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錢”看──親子共建金錢價值觀

<!–[if gte mso 10]>

table.MsoNormalTable
{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

–>


看──親子共建金錢價值觀

(此作曾刋於本地親子雜誌《百分百家長》,內容曾於2011年兩岸四地親子論壇中發表)

 

前言

 

       在金光閃閃的賭桌上,有人一夜千金,有人輸掉一生;在紙醉金迷的名店街,有人視錢如土,有人趨之若鶩;面對物價房價高漲,有人忽然致富,有人怨聲載道;面對庫房水長船高,政府大灑金錢,人民不勞而獲……

 

       澳門賭權開接近十載,面對社會由內而外的急速轉變,人們對金錢價值的思考容易失去方寸。 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澳門青年問題賭博之形成研究中指出,父母對金錢的價值觀是導致孩子思想偏差的根源。作為家長,我們如何從確立自身價值觀開始,與孩子共建
金錢的概念?以下,筆者將以自己多年來為人師和親子專題作者所積蓄的故事和反思,和大家一起向
看!

 

金光中的迷失

        大家都知道,澳門是一個賭城,我們的賭場不是一家一家的,也不是一座一座的,是一片一片的,是海洋的量詞,自從賭權開放以來,澳門的賭場就變得更大,更美了,雖然未成年的小孩是不可以進賭場,但卻可以進入那華麗的皇宮,那裡不僅有賭場,還有常人“可遠觀而不可買”的名店街,非常奢華的高級場所和酒店。能夠活在一個像皇宮一樣的城市的人應該是很幸運的吧,但事實是,人民的滿足感並沒有因此而提升。其實,人之所以悲哀,並不是因為他有很少的錢,而是因為他知道錢可以讓他得到更好的生活,更高的享受,而自己卻沒有能力去得到更多的錢。當澳門富起來了,社會矛盾卻有增無減,即使政府年年派錢,都沒有讓人們覺得滿足。為此,社會反響不斷,政府和社團均成立了專責小組,重點開展社會和學校教育,期望下一代不會迷失在金光閃閃的皇宮中。

 

反思金錢教育

        得幾年前,筆者曾在校內參與公民教材的編寫,也談到過“金錢”的問題,當時花了很多心思設計課程,內容始終無法脫離中國人統傳價值觀,如:勤勞節儉,善用金錢等,又找出一堆諸如 “未雨綢繆、積穀防飢、臨渴掘井”的成語。到了實踐時,竟然有一個學生質疑我,他說“老師,您說的大道理,只讓我想到了一種動物,那就是牛!牛一生勤勞節儉,只會換來辛苦...”他告訴我世界已經不一樣了,還借我一本 “窮爸爸富爸爸”。我當時無法回應,只好回去乖乖閱讀,開始時對書中所言深信不移,準備把內容帶進課堂。不久,一場 “金融海嘯”冷卻了我的熱情,最後,還是沒下筆,我在想“連我自己都不肯定的東西,如何教給孩子!”

        碰巧當時我被邀請成為本地雜誌的特約作者,當時現金分享計劃剛出台,我為此做過一個相關的專題。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我發展了其他地區在金錢教育方面比我們先進,而教育者不是校園裏空談理論的老師,而是真正關係孩子一生的財務掌管人──父母。之後,我又訪問了來自不同階層的家長和孩子,我發現,多數家長都不跟孩子談理財,因為“不確定”──他們有投資,但也有失利;他們知道賺錢艱難,卻找不到一個成功公式。只有一位媽媽說會教,她會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理財方法和女兒分享;會告訴女兒投資的經歷,並總結經驗;會和孩子分享賺錢的艱辛,討論有關金錢的議題。我知道,以上談到的家長案例是成功的,因為她的女兒正是我的學生,在我教她的過程中,的確感覺到她比一般孩子懂事。一位成功媽媽的經歷告訴我,親子教育的靈魂不是掌握一切,而共同探求和建構的過程。

 

各地經驗總匯

        為了對親子共建
金錢價值觀有更深入的認識,筆者開始閱讀相關書籍,發覺不少國家和地區的經驗都值得學習:

 

在美國,家長喜歡培育孩子擁有企業家精神的文化,有些長輩會送股票給孩子作禮物,以此為契機引導孩子詳讀股票公司的年度報告書,或留意報紙上的股票資訊,建立理財概念。許多億萬富翁願意承認有錢與幸福沒有關係,並教化人士正確的用錢的比例是“1/3自己使用,1/3存起來,1/3給人,甚至慷慨地捐出家財,近年廣為人知的富豪捐獻事件,某程度反映了該國的金錢概念。

