。筆者認為,關鍵不是教條和守則,而是教育:讓孩子心悅誠服,才會自覺守規。無論你對網路持樂觀或是悲觀的態度,認識網路隱患也是重要的──讓孩子了解那些訊息容易在網上取得,不能輕信他人,以真實的案例告戒他們自重,以身教言教培養其正確的消費觀,主動帶領孩子思考性和愛之關係,且容許非原則性的差異,如:經分析和討論後,批准孩子有自己的取態,且要求他們為自己的言論負責等,可能比硬規則,更能體現民主教養的原則。

結語:

儘管工具潛藏隱患,但數位媒體為學習、社交、公民參與社會等帶來契機卻也無庸置疑。學校固然是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場所,然而,父母才是建構人生價值最關鍵的人物。本澳有些學校在初小,甚至早於幼稚園便開始讓孩子接觸資訊科技,立意是好的,然而,利用平板電腦作作畫、寫寫字、查查資料、說說故事,真的就是教學嗎?說穿了,這些玩樂技倆,三歲小孩己懂。小學階段,以科技產品主導學習,一則不符孩子的心智發展,二則孩子未有足夠的成熟度去駕馭誘惑。筆者認為,在小學階段,更宜建立良好的認知能力和價值觀,如:在電腦課內學習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重點在於了解資訊科技與生活的關係,明確利弊,建立正確觀念。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父母也一樣,與孩子談自己完全不懂的東西,除了欠缺說服力,也容易被蒙蔽。家長必先要接受它,並實地了解它,才能和孩子一起探索,共同議定使用時間和規則,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透過家校合作,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認識這種工具的特性,才能達至善用科技的目的:我們塑造工具,而不是工具塑造我們。

本文刋於《百分百家長》

參考書

1.《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數位小孩的分齡教養指南》

作者:詹姆士 · 史戴爾 (James P. Steyer)

譯者:王素蓮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2.文章:網路教養,父母的5個害怕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8459

“興趣班”之禍

20131111220704366

亞倫一回家就扭開收音機,全天候播放古典音樂……一睜眼醒來,就開始嗶哩吧啦傳道解惑。每周到博物館朝聖是例行公事,他尚嫌不夠密集,還要把握每次散步機會:經過工地就上物理課,解釋槓桿原理;遇罷工抗議,就講勞資關係……女兒果真成為天才,五歲讀畢《大英百科全書》,十六歲大學畢業(主修數學),十八歲得博士學位後加入IBM,成為卓越的電腦工程師……亞倫所謂的“完全浸淫教育法”有一個代價:也許小時候已聊完一輩子的話,伊迪絲長大後沒有再跟爸爸交談,而根據十年前的報道,八十多歲的亞倫貧病交纏,正靠救濟金度日。

    【《天才兒童煉成法》,作者:馮睎乾,《蘋果日報》,2015年6月12日】

“不愉快的童年”近日成為報章上的熱門議題,不知為何“興趣班”首當其衝成了罪魁禍首,無論是辦“興趣班”或是“幫孩子安排興趣班”都可以被扣上一頂“逼孩子學習的帽子”,更有網絡文章直指辦興趣班的商戶“利字當頭”,一衆排隊報興趣班的家長“喪心病狂”。另有熱心人士親自設計“暑假親子活動清單”,勸人拒絕再玩“興趣班”。最可憐的莫過於“非洲鼓”,明明是純開心玩樂的小玩意,因為出現在剛考上名校的“不快樂小孩”的學習清單中,馬上淪為“童年毒藥”。

“興趣班”真的如斯可怕?當然不是,無論何種形式的興趣班,包括:政府辦的、學校辦的、社團辦的、商人辦的,都統稱“課餘活動”,活動形式或有不同,但功能相類──開心玩樂,學點課外的小才藝,讓孩子將來有個愛好,生活有點寄託。今天何以變作“童年毒藥”?一切皆因有人濫用所致。過猶不及,任何事物超過了合適的用量,都會招致苦果的,“興趣班”不是唯一。如同引文,親子教育也可以走火入魔。再萬能的家長也取代不了社群互動,而“興趣班”就是那個可以讓孩子和其他人開心學習的地方,適度為之則可。

教育的根本問題

02b7a393a75231aa127e056b4c13fb83f7

教育的根本問題是你到底想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不教孩子,祇說故事:創意故事教養絕招》,作者:張大光、李威龍,如何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2010年11月】

“名校用金字塔形式製造尖子。”──要罵:被淘汰的孩子怎辦?

“名校降低標準有教無類。”──要罵:不想孩子出類拔萃,我要進名校麼?教不出比別人優秀的學生,你配稱名校麼?