 

        而歐洲等地的家庭教育,則比較著重心靈教化。在法國,小孩早在34歲時,就可以參加社區舉辦的“家庭理財課程”;在芬蘭,家長在兒童時期已開始理財教育;猶太人喜歡仿傚“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家庭教育法,教育同樣是在孩子牙牙學語時開始的,綜合以上經驗,概括內容如下:

 

  1. 建立“數字”的概念、認識不同金額的銅板和紙幣;
  2. 明白金錢與消費之間的關係──“錢能換物”;
  3. 認識正當地取得金錢的途徑──錢是怎麼賺來的;
  4. 灌輸善用金錢意識──辨別需要想要
  5. 養成良好的花錢習慣──做出預算並記清用途,待下次領錢時檢查;
  6. 了解借貸的概念──年長一點的孩子想購心頭好,父母要求他們以借貸方式尋求“融資”,並須償還;
  7. 辨識物質誘惑──看穿廣告假像;
  8. 建立金錢概念──錢很重要,但非萬能;
  9. 認識快樂與錢的關係──有錢與幸福沒有必然關係

 

中外價值差異

       總的來說,西方的 金錢教育著作較多,內容也比較具體,但其價值取向也不是包含絕對的優勢。可參看以下比較:

 

        美國人卯吃寅糧。美國人把錢視為工具,一是獲得生活享樂的工具,因為一卡在手,消費無憂;二是生財工具,美國的金融大鱷利用此念,推出次按和各種債券,誘使民眾作不同程度的投資。美國本身便是世界最大的債務國,結果金融泡沫破滅,債務鏈中斷,全國陷入危機,以至禍延全球。

 

         中國人積谷防饑。深受農業社會的觀念影響,在21世紀全球化的時代,中國人仍習慣於保持盈餘,留有餘地。從國策而論,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金融和人民幣匯率不是急於求成,而是循序漸進,因此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避過一劫;在當前的金融海嘯中,中國穩健的金融政策,更顯示了中國理財觀的正確性。

 

        筆者對經濟所知有限,但從以上推論,始頓悟到中外價值並非呈一面倒之勢,我們應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之理念使之有機地相融,例如:我們可以學習西方一些投資致富的知識,而未雨綢繆、積穀防饑等中國傳統價值又可以讓我們明白“以防萬一,分散理財”的重要性;西方家庭喜歡讓孩子參與工作及體驗融資活動,正好也與中國傳統“授之以漁”的理念異曲同功。

 

結語

       談起 金錢教育,一般家長都只關注 幾歲給孩子零用錢給多少怎樣花錢等問題,但本文卻把重點放在 看錢的方面,因為只有認真地和孩子看錢”(建構錢的價值”),我們才能助他們找到生存之本。紙上談兵很難判哪種方法最好,需要配合實際、懂得變通,而最重要的還是以身作則,要孩子擁有良好的金錢價值觀,應該由完善家長自身的金錢價值觀做起。

 


 

好書推薦:

 

1.《教孩子做主:金錢篇》,作者:(木神)原節子,辛小兔譯,商訊出版社,20110110

2. 《望子成富:教授爸爸與孩子的理財對話》,作者:洛克.布萊恩,方仁馨譯,御書房出版社,20100820

3. 《不同的理財觀 不同的文化》,來源:何亮亮,華商語錄,世界華商聯合促進會,20090625

什麼是愛?

  

    

       溺愛算不算愛?過度保護算不算愛?……讓小孩養成只看重自己的利益無視他人的權利和感覺算不算愛?愛這個東西,某個程度來說,是和理性對立的,這是愛最了不起的地方,但是一個母親不能讓她的愛為所欲為,這又是一個當母親的難處,母親必須為小孩的未來負責。

    【《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引文摘自成英姝寫成之中文序言),作者:伊黎·華德曼,商周出版,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二
月是談情說愛的季節,當每個人都熱衷於向愛人表達愛意的時候,鮮有人認眞想過“愛的涵義”,情人節前夕,外國有一組專業人士向廿多名四至八歲的小朋友提出
問題:什麼是愛?小孩子的答案竟然五花八門,如:愛是當一個女孩灑上香水,一個男孩塗古龍水,然後互相嗅着;愛就是當你出去吃東西時,你把大部分的薯條給
他們,而沒有叫他們把他們的給你;愛是當我媽媽為爸爸煮咖啡時,她在給他之前先嘗一口,以確保味道是好的;當你愛一個人時,你的睫毛會上下躍動,小星星從
裡面蹦出來……

    因為覺得有趣,我也來個東施效顰,向家中七歲和五歲的兒子問了相同的問題,大兒子主要談了愛的重要性,如:人皆有需
要、很珍貴、令人幸福等,因為年紀稍長,他開始有了戀愛和婚姻的概念,談的時候有點靦腆;小兒則答得乾脆:“愛就係好鍾意一個人,你會同佢玩,又會幫助
佢!”且坦言“愛和鍾意冇咩唔同”。

    顯然,小孩子對愛都沒有固定的概念,其觀念的確立建基於後天。同日,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內地“排
解感情糾紛”的電視節目,女主角是個 “超級公主病患者”,在家人敎路的 “完美男人訓練計劃”下,男朋卑微如犬。評論人感慨道:“最應被責的人是她家媽
媽,生得貌若天仙的女兒,卻毫不懂愛!”的確,孩子對愛的理解最初源自家庭,為人家長的,除了懂得愛孩子,還應該讓孩子懂得愛,特別在愛情價格化和功利化
的年頭,你不敎,媒體自會代你敎。朋友聽了暗笑,“其實我也不太懂愛”。說的也是,那麼,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去找答案了。

後記:

        因為覺得小孩子對愛的詮釋這概念很有趣,本人在 "親子悅讀加油站"發動朋友和子女開心談愛,結果如下:


Kitty Yueng 紫晴好搞笑:開始她想了幾分钟,說:“愛是生命“(我吃了一驚,太成熟了吧),然后她唱了起来:
如果你想知道愛在哪裏,愛在父母的心里
…… ……
(全家爆笑,這是學校教的親子歌曲:-D)
Linda Liiao 我家小妞今年四歲,昨天跟今天的回答都一樣。

我:請問你,愛是甚麼?
妞:甚麼?!你說甚麼?
我:你怎麼知道爸爸媽媽愛你?
妞:一直親親就是愛了咩。

小妞的理論真是簡潔有力,笑倒。


Lila Lao 四歲小男孩:
你緊緊地抱著我,就係愛…
和朋友玩,就係愛…

然後他用手拍拍我背,比個眼神…我們會心微笑了。
愛 就在這。

大長今 前晚我女女(就黎3歲)在床上等睡覺時話:"我愛爺爺奶奶!我愛公公婆婆!我愛爸爸媽媽!我愛烏龜笨笨(爺爺家的寵物)!"

於是我乘機問她:"愛是什麼呢?"
她說:"我不知道啊!你話我知 ar ~~"
我停了一陣,想呀想...真的不知用什麼話去表達給她知,最後講了一些想法,但不全面,她每聽完我講一句就繼續問我還有沒有?

等她睡了後,我才想起我應該跟她說:"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我相信只有聖經這段經文可以將愛表達得最淋漓盡致!也使我萌生一個想法,我要教曉她唸這段經文。

本文2013年2月20日刋於《澳門日報》新園地 "斷章寫義"專欄


中學生參與校務討論(“乖孩子”的反抗·三)

 

       點解要咁早返學?

    點解學校無locker??

    點解唔俾放書喺櫃筒?!

    點解雞翼愈來愈細隻,愈來愈貴??!!

    大膽·創新·眞民主

    校長約定你!

    【“與校長有約”宣傳海報,本澳某中學學生會 ,二○一三年二月六日】

    每
年幼稚園招生,家長們都會熱衷於比較學校高下,一些外顯的東西往往成為指標,卻忽略了很多內在因素,如:哪所學校學生最乖,其實不外乎就是學生外在形象較
好;哪所學校學生成就最高,卻沒有人關心其勸退生的數目;哪所學校知識水平最高,沒有人質疑小一學小三的知識是否合適?在芸芸考慮因素中,很少家長關心哪
所學校最民主、最尊重學生?因為澳門幾乎沒有提倡民主和尊重學生的學校。可喜的是,在熱議社運低齡化的一周,我在面書看到了這張海報 ,而這也是繼某校讓
學生設計校服後,第一次看到中學生有權參與校務討論的範例。