“名校按學生能力分班。”──要罵:這不就是給學生分階層麼?

兒子就讀的“名校”要改革了,為了有教無類、減少學生淘汰率,又不讓學校教學水平落後,於是開始以能力分班:語文好的去語文班,數理好的去數理班,各科水平一般的去通識班……改革招來一衆學生、家長、校友熱議,部分人擔心學校整體水平下降,自降身價,而更多家長擔心:學生分班,不就分出高下嗎?如果孩子不能進入精英班,豈非不是精英?

當下所見,學校無論怎走均是順得哥情失嫂意,歸根究底,不是名校必定要製造精英,而是家長本身期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精英;不是學校本身製造階層,而是世界本來就分階層。所謂適者生存,能力不強的,今天在校不分階層,他朝到社會也會把你分出來的。問題祇是:甚麼叫強?必須進精英班才叫強嗎?甚麼叫有能?必須賺錢多,才叫有能?……這是誰告訴你的?對於成人,這是整個社會的固有價值賦予的;對於孩子,那是我們作為師長的給他們定論的。

筆者是認同分班制度的,因為那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我敢保證,即使兒子將來要進任何一班均不會感到失望,我會盡自己所能告訴他們:天生我才必有用,祇要願意努力,就可以有自己的天地。其實,問題的癥結不在於制度,而在於人心:作為社會中的一員,你有為不同能力的人貼標籤嗎?作為家長,你會因孩子能力不同而羞愧嗎?如果沒有,那以上所有的問題均已經解決了。

《逃家小兔》——給母親的愛的教育

s1447696

《逃家小兔》

作者:瑪格麗特 · 懷茲 · 布朗

出版社: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96年4月

從前,有一隻小兔子想要離家出走。他對媽媽說:我要跑走啦!然後,小兔子說要變成小鱒魚,媽媽就說要變成捕魚人;小兔子說要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媽媽就說要變成爬山的人;小兔說要變成小花,媽媽就說要變成園丁……最後小兔子被感動了,決定“我不如就待在這裡,當你的小寳貝吧。”“怎樣的童書才能吸引孩子?”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的疑問,我認為《逃家小兔》是個很好的範例。本書沒有非常精美的印刷,沒有非常吸引的插圖,書中的色調甚至有點黯淡,但為什麼能成為經典童書?筆者起初對此也有疑問,但根據自身親子伴讀實踐和從事讀書會多年的經驗,終於發現了箇中奧妙——作品具備了一般受歡迎童書的基本要素:一、遊戲元素:單純的說教故事也許更合師長心意,但對孩子來說未免欠缺新意。孩子往往更喜歡那些“離奇古怪”的小玩意。書中“離家出走”的想法對孩子來說,本來就不可思議,加上小兔子的發問內容如重覆的語言遊戲,因此特別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繼而用心追看。

二、有趣懸念:思考是閱讀的重要目的,誘發孩子思考需要有好的情節,其中設懸念便是個激發思考的好方法,如:為什麼小兔子要離開呢?牠想去哪裡呢?媽媽又打算怎樣呢?有了這些懸念,孩子便會不知不覺地投入書中,父母若能加以啟發,靜態的繪本閱讀便會變成有趣的親子共樂。

三、簡單情節:三至六歲的孩子處於生活的探索期,他們會特別喜歡重複一些簡單的程序,如不停問父母“那是什麼東西?”,或是不停重複追看一齣卡通。所以《逃家小兔》中出現的諸如三隻小豬的重複結構,孩子會比較容易記住,讀著便更有成就感。

四、情感共鳴:對於年紀小的孩子,動物故事往往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但情感必須貼近生活,才能有所共鳴。母親是幼童最親近的人,得到母親的愛也是所有生物最原始的渴望。故事最能打動孩子的一點是:小兔子對母愛的無限需索符合孩子的慾望,而母親的無限包容也是他們最終的所求。

“陪太子讀書”相信是很多父母願意親子共讀的原因,但其實,吸收閱讀的養分無分年紀,親子共讀也可以是自身價值觀的完善或重建。因此,筆者認為此書對家長的教育意義,肯定不會比孩子少。在親子共同成長的路上,不免會有失望、迷惑、痛心的時候,“我已經放棄這孩子了!”這種晦氣話,相信很多家長都曾說過,但眞正能不理孩子死活的又有幾人?