    海報貼出以後,迴響不絕,有人認為 “遲上課、留書在校等要求太放任自
由”,但有人又指出,根據《GO!來去芬蘭上課》記載,全球第一的敎育大國芬蘭每天十時才上課,學校沒有任何校規……本人無意在此分辨誰是誰非,但肯定的
是:通過彼此對話,甚至全校師生表決通過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價値判斷的學習。對話活動的內在意義,比規則眞實存在的意義大得多。有人又說:“其實有些校長
走親民路線,平日經常和學生聊天,就用不着另闢蹊徑,製造對立局面了!”為甚麼公衆對話一定是對立的呢?不可以是協商嗎?光明正大的討論,不是比私下拉攏
更符合民主社會“公平、公正、公開”的理念嗎?其實,學習公開發言、據理力爭;認識尊重異己、尋求共識等議會文化,就是社會走向民主化的種子。

    回
應我在第一篇中提到的假設——學生不滿學校,可以罷課嗎?學生不滿老師,可以扔鞋子嗎?朋友只扔 下一句“那是不一樣的!”——其實,那是一樣的,學校就
是社會的縮影。當社會由下而上地具備尊重與包容,人們才懂得透過合情合理的手法爭取訴求,如果在上者願意尊重不同的聲音,下面的人就用不着激進的抗爭行為
了!

本文2013年2月15日刋於《澳門日報》新園地 "斷章寫義"專欄

有樣學樣使用霸氣 (“乖孩子”的反抗·二)

 

    大家很努力在趨向兩極化,建制的和反建制的,正義化的妖魔的……無論多少新媒體跑出來,結果也只是大量地灌輸:你聽我講!這是對的!那是錯的!

    【《不算讀後感》,作者:店員丁,澳門日報,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五日】

    引
文活現了近年港澳非黑即白的政治生態:大家不停相互指駡,不是“左膠”就是 “賣國賊”,動不動就叫人“住口”!看着文中那句 “脫離了學校,還是繼續有
無數的人嘈吵着要來吿訴你甚麼對甚麼錯,敎訓你做人應該如何合乎他們的標準。”我會心一笑,為什麼脫離了學校,人們還會用這種方式去壓倒對方?皆因“有樣
學樣”也——社會價値影響學校,而學校價値又從畢業生回流社會 。

    在我們的敎育制度裏,校規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無論是否合理,只要
你不遵守,就叫“沒紀律”。如果你質疑,校方可以堂而皇之地說 “你認為不合理可以轉校”,情況如同我們指出澳門社會的不合理,政府吿訴你 “你不喜歡的
話可以移民”;除了制度,還有老師,在整個文化氛圍裏,大家往往更認同能以霸氣壓倒學生的老師。不止一次,好心的同事敎我如何建立威信,甚至有學生說:
“你看人家某老師用三分鐘就把學生鎭住了。”言下之意是 “你要花三小時眞失敗”。其實,我不會不明白,只要對學生狠心一點,便能為自己建立聞風喪膽的形
象,但這眞是“成功”的敎育嗎?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不可以是——經常受質疑,是因為比較願意接納不同的聲音;願意花更長時間,是因為更尊重學生的感受。

    上
星期,我們剛完成“社運低齡化”的辯論,其中一個申論讓我不寒而慄—— 只有參加社運,才可以把民主的思維帶回學校,反抗無理要求……從反國敎事件開始,
社運低齡化似乎勢在必行,那是否意味着文革的舊路必須重複?還是,我們可以從基礎敎育開始改革,培養具有健全民主思維的新一代?只有觀念的徹底改變,人民
才可以擁有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偉量:“我要謝謝所有投票的人民,儘管你的一票沒有支持我……你們每一個人的聲音我都會用心聆聽!”

本文2013年2月8日刋於《澳門日報》新園地 "斷章寫義"專欄

“乖孩子”的反抗一

 

若孩子沒有獨立思考和做決定的空間,她怎能學會釐清“問題——答案”間的邏輯因果,從而長大成為一個有主見的獨立個體呢?

    【《為甚麼我要聽你的話?》,作者:李爾,摘自《澳門日報》,二○一三年一月十七日】

    讀到上文時,學生剛好在辯論 “社運低齡化”問題,不禁讓我憶起幾個片段:

    那
些年,我在內地讀小學,老師讓乖孩子分批進少先隊,為此,同學們都報吿了不同程度的好事,因為內向,我沒有主動報吿,結果成不了乖孩子……不久,我放棄了
那個評鑑標準來到澳門,作為新移民,我成績優良,沒有犯錯紀錄,卻只得乙下操行,和從小品學兼優的媽媽相比,我顯得丢人。其實,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乖孩
子,至少在同學聯手作弊的時候,我沒有參與,可是,誰可以為我抗爭呢?在班上打小報吿的同學是被排斥的。

    那些年,我當班主任,每天
都在執行細如芝麻的校規,最要命的是管校服,由頭髮到襪子,由校服的狀態到合時度(運動衣、長褲、短褲、裙子,不同場合穿不同校服),老師天天為形式化的
規則拼命,為的就是校譽——沒有好形象就不是好學生,敎不出好學生就不是好學校……面對學校的生存,我們必須妥協。很遺憾,我當班主任的第一個被勸退的學
生是因為“儀容問題”。作為老師,我做了最無力的反抗,我私下給她寫了封信:“你是個好孩子……要努力吿訴全世界,失去了你是這所學校的損失!”結果,學
生去了美國,完成了大學課程。同一時期,我想在校報內刋登一篇學生的詩作,內容大意是 “老師要求我們樸實守舊,自己卻要把靑絲挽留……”,最後稿子被抽
掉,我和學生同時受了批評。

    曾經,我跟支持社運的朋友辯論 “學生不滿學校,可以罷課嗎?學生不滿老師,可以扔鞋子嗎?”,他只扔
下一句“那是不一樣的!”。我不想做 “乖孩子”,可能生存嗎?社會價値直接評價學校,而學校價値又從畢業生回流社會。當整個社會由上而下都缺乏質疑容量
的時候,孩子是否有智慧一下子挑戰體制?是個値得思考的議題。

本文2013年2月1日刋於《澳門日報》新園地 "斷章寫義"專欄

登山者的幸福


四十歲前,我從未見過高山;四十歲後,我遇到了人生的第一座高山,那不是一個人,而是生活!

    【《一代宗師》王家衛導演,二○一三年一月】

    看
罷《一代宗師》,此語一直在我心中纏繞。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戲中沒有一個人是眞正無敵的,難倒葉問的是生活,而難倒宮二的是情感。面對父親“天意難
違”的遺言,宮二堅持造就天意,結果親手給自己寫下悲歌,她說“我選擇留在我自己的歲月裏”,結果習武之人的三個境界:她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天地,卻看不
到衆生……如果生命可以重寫,未知她是否願意放下榮譽和仇恨,甘為後世留一點血脈?

    同為武林高手,宮二要奪回自己的東西,馬三要悟
透決戰的奧義,丁連山永遠祇能點火點燈,一線天則在亂世洪流裡旁觀……最後只有葉問留名千古。這到底是時勢造就了一代宗師,還是一代宗師就造了時勢?作為
小人物的我實在無法分辨,卻想到了一代宗師們身不由己的宿命。引文的一席話,讓我頓感身為小人物的幸福,我在面書留言:四十歲前,我身邊充滿了不同形態的
高山;我想四十歲後,會繼續遇到更多的高山,但我並不害怕,因為我已經學會了爬山和走山路,而且享受途中風光無限!“活在澳門的你,可以見到甚麼高山
呢?”學生質疑。我對曰:“當人長得矮小,看甚麼山都覺高!也因如此,普通人比較能夠克服渺小的無力感!”

    “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階
段,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後面是甚麼。我很想吿訴他,可能翻過山後面,你會發現沒甚麼特別!”(引自王家衛《東邪西毒》)沒錯!每當我翻過一座高山,
總是覺得山的後面不外如是,但山路的風景卻每次都不一樣。登山者的幸福在於不需固定在世俗的高地上,可以隨遇而安,改變姿態。一生無敗績的宮二,最終敗給
了自己,也只因無法在高地上走下來。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乃葉妻,因為身段輕盈,她可以在自己仰望的高山上走過,且留下綠茵處處——這也是一代宗師偉人無法
享有的幸福!