作為更具人生閱歷的成人,父母應該比孩子更成熟、更有量度,而非輕言放棄孩子於不顧。每次為孩子的問題神傷,我就會想重看一次《逃家小兔》,且憶起此書告訴過我:寬容是最好的教育。

我們不應無限量地縱容孩子,但在指出錯誤的同時,應不忘告訴孩子:無論你變成怎樣,媽媽都願意張開雙臂等你回來。幸運地,作為兩子之母,筆者多數情況下都能重現《逃家小兔》的結局,孩子最終都會告訴我:我不如就待在這裡,當你的小寳貝吧。

鏏而

不教孩子,只說故事

0010487371

《不教孩子,只說故事:創意故事教養絕招》

作者:張大光、李威龍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日期:2010年11月

“老師,我平時唔得閒教佢,我又唔識同小朋友相處,不過,我至少有要求佢做個好人!”以上對白大概每年都在家長會中聽聞。此論調最不可思議的核心是:原來家長認為,只要有要求,即給予管制,教育目標便能順理成章地達成。

毫無疑問,這種家長的育兒成績往往不理想,因為“唔得閒”,致使他們在孩子成長中缺位。一個對孩子一無所知的家長,怎能做好管教工作?而家庭教育本身就是透過日常相處潛移默化,家長一句“唔識同小朋友相處”,又怎可將愛的教育內化到孩子的心靈深處?

《不教孩子,只說故事》書名本身已很震撼,某朋友在我家書架上看到此書,大感不惑,更直言“不可能!一定是騙人的!”,筆者也是因為文題才購此書的——雖然,故事乃孩子恩物,但以故事取代教育,的確鮮有聽聞。閱讀後,我開始明白箇中關鍵,根據書中所言,教育是一門藝術,光是“觀念對”是不行的,即如上文提到“要求佢做個好人”的家長縱然“觀念對”,也不會成功,還要“方法對”才行。

作者認為“教育不是當下見效的事。只要孩子有好的體質,便可以在不時之需防禦問題。”,而說故事正好是個潛移默化和不斷積蓄的過程,透過說故事,可以讓孩子瞭解到許多生活中未遇見的場景,而親子在當中的交流正好造就了教育——和孩子“溝通”和“糾正”的過程。書中結論為:閱讀就像每天存小豬撲滿,持續累積生命的能量,是故讀故事的孩子有較佳的心理素質,讀故事的孩子不易變壞。

“小朋友仲咁細,佢地識咩呀!”這是很多家長排斥故事教育的原因。書中明確地告訴家長:凡說過必留痕跡——餵故事,不如存故事。家長們不需要取代老師的角色,強化學習知識的功能,不需要求孩子聽懂所有,有些情景和道理,即使暫時不能理解,存著存著,總有一天能發揮作用。作者又在書中給家長們提供了非常實用的小秘技,筆者摘錄最難忘的幾條:

一、故事是“玩出來”的,要時刻保持愉快的氣氛,不要因為孩子表現不如理想而責難他,不要讓聽故事變成責任和彼此間的傷害。

二、不要把硬道理“塞”給孩子,而是要啟發他們自己去思考,要知道:權威型父母造就思考能力低的孩子。

三、盡量不要為孩子直接判斷對錯,而是要啟發他們的同理心,經常要問:如果你是他,你有什麼感受;如果你是他,你會怎做?

四、講故事的父母不必好口才,因為你只是玩伴,享受彼此玩樂的感覺最重要。

五、毋須預讀,讓孩子形成品味的能力,因為只有看過好的電影,才知什麼是爛的電影。

全書最令我難忘的一句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是你到底想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與其說,我們要把“好觀念”教給孩子,不如說,家長應先讓自己建立“好觀念”。當家長堂而皇之地說“我要求佢做個好人”時,你們自己是個好人嗎?你又知道何謂好人嗎?父母能放下權威的角色,願意和孩子一起講故事,重新思考對錯,探索人生……我想,當中的身教言教,才是教育最眞實的體現。

鏏 而

好父母教出好孩子

9789620432187z

《好父母教出好孩子:家庭教育完全手冊》

作者:孫雲曉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當孩子的時候,總是覺得父母不夠好,直到自己成為父母,才開始體諒他們的艱難。書中引文可謂道出心聲:“今日世界有上萬種職業,幾乎都需要持證上崗。譬如汽車司機,沒有駕駛執照是不敢上路的,即使有駕照,一旦違章被員警扣了駕照,也只好乖乖呆著,有車也不敢開。於是,我就萬分納悶,做父母幾乎是人世間第一艱難而複雜的職業,為什麼就不需要任何執照呢?怪不得許多孩子有問題,原因之一便是父母‘無照經營’。”如果你考試不及格,可以重考;如果你工作被辭退,可以重新求職,但是“生命無take two”,子女是父母的骨肉,如果這活脫脫的生命沒教養好,恐怕比自己受罪更苦。是故學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重要,都不及家長教育重要。而好的家長又取決於教養孩子的方法和心態。作為家長,旣要育兒又要工作,根本不可能專門去學校進修此道,故坊間的育兒作品就成了家長的明燈。