本文2013年1月18日刋於《澳門日報》新園地 "斷章寫義"專欄

才女的覺悟

 


我讓他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學生,他沒有謝謝我;我讓他成為當紅第一童星,他沒有謝謝我;我傾家蕩產去交贖金,他也沒有謝謝我。可就在落日大漠裏,靠在我懷裏的時候,他那麼由衷地感謝我。一句謝謝,頓時讓我覺得所有的榮耀,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張艾嘉: 上帝把兒子還給我 我把自由還給兒子》摘自《中國敎育文摘》,二○一二年】

    張
艾嘉是港台著名的才女,由於得天獨厚的美貌與智慧,讓她在各方面都取得大成。成功令人自信,也目空一切,她一直認為可以把這份成功延伸至方方面面,包括她
的孩子,直至兒子小學四年級那年遭人綁架……她在結案後說:以前不管是婚姻還是兒子,都當作自身招牌的一點金漆,從未將自己從高處放下,好好審視一下生
活。直到兒子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方才明瞭最珍貴的財富並非那個熠熠的金字招牌。

    從事中學敎師的年頭,筆者每年都當班主任,與孩
子和家長有較深層次的接觸,如果你問我怎樣的孩子最難敎,答案必然是“有家庭問題的孩子”。家暴、賭錢等病態家庭自然難解決,而高文化、高成就、家庭條件
好的族群也不好應付,因為“高文化、高成就”的家長比較有能力偏執,而萬千寵愛在一身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感化。敎育這些孩子最困難的不是行為問題,而思想
空白——生活上的欠缺讓人找到奮發目標,因而得到追求的快感。當孩子被安排擁有最好的生活條件和才藝技能時,便失去了自覺進取的動力,無所依存。行為的問
題可以輕易察覺,而思想的空白卻不能,有時大家甚至名正言順地將之視為“沒有問題”,然後,家長花費大量資源,敎出一個十項全能,但本身不想成器的紳士,
一個沒有靈魂且不快樂的貴族。

    一代才女的覺悟啟發我們:優才父母不一定敎出優秀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資產,不應以貼金為目的去建構其人生,只有把孩子的成長視為一個獨立個體,讓他分辨自己的需要,感受爭取的過程,學習知足和感恩,才能培育出一個眞實且幸福的人。

本文2013年1月25日刋於《澳門日報》新園地 "斷章寫義"專欄

政治熱的反思


青年一定要關心政治,因為政治是“一群人決定人民的未來”,如果你不關心,你的未來就被決定了……青年關心政治,不是每天在街上喊喊叫叫,在決定行動前,對於議題和相關知識了解之深入程度,愼思明辨價値判斷之成熟度,才是眞正關心政治的核心評價。

    【《我的香港,我的台灣》,摘自龍應台於香港大學之演講,二○一二年十二月一日】

    自
從互聯網的普及,社交網站的興起,各地紛紛出現政治熱,很多青年還沒充分認識到政治的內涵和複雜性,已開始了別開生面的政治行動。香港高登網站每天發放大
量政治宣傳,內容主要是嬉笑怒駡的“惡搞”作品,包括:漫畫、歌曲、照片等;大大小小的反政府集會,除了叫口號,還加入唱歌、跳舞、做雕塑版畫等街頭藝
術,如同嘉年華會。政治由嚴肅課題變成潮流標誌,政治抗爭具有反權威的高大形象。

    從敎育角度,政治熱促使青年關心社會,而多元化的
宣傳手法又別具創意。然而,這股政治熱只重視包裝和形式,卻忽略了關心社會的關鍵——深入了解、愼思明辨、兼容並蓄。作家莫言說文學優於政治,歌手王宛之
討厭政客玩弄政治的言論,均被痛斥“無知、無恥”;在網上,人家說去遊行,你質疑遊行動機自是罪大惡極,如果你不打算參與,說句“加油”也被批——坐享其
成!一天到晩上街就叫“關心”?好此道就是“有良知”?本人不敢苟同。最近鄰埠遊行便鬧出很多收錢造假、惡意阻街、愚弄警察等事,孰眞孰假,不能確定,但
有一點是肯定的——對善惡的判斷,不單單建基於立場,而是參與者的行為和品格。

    筆者認為,政治是知識的一種,且關係自身命脈,自然需要關心,但能否成為愛好,則屬個人意願,情況如同人皆應做運動,卻不一定要愛好此道,且以此為上。港劇《天與地》中有句名言:

    “和諧,不是一百個人講同一句話;和諧,是一百個人,能講一百句不同的話之餘,而又互相尊重。”

    關心社會也一樣,社運不是關心社會唯一的表現形式。在青年階段,堅持“深入了解、愼思明辨、兼容並蓄”的態度,顯然更為重要。

本文2013年1月21日刋於《澳門日報》新園地 "斷章寫義"專欄