作為一位年輕的母親,本人工餘不忘努力進修,經常閱讀家長教育類叢書,也和同事自發成立“親子讀書會”,期望透過相互交流,共同進步。而本書則是我讀過的同類書中內容最厚實和全面的。書中圍繞五元家教法,包括:現代的教育觀念、科學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從兒童觀、親子觀、人才觀、教子觀四個維度分享親子教育。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筆者最認同的一個章節。作者提到,盧梭在《愛彌兒》中的理論:百依百順的人面對挫折最苦,故適度的懲罰是必須的,而懲罰有度的前提是尊重。書中倡議盧梭的“自然教育法”,鼓勵父母放手讓孩子碰釘,並要求孩子自己承受苦果,從錯誤中成長。而在“好父母、好生活”一節中,作者又提醒父母:萬般皆下品,唯有健康高。生命素質才是人生的關鍵,故培養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運動習慣,是親子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書中倡議家長設立“家庭運動計劃”,有感非常實用。

“根據二○○四年的一項相關調查:在發生性關係的學生中,半數以上來自公認的好學生;三分一來自名校或重點學校;他們100%沒有做任何安全措施;他們100%不會告訴父母和老師;他們對學校或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滿意。”對於性教育一段的闡述,令曾為中學教師的筆者極為震撼。誠如作者所言,在性教育方面,好學生經常是被忽略的一群,其潛伏的危機往往比不良學生更甚。

這讓筆者記起了好幾位無知的乖孩子和我說過:“我不知道什麼是愛”、“我懷疑父母不曾有愛”、“我不知道什麼人才叫愛我”……中國家長都太內歛了,從來都不輕易在孩子面前談情說愛,更莫說性,面對性觀念非常開放的當今社會,越保守家庭面對的衝擊越大。如何身教言教,讓孩子“明白性,懂得愛”是成長中的大課題,書中建議:不要欺騙孩子、與孩子一起找答案、準備一本性知識的書、父母不要談性色變、夫妻在孩子面前可親近得體、關注孩子的性成熟、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早戀”的名字等,都給我很大的啟發。

作為一本內容豐厚的“育兒大全”,筆者的心水導讀是:沒空的,可以讀其綱領;有空的,可以細味文字,為人父母者,能夠主動學習,將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鏏 而

名校的生成

9789881571472

有太多的時候,我們安然地享受着生活帶給我們的秩序。日復一日……大家怎麼生活,我們也怎樣生活。……我們從來沒有跳出自己的經驗系統,重新質詢一下:我們還可以換個方式生活嗎? 

    【于丹《莊子心得》(三)──境界有大小,360doc.個人圖書館,2009年7月】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小城沒有種田,一衆“龍B家長”卻一如往年的父母,為自己的寶貝挑選優質的田地──幼稚園。什麼是良田?沒有人研究過,也許播種的人多了,就是好地。所謂“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為讓自己肥美,田本身也想要好的種子。什麼種子叫好?沒有人研究過,也許良種就是好的,於是挑選的標準變成:哪些家庭人脈好?哪些家庭教育好?哪些家長素質好……那一天,我寫了一篇名為《中獎》的劇本公開演讀,內容大意是:考幼稚園猶如中獎,可遇不可求也,點評時觀衆卻說:“抽籤靠運氣,考幼稚園還要靠關係,比中獎更難。”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很少家長認為這是個問題,因為他們誤以為成功根本是靠運氣、靠背景、靠人脈的。

當一所學校的名聲足以呼風喚雨,便衍生出氣焰來:有的名校先小人後君子,要求學生入學前簽定教育同意書;有的學校先君子後小人,表面上很有愛,一旦出現家校矛盾,卻出言不遜,一副“皇帝女唔休嫁”,貴客自理的態勢。某天,我在家長討論區指出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認同,還被認為是抹黑,甚至招來該校家長反唇相譏,認為學校鐵腕有理。沒有人覺得學校高姿態是個問題,因為名校理所當然是靠高要求、硬標準、嚴校規去取得認同的。

“名校就是這樣子的啦!”人們普遍都這樣以為,卻從沒想過,名校的名氣是我們共同賦予的──有什麼家長,就有什麼學校。沒有任何名譽,可以凌駕學生的權益,我們需要更多敢於不平則鳴的學生、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才能造就出有承擔精神,願意放棄學力競賽、扶持弱勢學生、接受家長意見的名校品牌。

文:鏏而(原文刋於澳日”新園地”)

圖:www.jointpublish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